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不是衡量外星生命的唯一指標,甲烷甚至比氧氣還重要

2021-01-07 宇宙與科學

迄今為止最強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即將發射,一旦部署,它將在第二地日拉格朗日點工作,它的工作之一是檢查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並尋找生物存在的標誌。事實上,氧氣的存在就意味著生命也存在,但是也有科學家表示,甲烷能比氧氣發出更強烈的信號,有甲烷存在的星球,生命存在的機率會更高。在尋找外星生命存在的跡象時,氧氣似乎是優先記錄的數據,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地球大氣中含有約21%的氧氣,我們知道其中大部分來自地球海洋中的生物。但有一個問題:一旦遠古地球上的藍藻開始產生氧氣,它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使大氣氧化,至少需要10億年。如果我們檢查了一顆系外行星,沒有發現氧氣,然後跳過了這顆星球,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如果這顆星球正處於這10億年期間呢?生命還沒有給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充氧呢?巖石星球有許多產生氧氣的原因,在這些氧氣飽和之前,大氣層中是不會有氧氣的。

在一篇新的論文中,科學家們檢測了甲烷對生物活性的潛在影響。他們說地球大氣中豐富的甲烷不太可能來自火山,更可能是生物成因。在遙遠的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探測像甲烷這樣的潛在生物信號是很棘手的,但是只要檢測到類似甲烷的物質,就需要更多的工作,這就需要從行星本身的角度來研究生命的存在。在文章的最後說一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有史以來最大、技術最複雜的太空科學望遠鏡,它將在明年10月發射。

