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探測確認火星上有水,現在就差將水抽出來加以確認了
根據歐洲航天局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快車」的雷達數據,科學家再次證實火星南極冰下存在巨大鹹水湖,並且它的周圍還有另外三個湖。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使用了廣泛的數據集,包括2012年至2019年的134次觀測。
羅馬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埃琳娜·佩蒂內利是研究者之一,她說:「我們發現了鹹水湖,在主水體周圍還發現了另外三個水體。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研究小組在火星快車上使用了一種名為火星地下和電離層探測先進雷達的儀器來探測火星的南極地區。該儀器發出無線電波,信號反射回來的方式表明了存在於特定位置的物質種類,例如巖石、冰或水。類似的方法也被用來識別地球上的地下冰川湖。研究小組探測到一些高反射率的區域,他們說這些區域表明液態水被困在火星超過一公裡的冰層下。
湖泊面積約75000平方公裡,面積約為德國的五分之一。最大的中央湖有30公裡寬,周圍有3個較小的湖,每個湖寬幾公裡。
地球南極冰下湖
上文提到科學家之所以根據雷達數據,就確定火星南極冰下有湖,是因為科學家運用同樣的技術,在地球上的南極發現了冰下湖,南極科考科學家鑿開冰層,將相機落到湖中拍攝到,那是一個黑暗、寒冷的世界,充滿鬆軟沉積物和碎冰,不像地球其他任何一個地方。但冰下湖中存在微生物。
火星南極冰下的湖水為什麼是鹹水湖
根據「火星快車」的雷達數據,科學家證實火星南極冰下存在液態水。根據數據分析,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的地下湖泊都必須有相當高的含鹽量才能使水保持液態。雖然在火星表面以下很深的地方可能有少量來自火星內部的熱量,但光是這些熱量還不足以將冰融化成水。從熱的角度來看,它必須是鹹的。
環境科學家約翰·普裡斯庫表示,含鹽量約為海水5倍的湖泊可以維持生命,但隨著濃度接近海水的20倍,生命將不復存在。
「在南極洲的這些鹹水池裡沒有多少活躍的生命,」普裡斯庫說,他所在的小組研究冰環境中的微生物學。「它們只是醃製的。(火星上)可能就是這樣。」
爭論還是存在的
科學家早在2018年就判斷,火星上存在湖泊。但一些科學家提出了諸如缺乏足夠的熱源將冰轉化為水的質疑。儘管這次最新的發現依然支持了2018年的觀察結果,並涉及到更多的數據,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所確定的區域是液態水。
行星地球物理學家邁克·索裡說:「探測發現的明亮物質,我認為它更有可能代表某種泥漿或淤泥。」
我國的天問一號
我們正在趕往火星的「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進入軌道,除了在火星表面部署探測器外,軌道飛行器還將攜帶一套科學儀器。其中包括可以用來進行類似觀測的雷達設備。希望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能順利進入火星軌道,並順利著陸火星,為我們揭開火星上的謎團。
根據火星探測器的數據分析和對地球南極冰下湖的研究發現,火星南極冰下鹹水湖存在微生物的概率是很大的。而諸如網友腦洞大開的,會不會有火星八爪魚呀,或者大型的火星海生生物,根據現有的探測數據和現有的認知,這種情況的概率很低。但萬一火星八爪魚存在的話,那它一定很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