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有什麼用?我們或許能夠推測一下外星生命的長相

2020-08-23 博物致知計劃

你見過流星嗎?這是一些小行星向地球墜落的過程中燃燒發出的光。絕大部分的小行星在墜落過程中就燃燒殆盡了,但是還有極少部分能夠殘留一些降落在地表,這些殘留的小行星被稱為隕石。每次有較大的隕石墜落,科學家們都會想盡辦法去尋找到它們,研究它們。

不僅如此,每年前往南極進行科考的任務中,也都會安排尋找隕石的科考活動,在2016年第32次南極科考活動中,科學家們就收集到了630塊隕石。

科學家們也並不滿足於在世界各地尋找隕石,他們還設計了許多專門的小行星探測器,飛到小行星附近進行研究,最近的一次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它還順利降落到了小行星表面進行研究。

科學家們到底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大的功夫去尋找隕石和探測小行星?研究這些隕石和小行星對我們有什麼用呢?我們這一次就來聊一聊隕石的作用。


一、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是怎麼形成的?這可能是人類亙古以來一直在探究的問題。

古人習慣於把這類不可探知的問題推給神。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說,地球起源於盤古開天闢地;西方的神話故事則說,地球起源於上帝的創造。

到了近現代,數學、物理、化學、地質等學科的科學體系建立起來以後,人們才提出了比較合理的地球形成假說,這個假說被稱為星雲假說。

星雲說認為,50億年前如今的太陽系附近被一團巨大的星雲物質佔據,這團星雲物質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漸收縮,我們可以稱之為「太陽星雲」,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太陽星雲旋轉的越來越快,形狀也越來越扁平,形成一個星雲盤。在星雲盤中,由於引力的作用,星雲物質不斷收縮和聚集,形成許多「星子」,大約99%以上的星子都聚集在了在星雲的中心處,它們相互吸引、融合,在巨大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大約在45.67億年前,核聚變被點燃了,這就是原始的太陽。與此同時,太陽星雲中的其他物質則相互碰撞聚合形成小行星,小行星相互碰撞形成各大行星,這就是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形成過程。

太陽系形成示意圖

我為什麼說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地球形成假說呢?這是因為我們有證據,證據就是隕石。在對隕石的化學元素的測定中發現,隕石中的C、S、Cl、K、Si、Fe、Cu、Sn、Pd、U等元素的同位素組成與地球物質近於一致[1],這些實際上證明了隕石與地球的同源性。


二、地球年齡有多大?

地球形成之外,人們對於地球年齡的探尋也持續已久,但是在現代科學成長起來之前都只是一些神話中神神叨叨的言論罷了。

在中國的神話中說,對於盤古開天地的年齡的記錄最早出現在三國時代的《三五歷記》中:「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如果把中華文明看作5000年,那麼從這段話中我們能得出世界形成於41000年前。

《三五歷記》與盤古開天的故事

西方的神學家們計算的時間更短,17世紀的一個大主教利用聖經計算出來的地球年齡為6000年。

這些顯然是不對的,我們知道地球的真實年齡還是在現代的化學和物理學都成長起來以後。19世紀末期,以居裡夫人為代表的一批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的存在,放射性元素在釋放射線後會衰變成其他的元素,比如鈾會最終衰變成鉛。

一份放射性元素衰變到原來的1/2所需要的時間被稱為半衰期。比如鈾235衰變為鉛207的半衰期為7億年,意思是1份鈾235,過7億年後會只剩下1/2存在,另外的都變成鉛207了,再過7億年,只剩下1/4的鈾235,另外3/4都變成鉛207了。

半衰期示意圖

放射性元素的發現對於人們探索地球年齡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因為巖石中或多或少都有這些元素存在,我們只需要去測量鈾和鉛的比值就能夠知道它們經過了多少年了,這就是鈾-鉛同位素測年法(還有許多其他的同位素測年法,在此不深入)。

