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也有極光?

2021-01-10 騰訊網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2020年9月21日,《自然-天文子刊(Nature Astronomy)》一篇論文提出:歐空局(ESA)羅塞塔號探測器(Rosetta)上搭載著一臺美國宇航局(NASA)的儀器,它的數據表明,著名彗星67P/邱留莫夫-格拉西緬科(Churyumov-Gerasimenko,俄文Комета Чурюмова-Герасименко)在遠紫外波段上發生了極光現象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觀察到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除了水星)甚至一些天然衛星(月球、木衛二、木衛三)上各種各樣的極光現象,但彗星上的極光還是首次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遠紫外電磁輻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張動圖由24張照片合成,這些照片是ESA的羅塞塔探測器在2014年11月19日至12月3日期間圍繞67P彗星運行時由導航相機採集到的。

Credit: ESA/Rosetta/NAVCAM

極光(Aurora)的本質

地球磁層作用下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地球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從而產生帶顏色的微光(綠色、白色最為常見)。這就是地球上的極光。

極光常常出現於緯度高、靠近地磁極地區的上空,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放射狀,這些形狀有時穩定,有時做連續性變化。極光產生的條件有三個: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

挪威的極光

極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現,太陽系內的其它一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

木星上的極光

可問題是,67P彗星沒有磁場,那極光是怎麼產生的呢?

「最初,我們認為67P彗星的紫外輻射是一種被稱為『氣輝(dayglow)』的現象,這是太陽光子與彗星氣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喬爾·帕克(Joel Parker)博士負責羅塞塔探測器搭載的「愛麗絲遠紫外光譜儀(Alice FUV)」,他說:「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些紫外輻射是極光,不是由光子驅動的,而是由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驅動的。這些帶電粒子將彗發中的水以及其他分子電離,被激發的原子在彗星附近的環境中加速,由此產生了這種獨特的光。」這類似於地球極光的產生機制。

彗星極光的產生機理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瑪麗娜·加蘭(Marina Galand)。她帶領團隊使用基於物理學的模型,來整合羅塞塔號上各種儀器的測量結果。

她認為:「這樣做,我們不必僅僅依賴一臺儀器的一組數據,而是可以集中多臺儀器的海量數據,以便更好地了解發生了什麼。這樣,我們能夠毫不含糊地確定67P彗星的紫外原子發射是如何形成的,並揭示它們的極光性質。67P的極光是獨一無二的。」

●羅塞塔號的艱巨任務

彗星是一顆「時間膠囊」,它含有太陽及其行星形成時期遺留下來的原始物質。近距離觀測彗星將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彗星在行星形成過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羅塞塔號模型圖。

羅塞塔探測器是太空探索中成就最豐富的「彗星獵人」,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與彗星會合,並圍繞它運行的太空飛行器。它於2004年發射升空,從2014年8月開始圍繞67P運行,直到2016年9月它著陸在彗星表面,結束了它的任務。但是時至今日,科學家們依然在整理它返回給我們的數據,並不斷得出驚人的結論。

羅塞塔拍攝的67P彗星的最後一張照片,是在撞擊前不久拍攝的,估計海拔51米。這張照片是2016年9月30日用歐西裡斯廣角相機拍攝的。圖像比例尺約為5毫米/像素,圖像測量寬度約為2.4米。

羅塞塔號與67P彗星的「約會」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按計劃,它本來將於10年內飛越地球3次和火星1次。然而當探測器抵達木星軌道附近後,其裝載的太陽能電池已經無法從太陽獲得足夠的能量。為了給最後階段的「追逐」保留電力,研究人員從2011年6月8日開始,讓羅塞塔號進入休眠狀態。格林尼治時間1月20日10時,羅塞塔號被「喚醒」了,跟蹤導航系統開始逐漸升溫,大約6個小時後恢復正常工作。之後,羅塞塔進行了一系列機動變軌,從後方逐漸追趕上彗星,進入環繞彗星運行的軌道。

2014年11月4日,羅塞塔號母艦上部署的一艘名為菲萊(Philae)的小型著陸器降落在彗星上。由於推進程序錯誤,以及固定裝置未能及時打開,它未能在指定地點著陸,觸地後多次彈跳,最終落在了一個隕石坑邊緣的陰影中。因陽光不足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無法有效充電,菲萊在工作了3天後便因電力耗盡進入休眠狀態。在這三天中,菲萊獲得了第一批從彗星表面拍攝的圖像,並傳回了寶貴的科研數據。

