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們離探索火星的夢想又更進了一步。
一直以來,針對深空和宇宙探測,美國有著豐富的經驗,而且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雖然中國航天起步相對於美國來說晚很多,但進步是非常快的,本次的「天問一號」就是以高點位起步,也算是實現了對美國的「彎道超車」了。
為什麼這麼說?
「天問一號」是我國十年磨出的「一劍」!從2010年到2020年,歷經了十年的時間,我國僅通過一次發射,就可以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這三個步驟,其它的國家可是經過了幾十年,而且還是分多步才實現的成就,但我們本次僅通過一次就完成,這在人類火星探測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就目前,只有美國完成過「一舉兩得」,而如果我們這次成功了,就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火星著陸的國家,還完成了「一舉三得」!大家都知道,第一個是蘇聯,不過啊,蘇聯的火星3號登陸火星後的20秒就失聯了,所以外界對此是否成功仍存在很大的爭議,第二個是美國。而說到完成火星巡視的國家,第一個是美國,如無意外第二個就是我們中國了。
今年7月將有三個國家的探測器會前往火星,除了我們,還有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已經於7月20日成功發射升空,當然也少不了美國,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發射時間定為7月30日。這個時間並不是大家互相競爭亮相或是約定好的,而是因為這個時候出發去火星距離最近。
我們都知道,火星和地球是太陽系裡兩顆行星,它們以不同的公轉速度在各自的軌道圍繞太陽轉,所以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時刻都在發生變化,它們之間距離最近時有5500萬公裡,最遠時超過4億公裡,火星與地球產生的最近距離,大概每26個月就有一次這樣的機會,而現在就是,所以這個時候出發省時的同時也更省錢,錯過了只能等下一次機會了。而「天問一號」預計大約經過7個月就能抵達火星了。
對於去火星的夢想,很多國家都不惜花大錢,除了出於科研的需要,了解火星的過去、地球上的生命有沒有可能來自於火星等等,更重要還是出於對未來的考慮,如果地球不再適合居住,火星會成為下一個人類能居住的星球嗎?因此,探測火星對人類的未來意義重大。
隨著「天問一號」開啟的「問星」之旅,我國的行星探測計劃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對我國實現航天技術領域新跨越、推動我國由航天大國走向航天強國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