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2020-04-06 天文在線

以前的「紅跡」可能是什麼樣的呢?這可能是一種飄逸美麗的天文現象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圖:解釋:space;極光:諾拉 卡羅爾/葛底

1400年前,日本天空上橫跨一道緋紅色扇形,時至今日,天文學家依然迷惑不解。

公元620年12月30日這天記載的歷史顯示,一個形如「雞尾」的「紅跡」在天空出現。那時,人們認為這個跡象是個兇兆。當代科學家回顧這段記錄時,設想這種景觀是由極光或彗星引起的,但這兩種解釋都並不十分合理。相關圖片:冰島上空的亮綠色極光是一幅鳥飛兔躍圖片岡裡穗任職於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研究空間氣候。他和同事發表聲明,打算弄清楚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緋紅色現象。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他們將歷史描繪的極光與現代意義上的極光作了比較,並以此作為研究的開始。通常情況下,極光是綠色的,但也可以呈現出別的顏色,包括紅色。這取決於太陽發射出的帶電粒子激發了地球大氣層中的哪些成分。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這個研究組調查了近期幾次日本可見極光的觀察記錄,這些極光都呈現出扇形,背景為紅色。

這些都與620年出現的「雞尾」描述相符。地磁場一直處於變化之中,研究人員還製作出了當年的磁場分布圖。今天,日本位於磁緯度25度,而在620年,日本所在的磁緯度可能大概在33度。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下圖為尾巴呈扇形的野雞(圖片感謝:中川紅道)

研究人員還分析了關於「紅跡」的另一種猜想:「紅跡」是由彗星引起的。但是彗星通常並不呈淡紅色,因此研究人員確定,當時彗星造訪日本上空引起「紅跡」的可能性極低。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好奇心—一種日本人的古老情感—有利於現代科學的進步,從天文奇觀聯想到常見野雞就是一個有趣而成功的例子。

發表的《仙臺文化社會研究評論》裡邊一篇論文描述了這項研究。

相關知識

極光(Aurora,複數形式:Auroras或Aurorae),有時也被稱為極光(polar lights),北極光( northern lights 或aurora borealis)或南極光(southern lights 或aurora australis),是一種在地球上天空中發生的光顯示現象,主要發生在高緯度地區(北極和南極周圍)。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極光是由太陽風引起的磁層擾動結果。這些幹擾的強度有時足以改變太陽風和磁層等離子體中帶電粒子的軌跡。這些粒子(主要是電子和質子)經過沉澱進入高層大氣中(熱層和外大氣層)。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大氣成分的電離和激發會產生各種顏色和複雜程度的光。極光的形成(出現在兩個極區周圍的波段)也取決於沉澱粒子加速度的大小。從大氣中得到電子後,沉澱質子通常會作為入射氫原子來產生光發射。質子極光可以在低緯度地區被觀察到。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極光」一詞來源於羅馬的黎明女神,奧羅拉。她從東走到西來宣布太陽的到來。古希臘詩人用奧羅拉這個名字來隱喻黎明,常會提到在原本黑暗的天空中的色彩表現(例如:玫瑰色黎明)。

日本「雞尾」,是極光乍現?還是彗星露臉?

1960年,在加拿大邱吉爾堡的一次開創性火箭飛行中發現一束電子從上方進入了大氣,從而發現了導致大氣成分電離和激發以產生極光的直接原因。從那時起,自從196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小組利用火箭和衛星穿越極光區,一直在辛苦地獲得大量數據且解析度在不斷提高。其中最主要的發現是,極光弧以及其他一些光形式,是由於電子在進入大氣的最後約10,000千米左右的階段中被加速了。這些電子經常(但不總是)在能量分布中佔據著峰值,並優先沿著磁場的局部方向進行排列。相反,主要負責擴散和脈動極光的電子卻具有平穩下降的能量分布形態,以及有利於局部磁場方向的角分布(螺距角分布)。脈動被發現起源於或接近極光帶磁場線的赤道交叉點。質子的分立和擴散也與極光有關。