在有了同位素測年法之後,想要知道地球的年齡就很簡單了,找到與地球同時形成的物質即可,這些與地球同時形成的物質是什麼呢?小行星!我們現在沒辦法上天去帶它們回來,但是架不住它們會自投羅網啊——這些小行星墜落的未燒毀的部分就是隕石。科學家們通過對於隕石中的同位素測年結果表明,地球的年齡為45.5±0.7億年。

人類利用鐵隕石測量地球年齡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斷言:除非我們對放射性過程以及對時間本質意義的認識有什麼錯誤,否則人類認識地球年齡這個數千年來的重大問題已經宣告解決——地球年齡大約為45.5億年。


三、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從小喜歡看那些奇奇怪怪的神秘學書籍,比如UFO研究、地球神秘事件研究之類的,在這些書籍裡面,總是會給地球上水的來源一個奇奇怪怪的解釋,比如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外太空,每年有多少來自太空的冰塊掉進地球;或者更扯的直接說說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外星人,我們是外星人的實驗物種,為了讓我們存活,外星人在造地球的時候就給地球很多的水···小時候年幼無知,信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我自己學了地質之後才知道這些聽起來就很扯的理論到底有多扯~

《世界未解之謎》給了小時候的我很多歡樂,但是現在發現都是胡扯

在地質學上,以前也確實有地球水來自於宇宙的理論,但是這種理論最近越來越受到質疑。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於隕石的研究。科學家們最近發現在很多隕石的礦物中含有大量的水,有時候含水量最高可以到達20%[2],這些水是以什麼形式存在呢?在很多時候,這些水並不直接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氫根和氫氧根形式存在,或者直接藏在礦物晶體的晶格之間,當這些巖石被融化成為巖漿,高溫給了它們化學反應的機會,在化學反應中,氫根與氫氧根結合形成水,並以火山噴發的形式噴出地表,這就是地表水的來源方式。

也有不少科學家們對於火山中的氣體成分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現代火山的氣體中,水蒸氣佔據了大部分,從70%-99%不等[3]


四、地球上的生命從哪裡來?

地球生命從哪裡來?目前主流的科學理論有兩個,一個是地外起源說,一個是地球起源說。

地外起源說,普通人版本是以為外星人創造了生命,但是科學版本中並沒有外星人的出現。科學版本的地外起源說中,是隕石帶來了最初的有機物,這些隕石帶來的有機物到達地球後發生化學反應,從有機小分子變成有機大分子再變成原始生命。

地球起源說與地外起源說的差異點在於,地球起源說認為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有機物是地球本身形成的。相同點在於,它們都認為有機物在隨後發生了化學反應,從有機小分子一步步演化成生命。

目前對於隕石的研究實際上發現了許多的隕石中存在有機物,從胺基酸,到核糖、鹼基、蛋白質等等,都有發現,不過這些發現並沒有讓生命的地外起源說得到更多的認同,反倒是得到了不少的質疑。

質疑的問題在於以下幾點:

第一個點是,隕石和地球上的同種有機物在分子結構上是存在差異的,許多都是同分異構體(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4];

同分異構體: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

第二個點是,手性的問題。隕石中的胺基酸和地球上的胺基酸在手性上是有差異的。什麼是手性呢?做個小實驗就懂了,舉起我們的左右手,掌心對掌心是可以貼合在一起的,但是如果都掌心向下,左右手放在一起,你就會發現此時就沒辦法貼合在一起了,這就是手性。在地球上的胺基酸,都只有左旋結構,但是隕石中的胺基酸則左旋和右旋結構都有[4]。

手性與非手性的區別

第三個問題是,在形成生命的化學演化過程中,可能需要比較多的有機物,這些隕石能不能為生命演化提供足夠的有機物?而早期地球的水熱環境無疑能夠穩定、大量地產生有機物,因此現在的主流更相信生命起源於地球這個說法。


五、外星生命存在嗎?

