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上發現第六種缺失元素,難道地球早期生命成分源於外太空?

2021-01-09 科學奧秘檔案館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星球科普

科學家在一顆彗星上終於發現了生命體中第六個缺失的元素,這就是被我們的細胞用來儲存和轉移能量的稀有元素磷。

事實上,彗星是冰和塵埃的混合體,像小行星一樣,它也會圍繞太陽運行。當它靠近太陽時,蒸發的冰和塵埃會形成它的長尾。

要知道,流星只有在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以後才會開始燃燒並發出可見光,但是彗星則不然,即使你在很遠的地方也可以看見它。而如今一些主流觀點則認為,這些「太空巖石」攜帶生命體的基本組成成分,而這些成分或許就是在它們飛行過程中沉積到我們星球上的。

出於對它們奇怪的軌跡和不同尋常的形狀等原因考慮,人們對其真實身份還有許多猜測。甚至,對於它們是外星飛船還是行星的一部分,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但是它為科學家解釋了生命體第六個缺失成分的困惑。由芬蘭圖爾庫大學的一組天文學家進行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從彗星上收集到的固體塵埃顆粒中存在磷和氟兩種元素。

回想起來,這六種化學元素組成了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分子:碳、氫、氮、氧、磷和硫(CHNOPS)。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想知道我們的星球是如何擁有這些如此豐富的基本生命元素的。如今,不得不將答案鎖定到彗星&小行星的身上。

雖然前四種化學元素是碳質小行星的主要成分,碳質小行星是地球附近最常見的太空巖石類星體,但硫卻是在對彗星67P上的物質進行化學分析時發現的。

磷是我們細胞用來儲存和轉移能量的一種化學元素,研究人員對通過羅塞塔探測器上的彗星二次離子質量分析儀收集到的塵埃粒子數據進行分析之後,首次在固體彗星物質中發現了生命提必需的磷元素。這一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證明了先前科學家們的假設,即這些冰冷的物體確實是早期地球生命成分的來源。

