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就猜測,地球不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體存在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定還有其它智慧文明的存在,正如同地球一樣,孕育著某種形式的生命體。由於星際航行能力的局限性,人類對宇宙文明的探索一直都處於「沉寂」狀態,雖然一直沒有得到新的突破,但依舊無法泯滅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決心,科學家們仍然在努力尋找外星生命特徵的存在,為了驗證這一猜測,很多發達國家都在大力推動航空航天科技的發展。這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2020年7月23日我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它標誌著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探測踏進一個新的裡程!到目前為止,火星還一直在安靜地等待著人類的到訪,興許火星就是曲徑通幽處的那一個桃花源,隱藏著一份驚喜等待著天問一號的來訪。
科學家們曾經對現存的隕石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在很多隕石中均發現存在有機物質。甚至有數據表明在隕石中發現了細菌微生物的殘留結晶。因此,科學家們堅信,外太空應該存在低等、或者遠高於人類文明的生命特徵。通過研究大量的近幾年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專家們得出的結論是,在地球以外,最可能存在的生命特徵的7個地方依次是:火星,隕石,木衛二,木衛四,土衛六,土衛二,系外行星。
我們都知道,火星一直都是宇宙生物探索的熱點,雖然火星表面的環境十分惡劣,大氣層稀薄,沒有臭氧層,磁場也不穩定,根本不適合生命體的生存。但是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火星上居然有地下水的存在,這不得不讓科學家們進一步推測火星上存在「地下文明」的可能。在NASA的火星探測數據中發現,在火星地表的巖石中發現有機分子,這就證明了火星上存在大量甲烷的推測,這一數據結論,讓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遠遠高於原本更加熱衷的木衛二。
那麼,此次天問一號要探訪的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的存在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生命都有哪些形式以及我們該如何尋找到它。
雖然我們對生命的界定依然還不明確,但科研界普遍認為生命必須有兩個特點,一是可以自我複製,二是要有新陳代謝的過程。所以,我們尋找的地外生命不一定是外星人,而可能只是外星細菌而已。當然,或許在別的星球上就存在我們不了解的其他形式的生命,但目前在尋找地外生命時,人類還是最關注和地球生命相關的一些要素,重點是有機物和水。
自1960年蘇聯發射人類第1顆火星探測器火星1960a至今人類在60年間已經進行了近50次火星。其中對火星的探索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在尋找水
2003年發射的機遇號火星車就找到了通常在水中才能形成的灰晶赤鐵礦 硫酸鹽和黏土礦,為火星上曾經存在水提供了重要證據。同年,發射的火星快車號空間探測器的探測數據則顯示火星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水礦物,並在南極區域發現了一個可能存在的地下湖泊。
2007年發射的鳳凰號著陸器更是收穫滿滿。它先是在著陸點附近挖到了冰凍水,實錘了火星的表層以下確實存在水冰,不僅如此,他還探測到火星的土壤中存在高氯酸鹽。
第二階段人類開始尋找生命或生命遺蹟
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了遠古的火星存在湖泊,並檢測到火星大氣中含有極微量的甲烷,且濃度隨著季節變化,更讓人興奮的是加熱火星表面的土壤,不僅探測到火星土壤中含有2%~3%的水分,還出現了複雜的有機物。此外在對火星隕石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火星2億年前有地下液態水的證據,還發現了可能是生物來源的有機碳。
嚴謹的來說,還不能。科學家們研究相關數據後表明,目前的證據只能說明火星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繁衍的環境,但還不足以證明火星上真的有生命,火星上究竟是否存在生命,還需要更有力的證據。火星上究竟是否存在生命,人類在宇宙中是否孤獨,要想回答這些問題,還需要更有力的證據,或許此次的天問一號的探訪,將帶給我們更多生命存在的信息。
火星生命的發現,對於地球生命起源乃至外太陽系的生命探索都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相信很多的科學家和關注外星文明的小夥伴們都很期待這次天問一號的出徵,天問一號集結了無數科學家日以夜繼的心血和汗水,是我們國家航天科研事業的突破性標誌,在這一次天問一號的出徵任務中,天問一號的燃料倉裡,沒有一毫克燃料是多餘的,每一次點火都是在燃燒著無數的夢想和希望。
無論天問一號的探測結果如何,相信這一定會是中國在宇宙文明探索事業的一個裡程碑,甚至是全世界的裡程碑, 探測器的探測之路有終點,但人類的探索思想無止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好了,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喜歡的話,歡迎在文章下方點讚 評論和轉發,同時點擊關注,咱們下期再見。
小夥伴們對中國「天問一號」首訪火星有什麼期望呢?請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吧。
註: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