在繼續講隕石之前,我要講一個2017年的發現,這個發現曾經發表在Nature上。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海岸上發現了一些微生物化石,這些微生物是生活在當時地球的深海熱泉附近的一些嗜熱細菌[5]。

微生物化石顯微照片

它們生活的年代據估計是在37.7-42.2億年前,這是什麼概念呢?那時候的地球形成才3-8億年左右,而且那時候的地球正在經歷一個非常殘酷的時期:重轟炸時期。在重轟炸時期,地球經常受到小行星的瘋狂轟炸,據估計,因為受到小行星的密集轟炸,地球在這一階段體積增長了10%左右。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命依然迅速地出現在了地球上。

而我們目前對於隕石上有機物的發現,雖然並沒有能夠證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地外,但是它卻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在宇宙空間中,有機物的存在是比較普遍的,只要條件適合,就能夠形成各種有機物。那麼,我們進而可以進行一個小小的推測,只要存在如地球一樣的宜居星球,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更激進一點說,生命必然存在。

截至2013年,發現的宜居星球,0.72-0.92是與地球的相似指數


六、外星生命長啥樣?

鑑於隕石中普遍發現的有機物,我們可以進一步猜想外星生命的一些生命特徵:

1.它們大概率與我們一樣,是碳基生命

2.這些生命也都是由有機物經過化學反應進化而來,具備化學進化的理想場景就是水,而鑑於水在宇宙中廣泛存在(參考第三節),所以這些生命極大可能產生於水中;

3.外星生命很可能也都是由細胞構成,只有存在了細胞膜,才能夠把生命物質和非生命物質隔開;

4.結合地球上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的生命形態,這些生命長得可能像地球上的細菌、蠕蟲、節肢動物、脊椎動物等等,這些我們不應該感到驚奇;

5.但是不同的星球有不同的環境,這些生命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適應性變化。比如,如果星球的重力比地球小,它們可能更加高大,但是骨密度小,肌肉更加無力;如果星球的重力比地球大,它們可能更加矮小且粗壯,骨骼密度更大一些,肌肉更加發達一些···

6.出現類似塞伯坦星變形金剛這樣的矽基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小。

碳基生命很有可能,矽基生命不太可能

參考文獻:

[1]歐陽自遠.隕石研究與地球演化的幾個問題[J].地質地球化學,1974(04):1-8.

[2]侯渭,謝鴻森,周文戈.隕石含水礦物成因評述和地球水來源的探討[J].地球科學進展,2001(02):209-214.

[3]野津憲治 ,姚泰煜.火山氣體的分析[J].地質地球化學,1985(05):59-62.

[4]楊晶,林楊挺,歐陽自遠.地外有機化合物[J].地學前緣,2014,21(06):165-187.

[5]Dodd, M., Papineau, D., Grenne, T. et al. Evidence for early life in Earth’s oldest hydrothermal vent precipitates. Nature 543, 60–64 (2017).