菲萊號傳回的照片。

Credit:ESA

菲萊曾在2015年6月至7月間數次短暫「甦醒」,並向地球傳回數據,約3萬粉絲通過推特表達了他們對重新與其取得聯繫的激動心情。隨著67P彗星在2015年8月飛過近日點,彗星噴射出大量的水氣和塵埃,為了保護羅塞塔號,控制中心只好命令其飛到距離彗星表面三百公裡的軌道運行,這個距離超過菲萊與羅塞塔的有效通信範圍。2016年2月12日,控制中心已經停止向菲萊發送任何指令,但仍然保持監聽菲萊可能發送的無線電信號。北京時間2016年7月27日23時07分,羅塞塔號飛船關閉船上的電器支援系統,切斷與菲萊的所有聯繫,以節省電力。2016年9月2日,羅塞塔飛船搭載的相機拍攝到菲萊,它位於67P彗星的Abydos區域。

菲萊探測器的數次「彈跳」。

●極光——太陽風運動的播報員

在與67P彗星相逢的兩年內,羅塞塔提供了大量數據,揭示了太陽和太陽風如何與彗星相互作用,這對於理解整個太陽系的「空間天氣」至關重要。觀察極光的變化,有助於研究太陽輻射對空間環境的影響,最終可能有助於保護衛星和太空飛行器,護航前往月球或火星的太空人。

對彗星極光現象的觀察無疑具有美學價值。除此之外,即使沒有像羅塞塔這樣的太空探測器幫助我們,有朝一日,我們地球上的紫外線觀測技術也能幫助解釋太陽風對於這些彗星的作用。在太陽系內外各種各樣的環境中,我們都能觀察到極光。最近的研究表明,產生極光的星體並不需要有地球一樣的磁場,因為67P彗星本身沒有磁場。這也是67P彗星的極光現象比地球上的更為彌散的原因。

參考文獻:

2.https://scitechdaily.com/astronomers-discover-one-of-a-kind-glow-surrounding-comet-ultraviolet-atomic-emissions/amp/

3. https://go.newsfusion.com//nasa-news/item/7242199

4.https://scitechdaily.com/rosettas-final-descent-images-of-comet-67pchuryumov-gerasimenko/

5.https://www.slashgear.com/this-one-of-a-kind-comet-aurora-could-help-make-crewed-mars-missions-safer-21638923/amp/

