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最強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即將發射,一旦部署,它將在第二地日拉格朗日點工作,它的工作之一是檢查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並尋找生物存在的標誌。事實上,氧氣的存在就意味著生命也存在,但是也有科學家表示,甲烷能比氧氣發出更強烈的信號,有甲烷存在的星球,生命存在的機率會更高。在尋找外星生命存在的跡象時,氧氣似乎是優先記錄的數據,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地球大氣中含有約21%的氧氣,我們知道其中大部分來自地球海洋中的生物。但有一個問題:一旦遠古地球上的藍藻開始產生氧氣,它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使大氣氧化,至少需要10億年。如果我們檢查了一顆系外行星,沒有發現氧氣,然後跳過了這顆星球,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如果這顆星球正處於這10億年期間呢?生命還沒有給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充氧呢?巖石星球有許多產生氧氣的原因,在這些氧氣飽和之前,大氣層中是不會有氧氣的。
在一篇新的論文中,科學家們檢測了甲烷對生物活性的潛在影響。他們說地球大氣中豐富的甲烷不太可能來自火山,更可能是生物成因。在遙遠的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探測像甲烷這樣的潛在生物信號是很棘手的,但是只要檢測到類似甲烷的物質,就需要更多的工作,這就需要從行星本身的角度來研究生命的存在。在文章的最後說一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有史以來最大、技術最複雜的太空科學望遠鏡,它將在明年10月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