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生命的手性分子被隕石帶到早期地球上?

2021-01-16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體生物學類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生命的構成元素可能是宇宙起源,然後搭上隕石來到早期地球。科學家們繼續研究生命的組成部分來自哪裡,以及它們在整個宇宙中有多普遍。對於我們所識別的每一個構成元素,從碳和磷到蛋白質和核酸,我們還必須問,它是什麼時候到達這裡的?如何到這裡,從哪裡到這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分子科學學院的Sandra Pizzarello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行星科學系的Christopher Yarnes研究了Murchison隕石的提取物。

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的恆星形成區域人馬座B2中發現了環氧丙烷。圖片:B. Saxton/NRAO/AUI/NSF/N. E. Kassim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博科園-科學科普:該隕石於1969年降落在澳大利亞,以其200磅(90公斤)的重量和碳含量豐富的組成,至今仍是研究最多的隕石之一。在萃取物中發現了一種手性分子的證據,在遙遠恆星形成區域也發現了這種分子。手性是指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想想對稱物體的鏡像,比如椅子或訂書機。它的鏡像可以完美地疊加在原始圖像上。然而,手這樣的手性物體的鏡像是不能疊加在原物上。同手性,或者說是單手性,

在細胞化學反應中起著關鍵作用,所有的生物(我們所知道的)都含有「左手性」分子。科學家們不確定這是為什麼,但一些人認為答案可能與分子的宇宙起源有關。2016年研究人員在人馬座B2中發現了環氧丙烷,一種手性分子。人馬座B2是一個巨大的分子氣體雲,距離地球大約25000光年,靠近銀河系中心。這些發現表明,生命所需的手性分子可能來自太空,尤其是恆星形成區域。

來自太空的分子

Pizzarello和Yarnes用乙醇從Murchison隕石中提取了粉末,然後對其進行了環氧丙烷測試,環氧丙烷是人馬座B2中先前發現的手性分子。在提取物中發現了兩種環氧丙烷衍生物,而水解(將化學物質與水分解)使這些衍生物產生丙二醇,進一步證實了環氧丙烷的存在。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是,在經過4周的冷凍後,樣品中出現了聚合物化合物,這是丙二醇的另一個跡象。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化合物可能「從母體小行星和早期地球上的隕星氧化物中形成」。

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左旋胺基酸和一個右旋胺基酸。地球上所有胺基酸的手性都是左手性。圖片:NASA

這表明這種分子有能力承受太空的嚴酷環境和漫長的宇宙旅程。研究人員的結論之一是隕石包含了一種「未知的成分複雜性」。科學家們不知道隕石還有哪些分子秘密,也不知道這些秘密如何改變我們對生命起源的理解。我們所知道的是隕石似乎有非生物合成的成分,或者從非生物分子中創造化合物的成分。Pizzarello在接受《天體生物學》訪時說:隕石包含了我們在各種分子物種中尋找的所有東西。

換句話說,化學過程,而不是生物過程,可能產生了第一個活細胞,它們都是同手性的。愛丁堡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天體生物學教授Charles Cockell相信:生命使用一種手性形式來簡化生化識別是有道理的,但是這種配置的來源涉及到一個尚未解答的問題,即化學過程是否早於生物學過程,或者是否手性源自「一種形式的前生命過剩,使生命傾向於放大它現在所顯示的手性」。

生命起源的深層根源

儘管隕石攜帶著生命所必需的分子,Pizzarello指出,我們仍然不知道它們是否對地球上的生命負責,或者它們是否是唯一將手性分子帶到地球的宇宙載體。確定的答案很難得到,但考克爾相信,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分子對空間生命形式的重要性以及選擇手性的過程來破解這個謎題。還有什麼其他的前生命秘密被鎖在(太空中的)未知化合物中呢?不管答案是什麼,這項研究表明「生命之前的化學進化有著非常深刻的根源。

默奇森隕石的樣本,它於1969年墜落在澳大利亞,含有多種有機分子,可能暗示生命的起源。圖片:Art Bromage/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2.0

手性是我們所知的所有生命中固有的一種傾向,這個觀點要麼始於約136億年前銀河系的誕生,要麼源自它的誕生。正如卡爾·薩根所說:我們是由恆星組成的。這一發現也暗示了決定論的一個更大的問題,即是物理或化學定律決定了生命的手性,還是取決於偶然性。在很多方面,至少對於生命的起源來說,隕石提供了分離這兩種物質的關鍵。這項工作是由美國宇航局天體生物學通過外太空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地球在其他太陽系」計劃支持的。

