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0天後將到達火星

2020-07-24 人民網上海

人民網上海7月23日電 (唐小麗)今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0天後將到達火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院長張宏俊介紹,其中八院承擔長徵五號助推器以及火星環繞器的總體設計與研製工作。

「天問一號」探測任務是中國首次獨立自主火星探測任務,計劃一次性完成繞、著、巡三項工作。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任務從未實現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是一次巨大的技術跨越。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芯級直徑達5米,捆綁4個3.35米助推器,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八院黨委書記宗文波告訴記者,長徵五號4個助推器為火箭提供了90%以上的起飛推力,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起飛的主要動力源。

長徵五號是我國首個採用助推器支撐的捆綁火箭,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迄今為止都是國內最大的低溫液體助推器。助推器五臟俱全,相當於一枚單級運載火箭。每個助推器安裝了2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並為全箭提供豎立狀態的支撐。此外,長徵五號助推器採用的氣動外形良好的斜頭錐是國內最大的偏置集中力艙體。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0天後將到達火星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兼環繞器總指揮張玉花介紹,根據任務分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承擔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環繞器總體設計與研製工作,在研製過程中攻克火星制動捕獲、長期自主管理等關鍵技術難點,將實現地火間的超遠距離測控通信,並將通過環繞探測實現火星全球性、綜合性探測,完成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高精度、高解析度精細詳查。

副總師兼環繞器總設計師王獻忠介紹,火星環繞器設計壽命3年,採用「外部六面柱體+中心承力錐筒」構型,滿足5個飛行階段和11種飛行模式的設備布局需求。火星環繞器攜帶著陸巡視器,主要完成地火轉移、火星制動捕獲、軌道調整等任務,為火星車提供3個月的中繼支持服務,通過攜帶的高解析度相機、中解析度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等有效載荷對火星開展約一個火星年的科學探測,實現對火星全球普查和局部詳查。

從人造衛星發射到載人航天飛行,從單個飛船運行到交會對接,從繞地飛行到月背巡視……如今,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順利送到了預定軌道,中國航天正從地月系走向深空探測,開啟了星辰大海的新徵途。

對於八院的總裝團隊而言,如何讓總裝、試驗任務能夠有序進行,讓技術改進提升產品質量?八院149廠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助推模塊總裝執行經理李亞軍介紹:「在總裝過程中,我們就好比一位 『精算師』,需要做好產品的風險把控,按照技術要求把每一步都走紮實了,不斷優化總裝工藝技術方案,從細節上把控產品質量,提升產品保障能力,建立各類產品特性全集,讓火星環繞器『坐』得更放心。如此一來,當被問及是否對自己產品有信心時,我們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據悉,「天問一號」發射後,經過大約200天的飛行,最終到達火星。探測器到達火星後,著陸巡視器會擇機分離並降落到火星表面開展探測,環繞器將繞著火星轉圈,給火星拍照,獲得地形地貌、土壤成分和地下水冰等特性。(上海航天局 供圖)

(責編:唐小麗、韓慶)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200天後讓我們期待火星探測器捕獲成功
    我國的第一個自行建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在12:41發射,運載長徵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計劃通過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對火星進行全球和全面的環遊探索,並在火星表面進行區域巡視探測。但是,將天問一號火箭發射到預定軌道只是第一步。這註定是漫長的旅程。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的火星探測器需要經過精心設計的地火轉移軌道,約200天才能到達火星之。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此前,長徵五號遙三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
  • 海南文昌: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文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多圖+視頻來啦!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難度巨大,而這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非凡。
  • 剛剛,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明年將登上火星
    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正式踏上探索火星之旅。就在昨天下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對外發布了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火星車模型。「天問一號」將承載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在火星表面完成巡視探測,獲取火星科學數據,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由於我國之前並未發射過環繞火星的探測設備,這次任務將完成多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之前都沒有嘗試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空前的。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央視頻」VR直播向全國人民展現了360°無死角的「奔赴火星」升空精彩瞬間,圓周率作為VR全景設備提供商,獨家見證5G+VR全景直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見證中國開啟火星時代。
  • 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人類史上有哪些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
    ,開啟火星之旅相信大家也已經知道這個好消息,我們國家首個火星探索任務「天問一號」已經發射升空,開啟火星之旅。按照計劃,我們的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一次完成環繞火星、著陸火星、巡視火星三大步。這是我們史無前例的壯舉,所以備受我們的關注,我們也期待火星探測器從火星發回火星的數據。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今天)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多圖來啦!↑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 「天問一號」發射7天後,大洋對岸傳來消息,美國火星車成功發射
    眾所周知,稍早前,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也就在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成功7天後,遠在大洋對岸的美國也傳來消息,美國火星車成功發射,追著「天問一號」去了。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發射,我國有望加入火星俱樂部
    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的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南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天問系列是我國對行星探測任務的命名。我國首次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命名為「天問一號」。它是在今年4月24日正式確定命名的,源於屈原長詩《天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 發射時間差不多,為什麼毅力號探測器比天問一號早幾個月著陸火星
    在今年7月中下旬,3個火星探測器先後發射升空,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這3個火星探測器中,天問一號和毅力號都會將火星車送上火星的表面,在火星表面展開科學研究。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2020年9月20日完成了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當時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1900萬公裡,飛行裡程也達到了1.6億公裡。接下來在今年10月份,探測器還會進行深空機動,然後展開第三次、第四次中途修正,最後預計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
    郭文彬 攝影中國網訊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任務,將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從而建立起人類對火星更為全面的認知。 為什麼現在發射?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 由長徵五號發射升空
    雷帝網 樂天 7月23日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剛剛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又稱「胖五」)發射升空。,阿聯的「希望」最先啟程,當前是中國的「天問一號」,7月底是美國的「毅力」發射,歐空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因為疫情被耽擱了。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人民日報客戶端 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