相關焦點

  • 彗星也有極光?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觀察到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除了水星)甚至一些天然衛星(月球、木衛二、木衛三)上各種各樣的極光現象,但彗星上的極光還是首次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遠紫外電磁輻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 彗星也有極光?
    在此之前,人類已經觀察到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除了水星)甚至一些天然衛星(月球、木衛二、木衛三)上各種各樣的極光現象,但彗星上的極光還是首次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遠紫外電磁輻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這些帶電粒子將彗發中的水以及其他分子電離,被激發的原子在彗星附近的環境中加速,由此產生了這種獨特的光。」這類似於地球極光的產生機制。
  • 最新觀測:彗星周圍竟然出現怪異的紫外線極光
    然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探測到彗星極光,但近期「羅塞塔」探測器最新觀測數據分析表明,67P彗星周圍釋放出遠紫外線極光輻射。  美國西南研究所物理學家吉姆·伯奇說:「我已研究地球極光50年時間了,在沒有磁場的67P彗星附近發現極光是令人驚訝和著迷的。」
  • 外媒:科學家首次在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9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據介紹,該彗星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此次極光發現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實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蹤」這顆彗星。
  • 科學家首次在一顆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了來自一顆彗星的極光。科學家稱,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極光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發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趕」這顆彗星。
  • 太空最新發現:彗星67P也發出紫外極光,化身太陽風最美晴雨表
    可就在最近,天文專家們通過對羅斯塔太空望遠鏡的天文數據整理、分析的過程中,卻發現了彗星67P/C- G身上,也有微弱的紫外線輻射的極光!而金星,眾所周知是沒有地磁場,但太陽風強烈相互作用下,還是有足夠能力產生極光的。
  • 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
    (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了來自一顆彗星的極光。科學家稱,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極光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發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趕」這顆彗星。正如美國宇航局(NASA)在一篇新的博客文章中所解釋的那樣,這一發現是在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彗星的圖像時發現的,並意識到看似來自彗星背後的微弱光芒實際上是由它產生的。
  • 日本上空出現史書中的「不祥之兆」 科學難以解釋
    由於日本此後再沒出現過這種景象,這個記載在歷史和天文界一直都是一個謎。然而這種傳說中的不祥之兆再次在日本上空出現,雖然時間短暫但仍然引起了日本民眾和學者的注意。最開始人們認為這可能是由極光、彗星或者流星之類造成的,但這些說法在科學上實際上是說不通的。
  • 探測彗星上的極光!羅塞塔號的最新發現多虧了這種遠紫外光譜儀
    近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個驚喜: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數據首次向人們揭示了一顆彗星周圍遠紫外線中的極光輻射。在地球上,當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球磁場線到達南極和北極時,就會形成極光。
  • 探測彗星上的極光!羅塞塔號的最新發現多虧了這種遠紫外光譜儀
    近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個驚喜: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數據首次向人們揭示了一顆彗星周圍遠紫外線中的極光輻射。在地球上,當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球磁場線到達南極和北極時,就會形成極光。
  • 日本研究發現脈動極光成因
    新華社東京2月2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等機構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員利用地球空間觀測衛星發現了地球脈動極光的成因。  極光是在高緯度的天空中帶電的高能粒子(通常是電子)和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極光的出現通常呈現有規律的明暗,這種現象被稱為脈動極光,它的具體成因一直是個謎。
  • 雞尾鸚鵡,在香港和臺灣,多稱玄鳳鸚鵡
    雞尾鸚鵡(學名:Nymphicus hollandicus),在香港和臺灣多稱玄鳳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野生種群產自澳洲,繁殖數量多使得它們相當的普遍,手養幼鳥十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雞尾鸚鵡有許多的變種,較常見的是灰色、白色、珍珠等品種。
  • 日本研究發現脈動極光成因—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東京2月2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等機構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員利用地球空間觀測衛星發現了地球脈動極光的成因。
  • 擁有兩個「頭」的彗星釋放幽暗輝光:肉眼不可見,又是太陽風作祟
    編者按:67P格拉西緬科彗星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該彗星有著非常明顯的雙頭特徵,沒有磁場的彗星也能形成極光,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67P彗星上的極光肉眼不可見,處於遠紫外線波段上,需要通過探測器的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到,其形成機制涉及到太陽風,而不是之前認為的太陽光子。
  • 彗星被發現有自己的北極光
    利用ESA的羅塞塔(Rosetta)太空飛行器的數據,在彗星上發現了先前歸咎於行星和木星衛星的大氣照。來自歐洲航天局羅塞塔號太空梭上的NASA儀器的數據有助於揭示67P / 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具有自己的遠紫外線極光,這是首次在遠非行星或月球的天體上記錄到這種遠紫外線中的電磁輻射,關於發現的論文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
  • 王者榮耀峽谷異聞異樹乍現怎麼完成 峽谷異聞異樹乍現巨大樹木在哪
    王者榮耀遊戲中峽谷異聞異樹乍現任務中很多玩家都在問巨大樹木在哪, 所以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異樹乍現任務的完成方法吧,相信能夠幫到大家。
  • 那些看過極光的人,得到幸福了嗎?
    這一期,就緊跟著心隱奇象的腳步,一起去追尋神秘的極光,探索極光的幸福吧!1在古羅馬神話中,女神歐若拉愛上了一位少年,但神是不能和凡人相愛,因此每個黎明之際她便飛上天空,把心中的思念之情化成璀璨光芒,閃耀在空中,這就是極光的傳說。據說每一對曾經共同目睹過北極光的戀人,都會受到歐若拉的祝福,久而久之,人們都堅信著:看見極光的人,一輩子都會幸福。
  • 極光的源頭在哪裡?科學家表示:源頭可能不在地球
    極光之源在哪裡?極光在很多地方出現過,但「極光之源」到底在哪裡呢?極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發現,當「大黑子」通過太陽子午線20至40小時時,地球上肯定會出現極光。換句話說,極光的頻率似乎與太陽活動有很大的關係。極光就像來自太陽的電。
  • 肉眼可見的彗星NEOWISE,錯過再等6800年
    巨石陣和NEOWISE彗星地平線上的NEOWISE彗星極光和NEOWISE彗星北鬥七星和NEOWISE彗星。彗星的藍色發光離子尾巴垂直向上,遠離升起的太陽,而反射太陽的塵埃尾巴則向右移動。NEOWISE彗星NEOWISE彗星的運動軌跡
  • 雞尾鸚鵡,野生種群產自澳洲,繁殖數量多使得它們相當的普遍
    雞尾鸚鵡(學名:Nymphicus hollandicus),在香港和臺灣多稱玄鳳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野生種群產自澳洲,繁殖數量多使得它們相當的普遍,手養幼鳥十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雞尾鸚鵡有許多的變種,較常見的是灰色,白色,珍珠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