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最新發現:彗星67P也發出紫外極光,化身太陽風最美晴雨表

2020-09-22 地球小講堂

極光,是游離於地球大氣電離子層最美的舞曲,可你是否也知道,其實它並非藍色星球獨自享有的那個唯一。這種景象,同樣閃耀於除水星之外的其他太陽系的行星的大氣中。甚至就連木星的衛星木衛三和木衛二都出現極光現象!

當此之前,人們是沒在彗星上,有觀測到極光的!可就在最近,天文專家們通過對羅斯塔太空望遠鏡的天文數據整理、分析的過程中,卻發現了彗星67P/C- G身上,也有微弱的紫外線輻射的極光!

對此,西南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吉姆 · 伯奇(Jim Burch)不由感慨道:「我研究地球極光,將近50年了,這是第一次發現,67P/C- G沒有磁場,卻能出人意料地通過外層激發出的氣體與太陽風粒子相互作用產生了極光。

關於極光,以地球為例,是因為太陽風吹進地磁範圍內,它的電離子與大氣電離層發生相互作用!這些帶電粒子,灑落於大氣電離層再沿著地磁線散落於兩極,如同覆蓋薄膜幕狀光圈!

而在木衛二和木衛三,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機制原理。它們是與木星相聯的磁場合力作用下產生的。而金星,眾所周知是沒有地磁場,但太陽風強烈相互作用下,還是有足夠能力產生極光的。

火星呢,其大氣雖然稀薄,但它的微弱磁場也足以讓它產生極光!

木星,永久性的極光,卻不是由太陽風產生的,卻是由一種神秘的,有待進一步研究發現的能量激發出來的。

土星,它的極光環,看似是由太陽風造成的,但實際上,與木星相似,有一部分神秘的力量也參與在其中。

但相比之下,這顆67P/C-G 彗星的極光,就顯得難能可貴多了!沒有磁場,僅僅有一層因靠近太陽而蒸發的氣體,也被稱之為「慧發」。而人們一開始通過羅塞塔號太空望遠鏡的遠紫外光譜儀,探測到慧發的紫外發光時,還以為僅僅是種白晝發光的現象而已,是因為太陽光粒子與彗星氣體相互作用的產物。直到,他們在愛麗絲的離子和電子傳感器(IES)上,檢測到光線中,竟然含有太陽風的電子。這才敢肯定,彗星也有極光了!

極光與白晝發光的最大區別在於,這種紫外線輻射的發光模式,到底是太陽光子驅動,還是太陽風的電離子顆粒驅動,若是後者就明顯的極光行為了。而極光的出現,也意味著太陽風的電離子,已將「慧發」揮發的水分子或其他分子分解,然後加速激發了原子向外輻射紫外輻射......