博科園-科學科普|Joelle Renstrom/Space|參考期刊文獻 :《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DOI:doi.org/10.1016/j.epsl.2018.05.026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手性有機分子之最新天文觀測
    這項史無前例的發現可能會幫助揭開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神秘面紗。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心的複合視圖。 「對於生命體來說,手性是非常重要的,」這項研究(發表於6月14日的Science)的第一作者之一Brandon Carroll說,「地球上所有胺基酸都是左手性的,它們可以組合形成眾多體量龐大且功能多樣的蛋白質分子,而DNA之所以能形成雙螺旋結構,也完全依賴於它的骨架全都由右手性的脫氧核糖構成。」
  • 地球上的生命來自外太空嗎?在隕石上發現構成生命的基礎
    2019年4月23日,一塊小型軟性太空巖石撞擊哥斯大黎加,它可能攜帶了生命的基石。雖然地球上到處都是隕石,但這些碎片很特別,產生它們的小行星是早期太陽系的軟殘骸,由旋轉星雲的塵埃構成,最終形成我們的太陽系,形成於更古老的恆星中。從這次事件中落下的隕石屬於一種罕見的碳質球粒隕石,形成於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通常富含碳。這種特殊的太空巖石含有複雜的碳化合物,可能包括胺基酸,它們結合起來形成蛋白質和DNA,也許還有其他更複雜的生命組成部分。
  • 隕石上現未知有機分子 地球生命或來自太空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何處,一直都沒有定論,也是科學家們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據悉,科學家在一塊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從未有過的有機物分子,或為探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提供新的線索!…… 【科技訊】12月5日消息,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何處,一直都沒有定論,也是科學家們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
  • 構成所有生物分子的關鍵元素,生命的主要磷基分子到底來自哪裡?
    地球上第一批生物是如何摻入關鍵磷元素的?這一直是研究人員的困境,但現在,夏威夷大學Mānoa物理化學家認為,流星訪客可能是關鍵環節。磷是構成所有生物體的分子關鍵元素,並幫助形成DNA分子骨架、細胞膜(磷脂),甚至骨骼和牙齒。然而,地球上的大多數磷都被束縛在一種不容易釋放或接近的狀態中,現代生物已經進化到能夠從水中提取有限的磷。
  •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的人馬座B2星雲中發現手性分子
    該發現被認為,將有助於破解手性分子乃至生命起源之謎。 所謂手性分子,是指兩種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像人的左右手一樣呈鏡像對稱,但又不能互相重疊。一個頗為有趣的事實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已知生命,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都是左旋的。這是偶然還是宇宙中的某種必然?是否存在「右手性生命」?科學家認為,對於手性分子的研究,有助於揭開「地球上生命最深的秘密」。
  • 生命起源於隕石?不,生命其實起源於巖漿活動
    目前人們對於生命起源的看法有兩種,一種是地外起源說;一種是地球起源說一、地外起源說《普羅米修斯》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電影的開頭講的是一個虛構的人類起源的故事:一個外星人在地球上服下毒藥自殺,毒藥讓他全身都變成微小的有機分子,這些有機分子在隨後自由組合形成DNA,進而演化出如今的人類。
  • 生命起源於隕石?不,生命其實起源於巖漿活動
    目前人們對於生命起源的看法有兩種,一種是地外起源說;一種是地球起源說一、地外起源說《普羅米修斯》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電影的開頭講的是一個虛構的人類起源的故事:一個外星人在地球上服下毒藥自殺,毒藥讓他全身都變成微小的有機分子,這些有機分子在隨後自由組合形成DNA,進而演化出如今的人類
  • 研究人員首次在星際空間探測到手性分子
    當兩種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像人的左右手呈鏡像對稱,但又不能互相重疊,它們互為手性分子。這種特性讓兩種化合物在物理性質上相同,但在毒性等化學性質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互為手性分子的兩種分子結構中,根據結構方向被定義為左手手性或右手手性,通常有一種在自然界中居統治地位。
  • 生命不息,「手性」不止?漫談有機化學中「手性」的起源
    生命的基石是手性的分子也是微小的三維物體,而且許多分子是手性的,這是《有機化學》中的一個常識,是由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848年發現的。手性分子本身與其鏡像被稱為一對對映體。大多數學者認為,在無生命的宇宙中,手性分子對映體是等量的,被稱為外消旋混合物。
  • 生命進化史中RNA和DNA誰先發展?隕石中的糖揭地球生命起源