相關焦點

  • 外星生命不一定是人形,或許存在無形的外星人,甚至有矽基生命!
    生命是很容易辨認的,生物能移動、生長、進食、排洩、繁殖等。很簡單,在生物學中,研究人員經常用首字母縮寫「MRSGREN」來描述它。它代表運動、呼吸、敏感、生長、繁殖、排洩和營養。但是,英國第一位太空人、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化學家海倫·沙曼卻表示:我們中間可能生活著無法發現的外星生命,那這怎麼可能呢?
  • 外星生命有譜?隕石發現古老有機分子,或證生命原材料來自外太空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個無解的謎團,雖然生命出現在地球的時間被科學家推算出是38億年前,但是至今仍無法確定地球上第一個生命體是怎麼「從無生有」?這裡面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原本只存在非生物化學過程的地球又是如何在過去幾十億年裡孕育呼吸、會奔跑、會思考的生物體?有科學家懷疑其中的奧秘可能在隕石上。
  • 科學家在隕石中有了重大發現!外星生命很可能遍布整個宇宙太空!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在隕石中有了重大發現!外星生命很可能遍布整個宇宙太空!如果說人類所生存的地球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那麼可能就是生命了。雖然如今的人類已經科技發展到一定的高度了,可以去探索宇宙太空中的這些未知之謎,但是很顯然人類並沒有在太空探索當中得到什麼。
  • 已知的生命形式,我們能在這些地方找到外星生命
    當人類的科技發展到可以進行太空探索的時候,我們一直在尋找宇宙中哪裡還有地外生命,科學家也認為以人類目前的科技能在二十年內在宇宙中發現外星生命,科學界認為外星生命有多種形式,有些極端環境下也會有生命出現,美國NASA公布地外生命可能會出現在這些地方:
  • 我們就是外星人?一顆隕石從天而降,內部發現神秘生物化石!
    不,應該說地球生命到底是從何而來?我們地球真的那麼幸運,是這個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嗎?錢德拉·威克拉馬辛格教授2012年12月29日,一顆隕石從天而降,墜入斯裡蘭卡波隆納魯瓦市附近。英國白金漢大學天體生物學中心主任錢德拉·威克拉馬辛格教授,收集並研究了掉落的隕石碎片。
  • 俄羅斯那隕石墜事件的詭異背後,是否真的有外星生物保護我們?
    因為這次事件十分的離奇,讓我們分析一下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點:首先我們可以從圖片中可以清晰看到,有一不明物體以極快的所動從後方貫穿隕石,造成了隕石的解體。但是俄方聲稱並未對隕石進行任何攔截,甚至包括俄方在內的許多國家都不知道會有隕石墜落。
  •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在宇宙當中的星球裡面,地球是比較特殊的一顆,因為地球奇蹟般的誕生出了生命,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而來的?目前在科學界有兩種主流學說,其中一種認為,只有在地球這樣的星球上才有誕生生命的可能性,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不斷進化一點一點的演化而來的。而另外一種觀點就比較簡單了,這些生命並非是地球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外太空,他們通過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地球的方式被帶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生根發芽,持續不斷的進化,形成了今天地球上生命繁榮的局面。
  • 隕石上有什麼,使科學家如此推測
    已知星際分子蘊含有複雜的分子——確實,甚至有報導(仍未經證實)說在星際空間至少有一種胺基酸(甘氨酸)。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而蛋白質則是生命活動重要的參與者,可以說沒有胺基酸,就沒有碳基生命組成。
  • 地球生命播種機?來自遠古外星隕石:藏了2600多個有機物分子
    最近,科學家們,正式披露了那顆2018年1月16日,墜落於密西根州漢堡市草莓湖上的隕石碎片,最新的科研報告。該報告明確表示:該隕石包含了,來自遠古外星化合物!大約有超過2600多個有機或含碳化合物,被發現了潛藏在其中。
  • 地球生命播種機?來自遠古外星隕石:藏了2600多個有機物分子
    最近,科學家們,正式披露了那顆2018年1月16日,墜落於密西根州漢堡市草莓湖上的隕石碎片,最新的科研報告。該報告明確表示:該隕石包含了,來自遠古外星化合物!大約有超過2600多個有機或含碳化合物,被發現了潛藏在其中。哪怕已經歷了45億年的太空漫遊,還經歷了地球大氣的灼燒,然後被融化蒸發掉了隕石的90%,科考人員,從它身上還是還原出一部分事實。
  • 中國「天問一號」首訪火星,能否發現外星生命?科學家這樣說
