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確認有水,水裡會有八爪魚嗎?天問一號可能會給我們答案

2020-10-01 Snail先生

雷達探測確認火星上有水,現在就差將水抽出來加以確認了

根據歐洲航天局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快車」的雷達數據,科學家再次證實火星南極冰下存在巨大鹹水湖,並且它的周圍還有另外三個湖。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使用了廣泛的數據集,包括2012年至2019年的134次觀測。

羅馬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埃琳娜·佩蒂內利是研究者之一,她說:「我們發現了鹹水湖,在主水體周圍還發現了另外三個水體。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研究小組在火星快車上使用了一種名為火星地下和電離層探測先進雷達的儀器來探測火星的南極地區。該儀器發出無線電波,信號反射回來的方式表明了存在於特定位置的物質種類,例如巖石、冰或水。類似的方法也被用來識別地球上的地下冰川湖。研究小組探測到一些高反射率的區域,他們說這些區域表明液態水被困在火星超過一公裡的冰層下。

湖泊面積約75000平方公裡,面積約為德國的五分之一。最大的中央湖有30公裡寬,周圍有3個較小的湖,每個湖寬幾公裡。

地球南極冰下湖

上文提到科學家之所以根據雷達數據,就確定火星南極冰下有湖,是因為科學家運用同樣的技術,在地球上的南極發現了冰下湖,南極科考科學家鑿開冰層,將相機落到湖中拍攝到,那是一個黑暗、寒冷的世界,充滿鬆軟沉積物和碎冰,不像地球其他任何一個地方。但冰下湖中存在微生物。

火星南極冰下的湖水為什麼是鹹水湖

根據「火星快車」的雷達數據,科學家證實火星南極冰下存在液態水。根據數據分析,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的地下湖泊都必須有相當高的含鹽量才能使水保持液態。雖然在火星表面以下很深的地方可能有少量來自火星內部的熱量,但光是這些熱量還不足以將冰融化成水。從熱的角度來看,它必須是鹹的。

環境科學家約翰·普裡斯庫表示,含鹽量約為海水5倍的湖泊可以維持生命,但隨著濃度接近海水的20倍,生命將不復存在。

「在南極洲的這些鹹水池裡沒有多少活躍的生命,」普裡斯庫說,他所在的小組研究冰環境中的微生物學。「它們只是醃製的。(火星上)可能就是這樣。」

爭論還是存在的

科學家早在2018年就判斷,火星上存在湖泊。但一些科學家提出了諸如缺乏足夠的熱源將冰轉化為水的質疑。儘管這次最新的發現依然支持了2018年的觀察結果,並涉及到更多的數據,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所確定的區域是液態水。

行星地球物理學家邁克·索裡說:「探測發現的明亮物質,我認為它更有可能代表某種泥漿或淤泥。」

我國的天問一號

我們正在趕往火星的「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進入軌道,除了在火星表面部署探測器外,軌道飛行器還將攜帶一套科學儀器。其中包括可以用來進行類似觀測的雷達設備。希望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能順利進入火星軌道,並順利著陸火星,為我們揭開火星上的謎團。

根據火星探測器的數據分析和對地球南極冰下湖的研究發現,火星南極冰下鹹水湖存在微生物的概率是很大的。而諸如網友腦洞大開的,會不會有火星八爪魚呀,或者大型的火星海生生物,根據現有的探測數據和現有的認知,這種情況的概率很低。但萬一火星八爪魚存在的話,那它一定很鹹。