相關焦點

  • 地球生命源自外太空?生命必要元素「磷」,或由彗星撞擊帶來!
    現代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萌芽約在35-40億年前,其中「磷」是DNA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這種元素在宇宙中極為罕見,因此地球上的磷是哪裡來的呢?而生命是在地球上創造的嗎?還是從我們周圍的更大的宇宙抵達我們的星球?這些問題在學界眾說紛紜。
  • 生命起源於哪裡?彗星上發現生命關鍵成分!或與地球生命形成有關
    一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的答案,但是到目為止,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很難找得到。不過,隨著科學家不斷探索,似乎離這些問題的真相越來越近了。科學家發現彗星上存在一種與生命有關的關鍵成分,可能與地球生命起源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檢測到磷 加強了生命成分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觀點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檢測到磷 加強了生命成分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觀點(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顆彗星上檢測到了磷----從而完成了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的清單。
  • 驚人發現!地球生命多樣性或起源於外星,科學家外太空尋找磷元素
    磷元素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宇宙中幾乎所有的化學元素都在恆星內部形成,氫和氦除外。但是,有幾種化學元素是現代科學特別感興趣的。它們是碳,氮,氧,硫和磷。這是因為它們是我們星球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磷元素,它是DNA和RNA分子的一部分,是細胞內能量代謝和細胞膜發育所必需的。日本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多樣性起源於外星日本科學家近日發現,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磷含量急劇增加)的原因是起源於外星。過去,人們普遍認為,七億年前海洋中的磷很少,但是陸地上磷的含量很高。
  • 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來自外太空嗎?科學家在外太空發現證據
    在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是沒有生命的,地球上的生命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1953年,美國科學家米勒利用甲烷、氨、氫氣、水蒸氣這些氣體的混合氣來模擬地球的原始大氣,並進行放電實驗來模擬雷電,結果幾種氣體的混合之下生成了新的物質——胺基酸等含氮小分子,胺基酸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通過該實驗表明了生命的基本物質是可以通過地球自身的化學反應生成的。
  • 彗星觸發地球生命的誕生嗎?有機分子是關鍵
    我們所知的生命無法在缺乏水和有機分子的環境下存在,後者是構成所有生命形式的基本材料。一個被普遍持有的觀點是所有這些關鍵組件都是由彗星撞擊地球時所帶來的。  大撞擊  彗星的主要成分是塵埃和水冰。天文學家們已經對不同彗星所含有的水體成分進行了考察,確定其水體同位素成分是否與地球上的水體一致。
  • 小行星「變」彗星過程首次捕獲 有助進一步洞悉早期行星組成
    該天體名為P/2019 LD2,它的軌道表明其是一顆半人馬小行星——一類軌道並不穩定的巖石冰凍天體,由於混雜的組成成分及在太陽系周圍移動的潛力,天文學家早就懷疑這種天體是柯伊伯帶中冰凍小天體與定期造訪內太陽系的彗星之間缺失的一環。
  • 生命起源之謎 彗星潛藏胺基酸「轟炸」地球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彗星「轟炸」地球時產生的衝擊波可能有助於蛋白質分子的合成,為生命的誕生搭建了舞臺。宇宙中流竄的彗星、巨型冰封雪球以及塵埃,是目前已知的能攜帶有機化學物質和水分的天體,它們為早期地球帶來了生命誕生所需要的物質條件。然而,在數十億年前的地球,還是個貧瘠、荒涼的星球,是什麼機制導致了第一個生命的誕生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 NEOWISE彗星正划過地球上空,地球的生命真是由彗星帶來的麼?
    NASA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也在太空中捕捉到了這枚不速之客,在前幾年科學家發現常有流浪彗星從太陽附近經過,缺乏相應的觀測設備錯過了對彗星的近距離觀測,NASA的研究人員解釋NEOWISE彗星的塵埃尾巴是由離子化的氣體組成的,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所以看上去是斜著飛行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最初就是由彗星帶來的,近些年科學家利用探測器去採集流浪天體的樣本來分析其中是否包括生命元素
  • 集齊所有生命元素!第一次在彗星中發現磷元素
    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彗星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這顆彗星名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繞太陽公轉周期為6.5年。2016年9月,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追上了這顆彗星,其與彗星的距離僅為幾千米。
  • 關於生命起源有7種理論,其中之一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外太空
    早在30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就出現了。起初,這些生命也只是一些簡單的微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生物多樣化。那麼,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誕生的呢?接下來,有幾種假說來回答這個問題:1.電閃燈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進行了米勒-尤列實驗。主要目的是找出無機元素向有機元素轉化的化學演化是否可能。
  • 地球生命可能起源於外太空彗星,所以人類是外星人?你怎麼看?
    如果你非要這麼理解,確實有這種可能性,這涉及到地球生命起源問題! 關於地球生命起源,主要有兩個觀點。第一,生命起源於地球自身,海洋下面的火山口有豐富的能量,有機物能夠經過漫長的時間成為最原始的生命物質,或者在雷電的作用下,地球也可能產生最原始生命,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做過類似的實驗!
  • 地球上的水怎麼來的?是自己產生,還是來自外太空?
    地球上的水怎麼來的?是自己產生,還是來自外太空?地球上的水都是從哪裡來的?一直是科學家不斷討論的問題,這也是小編也是比較的好奇,我們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命,生命的出處我們大家在上學的時候都知道了,那水呢?
  • 深度凍結數十億年的彗星樣本,可以解開地球與早期太陽系關係?
    這個奇怪的新發現,讓我們對早期太陽系的看法有了新的扭曲。基於該研究的論文已在Nature Astronomy上發表,這對了解早期太陽系的化學反應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深度凍結數十億年的彗星樣本,或可以揭示了地球和早期太陽系的關鍵信息。
  • 科學家從67P彗星的塵埃顆粒中檢測到了磷 被認為是生命所必需的元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顆彗星上檢測到了磷----從而完成了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的清單。這一發現是幾年前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從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獲得的數據,加強了生命成分是由彗星運送到地球的觀點。
  • 構成生命的手性分子被隕石帶到早期地球上?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體生物學類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生命的構成元素可能是宇宙起源,然後搭上隕石來到早期地球。科學家們繼續研究生命的組成部分來自哪裡,以及它們在整個宇宙中有多普遍。在提取物中發現了兩種環氧丙烷衍生物,而水解(將化學物質與水分解)使這些衍生物產生丙二醇,進一步證實了環氧丙烷的存在。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是,在經過4周的冷凍後,樣品中出現了聚合物化合物,這是丙二醇的另一個跡象。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化合物可能「從母體小行星和早期地球上的隕星氧化物中形成」。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左旋胺基酸和一個右旋胺基酸。地球上所有胺基酸的手性都是左手性。
  • 地球生命來自何方 這些說法你信哪一種?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並提出了包括「原始湯」起源說、海底熱液起源說、黏土起源說等在內的眾多假說,其中有一種假說認為組成地球生命的一些簡單有機分子是彗星帶來的。而最近歐洲「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又為這種假說提供了新的支持證據,它發現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存在胺基酸等物質,這些物質被認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彗星給地球帶來了生命?
  •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現在我們知道地球在太陽系中,誕生於46億年前,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和探索,科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來源於早期的彗星撞擊,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太陽系還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星系,那個時候有很多的彗星從太陽系邊緣而來,它們來到內星系之後,和各個行星發生了碰撞,地球也遭到了彗星的撞擊,那個時候地球剛剛形成不久,還沒有水,彗星的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將生命的種子也帶到了地球上
  • 科學新進展:地球上的水主要來源於地球本身而非彗星
    眾所周知,水對生命至關重要。但是,對於遍布地球的水自何處來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並未搞清楚,科學家對此有兩種猜想:這些水是地球誕生之時存在的;地球上的水是由富含水分的彗撞擊帶來的。近期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水很可能來自構成我們的星球的原始材料中,而不是外太空。
  • 地球每年流失數十萬噸大氣,逃往外太空,還能堅持多久?
    地球生命耐以生存的兩大條件:空氣和水,離開其中一樣,地球繁榮的生命系統,將在頃刻間蕩然無存!但是,地球大氣卻以每年數十萬噸的速度逃跑,損失巨大!那麼地球上的空氣,照這樣的損失速度,還可以堅持多久呢?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拉,拉到早期地球時候,那時候的地球很年輕,活躍度很高,大氣成分以「氫」和「氦」為主,這兩種物質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一,第二的位置,質量也是最輕的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