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2時41分,這將是載入航天史冊的一個時間,
長徵五號火箭,攜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式升空,
並將到火星著落。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
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也是在同一天,美國宣布關閉休斯頓中國使館。
為什麼是休斯頓呢?
因為美國的航天中心就是這裡,
美國認為中國在那裡竊取了火星探測器的技術,
所以,這個撤銷使館的決定是一舉多得,
不但在美國國內獲得了認可,同時也是在將軍中國。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
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天問一號在發射後,將由運載火箭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飛行至7個月抵達火星,
經歷火星捕獲、火星停泊後,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進入火星大氣。
然後,在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後,會將「體內」差不多一個小型高爾夫球車大小的的火星車吐露出來,
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搭載的科學載荷開機,展開像蝴蝶翅膀一樣的4塊太陽板,
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幫助調查火星的地層、結構以及凍土或冰的存在。
緩慢脫離著陸器後,太陽能火星車預計將在火星上運行至少 90 天,
並使用軌道飛行器作為通訊中繼機。軌道飛行器將繼續運行大約一火星年(約 23 個月)。
此外,天問一號將使用我國獨立的深空網,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佳木斯深空站將為其提供全程測控支持。
相比探月任務,對火星探測器最遠將近 4 億公裡的探測距離,以及近 7 個月的地火轉移時間,
對測控通信系統而言將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我們也知道最近各國都在「扎堆」進行火星探測,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以現在的航天水平來看,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探測火星要比探測月球在實際操作上難得多。
要知道人類經常光顧的月球的距地距離為38萬公裡,而火星地球之間最近的時候距離也遠達5500萬公裡,最遠的時候更是要達到4億公裡。因此火星探測是一個非常講究時機的活動。
平均每15~17年會有一次火星大衝,屆時太陽、地球、月球、火星會規律排列在一條直線上,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會進一步縮短。
從兒時的《火星奇遇記》,到「非主流」時期流行的「火星文」,再到電影《火星救援》,
這個神秘的鐵鏽紅色星球——火星,一直寄託著無數人的太空夢想。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火星的「狂熱粉絲」,這位科學怪人一直在為人類移民火星做努力,
此前在馬斯克SpaceX載人太空飛行器「龍飛船」成功發射後,他即刻發表推特稱:通往火星的大門已經開啟。
人類對火星歷史的追溯可以到公元前,但對火星的探測是最近60年的事情。
60年間,人類共進行了47次火星探測,成功率僅有43%,而在火星上成功著陸的探測器也只有8個,
因此由於火星沒收了很多人類的探測器,這個紅色星球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太空飛行器墳場」。
火星作為距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之一,是人類最想登陸的行星,
也是目前人類最有可能移居的星球。探索火星的過程,
不僅僅是航天科技和深空探測水平的科技方面的巨大提升,更對人類文明的進程及探索宇宙與生命的意義有著非同尋常的影響。
天問一號任務將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無論成敗與否,都將是人類進軍火星的一次重大飛躍,
祝願這次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一切順利,圓滿成功!
星辰大海,是我們人類探索太空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