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2020-11-23 華西都市報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新華社發

  點火、奔火、探火……23日,火星「火」了!
  當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這次逐夢,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勇氣和決心。歷史上,人類總計開展過40餘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24次,且多以火星高空環繞、飛越探測居多。面對僅有約50%的成功機率,中國航天人勇敢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超高難度探險路:這一次,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把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這一次,「天問一號」探測器計劃一次性完成繞火觀測、著陸火星、巡視勘測三項任務,將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同時送上天;這一次,13部用途各異的頂尖科學儀器將對火星開展全方位研究。
  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從火箭發射開始,「天問一號」面臨哪些挑戰?探測任務的火星著陸點在哪裡?環繞大概會持續多長時間?對此,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進行了解答。

問題1
問:從火箭發射開始,面臨哪些挑戰,我們會用什麼方法應對?
劉彤傑:

向火星飛行的最近距離有5000多萬公裡,甚至最遠的時候是4億公裡,它時延將達到20分鐘以上,這是距離遠帶來的困難。此外,火星有大氣,而且是稀薄大氣,在降落的過程中進入大氣減速和軟著陸,這個過程相當複雜,只能靠探測器自己、靠人類給它輸送的指令和它攜帶的敏感器來安全著陸,因為是自主著陸,這是非常難的。
  

問題2
問:「天問一號」探測器帶了哪些科學儀器到火星,本次探測有哪些目標?
劉彤傑:

「天問一號」環繞器上攜帶了7臺科學探測儀器,火星車上攜帶了6臺科學探測儀器,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是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同時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的研究。
  

問題3
問:飛臨火星後會做一些怎樣的工作?
劉彤傑:

因為我們是頭一次去火星開展探測,計劃在明年2月份左右到達。我們不會直接讓它降到火星表面,會讓這個組合體在火星的環繞軌道上開展初步的探測,試運行試探測,然後尋找更好的窗口來往下著陸進入火星大氣。
  

問題4
問:環繞大概多長時間?
劉彤傑:

環繞將近2.5個月,會對著陸區做一些個初步的探查,然後在氣候條件好的時候再實施著陸。
  

問題5
問:這一次的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劉彤傑

:通過現在的認識,火星的南半球山地非常多,北半球平原相對更多一些。所以我們選擇落在北半球,選擇了烏託邦平原。
  

問題6
問:為什麼會選擇這裡作為我們的火星著陸點?
劉彤傑:

這一塊相對來說比較平坦,有利於平安著陸、有效地開展探測。

綜合新華社、央視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6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且窗口期較短。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通訊員 龐丹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程,「天問一號」發射
    剛剛,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記者為您帶來新鮮出爐的火星探測全解讀!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這架火箭今天執行的任務是送一輛火星車和一架軌道飛行器組成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天。這意味著中國人4年前立項的靠自己登陸火星的計劃正式實施了。這次發射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個技術難點。就是先繞火星軌道運行,然後降落在火星上,最後用火星車在火星上巡邏。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第一步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這樣將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這樣將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每經14點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
    每經14點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還需再闖三關;美國費城因騷亂實施宵禁 每日經濟新聞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由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下面為你一一解答。2020年的&34;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今年7月和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還需再闖...
    文 / Becky2020-10-29 11:28:17來源:FX168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還需再闖三關】昨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3次軌道中途修正。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日報7月23日文昌電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7月23日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我國火星探測任務定名,下半年將飛往火星驗證三項技術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為「天問一號」,今後我國關於行星探測方面的任務都將定名為「天問系列」。在今年的6月份之後,我國將發射首臺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在大約經過6~7個月的飛行之後抵達火星附近,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和表面巡視探測三項主要技術任務,並藉此了解關於火星的一些基本信息。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升空,中國火星探測進入新紀元
    宇宙探測,一直是人類的夢想,早在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面對宇宙萬物,就發出了「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慨嘆,寫下了名篇《天問》。秉持著對於宇宙的探索精神,我國一直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以「天問」命名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23日12點41分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航空航天工程向太空邁出了重要一步,開創了火星探測的新紀元。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現場。新華社記者 胡 喆攝據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記者胡喆、周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注意:若威鋒 App 端無法直接點開連結,請嘗試長按)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歷史性時刻,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 7 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裡程碑: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突破3億千米
    原標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裡程碑: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突破3億千米   11月1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達成新裡程碑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我國長徵五號將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展我國首次探火之旅。1、為何取名天問?《天問》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步走,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精細巡視勘查。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開機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已飛行9天17個小時,距離地球超過300萬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此次3000牛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