當然,67P/C-G ,也是天文學者迄今為止,在太陽系中發現的唯一的那顆會發出極光的彗星。並且,它不僅幫助人們更深刻地理解太陽系中各種極光的發生的科學機制,也可以作為太空天氣的重要晴雨表。人們通過探測不同距離太陽風造就的極光情況,也就能了解太陽風的電離子的量級變化情況。太陽風到底是暴雨期,還是小雨期,這就變得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對於這樣的彗星,你還能不愛麼?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
    科學家稱,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極光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發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趕」這顆彗星。正如美國宇航局(NASA)在一篇新的博客文章中所解釋的那樣,這一發現是在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彗星的圖像時發現的,並意識到看似來自彗星背後的微弱光芒實際上是由它產生的。
  • 彗星也有極光?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觀察到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除了水星)甚至一些天然衛星(月球、木衛二、木衛三)上各種各樣的極光現象,但彗星上的極光還是首次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遠紫外電磁輻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最初,我們認為67P彗星的紫外輻射是一種被稱為『氣輝(dayglow)』的現象,這是太陽光子與彗星氣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喬爾·帕克(Joel Parker)博士負責羅塞塔探測器搭載的「愛麗絲遠紫外光譜儀(Alice FUV)」,他說:「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些紫外輻射是極光,不是由光子驅動的,而是由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驅動的
  • 彗星也有極光?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觀察到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除了水星)甚至一些天然衛星(月球、木衛二、木衛三)上各種各樣的極光現象,但彗星上的極光還是首次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遠紫外電磁輻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 最新觀測:彗星周圍竟然出現怪異的紫外線極光
    然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探測到彗星極光,但近期「羅塞塔」探測器最新觀測數據分析表明,67P彗星周圍釋放出遠紫外線極光輻射。  美國西南研究所物理學家吉姆·伯奇說:「我已研究地球極光50年時間了,在沒有磁場的67P彗星附近發現極光是令人驚訝和著迷的。」
  • 擁有兩個「頭」的彗星釋放幽暗輝光:肉眼不可見,又是太陽風作祟
    編者按:67P格拉西緬科彗星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該彗星有著非常明顯的雙頭特徵,沒有磁場的彗星也能形成極光,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67P彗星上的極光肉眼不可見,處於遠紫外線波段上,需要通過探測器的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到,其形成機制涉及到太陽風,而不是之前認為的太陽光子。
  • 彗星被發現有自己的北極光
    來自歐洲航天局羅塞塔號太空梭上的NASA儀器的數據有助於揭示67P / 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具有自己的遠紫外線極光,這是首次在遠非行星或月球的天體上記錄到這種遠紫外線中的電磁輻射,關於發現的論文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
  • 探測彗星上的極光!羅塞塔號的最新發現多虧了這種遠紫外光譜儀
    近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個驚喜: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數據首次向人們揭示了一顆彗星周圍遠紫外線中的極光輻射。在地球上,當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球磁場線到達南極和北極時,就會形成極光。
  • 探測彗星上的極光!羅塞塔號的最新發現多虧了這種遠紫外光譜儀
    近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個驚喜: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數據首次向人們揭示了一顆彗星周圍遠紫外線中的極光輻射。在地球上,當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球磁場線到達南極和北極時,就會形成極光。
  • 太空生命!在67P彗星上發現氧氣,它是外星生命的標誌嗎?
    科學家們掃描宇宙尋找生命跡象,在遙遠的67P彗星上發現了分子氧,這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命名為67P的切裡奧莫夫-赫拉西門科太空巖石不僅含有水和碳氣體,還含有氧氣。這一驚人的發現是由歐洲航天局羅塞塔太空探測器上的儀器所完成的。
  • 67P彗星暗藏什麼秘密?歐洲探測器對其探測,竟發現神秘人形物體
    宇宙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在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其中彗星、隕石以及小行星都是非常危險的物體,因為它們在宇宙中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常常橫衝直撞,撞向其他的行星,不過對於宇宙來說,行星撞擊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 極光的出現,是「歐若拉女神」的化身,還是另有原因?
    簡單來說,極光就是夜空中的自然光的一種顯示效果,特別是在極地地區,這是太陽光與地球磁場在電離層中相互作用的結果。描述:基本來說,太陽周期性產生太陽風,而太陽風中含有等離子體雲以及包含電子與正離子的帶電粒子。當太陽風到達地球時,它們與地球磁場產生相互作用,激發了地球高層大氣中的氧原子與氮原子。
  • 外媒:科學家首次在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9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據介紹,該彗星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此次極光發現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實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蹤」這顆彗星。
  • 科學家首次在一顆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了來自一顆彗星的極光。科學家稱,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極光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發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趕」這顆彗星。
  • 【學習在線】太空中的影像——極光
    地球磁層磁力線攜帶太陽風的能量進入地球內部,進而驅動了地磁場的形成。在這磁層磁力線閉合環路上除了有地球內部的導電體之外,另外還有大氣層的電離層-這一弱導電體。
  •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風源頭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最近查找到了兩種類型的太陽風之一缺失的起始點。太陽風是太陽經常向四面八方發射出的一連串帶電粒子流。這些粒子從太陽到達地球所需的時間不超過10天,並且當太陽風變成風暴時,它們與地球磁場結合,就會產生在極地的天空中舞動的美麗極光。
  • 「菲萊」號第二次登陸時在67P彗星上撞擊出類似骷髏頭的形狀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科學家發現了歐空局命運多舛的「菲萊」號(Philae)著陸器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羅塞塔號伴隨彗星67P到達近日點 彗星突發「噴射流」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報導,自2014年8月首次到達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在羅塞塔任務期間,彗星67P反覆改變顏色
    圖源:歐洲航天局根據兩年羅塞塔任務期間所獲取的各項數據,研究者發現,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外觀有時略帶紅色,有時略顯藍色。這種現象看似奇怪,但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即使不涉及使用噴槍的外星人。圖解: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於格林尼治時間2004年3月2日7時17分(北京時間3月2日15時17分)發射,研究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代號為67P。
  •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當代科學家回顧這段記錄時,設想這種景觀是由極光或彗星引起的,但這兩種解釋都並不十分合理。相關圖片:冰島上空的亮綠色極光是一幅鳥飛兔躍圖片岡裡穗任職於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研究空間氣候。他和同事發表聲明,打算弄清楚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緋紅色現象。
  • 太好了,又發現一顆彗星,有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肉眼可見!
    目前正在穿越地球上空的C/2020 F8彗星(SWAN)有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成為夜空中更突出的肉眼可見天體。然而,F8彗星並不是由抬頭仰望夜空的人發現,取而代之的是,這個人看著電腦屏幕時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