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這段時間大家都一直在等待這一個好消息的到來,我們國家的首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程了,一枚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按照計劃,我們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火星車將會在火星表面巡視,與火星實現0距離接觸,而軌道探測器則在軌道上空對火星進行探索。
在我們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火星與我們地球同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而我們在尋找宜居行星時,尋找的對象主要也是位於恆星系宜居地帶的天體,所以火星是我們尋找的潛在「宜居」星球之一。從距離來看,火星離我們地球最近超過5500萬公裡,最遠更是達到4億公裡,這個距離看似非常遙遠,但是和其他的系外行星相比,火星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就顯得比較近了。從技術層面來看,我們人類當前暫時還沒能力前往系外行星進行探索,但是已經具備探索火星的能力,所以對火星展開研究,難度相對較小。
從此前的研究情況來看,現在的火星看起來比較荒涼,但是研究表明,在遠古時代的火星曾經存在液態水,環境也比較好。在我們地球上,液態水對於地球生命起源非常重要,所以有一些觀點認為,遠古時代的火星可能曾經孕育了生命。我們現在去探索火星,其實也是為了尋找火星生命。如果我們能夠在火星上面發現生命,哪怕只是最低級的微生物,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因為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地球並不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在其他的星球一樣可以出現生命起源。如果存在某些起源時間比我們早得多的「地外生命」,可能已經發展成為我們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
雖然我們現在才展開第一次火星探索任務,但是我們這一次火星探索任務中,起點非常高,要一次完成環繞火星、著陸火星、巡視火星三大步,屆時不僅僅會有火星軌道探測器,還會有火星車開上火星表面,在世界航天史上還沒有過先例。我們一次完成三大步,也說明我們的航天科技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試想一下,一次完成這三大步,既需要有軌道探測器,又需要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所有設備加起來總質量就比較大,「天問一號」的質量可以達到5噸,相比之下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大約為1.35噸。探測器的質量足夠大,其實也說明我們的運載火箭推力很強。這也是得益於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強勁的推力,讓我們可以在一次探索火星的項目中,一次完成多個任務,可以說是「花小錢辦多件大事」。
由於我們既可以環繞火星又可以巡視火星,所以軌道探測器上搭載了7臺儀器,可以對整個火星的地形地貌、巖石分布、氣候變化進行探索,而火星車上搭載了6臺儀器,可以對火星地下土壤分布、土壤成分、地下水分布進行探索,這就是天問一號任務的6大科學目標。
從我們的探索計劃來看,隨著天問一號開啟了火星之旅,也意味著我們行星探索計劃拉開了序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發射其他的火星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索,從火星上面取樣返回地球進行研究,甚至可能會發射飛船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除此之外,我們未來還會發射探測器對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進行探索,如木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