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極光
極光(Aurora),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等離子體現象,其發生是由於太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夜間出現的燦爛美麗的光輝。在南極被稱為南極光,在北極被稱為北極光。地球的極光是來自地球磁層或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產生。
極光常常出現於緯度靠近地磁極地區上空,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放射狀,這些形狀有時穩定有時作連續性變化。極光產生的條件有三個: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2、極光形態
根據關於極光分布情況的研究,極光區的形狀不是以地磁極為中心的圓環狀,而是卵形。極光的光譜線範圍約為3100~6700埃,其中最重要的譜線是5577埃的氧原子綠線,稱為極光綠線。
大多數極光出現於地球上空90-130千米處。1959年,一次北極光所測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寬度超過4800千米。但有些極光要高得多,高度可達560-1000千米以上。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3、基本分類
極光依性質可分為擴散極光和分立極光兩種類型。
按照極光的形態分類,可分為勻光弧極光、射線式光柱極光、射線式光弧光帶極光、簾幕狀極光、極光冕等。
按照極光觀測的電磁波波段,可分為光學極光、無線電極光等。
按雷射激發粒子類型,可分為電子極光、質子極光等。
按照極光發生區域,可分為極蓋極光、極光帶極光 、中緯極光紅弧等。
現代潮流引導與推薦比照氣象學來區分極光的現象,但尚未被完全認同 。
4、觀測極光
觀測條件
適宜的季節:一般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為宜,以9月、10月和1月期間為最佳。
天色夠暗:晴朗的天空;不能被雲層完全遮住。
微弱的光汙染:周圍的環境越暗越有利於極光的觀測。
極光強度:每晚10點-凌晨2點之間,極光出現機率最大,看極光可得付出點體力、熬熬夜。
觀測地點
一般來說,極光爆發的時候,越靠近北極圈,看到的機率越大,看到的極光也會更強烈。
國外下面幾個地點可供參考:
挪威特羅姆瑟、格陵蘭島、阿拉斯加德納利國家公園、加拿大耶洛奈夫、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科拉半島)、芬蘭Oulanka國家公園、瑞典阿比斯庫國家公園、蘇格蘭設得蘭群島。
國內參考地點:
北極村。北極村是中國黑龍江省漠河縣最北的村鎮,同時也是中國最北的城鎮。北極村是中國唯一觀測北極光的最佳地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