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7月23日發射成功後,距離發射當天已經過去近半個月的時間了。根據我國科技研究人員的估算,目前我們的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已經接近300萬公裡了,等到明年2021年2月,將泊入火星軌道開啟偉大的火星探測任務。這是一件令全世界天文愛好者都非常關注的事情。畢竟我國的天問一號是自美國發射好奇號等火星探測器以外,唯一一個即將探測器送上火星的國家。
好奇號是美國NASA研究出的一臺探測火星的火星車,在2011年11月發射升空,次年8月抵達火星表面。它是美國的第四臺火星車,也是全球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它的使命與我國剛剛發射不久的天文一號一樣,一方面是探測火星的地質環境和氣候,另一方面就是尋找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元素。
好奇號火星車
在登陸火星後的一個月後,也就是2012年9月27日,NASA的科學家們通過好奇號傳回的照片發現了古河床,在蓋爾隕石坑北側邊緣和夏普山之間存在著很多碎石,而這些碎石與地球上水流湍急的河流中的碎石形狀極為相似。由此可以推斷火星上可能存在過河流。在同年10月,好奇號在火星表面首次抓取土壤樣本時發現,火星表現的土壤按重量計算,大概有2%的水元素,這也就意味著雖然火星的表面看起來漫天黃沙,但在其中還蘊藏著少量的水元素。這也為探測火星生命奠定了基礎。2014年,好奇號 採集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火星蓋爾隕石坑中心位置的夏普山極有可能在數百萬年前是大型河床沉積物累積風化而成,這對火星上曾存在湖泊的假設給出了大力的支持。
火星上曾出現過河流的痕跡
好奇號曾在火星上發現了有機物的存在。因為在好奇號在探測火星大氣組成時,曾發現空氣中甲烷的含量有明顯波動,而甲烷的形成恰恰與細菌類生物的活動有關。但後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發現並沒有被持續的更進,或許當時好奇號上發現了是什麼意外,從而終止了探測。如果這個發現被證實,那麼這將是人類首次探測到另外一個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歷史性發現。
火星上的細菌生物
雖然直至今日,好奇號仍然沒有任何發現火星有生命痕跡的發現,也未曾遇到過外星生物。但擁有著更高科技水平的天問一號仍然肩負著探測火星生命的艱巨任務。而當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表面後,即使火星真的有生命存在,我們仍然可能要面對很多問題。
天問一號模擬圖
第一,要做好火星上探測生物仍然能無果的心理準備。雖然早在幾年前好奇號已經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河流、湖泊甚至水的痕跡。如果放在地球上,那麼這將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把這些條件放在火星,中和了火星大氣、溫度以及在太陽系內運行軌道等原因,有水可能反而制約了火星進化出生命。
火星上的湖泊
第二,就算火星有生物,也可能會因為個探測範圍太過狹小而失去找到它們的機會。無論是好奇號還是現在的天問一號,在登陸火星後都是主要以路面勘測為主。不可能像地球上的偵察機一樣在火星的表面飛來飛去。探測範圍過於狹小也可能是導致無法勘測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關鍵因素。
正在作業的火星車
第三,受到地質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即使火星存在生物,也可能是不同於人類般的存在,當探測器著陸於火星時,或許恰巧就是降落在了火星生物中,但由於兩個星球的族群無法做到相互理解,所以我們並看不見並且看不懂。說的搞笑一些,就是探測器著陸在火星後,看不到火星生物,而火星生物卻能看到我們,而它們也是一頭問號的在想,這是個什麼玩意?
一片荒蕪的火星表面
第四,火星或許存在高級文明,當探測器泊入火星軌道甚至距離火星更遙遠位置的時候,就已經被火星上的「居民」發現,只是因為火星上的文明高度發達,不願意與我們的探測器正面相遇而已。又或許在探測器降落之前,火星文明製造出來一種保護自己的假象,讓探測器探測到的都是火星文明想讓我們看到的樣子,而真實的火星世界就隱藏在這一片假象之下。
觀測地球的外星人
由於火星的氣候和環境與地球極為相似,被科學家們稱為地球的「姐妹行星」。而火星在太陽系中的軌道位置與地球同處於宜居帶,因此火星也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其他文明的第一個「著陸點」。隨著好奇號離火星越來越近,相信有很多曾經未解的謎團都會被一一解開。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明年2月好奇號帶給我們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