    我們都知道,火星一直都是宇宙生物探索的熱點,雖然火星表面的環境十分惡劣,大氣層稀薄,沒有臭氧層,磁場也不穩定,根本不適合生命體的生存。但是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火星上居然有地下水的存在,這不得不讓科學家們進一步推測火星上存在「地下文明」的可能。
  • 農民在稻田發現一塊隕石,據說裡面有外星生命,300度都燒不死
    排除了沙塵、血液和藻類的可能,看上去有生命的血雨細胞會是什麼呢?  在分析這種細胞的DNA後發現,它不屬於地球上的任何已知生物,而且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它們能夠自我複製。     接著,在足以殺死所有普通生命體的300度高溫下,持續燃燒15分鐘後,令人驚訝的事情出現了,它們不僅能夠存活,而且在這種高溫下還活得更好,所以,它可能是一種外星生命。
  • 農民在稻田發現一塊隕石,據說裡面有外星生命,300度都燒不死
    排除了沙塵、血液和藻類的可能,看上去有生命的血雨細胞會是什麼呢?在分析這種細胞的DNA後發現,它不屬於地球上的任何已知生物,而且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它們能夠自我複製。,而且在這種高溫下還活得更好,所以,它可能是一種外星生命。
  • 為何我們一直聯繫不到外星生命?它們存在的機率到底有多大?
    一如地球上的恐龍和羅馬帝國的興衰,所有的生命都終將消亡,或因災難,或因其他。在推演一個用於計算地外生命存在機率的公式的過程中,弗蘭克·德雷克必須對其中所有變化因素負責。他的第一個任務是決定他想要計算的到底是什麼。首先,他將思維鎖定在銀河系的地外生命——並且是那些能夠進行星際通訊的地外生命。然後他插入一個數學因子來解釋促使這類文明進化的必要條件。
  • 隕石的存在有何意義?科學家檢測出一種物質,或代表生命!
    尤其是人類,不僅擁有寶貴的生命,還具備獨一無二的大腦,通過雙手創造產物,每個人對生命的解讀都是不同的,有人認為是宇宙萬物賦予地球生命,才有了這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均來自於外太空。隕石的存在有何意義?科學家檢測出一種物質,或代表生命!很多唯物主義者卻不這樣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通過一步一步演變而來,並非憑空出現,從古至今這個話題從未停止研究過。
  • 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
    然而,儘管有這樣的重大突破,我們仍有充分的理由保持謹慎。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獨一無二?宇宙中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外星生命,我們應準備好接受可能不存在外星生命的事實,這也是我們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科學依據。
  • 外星有機物在地球被發現,地球生命起源之謎的答案,或許就在這裡
    或許在那個時候,就有類似的天體不斷撞擊地球,同時把各種各樣的有機會帶到地球上。我們知道,有機物是孕育生命的基礎。和無機物相比,有機物更能結合成為大分子,實現更多更複雜的功能,支持生命的各項活動。因此,有機物的出現,給地球帶來了生機。而地球最早的有機物,或許就和這些隕石有關。
  • 我們或許永遠都無法與外星文明相遇,為什麼?
    在我們的認知中,可觀測宇宙中存在上萬億個星系,在如此誇張的數字與空間規模之下,沒有外星生命才是一件可怕的事!我們假設外星具有生命,但有生命就可以演化出智慧嗎?以地球為例,40多億年的演化,才出現了我們人類這樣的智慧物種,這已經很了不起了,畢竟,宇宙誕生至今也才138億年!
  • 「宇宙牆」、多維空間、「未知文字」神秘隕石,我們與它有多近?
    心想是文物於是便上交給專家,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塊居然是隕石,來自太空並不屬於地球上!而且隕石上的文字,在人類的文字進化史上未曾出現過的,根本就沒有相同的參照,科學家還證明了這些文字並不是人為刻上去的。與其說是文字,但是看起來更像是一種文字。但是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合適的解釋,所以很多人就把它定義為外星文明,認為是外星人給我們留下了什麼訊息!
  • 這顆隕石出現有機物,它們與地球生命有何關係?研究員發現秘密
    引言:在隕石中發現地球上原有的元素和物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在隕石的組成成分中發現與生命有關的有機物存在,那就是十分罕見的現象了。前段時間有研究團隊對外公布他們在一塊特殊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成分,這與地球生命起源有何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