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將和美國好奇號將同臺探測火星。那它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1、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要實現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做到一次發射同時完成環繞、著陸、巡視3種探測目標。這個難度相當之大。從地球發射開始,需要經歷地火轉移、減速變軌、著陸火星、釋放火星車等等步驟,全程大約5500萬公裡行程,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意味著任務失敗。
而好奇號則不同,它的任務主要是確定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並且搜尋火星當中含水的證據,就是為了日後人類登上火星做鋪墊。它登陸火星已經有六個探測器成功登陸的經驗可以借鑑,難度相對較低。
2、設計壽命
天問一號總重5噸,由兩部分組成,一個火星軌道飛行器,一個著陸器,裡面裝有一臺火星巡視車,重量約240公斤,有四塊蝴蝶翅膀狀太陽能電池板作為動力,設計使用壽命90天,但實際有可能使用更長時間。
而美國好奇號不同,它就是一臺火星車,火星軌道上有之前發射的軌道探測器。好奇號首次採用核動力電池,設計壽命大約687個地球日,實際上,它已經超期服役7年多了。目前依然還可以正常使用。
3、科學儀器
天問一號總共攜帶了13個高科技科學儀器。包括火星磁力儀,火星礦物學光譜儀,火星離子和中性粒子分析儀,火星高能粒子分析儀,火星軌道地下探測雷達,地形攝像機,火星探測器地下探測雷達,火星表面成分檢測器,火星氣象監測器,火星磁場檢測器,光譜攝像機,還有兩個先進攝像頭。其中,軌道器配備了7個科學儀器,火星巡視車配備了6個科學儀器。因此,天問一號是世界最先進探測器之一。
美國好奇號搭載了10個科學儀器。包括有桅杆相機、火星手持透鏡成像儀、火星樣本分析儀、化學與礦物學分析儀、化學與攝像機儀器、阿爾法粒子X射線分光計、中子反照率動態探測器、輻射評估探測器、火星車環境監測站、機械手臂。
4、巡視範圍
天問一號由於是首次登陸火星探測,只要成功登陸火星就算是巨大的成功。所以,巡視範圍相對比較小。火星車設計的火星行駛速度才200米/小時。加上火星距離太陽遠,太陽能電池板獲得太陽能有限,而且火星未知風險很多,天問一號只能走走停停,估計活動範圍很小。設計之初也只希望它多收集火星上有用的科學數據。走得遠只是額外的收穫。
而好奇號就不同了,設計之初就採用了昂貴的核動力電池,希望它可以走得更遠。當然,由於火星上危險重重,有突然來的180米/秒風速的沙塵暴,還有隨時可能會陷住的沙地。所以,好奇號火星車實際行進速度大約為100米/小時。從2012年發射以來到2020年的1月,好奇號火星車已經行駛了約21 公裡。
總結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探測行星的大幕。雖然續航動力和巡視範圍都不如好奇號,但對中國來說,首次實現一次發射就完成「環繞、著陸、巡視」的科學探測任務已經是非常難得。在這裡,預祝中國天問一號圓滿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