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也有減速帶?發現極光中的「減速帶」更為複雜!

2020-10-18 博科園

新罕布夏大學空間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太空中的「減速帶」比原先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它能使離地球更近的衛星減速。UNH的物理學家馬克·萊塞德(Marc Lessard)說:我們知道這些衛星撞上了「減速帶」或「上升流」,導致它們減速並下降到海拔高度。但在這次任務中,通過發現這些凸起更加複雜和有結構,解開了一些關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的謎團。在這項發表在AGU《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概述了他們在中性上升流2號(RENU2)火箭實驗期間的觀察結果。

發現一種高空極光,或稱北極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導致空氣袋向高空移動的原因,在那裡,它們會對經過的衛星造成阻力,就像在強勁的逆風中駕駛汽車一樣。從挪威Kjell Henrickson天文臺觀察到的這些極光,並不是地球高緯度地區夜空中常見的明亮光帶。這些極光被稱為向極地移動的極光形態(PMAF),它們的能量較弱,光線較暗,距離較遠。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極光可能引發了影響低空衛星的上升流事件,因為當它們飛越極光時,會遇到由高空熱大氣層升溫引起的「太空減速帶」。

但由於它們發生在如此高的海拔,這些低能極光將更多的能量轉移到離地面250-400公裡(150-250英裡)高空稀薄的大氣層中,產生的效果比我們所熟悉的極光更有趣,極光在近100公裡(60英裡)高空閃耀。可以想像衛星穿過類似熔巖燈中的氣泡,而不是平滑的波浪。當早期太空計劃第一次將衛星送入軌道時,注意到當太陽活動時衛星軌道的退化。問題是當額外的阻力使衛星減速時,它們就會靠近地球。如果沒有額外的燃料使它們重新飛起來,它們最終會落到地球上。

這些特定的衛星,在離地球較近的區域運行,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拍攝地球照片,為氣候監測、農作物產量、城市規劃、災害應對甚至軍事情報提供最新信息。當中性點上升2號(RENU2)火箭發射試驗成功,載荷在中性上升流事件期間通過了尖點區域,由一套全面的機載和地面儀器設備支持。RENU2數據突出了兩個重要的過程。一是正確理解中性上升流的向極地移動極光形式(PMAFs)需要一種處理方法,模擬一系列PMAFs的準周期通過。當一個PMAF到達一個磁通管時,物理結果必須被確定。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 新罕布夏大學

