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兩米以下或存在生命?等「天問一號」成功著陸,或能得到證實

2020-08-03 鐵軍前哨
火星兩米以下或存在生命?等「天問一號」成功著陸,或能得到證實

只有未知才會去探索,就如火星一樣,火星的秘密就像一個孩子一樣需要被探知的存在,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也正是目前人類想要知道的秘密之一。而各個國家都想揭開其中的謎團,所以科研人員一直都鍥而不捨的研究更先進的航空航天技術,只為能夠揭開火星上有沒有生命體徵,如果有那麼將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火星本是一個沙漠行星,但是在2018年7月25日發現了在火星上居然有一個液態水湖!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地球是存在這樣一個說法的。那麼是否可以表示火星曾經或許真的是有生命的存在!近期美國的科研人員在自己的研究之下,提出了對於這個事情的看法。是否真的能驗證火星存在生命體徵!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紐約大學教授假設,如果真的在火星表面有生命的存在,我們不應該局限在火星表面,而應該更深層次的去尋找,是否可以往火星裡面再進去兩米去探索生命?而目前該研究人員所研究的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報告》。

火星兩米以下或存在生命?等「天問一號」成功著陸,或能得到證實

研究表明目前在火星表面沒有生命體徵的存在,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是在火星表面以下的位置,已經有證據表明,在火星的遠古時期,火星上曾存在過水,意味著火星有著生命的存在,但是由於火星遭受破壞,直接導致了火星表面水分消失。

更有詳細研究表明,廣泛的冰下河流和湖泊可能在火星上已經存在。相對於地表水,這些水體可能表現出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穩定性,以及晝夜和季節性溫度波動。因此,在他們覆蓋富含粘土的露頭的地方,可能會導致持續的可居住性。

這些學者經過無數次演練推測總結出:火星具備可居住性,在科學報告上都已經發表了言論。目前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在向火星飛行,等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式在火星表面著陸了,這些猜測或許可以得到證實的。而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7月23日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升空,而在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一張地月合影。

火星兩米以下或存在生命?等「天問一號」成功著陸,或能得到證實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作為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從開始到成功發射,歷經了整整四年,其中經歷過無數次困難又克服了無數次困難,「天問一號」並沒有辜負人類對它的期待,它也帶著人類對火星探測的美好願景,砥礪前行。終有一天我國「天問一號」火星帶著我國揭開一層層有關火星的秘密,揭曉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這個秘密。(殼殼)

相關焦點

  • 火星兩米以下或存在生命!「天問一號」如果成功登陸或能揭曉答案
    火星上有沒有生命?以及火星上的生命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形態而存在,這一直都是全人類迫切想要知道的問題之一,為了能揭開火星上的種種謎團,各國的研究人員沒日沒夜的研究著航空航天技術,各國也為此而投入大量的資金,只為了能在有朝一日揭開火星上的種種謎團,但是似乎到目前為止人類也並沒有發現火星上存在什麼的確鑿證據。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美國迎來終極對手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將迎來終極對手!其一,火星的環境與地球非常相似,而且人們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水和有機質,這在理論上具備了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所以很多科學家都預測火星上存在著火星生命。
  • 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美專家斷言,它們生活在2米以下深處
    近日,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對火星的興趣。火星被認為是一顆類地星體,其上面分布著少量的水,它們以鹽水、極地冰帽、水合礦物和大量水冰形式在地下淺水環境中存在。衛星觀測數據證實,水在火星表面以下一米至幾公裡深以冰層形式存在。這意味著火星上面可能存在著生命。那麼,火星生命到底在哪裡呢?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著陸火星的挑戰
    前幾集裡,我們聊了如何把天問一號送往火星(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長徵五號,終於等到你),如何與探測火星的天問一號保持通訊(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4億公裡外的訊息傳遞)。然而,即使順利飛到火星附近,地面站也沒和探測器失聯,對於一個著陸任務來說,其實才只成功了一半。這一點也沒有誇張。
  • 今天,「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關於火星探測,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
  • 「天問一號」即將著陸火星,如何實現深空通信?
    據2021年1月3日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截止目前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830萬公裡。按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武船助力天問一號安全著陸火星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通訊員 張旭 付澤寧23日中午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7個月後,天問一號將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在此過程中,確保「火星一號」在火星表面實現安全著陸,成了火星探測任務成功的關鍵。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航天專家表示,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此次任務的科學目標是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等方面的科學探測。預計將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按照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
  • 天問一號的使命,探測既愛又怕的外星生物,2021年將完成火星著陸
    今天我們迎來一次的新的挑戰,那就是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介紹「天問,取名於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天問》」,寓意著對真理的不斷追求,去探索太空那些人類還未去過的未知領域,而天問一號只是我們未來太空探索中的一部分。據了解,本次「天問一號」將由我們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行發射。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天問一號發射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然後,在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後,會將「體內」差不多一個小型高爾夫球車大小的的火星車吐露出來,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搭載的科學載荷開機,展開像蝴蝶翅膀一樣的4塊太陽板,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幫助調查火星的地層、結構以及凍土或冰的存在。
  • 正式踏上火星的旅程!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正式向火星探索發起了衝擊!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承載著火星夢飛向天際!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天問一號發射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然後,在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後,會將「體內」差不多一個小型高爾夫球車大小的的火星車吐露出來,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搭載的科學載荷開機,展開像蝴蝶翅膀一樣的4塊太陽板,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幫助調查火星的地層、結構以及凍土或冰的存在。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天問一號發射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 然後,在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後這些儀器的搭載主要是為了研究火星大氣做準備。 而如果中國此次任務的所有流程都可以圓滿完成,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對火星集環繞、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接下來集環繞、著陸、採樣返回的天問二號也將提上日程。天問二號個除了軌道器和著陸器以及巡視器以外,還有上升器和返回艙,發射任務計劃2028至2030年執行。
  • 火星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目標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目標, 技術難度極高極具挑戰性,此前世界航天史上未有先例。此次天問一號探測器攜帶了6種科學探測儀器,可謂任務滿滿,都有哪些任務呢?
  •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中國選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登陸點
    中國顯然已經在2021年2月飛船抵達「紅色星球」之前為其「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選擇了一個主要的著陸點。 流動站將降落在巨大的撞擊盆烏託邦平原內部。在由7月23日的「長徵3月5日」火箭發射之後,由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二人飛行器組成的「天問1號」目前正前往火星。任務組成員已經對其科學儀器進行了測試。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那裡可能曾是一片古海洋
    這兩種偏差如果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偏離和火星交匯點,為了避免與火星「擦肩而過」,需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順利完成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此後還將會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經過漫長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預計將於明年5月份在火星北半球的烏託邦平原著陸。國際上有著陸計劃的火星探測任務,大多數選擇著陸在火星北半球。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後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
  • 從「天問一號」飛向火星說起
    據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近七個月的長途跋涉,預計在2021年的2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繞火星運行的探測工作,然後擇機進行登陸火星,然後在2021年4月23日左右著陸火星。著陸後將釋放一臺火星車,進行為期3個月的火星表面探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