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中國選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登陸點

2020-10-29 流芳科學

中國顯然已經在2021年2月飛船抵達「紅色星球」之前為其「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選擇了一個主要的著陸點。 流動站將降落在巨大的撞擊盆烏託邦平原內部。在由7月23日的「長徵3月5日」火箭發射之後,由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二人飛行器組成的「天問1號」目前正前往火星。任務組成員已經對其科學儀器進行了測試。

  • 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照片是從飛船上射出的一個微型相機拍攝的,該照片拍攝於距地球1500萬英裡的地方。圖片:©CNSA)

來自最新官方消息表明,截至9月11日,天問一號共行駛了8512萬英裡(1.37億公裡),當時距地球950萬直線英裡(1530萬公裡)。中國已經表示,火星車將試圖降落在烏託邦平原的指定區域,這是一個巨大的盆地,由火星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形成。該區域位於美國宇航局維京2號著陸點的南部,以及美國航天局的火星InSight著陸器於2018年11月降落的地點的西北部。

  • NASA的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上的HiRISE相機拍攝的火星烏託邦Planitia撞擊盆地的一部分。中國的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在烏託邦Planitia的一部分降落。(圖片來源:NASA / JPL / UArizona)

但是,7月發射後在《中國航天新聞》官方出版物上以中文發表的信息提供了一個特定的主要著陸點。該文章報導了烏託邦平原南部的東經110.318度和北緯24.748度的著陸坐標。此後,文章的在線版本已被編輯以刪除坐標;但是,這些仍然通過引用該文章的消息來源發表。亞利桑那大學行星影像研究實驗室主任,NASA火星上功能強大的HiRISE攝像機的首席研究員Alfred McEwen表示,該地區似乎為嘗試降落提供了相對安全的地方,但也具有極大的科學意義。

天問一號

McEwen將該地點描述為典型的南部烏託邦平原,並補充說,該地點「大多平坦而光滑,但有火山口,風成的風脊和一些巨石。」 該地區被一些科學家解釋為被泥石流覆蓋,因此可能存在古老的深層地下水,這可能是一個與流浪者一起研究的有趣地點。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天問一號著陸點表面或其附近可能有水冰。尚未命名,大約530磅。(240公斤)太陽能天問1號流動站將使用其地下探測雷達儀器調查地表土壤特徵和潛在的水冰分布。

中國的嫦娥四號漫遊車使用類似的儀器在月球另一側的表面下窺視。火星探測器還將分析地表物質組成以及火星表面氣候和環境的特徵。 中國已經兩次登陸月球,2013年的嫦娥三號和2019年的嫦娥四號登陸月球。但是,天文一號是中國的第一個獨立的星際飛行任務,它以稀薄的大氣,偏遠的空間和火星著陸的方式登陸不同的重力場,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戰。

明年2月到達火星軌道後,天問一號將花費兩到三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這輛流動站的著陸嘗試,並使用高中解析度攝像機評估該站點和狀況。 然後它將嘗試進入,下降和降落。太空飛行器將與軌道飛行器分離並進入大氣層,並受到錐形航空器殼的影響。接下來,降落傘將進一步降低飛船的速度,然後反推進火箭為下降到火星表面提供最終的減速。

烏託邦平原高度低,這意味著進入太空飛船將有更多的時間和氣氛減速並安全地下降到地面。如果成功降落,天問一號漫遊車預計將在火星上運行約90天,即溶膠。天問一號軌道器將提供與火星車的中繼通信鏈路,同時對火星進行一年的科學觀測。(一個溶膠比地球日長40分鐘。一個火星年是687地球日。)

這裡是,歡迎關注轉發收藏,每日看科學知識!

相關焦點

  •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面對僅有約50%的成功機率,中國航天人勇敢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超高難度探險路:這一次,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把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這一次,「天問一號」探測器計劃一次性完成繞火觀測、著陸火星、巡視勘測三項任務,將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同時送上天;這一次,13部用途各異的頂尖科學儀器將對火星開展全方位研究。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啟程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天問一號飛行任務是中國航天強國建設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標誌性工程,也是中國航天向太空進一步深入發展的裡程碑工程。」如果這三個任務都成功發射,它們將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其中天問一號計劃進入橢圓軌道2至3個月,然後嘗試在行星表面著陸。2011年,中國螢火一號曾作為第一次火星任務,通過俄羅斯火箭發射,但是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發生故障,無法逃脫地球的引力,太空飛行器最終在大氣層中燒毀。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熱議: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目前有哪些國家登錄過火星?一、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這兩種偏差如果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偏離和火星交匯點,為了避免與火星「擦肩而過」,需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火星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火星作為距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之一,具有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自然環境,是目前人類通過改造有望成為人類移居地的首選。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是歷史性的一刻,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重量達到5噸左右。大塊頭。在全世界各國(組織)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看,天問一號算是一個比較大體量的探測器。大,因為中國這次的任務是一次發射完成多種探測。「但這並不容易,探測器不能一下子往火星飛,要逐漸往外靠;而火星繞太陽一圈需要687個地球日。根據霍曼軌道原理,科學家計算的結果是:當天問一號繞過太陽運轉半圈後再往火星飛去,是最節省能量的。」Q: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約會時間點?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長徵五號火箭升空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一、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我們說的「胖五」完成,因為火箭質量越大,其載荷能力越強。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
  • 一起來看一看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火星家園」
    我們知道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現在已經飛行在了去往火星的徵途上。它出發之前,我國在地球上建立了一個模擬的「火星家園」,來模擬訓練它,以便當它真的登上火星時,不至於對於火星的環境太過陌生,而手足無措。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這個動作,登陸火星的關鍵一步!
    用學術點聽不懂的話說就是我們的「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將會登陸火星當然,飛到火星不是目的登陸之後「天問一號」的任務才剛剛開始空氣中幾乎全是二氧化碳地表溫度常年460攝氏度光是聽著就讓人瑟瑟發抖不用說人類就連探測器著陸後
  • 我們要上火星,中國天問一號,加油
    文/M叔圖侵刪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3日發射,預計明年2月會到達火星軌道。7月15日,天問一號經過各方調試完畢,已按計劃到達海南文昌發射場就緒。,源於自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這個名字恰到好處,要知道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稱火星為「熒惑星」---發光使人疑惑的星星。
  • 剛剛,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明年將登上火星
    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正式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就在昨天下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對外發布了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火星車模型。由於火星距離地球遙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其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時機,最近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而今年7月到8月正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窗口期。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重量達到5噸左右。大塊頭。在全世界各國(組織)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看,天問一號算是一個比較大體量的探測器。根據霍曼軌道原理,科學家計算的結果是:當天問一號繞過太陽運轉半圈後再往火星飛去,是最節省能量的。」Q: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約會時間點?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能在火星上做什麼
    在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前幾天,一篇新的論文稱,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可能會嘗試在火星東北部的某個地點著陸。這篇論文於上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由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小組成員撰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的目標是將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架著陸器/火星車送往火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深空機動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打個比方,就像駕車過程中,軌道修正是微調方向盤,深空機動就是大拐彎。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介紹,這次深空機動,改變了天問一號的飛行速度和方向,沿著變軌後的軌道,就可以順利飛行到火星了。深空機動難度多大?
  • 新知| 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交匯點訊 10月28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在飛向火星的途中,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兒?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再闖幾道關?  近日,江蘇省天文學會科技傳播專家在接受《科技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問一號將會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要成功著陸火星並進行探測,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經歷三道難關。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