    糖是生命形成不可或缺的分子之一,但最原始的生命是由RNA主導還是DNA,科學家議論不休。最近,來自美國與日本的科學家首度從隕石中發現核糖、阿拉伯糖與木糖,其中核糖是RNA關鍵組分,說明古老隕石撞擊地球時很可能帶來必要成分,供RNA率先輔助地球生命形成。
  • 氰化物隕石帶給地球生命種子?
    流星擊中古代地球的藝術圖。有些流星可能富含氰化物,古細菌和細菌體內的酶中也發現了這種氰化物。小行星「貝努」可能是一個CM球粒隕石(一種含有氰化物的原始隕石)天體。在地球還處於早期時,像這樣的含氰化物的隕石可能在地球播下了生命的化學成分。
  • 生命起源的新證據,小行星撞擊產生了更多的生物分子
    這個理論認為在45億年前,在海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有機分子,形成了一鍋所謂的「原始湯」。原始湯經過長期積累和相互反應,在某些情況下形成有機高分子物質 – 比如原始核酸和胺基酸分子,這些分子逐漸變得更加複雜,最終構成了原始生命。生命化學起源最關鍵的步驟就是用非生物方式合成生物分子。
  • 地球最古老物質是啥?默奇森隕石有70億年歷史
    然而,就在人類登上月球兩個月之後,地球迎來了一位神秘「太空訪客」!它們的出現或將揭曉地球上最古老物質的「真實身份」,能洞察太陽系和地球早期狀況。默奇森隕石的出現推動了科學家對人類歷史的了解,並使我們對以下問題產生更深入的洞察:生命化學成分源自地球進化,還是來自外太空?默奇森隕石顆粒有70億年歷史默奇森隕石中的星塵顆粒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固體物質,部分顆粒已有70億年歷史,然而太陽僅有46億年歷史,該隕石被認為是在恆星強化時期形成的。
  • 科學家提出了生命分子的手性起源新假說,源自宇宙射線
    到了地面上,粒子雨以磁極化μ子為主導。在原始生命產地的地方,既存在右旋核酸也存在左旋核酸。磁極化輻射優先電離一種「手性」,從而導致兩種互承鏡像的原始生命體之間的突變率略有不同。隨著時間的流逝,右旋的分子超越了右旋的的分子。
  • 研究:生物分子的手性偏向或受宇宙射線影響
    蝸牛殼上的螺紋大多數都是右旋的,螺紋左旋的蝸牛非常稀少;構成蛋白的基礎單元——自然界的胺基酸大部分都是左手性;構成RNA和DNA的糖分子,多數又是右手性的。科學家好奇的是,在實驗室人工造出的糖和胺基酸分子,卻是左手性和右手性平均分布的,為什麼在自然界這些分子的手性呈現一種偏向性?高能天體物理學家格洛布斯(Noémie Globus)在史丹福大學作為訪問學者期間進行的一份研究提出,這可能是地球上造就生命的時期,受到宇宙射線手性的影響。
  • 隕石發現古老有機分子,或證生命原材料來自外太空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個無解的謎團,雖然生命出現在地球的時間被科學家推算出是38億年前,但是至今仍無法確定地球上第一個生命體是怎麼「從無生有」?這裡面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原本只存在非生物化學過程的地球又是如何在過去幾十億年裡孕育呼吸、會奔跑、會思考的生物體?有科學家懷疑其中的奧秘可能在隕石上。
  • 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微生物化石,難道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宇宙?
    有人說生命是在地球的海洋中誕生的,在早期動蕩不安的地球環境中,海洋裡的各種化學分子互相發生作用,最後誕生出了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在地球上誕生的,而是誕生於宇宙之中,地球在最初的時候與其他星體互相撞擊,其他星體上的生命就被遺留在地球上了,自此,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究竟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 科學家在星際雲中發現了手性分子,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和手有關嗎
    手性分子首次在太陽系之外被發現,科學家們距離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將會有更進的一步的突破。在生命化學中起關鍵作用的手性分子存在於兩個互為鏡像的不同結構中。儘管檢測到的分子類型(環氧丙烷)不是生物分子,但其發現表明與生物有關的分子可能存在於太陽系之外。除了暗示最初的生命體可能存在於宇宙的其他地方外,這一發現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手性分子以及生命本身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現的。
  • 矽基、氨基、還是不同的手性,外星生命會是怎樣的?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也就是我們在宇宙中已觀測到的所有生命,它們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基本特徵。它們的分子結構都是由碳構成的,即都是碳基生命。它們依靠水作為溶劑,以促進化學反應。並且,它們都使用DNA或RNA作為自身的藍圖。我們能找到的大多數含碳化合物都被稱為有機化合物,碳是地球生命的化學基礎。
  • 隕石有什麼用?我們或許能夠推測一下外星生命的長相
    質疑的問題在於以下幾點:第一個點是,隕石和地球上的同種有機物在分子結構上是存在差異的,許多都是同分異構體(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4];隕石中的胺基酸和地球上的胺基酸在手性上是有差異的。什麼是手性呢?做個小實驗就懂了,舉起我們的左右手,掌心對掌心是可以貼合在一起的,但是如果都掌心向下,左右手放在一起,你就會發現此時就沒辦法貼合在一起了,這就是手性。在地球上的胺基酸,都只有左旋結構,但是隕石中的胺基酸則左旋和右旋結構都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