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發現3個地下湖泊,或有生命存在,中國天問一號可以驗證?

2020-10-03 徐德文科學頻道


隨著本月一組科學家在金星大氣層發現磷化氫氣體,一些科學家已呼籲將探測外星生命的主戰場轉移到金星大氣層,因為目前已知的所有科學都表明,金星大氣層出現這些氣體,唯一的來源似乎應該是生物化學過程。

不過昨天(9月28日),義大利羅馬特雷大學(Roma Tre University)和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在火星南極新發現了三個地下湖泊。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湖泊可能是遠古火星溫暖時期留下來的,和地球上南極地區發現的冰下湖泊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南極的冰下湖泊已發現生活著大量被封存的古代生命,如果火星溫暖時期真的演化出了生命的話,這些湖泊無疑會讓人們充滿希望和遐想。看來搜尋外星生命的重點轉向金星還是要慎重考慮才行。

在此之前的2018年,科學家們就在該地區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地下湖泊,由於數據有限,一些科學家認為並不能完全確認就是湖泊,也有可能是融化的雪或汙泥。

在這次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2012年到2019年期間火星快車上的火星先進表面及電離層探測雷達(MARSIS)探測到的134組數據,確認新發現了三個地下湖泊,和原來發現的最大湖泊組成了一個地下湖泊網絡,整個區域面積達到了75000平方公裡,接近重慶市的面積。其中最大的橫跨30公裡,小的幾個也有10公裡,在地下約1.5公裡深處。

MARSIS通過發射和接收雷達波,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分析而確定地下物質的種類,由於液態水、冰和巖石對雷達波有不同的反射,並且這種模式已在地球上的地下冰川湖進行了廣泛探測,經過嚴格的數據分析,科學家們對火星上發現地下湖泊的解釋具有強烈的信心。

科學家們進一步解釋說,這些地下水可能是一種極鹹的水,因為火星表面非常冷,地下的淡水仍有可能被凍結。2018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曾估計湖泊的溫度可能是零下68度。

由於火星表面氣壓很低,水很容易就會蒸發,因此不可能長期存在液態水;而地下溫度又極低,水也會被凍結起來。那麼這些液態水是怎麼存在的呢?

此前的探測已經表明。火星表面富含鈣、鎂和鈉的化合物,正是這些鹽降低了水的凝固點,讓液態水在極低溫度下存在成為可能,充滿鈣鹽和鎂鹽的水甚至可以在零下123度的環境中存在很長時間。

然而,在高鹽的環境中生物能夠生存嗎?根據蒙大拿州立大學環境科學家約翰·普裡斯庫(John Priscu)的說法,如果火星湖泊的含鹽量為地球海水的五倍以下,生命完全可能在那裡存在;隨著含鹽量越來越高,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到20倍以上時,生命就不可能在那裡生存了。在地球南極的鹹水湖泊裡,活躍的生命也不是很多,火星地下湖泊如果有生命的話,很可能也類似這樣的情況。

2018年底,科學家們在地球南極僅用了3天時間,就在冰上鑽穿了一個1000米深的洞,到達了面積160平方公裡的默瑟冰下湖,發現了裡面生存的極端生命形式。不過他們的設備重達450噸,所以要在火星的地下湖泊尋找生命,可能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馬斯克已經雄心勃勃地表示,將在2050年前運送100萬人到火星建立火星城市,到時候這個問題恐怕就會迎刃而解了。

當然,也有一些科學家仍然對這項研究持懷疑態度,認為火星地下沒有足夠的熱量支撐液態水的存在。昆士蘭科技大學的戴維·弗蘭納裡(David Flannery)認為,中國正飛往火星的任務「天問一號」上搭載了和MARSIS及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SHARAD類似的設備,將於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到時候就可以對這項研究進行驗證了。


看來天問一號還沒到達火星就已經被寄予厚望了,中國的火星車也將在火星上巡遊探測,尋找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痕跡,希望它能在研究火星生命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破解宇宙中最重要的謎題之一:生命僅地球一家,還是在宇宙中遍地開花?