來源:牧夫天文

相關焦點

  • 彗星也有極光?
    挪威的極光極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現,太陽系內的其它一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這些帶電粒子將彗發中的水以及其他分子電離,被激發的原子在彗星附近的環境中加速,由此產生了這種獨特的光。」這類似於地球極光的產生機制。
  • 最新觀測:彗星周圍竟然出現怪異的紫外線極光
    極光是地球上層大氣層發光電離粒子釋放出舞動的光芒,在太陽系內除水星之外其他行星的大氣層均存在這種現象,甚至木星的衛星木衛三和木衛二也有極光。  然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探測到彗星極光,但近期「羅塞塔」探測器最新觀測數據分析表明,67P彗星周圍釋放出遠紫外線極光輻射。  美國西南研究所物理學家吉姆·伯奇說:「我已研究地球極光50年時間了,在沒有磁場的67P彗星附近發現極光是令人驚訝和著迷的。」
  • 外媒:科學家首次在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9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據介紹,該彗星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此次極光發現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實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蹤」這顆彗星。
  • 太空最新發現:彗星67P也發出紫外極光,化身太陽風最美晴雨表
    當此之前,人們是沒在彗星上,有觀測到極光的!可就在最近,天文專家們通過對羅斯塔太空望遠鏡的天文數據整理、分析的過程中,卻發現了彗星67P/C- G身上,也有微弱的紫外線輻射的極光!但相比之下,這顆67P/C-G 彗星的極光,就顯得難能可貴多了!
  • 科學家首次在一顆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了來自一顆彗星的極光。科學家稱,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極光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發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趕」這顆彗星。
  •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當代科學家回顧這段記錄時,設想這種景觀是由極光或彗星引起的,但這兩種解釋都並不十分合理。相關圖片:冰島上空的亮綠色極光是一幅鳥飛兔躍圖片岡裡穗任職於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研究空間氣候。他和同事發表聲明,打算弄清楚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緋紅色現象。
  • 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
    (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了來自一顆彗星的極光。科學家稱,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極光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發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趕」這顆彗星。正如美國宇航局(NASA)在一篇新的博客文章中所解釋的那樣,這一發現是在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彗星的圖像時發現的,並意識到看似來自彗星背後的微弱光芒實際上是由它產生的。
  • 探測彗星上的極光!羅塞塔號的最新發現多虧了這種遠紫外光譜儀
    近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個驚喜: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數據首次向人們揭示了一顆彗星周圍遠紫外線中的極光輻射。在地球上,當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球磁場線到達南極和北極時,就會形成極光。
  • 探測彗星上的極光!羅塞塔號的最新發現多虧了這種遠紫外光譜儀
    近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個驚喜: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數據首次向人們揭示了一顆彗星周圍遠紫外線中的極光輻射。在地球上,當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球磁場線到達南極和北極時,就會形成極光。
  • 擁有兩個「頭」的彗星釋放幽暗輝光:肉眼不可見,又是太陽風作祟
    編者按:67P格拉西緬科彗星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該彗星有著非常明顯的雙頭特徵,沒有磁場的彗星也能形成極光,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67P彗星上的極光肉眼不可見,處於遠紫外線波段上,需要通過探測器的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到,其形成機制涉及到太陽風,而不是之前認為的太陽光子。
  • 彗星被發現有自己的北極光
    利用ESA的羅塞塔(Rosetta)太空飛行器的數據,在彗星上發現了先前歸咎於行星和木星衛星的大氣照。來自歐洲航天局羅塞塔號太空梭上的NASA儀器的數據有助於揭示67P / 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具有自己的遠紫外線極光,這是首次在遠非行星或月球的天體上記錄到這種遠紫外線中的電磁輻射,關於發現的論文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
  • 極光的源頭在哪裡?科學家表示:源頭可能不在地球
    極光之源在哪裡?極光在很多地方出現過,但「極光之源」到底在哪裡呢?極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發現,當「大黑子」通過太陽子午線20至40小時時,地球上肯定會出現極光。換句話說,極光的頻率似乎與太陽活動有很大的關係。極光就像來自太陽的電。
  • 肉眼可見的彗星NEOWISE,錯過再等6800年
    巨石陣和NEOWISE彗星地平線上的NEOWISE彗星極光和NEOWISE彗星北鬥七星和NEOWISE彗星。彗星的藍色發光離子尾巴垂直向上,遠離升起的太陽,而反射太陽的塵埃尾巴則向右移動。NEOWISE彗星NEOWISE彗星的運動軌跡
  • 極光的「前世今生」,帶你了解最美極光
    那麼,究竟什麼是極光呢?極光是屬於一種天文現象,是偶爾在夜空中可見的彩色光。我們看到的極光可能會持續驚人的三小時,也可能是令人失望的三分鐘。它們可能是綠色的,紫色的,紅色的和金色的,或者僅僅是松樹的陰影。北極光沒有規律可循,他們來去隨心。
  • 極光的「前世今生」,帶你了解最美極光
    那麼,究竟什麼是極光呢?極光是屬於一種天文現象,是偶爾在夜空中可見的彩色光。我們看到的極光可能會持續驚人的三小時,也可能是令人失望的三分鐘。它們可能是綠色的,紫色的,紅色的和金色的,或者僅僅是松樹的陰影。北極光沒有規律可循,他們來去隨心。挪威的極光 圖片來源:斯騰格·伊格·裡蘭如此美麗的極光,似乎是受到了神的祝福。
  • 2003年彗星撞擊太陽事件,產生的影響讓人不寒而慄!
    彗星,就是我們民間俗稱的「掃把星」。
  • 太空也有減速帶?發現極光中的「減速帶」更為複雜!
    發現一種高空極光,或稱北極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導致空氣袋向高空移動的原因,在那裡,它們會對經過的衛星造成阻力,就像在強勁的逆風中駕駛汽車一樣。從挪威Kjell Henrickson天文臺觀察到的這些極光,並不是地球高緯度地區夜空中常見的明亮光帶。這些極光被稱為向極地移動的極光形態(PMAF),它們的能量較弱,光線較暗,距離較遠。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極光可能引發了影響低空衛星的上升流事件,因為當它們飛越極光時,會遇到由高空熱大氣層升溫引起的「太空減速帶」。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四號、質子治療裝備、大科學裝置、「慧眼」衛星、抗生素、彗星
    ——《科技日報》6外媒:科學家首次在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9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據介紹,該彗星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此次極光發現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實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蹤」這顆彗星。對此,NASA解釋稱,這是研究人員在開始研究彗星的圖像時發現的,他們意識到看似來自彗星背後的微弱光芒實際上就是由彗星產生的。「極光是由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和來自彗星本身的物質流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
  • 彗星或將於2014年撞擊火星:概率約1/2000(圖)
    就在此刻,在這顆紅色星球的軌道上仍然有三顆正在工作的軌道探測器,在火星的地表也有兩輛正在開展考察工作的漫遊車,當然就是長壽的機遇號和去年抵達火星的好奇號。火星是一個乾燥,寒冷,找不到生命蹤跡的荒涼行星。然而可能在不久之後這些探測器就會發現它們正身處一個完全不同的星球之上。
  • 中國也有可以看到極光的地方,你知道在哪嗎?
    極光這個美麗的自然現象不止在極地出現,我國就可以觀賞的到,漠河是我國唯一一個能夠看到極光位置,漠河與俄羅斯相鄰,氣候全年寒冷,如果希望過去遊玩的旅客一定要帶好棉服哦,北極村是漠河最北方的小鎮,這裡的日照時間很長,所以注意一定要保持好休息狀態,在這個小鎮你可以經歷著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