相關焦點

  • 以地球為基礎探尋外星生命,氧氣才是關鍵?錯,甲烷才是「必須」
    讓天文學家盼望了十幾年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計今年3月發射升空,它的工作之一便是觀測系外行星的大氣並尋找生物特徵成分——氧氣對吧?實際上,氧的存在不一定是最可靠的生命指標,或許甲烷才是。尋找地外生命時,在行星大氣中尋找氧的特徵似乎顯而易見,但地球的歷史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
  • 甲烷如何作為比氧氣更強大的「生命特徵」?
    讓天文學家盼望了十幾年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計2021年3月發射升空,它的工作之一便是觀測系外行星的大氣並尋找生物特徵成分——氧氣
  • 為啥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的主要依據為氧氣!外星人不吸氫氣嗎?
    在我們的第一感官中,氧氣,是生物生存最重要的部分。科學家也認為「一個星球必須要有氧氣才能夠孕育生命,氧氣是生命的先決條件。」 其實,這個理論存在一個誤區,氧氣並不是生命的先決條件,而是生命的產物。也就是說,只有存在生命的星球才會出現大量的氧氣,一個星球沒有生命,是大概率不會存在著大量的氧氣的。
  • 搜尋外星生命特徵新方法:甲烷與CO2並存
    在地球上,大多數生命都是微生物,而且化石和化學記錄表明微生物是一直存在。植物和動物等生物體和氧氣是相對的新生事物,只出現在大約5億年前。在地球的40億年歷史裡,最初的20億年地球似乎是一個被噴射甲烷氣體的微生物統治的「淤泥世界」,對於那些微生物來說氧氣並不是維持生命的氣體而是毒氣。
  • 明明人類要呼吸氧氣,科學家卻要在系外行星尋找甲烷,這是為什麼
    一旦沒有氧氣,地球上的生物幾乎就會全部死亡。因此,不論是尋找人類的第二家園,還是潛在有可能孕育生命的系外行星,我們都會重點關注這些星球上是否有氧氣。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地球也不是 一開始就有這麼多氧氣的。
  • 搜尋外星生命特徵新方法:甲烷與CO2並存且無CO
    研究人員稱,大氣中甲烷成分超過0.1%的巖石星球應當被認定為一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那麼如果大氣中的甲烷含量達到或者超過1%會怎樣呢?研究人員認為那樣的星球很有可能就是外星生命的家園。
  • 木衛二上發現氧氣!NASA聲稱:上面或有外星生命存在
    前言:木衛二上發現氧氣!NASA聲稱:上面或有外星生命存在到底是什麼魔力推動科學的發展?無疑就是人類求知能力。正是因為這些好奇心,和大膽的幻想,才推動了人類,對各種事務的深入研究,去找到它們的奇妙之處。
  • 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人,他們可能呼吸氫氣——而不是氧氣
    我們星球的大氣層含有甲烷(CH₄),甲烷與氧氣會自然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但生物作用使得大氣中仍然充滿甲烷 另一種看待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我們已經知道地殼中許多微生物通過代謝氫生存的,甚至有一種多細胞有機體,它一生都在地中海海底的無氧區度過。
  • 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人,他們可能呼吸氫氣——而不是氧氣
    我們很可能是通過分析大氣層中的氣體,實現首次發現另一顆恆星(系外行星)的軌道上運行的行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隨著已知類地行星數量的增加,我們很快就可以在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與地球生命相關的氣體。但要是外星生命的物質組成和化學性質與我們不同呢?
  • 氧氣起源與生命進化有沒有直接的關係,是氧氣促成了生命嗎?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庫爾特·康豪瑟爾研究小組最近發表研究結果稱,在27億年前地球上出現單細胞生物的時候,大氣裡的氧氣突然增多。由此形成了地球環境中的「大氧化事件」,並促進了地表環境的改變和高級生命誕生。這是地球生命進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氧氣現身河外星系 外星生命離我們還有多遠
    氧氣現身河外星系 外星生命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03-02 14:15:04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氧氣發出的信號十分微弱,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許多研究團隊進行過嘗試,最終都空手而歸。近20年來,隨著天文探測等技術的進步以及新望遠鏡設備的建成,我們終於可以探測到那些原本我們『看不到』的微弱信號。同時,我們還通過詳細分析選擇了『馬卡良231』星系,最終成功探測到氧氣。」王均智解釋道。
  • 外星生命是矽基的嗎?地球生命所需的氧氣竟是矽基生命的致命毒氣
    外星生命是矽基的嗎?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在探索外星生命時均以碳基生命的誕生及生存條件為依據,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碳基生命並非一定是生命的唯一組成形式,那麼除碳基生命以外,還有可能會出現哪些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呢?想必此時,大多數人們最先想到的是科幻作品中的常客:矽基生命。
  • 水對生命太重要了,但在宇宙中,有生命是以液態甲烷為基礎的嗎?
    這很好,也特別重要,因為沒有它,生活將變得不可能了。水似乎無處不在但是,水有什麼特別之處致使它對生物如此重要呢?科學家們知道,地球上有一些有機體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也是能存活的。這些生物可以通過氫氣,甲烷和其他化合物來維持生命。
  • 太空生命!在67P彗星上發現氧氣,它是外星生命的標誌嗎?
    科學家們掃描宇宙尋找生命跡象,在遙遠的67P彗星上發現了分子氧,這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命名為67P的切裡奧莫夫-赫拉西門科太空巖石不僅含有水和碳氣體,還含有氧氣。這一驚人的發現是由歐洲航天局羅塞塔太空探測器上的儀器所完成的。
  • 生命沒有氧氣也能生存嗎?地球曾被厭氧生物主宰
    關於宇宙是否存在生命,在科學界曾引起過廣泛的探討,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生命的存在是偶然的,宇宙不存在其他生命;而認為存在生命的科學界則分為兩派,一方認為水、氧氣、陽光是生命存在的客觀條件,認為宇宙其他星球存在的生命形式和地球類似;而另一方則認為宇宙存在其他的生命形式。
  • 7種科學上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形式
    在這個太陽系唯一存在生命的地球之外存在著什麼生命?無論我們談論的是奧林匹斯山諸神還是《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人,這都是貫穿人類歷史始終的主題。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每年都在擴大,我們有一半的人期待著外星生命已經被發現的消息。但如果我們一直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呢?科學預言了許多反直覺的生命形式。
  • 有沒有可能,氧氣不是生命萬物的必需品,而是一種慢性毒藥?
    地球之所以會成為一顆生態星球,和地球上擁有著的厚厚的大氣層,氧氣以及液態的水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條件缺少其中任何一個,人類或生態萬物都很有可能不會誕生於地球上。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在宇宙中嘗試尋找外星生命時,都會優先考慮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不僅只為了未來人類實現移居做考慮,最主要的是這些星球將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 外星人可能不是呼吸氧氣存活
    儘管地球上的生物,都是靠呼吸氧氣來存活,但很多時候,我們不禁會想,宇宙系外行星上的生物或外星人,他們會不會不是靠氧氣來存活,而是僅靠氫氣或氦氣或其它空氣成分就可以存活呢?像地球這樣的巖石行星,大氣中缺少氫和氦,在太陽系中,目前所知,是唯一的存在。由於氫和氦在宇宙中佔主導地位,了解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大氣是否能維持生命將是非常重要且有價值的。麻省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薩拉·西格團隊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 遠古原始生命的滅絕,可能與植物有關,氧氣成了真兇之一
    據科學家推測,當時並非是地球自身的機制進行生命篩選,而是宇宙行星的撞擊引發了地球環境的大變,導致了當時的霸主——恐龍,以及接近75%的生命種類直接消失在地球上。隨著人類對地球生命發展史研究不斷的加深,科學家聲稱,可能恐龍時期的生物滅絕還不是最可怕的。在那之前,還有一起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的生命滅絕時期,足足消滅了99%的地球生命。
  • 太陽系內適合人類殖民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六大星球貳
    銀河系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類似太陽系),宇宙有2萬個星系(類似銀河系),人類目前發射的太陽系內探測器,已經證明了木衛二,土衛二,火星目前或者以前都有生命的痕跡,生命既然不是稀缺的那麼智慧生物當然也不是稀缺的,我們繼續研究我們的家園太陽系裡的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