參考:

Nature Astronomy:Multiple subglacial water bodies below the south pole of Mars unveiled by new MARSIS data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問一號」首訪火星,能否發現外星生命?科學家這樣說
    但是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火星上居然有地下水的存在,這不得不讓科學家們進一步推測火星上存在「地下文明」的可能。在NASA的火星探測數據中發現,在火星地表的巖石中發現有機分子,這就證明了火星上存在大量甲烷的推測,這一數據結論,讓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遠遠高於原本更加熱衷的木衛二。
  • 火星地下湖泊被發現!就在南極下方,那裡會有生命嗎?
    在今年7月份,人類一共向火星發射了3個探測器,分別是我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和阿聯的即使是到了中午,火星表面有可能達到零上的溫度,但由於沒有大氣層,這些冰也無法融化成水留在地表,而是會直接升華為氣體。那麼,火星上就真的沒有液態水嗎?也不是。研究表明,在火星南極的冰蓋之下,有很有可能有大量的液態水。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已經在地球南極洲發現了這樣的湖泊,其總數可能達到了400個。
  • 歐空局最新發現:火星南極發現三個地下液態湖,可能存在火星生命
    引言:近日,頂級科學期刊子刊《Nature Astronomy》刊登了一篇歐空局探測器在火星上探測到三個高濃度液態鹹水湖的文章。那麼這一次的液態水的發現靠譜嗎?是否真的意味著火星可以孕育生命甚至已經存在生命?
  • 火星南極冰底下發現複雜水體系統,天問一號能否在火星上發現生命
    現在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證實了該湖的存在,並發現了另外還有三個。歐洲航天局繞火星快車太空飛行器運行的雷達數據顯示其存在。在此之前在同一地區發現了一個地下湖。在火星表面,由於行星缺乏濃厚的大氣層而導致的氣壓低以至於水會蒸發,該行星表面不可能有液態水。但是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火星表面可能會積水,就像數十億年前地球曾經擁有海洋和湖泊時的殘餘。如果存在這樣的水庫,它們可能是火星生命的潛在棲息地。在地球上,生命能夠在南極洲等地的冰川湖中生存。
  • 火星兩米以下或存在生命?等「天問一號」成功著陸,或能得到證實
    而各個國家都想揭開其中的謎團,所以科研人員一直都鍥而不捨的研究更先進的航空航天技術,只為能夠揭開火星上有沒有生命體徵,如果有那麼將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火星本是一個沙漠行星,但是在2018年7月25日發現了在火星上居然有一個液態水湖!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地球是存在這樣一個說法的。那麼是否可以表示火星曾經或許真的是有生命的存在!
  • 火星發現地下湖泊?數量或超3個,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火星?
    那麼水資源的存在能代表什麼呢?原來能夠代表著這裡有希望孕育生命,當然,地下湖泊的出現也給人們提供了未來能夠移居火星的可能性,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大希望。數量或超3個,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火星?鑑於我們對人類已知生物的了解,地球上生命根本離不開水,因此水被視為一個星球上是否能夠存在生命的重要條件。每當科學家勘測到一個新的星體存在的時候,我們都會首先勘測這個星球上是否存在水資源。不過我們現存的技術並不先進,就算是太陽系之內的星體,我們也無法全部了解內部真實情況,只能依靠探測器傳回信息最後我們進行分析。
  • 6個月後,中國天問一號抵達火星!是發現生命還是能帶去生命?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天問一號在飛行6個月後,將抵達火星軌道,開展著陸火星的準備和科學探測等工作。就像歷史上其他火星探測器一樣,天問一號探測器也會進一步探索火星是否存在或滿足生命的生存代謝條件和需求,不過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天問一號探測器直接給火星帶去「地球生命」。
  • 中國天問一號首發,為什麼目的地是火星?專家:有4大重要原因
    甚至有數據表明在隕石中發現了細菌微生物的殘留結晶。因此,科學家們堅信,外太空應該存在低等、或者遠高於人類文明的生命特徵。通過研究大量的近幾年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專家們得出的結論是,在地球以外,最可能存在的生命特徵的7個地方依次是:火星,隕石,木衛二,木衛四,土衛六,土衛二,系外行星。
  • 火星上確認有水,水裡會有八爪魚嗎?天問一號可能會給我們答案
    羅馬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埃琳娜·佩蒂內利是研究者之一,她說:「我們發現了鹹水湖,在主水體周圍還發現了另外三個水體。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研究小組在火星快車上使用了一種名為火星地下和電離層探測先進雷達的儀器來探測火星的南極地區。該儀器發出無線電波,信號反射回來的方式表明了存在於特定位置的物質種類,例如巖石、冰或水。類似的方法也被用來識別地球上的地下冰川湖。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它真的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嗎?並非如此
