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
兒童被鎖在車內窒息身亡的事件時有發生
讓人痛心不已的悲劇歷歷在目
持續高溫酷暑的天氣
孩子在封閉的車內
將面臨什麼危險?
兒童被鎖車內案例
2020年6月25日,湖南省平江縣一名4歲男童被鄰居饒某一時疏忽反鎖於車內窒息死亡。
2020年6月22日,廣東廣州有兩名男孩私自上車,後被鎖在車內窒息身亡。
2020年7月14日今晚報報導,天津一位父親下車取東西時,車鑰匙落在車裡,汽車自動落鎖,導致1歲多的孩子被困在車裡二十多分鐘,天氣炎熱,孩子已有脫水現象,幸好消防員趕到,將玻璃破拆打開車門孩子才得救。
2019年11月8日下午3點,綿竹一父母著急去開鋪子,把兒子鎖在車內,幸好交警及時趕到,引導小男孩將車內安全鎖打開,才阻止了悲劇的發生。
為什麼會頻頻發生這樣的事件呢?
不少家長認為
自己就出去幾分鐘很快回來便將小孩留在車上
或者因為粗心大意忘記小孩還在車上就鎖車離去
卻不知道在封閉環境下車內溫度會急劇升高
進而導致小孩脫水、中暑,甚至死亡
35℃+日照15分鐘=封閉車廂65℃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裡的溫度就能升至65℃,在這樣的環境裡待上半小時就能致命,如果開著空調,則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由於兒童發育未完全,其體溫上升、體內水分散失的速度遠比成年人快,呼吸系統和耐熱能力也不如成年人,因此在「悶罐車」裡極易發生「熱射病」。
這種疾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直至死亡。
注意!
如果孩子被單獨留在車內,他們自己不能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逃生,裡面越來越熱,而他們的體表面積相對體重更大,在高溫環境下更容易丟失水分,體溫調控能力又不如大人,對外界的高溫也更敏感,很快就會發生脫水、中暑、休克,甚至死亡。
不把孩子忘在車內的5個辦法
★養成下車後查看後座的習慣,把傳統的四字記憶口訣「伸手要錢」改為「伸(身份證)手(手機)還(孩子)要(鑰匙)錢(錢包)」。
★不要貼過於暗的窗膜,淺一些的車窗膜會有助於你自己和他人發現被忘在車裡的孩子。
★上車後把你的手機、錢包、提包這些隨身物體放在後排,這會增加你想起去查看後排座位的機會。
★把裝寶寶尿布和其他用品的媽咪包放在你的副駕駛座位上,這樣也會提醒你不是一個人出門的。
★買一個小的藍牙防丟器,放在孩子身上,當防丟器和你身上的手機之間超過一段距離就會報警。
兒童被鎖車內如何自救?
按喇叭
不少車型在熄火斷電條件下還能鳴笛,家長們要根據自家車型判斷按喇叭是否可行,並對孩子進行預防事故教學。可以通過引導讓孩子明白,一旦發現自己被關在車裡,就可以在車內不停地按車喇叭,從而引起路人的注意。
打開雙閃燈
按喇叭求助這一招並非萬全保險,與此相對的是,幾乎所有車的雙閃燈都能在鎖車熄火的狀態下打開。雙閃燈是危險警報燈,所有車型的危險警報燈都是常供電狀態,只要沒出故障,雙閃燈都能正常開啟。
拍打車窗
通過拍打車窗也可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建議車主對車窗等不要貼太深色的膜)。
如何幫助鎖在車內的孩子?
撥打救援電話
如果確定備用鑰匙在短時間內無法找到,並且自身救援困難的情況下,應迅速撥打救援電話或聯繫開鎖公司。如果能拿到備用鑰匙,應迅速找到備用鑰匙開門。
安撫孩子情緒
發現兒童被困車內後,首先大人自身要保持鎮定,然後再去安撫孩子的情緒。密閉的車廂內本就缺氧,如果孩子大聲哭鬧,不僅會消耗體力,也增加了救援的難度。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讓孩子緊張,使其儘量保持安靜,等待救援。
引導孩子自救
如果被困孩子在3歲以上,有一定的行為能力和理解能力,那完全可以慢慢地一步步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助打開車門。
用安全辦法砸開車窗
砸車窗也要有技巧。首先引導孩子坐到後排堵耳鼻口,以免受到驚嚇,如果孩子太小,就要選擇離孩子相對較遠的車窗。一般選擇擊碎的是駕駛座旁的玻璃,既能確保把門打開,又有方向盤擋一下玻璃碎片,不至於濺傷孩子。
散熱
孩子被救出車外後,要及時對孩子做一些散熱、補水等措施,如果孩子有昏迷情況,要立即送醫。
千萬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封閉的車內!
千萬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封閉的車內!
千萬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封閉的車內!
家長應該增強安全意識
也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小鐵希望
這些救助方法不要被用到
祝願每個孩子
都能平平安安地長大!
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啦!
喜歡小鐵的朋友們
記得把【南寧地鐵生活圈】設為星標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