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掃描宇宙尋找生命跡象,在遙遠的67P彗星上發現了分子氧,這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被命名為67P的切裡奧莫夫-赫拉西門科太空巖石不僅含有水和碳氣體,還含有氧氣。
這一驚人的發現是由歐洲航天局羅塞塔太空探測器上的儀器所完成的。
分子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本元素,它是由像動物和人類這樣的呼吸有機體代謝的。
當兩個氧原子結合在一起時,光合作用的植物產生這種化合物。
此前,人們曾在木星冰冷的衛星歐羅巴(Europa)附近探測到分子氧的存在,但科學家們從未想到會在彗星上發現分子氧。
氧氣不是外星生命在地球之外存在的證據,而是太陽系嬰兒時期的「原始」遺蹟。
羅塞塔的科學家最初提出,氧氣是在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儲存在彗星的核心中的。
但是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一組外部研究人員提出了另一種氧氣來源。
姚雲熙和康斯坦丁諾斯·賈皮斯發現了一種利用帶電分子或離子創造氧化合物的方法。
當彗星的軌道足夠接近太陽時,燃燒的恆星發出的強烈熱量會融化67P表面的冰。
然後融化的冰合併成一種被稱為「昏迷」的氣體大氣,羅塞塔探測器發現這種氣體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氣分子。
基於新的離子理論,羅塞塔的科學家們重新審視了67P的發現。
太空中的生命氧氣很可能是太陽系初期的殘餘物。
在本周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們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
他們的研究題目是「彗星中分子氧的起源」,他們認為被證實的機制不足以解釋目前的氧氣量。
這篇論文聲稱,在彗星的彗發中,根本沒有足夠的帶電離子來觸發必要的過程。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凱文·赫裡蒂埃說:「第一次發現67P中的分子氧,這既令人驚訝,又令人興奮。」
「我們利用對高能離子的觀察,測試了表面分子產氧的新理論。高能離子可以觸發表面過程,從而產生分子氧。」
太空生命:彗星67P每6.45年繞太陽運行一次
「我們發現,存在的能量離子數量無法產生足夠的分子氧,不足以解釋在昏迷中觀察到的分子氧的數量。」
研究小組仍然相信他們的原始氧氣理論與羅塞塔的測量結果是最一致的。
67P彗星是一種木星家族的太空巖石,它的軌道周期約為6.45年,以每小時84,000英裡的速度在太空中穿梭。
這顆彗星長約2.7英裡,長約2.5英裡,是在1969年被蘇聯天文學家克裡姆·伊萬諾夫奇和斯維特拉娜·伊萬諾夫·傑拉斯曼科發現的。
本文來自網際網路,僅代表他人看法,未經證實之前以官網發布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