    2020年7月,可以說是全球航天愛好者的福音——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如期到來,阿聯、中國、美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7 月 20 日,阿聯先行一步,藉助日本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將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
  • 「火星叔叔」鄭永春回答「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帶來的8個「天問」
    」鄭永春博士,揭開有關火星的8個「天問」,帶你了解火星任務背後的故事。第三個條件是水。火星上現在有地下滷水,然后土壤裡面有一定含水量的凍土,只是因為溫度低,所以你表面看不到水流,都是冰。所以火星上不是太缺水,不像月球上實在是一滴水都沒有。但是總體來講還是要非常節約,節約用水的美德,在火星上更要這樣。
  • 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後可能會遇到的四個問題,第一個就很現實
    由此可以推斷火星上可能存在過河流。在同年10月,好奇號在火星表面首次抓取土壤樣本時發現,火星表現的土壤按重量計算,大概有2%的水元素,這也就意味著雖然火星的表面看起來漫天黃沙,但在其中還蘊藏著少量的水元素。這也為探測火星生命奠定了基礎。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如果發現火星生命,或將顛覆我們的認知
    相信在這段時間大家都一直在等待這一個好消息的到來,我們國家的首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程了,一枚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按照計劃,我們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火星車將會在火星表面巡視,與火星實現0距離接觸,而軌道探測器則在軌道上空對火星進行探索。
  • 「天問一號」拍了拍「火星」
    (天問一號任務)!天問一號將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並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科學家也在設想讓人類移民火星,但是關於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外星人是否到訪、火星的氣候、輻射等環境以及火星與地球關係等,真真假假的傳聞始終是網絡的熱門話題之一。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一顆火星軌道器、一架著陸器/一輛火星車)載荷質量:5噸(軌道器3噸多,火星車240公斤)發射意義:①中國首次獨立發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首次部署行星際探測任務,還是中國部署最遠的探測器。
  • 火星曾經有過生命?「天問一號」將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4月24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開啟了火星探測的徵程。自古以來,人們對火星就充滿了嚮往與好奇,人類也已經進行了47次火星探測。火星有什麼特點?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裡?「天問一號」探索火星將哪些科學目標?
  • 出發,火星!「天問一號」任務立項往事
    隨著火星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掀開,人類也被帶入了另外一重基於科學探測的想像——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帶著疑問,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遺蹟,成為火星探測中最激動人心的目的之一。老年星球的水之謎尋找可能的生命,水無疑是一條重要的線索。
  •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搶在天問一號之前登陸有兩原因
    編者按: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都抵達軌道中心點附近,雙方目前狀態都正常。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月18日搶先降落,天問一號則計劃在5月降落,為什麼毅力號要更快降落,因為有兩個原因所致。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數據,在10月初進行了一次深空機動,啟動主發動機,工作480秒,天問一號進入轉移軌道,直接奔向火星;10月28日,天問一號進行了一次軌道修正,這也是總第三次軌道修正,此時天問一號已經飛行2.56億公裡,距離地球大約4400萬公裡。
  • 中國為何探索火星?「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科技不斷發展,人類不斷成長,生命不息,文明不斷;太空的探索才剛剛起步,月球告一段落,美國和中國相繼將視線轉移到火星上,那中國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呢?「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2012年8月,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已經成功登陸火星,它是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 今天,「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關於火星探測,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