300年前,隨著第一工業革命的開啟,人類正式告別過去的手工時代進入了工業科技時代。科技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
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最偉大的一個成就可能就是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了。50年前,人類終於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了地球開始了太空探索之路。只有真正走出地球,我們才能夠看到浩瀚的宇宙,地球的渺小,才明白人類現在所取得的這點成就,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根本不算什麼。有可能在遙遠的宇宙深處,有超乎我們想像的強大文明存在。
對於外星文明,人類在走出地球的那一刻其實已經不再懷疑,尤其是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能夠觀測到的範圍越來越廣,才明白宇宙的浩瀚遠超我們的想像,有可能人類現在的觀測範圍只不過是宇宙的滄海一粟,冰山一角。這個時候,科學家更加堅定了外星文明是大概率存在的。
想要尋找到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首先我們需要尋找到太陽系外可能存在的生命生球,那麼太陽系之外和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多嗎?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系外的巨大類地行星數量多到超出我們的想像,而天文學家也將此類巨大的類地行星稱之為超級地球。科學家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其中有一些可能存在生命甚至是智慧文明。
隨著第一顆系外類地行星的發現,後來有了更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之後,超級地球不斷被發現,目前科學家已經在1000光年範圍內發現到了至少數百顆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超極地球,由此可見,太陽系的超級地球數量是多到無法估計的。
可是很多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不斷有超級地球被發現,可是外星文明卻仍然沒有任何發現?不要說外星文明了,我們現在連最簡單的地外生命也沒有發現,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人類的科技還相對比較落後,我們的觀測設備能力有限。
事實上,人類想要發現地外生命相對不會太困難,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探索發現了不少存在冰下海洋的星球,只要人類的科技的再進一步,就可以破冰深入其中探索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而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探索最多的火星,科學家猜測也可能會有生命存在,而我們現在對火星的了解已經非常多了,下一步就是探索火星可能存在的生命。
只要太陽系存在地外生命,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我們發現。只不過這些地外生命可能只是一些簡單的微生物,再高級一點也不過像地球海洋生物那樣,不大可能再存在第二個智慧生命。因此,我們在不久的未來能夠在太陽系發現地外生命,卻無法發現地外文明。
太陽系大概率只有人類這一個文明,要尋找外星文明只能將目光放在太陽系之外的超級地球上。可是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對於太陽系之外的世界,我們現在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飛船的速度有限是無法前往觀測的。即使我們在距地球4光年外的比領星系發現了一顆和地球一樣的綠色星球,我們也無法到達前往去探索,對於人類現在的科技來說,光年還是一個無比龐大,無法逾越的鴻溝。
天文望遠鏡只能觀測到太陽系超級地球的大體情況,比如它的直徑,結構,是否有大氣層和液態水等,可是要具體確定這顆星球大氣的成分,星球上面是否有生命以及智慧文明,只有探測器近距離觀測才行。可是人類現在最快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它雖然已經飛了217億多公裡,已經穿越柯伊伯帶進入星際空間。可是距離它離開太陽系還有無比漫長的路程,按它的速度,要飛出太陽系,可能還需要至少一萬年。
而太陽系的直徑最多不過2光年,我們的飛船要穿越2光年需要的時間是數萬年,如此漫的速度自然不可能走出太陽系去探索其它星系中的超級地球。所以才會出現不斷有超級地球被發現,可是外星文明仍然沒有任何發現的消息。
而這種局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有可能在未來的數百年時間內,人類的觀測設備會更加先進,能夠探測的範圍和精度越來越高,而超級地球發現的也越來越多,甚至還會發現一些和地球幾乎一樣的類地行星。這樣的行星上面大概念有可能存在生命和外星文明,可是我們就是無法到達。
可能有人不服氣,給人類數百年的時間,難道還沒有能力走出太陽系?其實數百年已經是一個非常樂觀的時間了。人類要實現走出太陽系的願望,飛船的速度至少要實現亞光速飛行才行,而要實現這個速度,就需要能源的巨大突破,依靠人類現在的能源,即使是核能只能讓飛船的速度大幅提升,可是達到亞光速這樣的速度還遠遠不夠。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了,我們不就可以讓飛船的速度提升到亞光速了嗎?可能也是比較困難的,可控核聚變的確非常強大,它能夠完全取代現有的能源,核聚變引擎可能會讓飛船的速度實現百倍的提升。可是這樣的速度離真正的亞光速還有一段距離,核聚變實現之後,人類可以在銀河系自由穿梭,從地球到達柯伊伯帶也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可是要在短時間內穿越奧爾特雲還是不夠。
當然,核聚變飛船有可能花上千年的時間也是能夠走出太陽系,可是這個時間遠遠無法滿足人類對太陽系外超級地球的探索。我們需要的速度至少是能夠在幾年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走出太陽系。要能夠做到這個的最慢速度也要實現亞光速才行。
如果核聚變能源無法滿足亞光速的實現,那麼還有比它更強大的能源嗎?當然有,比如反物質,這是一種比核聚變還要強大很多的強大能量。只要能夠製造出反物質引擎,就可以讓飛船的速度實現亞光速飛行。可是要實現反物質的全面應用,可能數百年的時間還很難實現,現在科學家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也只是皮毛,即使要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並讓就用到飛船引擎上,可能至少也需要幾百年。因此人類的亞光速飛行之夢可能要在千年之後才能實現。
當然,亞光速飛行在宇宙中根本不算什麼,站在宇宙尺度上,光速也跟龜速差不多,更不要說亞光速了。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人類文明的發展也需要一步一步發展。對於一個文明的發展來說,幾千年,幾萬年也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只要人類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在未來亞光速飛行根本不算什麼,光速飛行,超光速飛行甚至是空間跳躍,蟲洞穿梭這樣的快速跨星系航行都有可能實現。那個時候人類才算是成長為宇宙的高級文明,真正有了探索整個宇宙的能力和資本。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