參考期刊文獻:《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DOI: 10.1029/2018GL081885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史上最「講道理」的減速帶|聚侃
    引言 | 吃軟不吃硬最近關於非牛頓流體的各種視頻吸引了很多人注意,而其中娛樂性視頻居多,不過前幾天一條非牛頓流體減速帶的視頻值得我們作為趣聞了解一下。視頻中的新型減速帶是不是很有創意也很講道理呢?這就是國外一家公司研製的「傳統減速帶終結者」非牛頓流體傳送帶。
  • 全球首創液體減速帶,不想車子提前報廢趕緊減速!
    但最近大咖發現現在科技先進了,真有辦法實現輕功水上漂,可以直接在水上奔跑起來!其實這種液體並不是水,這種液體狀態叫做非牛頓流體,表面看起來和普通液態物質無大差別,但它在特別情況下會呈現出另外一種狀態。普通減速帶即使車輛及時減速了,還是會感到相當不舒適,如果你的車子是新的,又要心疼3秒了!
  • 過減速帶時要不要踩剎車?老司機:別傻了,這麼做是在間接毀車
    尤其我們在開車的時候經常會在路面上碰到減速帶,為了減輕那種顛簸感,很多車主在過減速帶的時候會踩剎車。但是很多老司機卻說汽車在過減速帶的時候不能踩剎車,會對汽車造成一定損害,甚至很有可能會提前報廢。那麼我們在過減速帶的時候究竟能不能踩剎車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應該如何正確通過減速帶。
  • 小哥哥用「非牛頓流體」代替減速帶會怎麼樣?
    用非牛頓流體做出減速帶,汽車還能夠安全通過嗎?換句話來講非牛頓流體能夠代替減速帶嗎?經常開車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路面如果遇到這種減速的車輛需要方便速度,對於這樣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小哥想用非牛頓流體來進行測試一下先用一小包試驗,拎著銅鈴砸下去之後,可以發現表面並沒有絲毫的反應,堅硬程度不受外界影響,看到這一神奇的現象之後,幾個人就開始批量生產,先取出一個雨鞋,將剛剛做好的非牛頓流體倒忌用模板固定一下之後只見小哥踩下油門,玉溪沒有絲毫損壞,本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 彗星也有極光?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觀察到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除了水星)甚至一些天然衛星(月球、木衛二、木衛三)上各種各樣的極光現象,但彗星上的極光還是首次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遠紫外電磁輻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挪威的極光極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現,太陽系內的其它一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
  • 彗星也有極光?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觀察到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除了水星)甚至一些天然衛星(月球、木衛二、木衛三)上各種各樣的極光現象,但彗星上的極光還是首次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遠紫外電磁輻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 太空最新發現:彗星67P也發出紫外極光,化身太陽風最美晴雨表
    可就在最近,天文專家們通過對羅斯塔太空望遠鏡的天文數據整理、分析的過程中,卻發現了彗星67P/C- G身上,也有微弱的紫外線輻射的極光!這是第一次發現,67P/C- G沒有磁場,卻能出人意料地通過外層激發出的氣體與太陽風粒子相互作用產生了極光。
  • 攬勝極光真的很香?用車19個月,車主表示有話想要說
    各位好,我是攬勝極光司機,當前行駛19個月,今天給各位帶來《攬勝極光真的很香?用車19個月,車主表示有話想要說》。當今汽車行業可以說是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當年代不斷進步的時候,買車人買車要求由簡單迅速變成精挑細選。汽車品牌想要獲取長遠成功,必須實現全面發展。
  • 落地37.4萬買路虎攬勝極光,車主開了一年,表示說出了內心感受!
    導讀:落地37.4萬買路虎攬勝極光,車主開了一年,表示說出了內心感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為何攬勝極光可以持續被人喜歡?老司機認真分享感覺,看完便知
    各位好,我是攬勝極光用車者,當前行駛15個月,今天為各位分享《為何攬勝極光可以持續被人喜歡?老司機認真分享感覺,看完便知》。工業與科技發展,使得汽車行業進入了黃金時代,隨著車輛成為了家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客戶的需求就是車商追求的根本。找不到自身長處,很有可能會被掩埋。
  • 34.61萬的攬勝極光怎麼樣?和航海家哪個好?車主有一肚子話要說
    以代表車型攬勝極光和航海家為例,許多人也不知道兩款車哪一臺更好,本文將和大家分享《34.61萬的攬勝極光怎麼樣?和航海家哪個好?車主有一肚子話要說》。先看攬勝極光的外觀,攬勝極光的外觀中庸穩健,沒有激進的突破感。就前臉顏值一般,主要是太圓潤缺少鋒芒感。車燈的策劃相當漂亮,很銳利。這個尾燈有190個LED光源,一體化的,就像一個玉如意一樣,相於吸引人。
  • 闢謠:太空人太空中拍攝極光時發現UFO:實為SpaceX星鏈
    相關閱讀:俄羅斯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拍到疑似UFO據外媒報導稱,俄羅斯太空人Ivan Vagner目前正在國際空間站上執行任務,其在太空拍攝極光時,居然看到了所謂的UFO,這引起了廣泛用戶的關注。在昨日更新的官方推文中,分享了一段在國際空間站上拍攝的延時攝影,展示了地球上非常壯觀的極光景象。不過在Ivan Vagner分享的視頻中還捕捉到了其他一些東西,他稱之為「太空訪客」。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極光裡的新發現
    作為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它的大氣層也是太陽系中規模最大的,其高度超過5000公裡(3000英裡),在這裡還存在著極端的溫度和壓力,此外,木星大氣層還造就了太陽系中最強大的極光。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於2016年7月5日抵達木星,研究木星極光現象一直是「朱諾」號探測器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在分析了探測器儀器收集到的數據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以下取其英文縮寫:JHUAPL)的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木星強大的磁暴與地球上的磁暴有著不同的來源。這項研究詳細闡述了這些發現。
  • 極光-「我們的太空」百家號
    極光,作為自然界中最美麗的奇觀之一,在我國古書《山海經》中早有記載,據《大荒北經》所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偉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暝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這裡所指的燭龍,實際上就是極光。
  • 開了發現神行,又換三菱帕傑羅,兩車對比一下,看完你就知道了
    就像發現神行和帕傑羅一樣,今日我們去找修車師傅小趙,朋友的一輛神車已經被他用了四個月了,他不想老開舊車,就買了三菱帕傑羅,「到底三菱帕傑羅怎麼樣?與發現神行的差距何在?接著聽他細細地說.首先打開發現神行:外觀只能說一般吧。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極光:沙丘
    內容簡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極光類型,並將之稱為「沙丘」。考慮到極光形成的原因,並類比於「波狀雲」的形成,將這種極光形成的原因與「重力波」聯繫起來。並詳細分析了「重力波」影響下這種新型極光形成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