相關焦點

  • 火星上有水嗎?表面由什麼組成?「上海製造」給答案
    火星上有水嗎?表面由什麼組成?>火星上有水嗎?「上海製造」給答案03:1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中國為何探索火星?「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科技不斷發展,人類不斷成長,生命不息,文明不斷;太空的探索才剛剛起步,月球告一段落,美國和中國相繼將視線轉移到火星上,那中國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呢?「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2012年8月,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已經成功登陸火星,它是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 火星探測有多難?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熒」代指火星由於土壤富含氧化鐵而發出的紅光;「惑」則出於古人對火星運行缺乏規律而感到的困惑,由於軌道和公轉速度的差別,從地面上來看,火星運行時快時慢時明時暗,有時逆行也有時順行,令人捉摸不定。是的,正如這名字一樣,去往火星的漫漫長途也充滿不確定性。在接下來的7個月裡,天問一號需要迎難而上。「發射成功只是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漫長。」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從原理上講,採用多大運載能力的火箭發射探測器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看探測器有多重,二是看探測器要飛往哪裡。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天問一號」的情況。本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體重約5噸,目的地是遙遠的火星。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才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火星表面上有河流的痕跡,曾經有大量的液態水在火星表面流動,為什麼今天一滴水都看不到?這是非常奇怪的。如果有大量液態水存在,就表明人類有可能在上面居住。判斷一個行星對於人類是否宜居,第一個標準就是表面必須有大量的液態水流動,即河流海洋。其次,是大氣裡必須有氧氣,即使大氣裡沒有氧氣,只要有水,可以用水製造出氧氣,所以,水是最重要的。
  • 火星探測器如何抵達火星?「天問一號」告訴你答案,看完你就知道
    細細算來,人類對於火星的探測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好奇的我們,總是對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充滿了無限的嚮往。雖然今天的火星是一片荒涼,地表遍布沙丘、礫石,大氣是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而且還未發現有液態水。
  • 火星上有水嗎?表面由什麼組成?這兩隻上海研製的「慧眼」有望找到答案
    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性能測試今天,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啟程飛向火星。在火星環繞器和巡視車上,分別搭載了上海研製的「紅外眼」和「雷射眼」,它們將在「天問一號」抵達火星,巡視車成功著陸之後正式開機,執行火星表面礦物成分分析的科學任務。
  • 通過手繪,跟著天問一號一起走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
    編者按:天問一號登陸火星有4個亮點,每個亮點都是我們國家探測火星的裡程碑!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接下來我們有可能向核動力電源方向突破,然後建立火星基地。目前能夠在火星上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建立火星基地是一個趨勢。
  • 「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火星有沒有生命,7個月後便知答案
    根據介紹,「天問一號」這次如果可以順利在火星表面著陸,順利開展後續的探測任務,那麼,它極有可能會為人類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因為「天問一號」的探測路線,很多都是其它探測器不曾抵達過的地方,所以,有新發現的機率是非常大的,如果「天問一號」真的可以揭開火星的遠古演化之謎,以及發現火星上真的有水的痕跡,這些都會對人類日後登陸火星、改造火星等,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火星發現3個地下湖泊,或有生命存在,中國天問一號可以驗證?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湖泊可能是遠古火星溫暖時期留下來的,和地球上南極地區發現的冰下湖泊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南極的冰下湖泊已發現生活著大量被封存的古代生命,如果火星溫暖時期真的演化出了生命的話,這些湖泊無疑會讓人們充滿希望和遐想。看來搜尋外星生命的重點轉向金星還是要慎重考慮才行。
  • 今天,「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關於火星探測,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而我國計劃在首次火星探測項目中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還沒有過先例。在此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天問一號」將完成哪些任務?有望在哪些領域為我們帶來全新的發現?目前我們對火星的了解又到了什麼程度?在「天問一號」抵達火星之前,先來了解一些基本信息吧。
  • 火星上有水,能說明火星存在生命嗎?
    而此前,已經有相關研究在火星表面發現有水流動的痕跡。而液態水是科學家們尋找系外生命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發現液態水是否可以證明火星存在著生命呢?火星存在生命嗎?和地球一樣,火星也誕生了40多億年,而且在40多億年中,火星的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與我們這個71%海洋覆蓋率的藍色星球不同,火星表面呈現出紅色,在它最明亮的時候猶如一團火球。實際上這一紅色並不是真正的火焰,火星上溫度反而極低,接近於地球的南極。呈現紅色的原因,是火星的土壤富含氧化鐵,就像是土地生了鏽。這種土壤的形成,是風與水雙重侵蝕作用產生的。由此可見,火星上曾經存在過大量的水和大氣。
  • 我們要上火星,中國天問一號,加油
    文/M叔圖侵刪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3日發射,預計明年2月會到達火星軌道。7月15日,天問一號經過各方調試完畢,已按計劃到達海南文昌發射場就緒。熟悉天文的朋友知道,火星的一年是687天,而地球是365天左右,它們的公轉軌道由於公轉周長和速度各不相同,所以只有在7月底到8月初的半個月時間,有一條最近又最省燃料的飛行方案。
  • 國之重器,「天問一號」起航,圓夢火星
    而今天,是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起飛的日期,它將離開地球開啟火星之旅。天問一號主要是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部分組成,重約五噸,我們觀其配置就能知道據相關報導表明,天問一號的目標便是對火星進行全方位的解讀,並預計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跡,4月著陸。對比其它探測器單一的執行任務來說,天問一號的任務艱巨且複雜,若其成功登陸,將是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火星,是中國航天計劃劃時代的進步。
  • 火星曾經有過生命?「天問一號」將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4月24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開啟了火星探測的徵程。自古以來,人們對火星就充滿了嚮往與好奇,人類也已經進行了47次火星探測。火星有什麼特點?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裡?「天問一號」探索火星將哪些科學目標?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有哪些感官?
    一詞取材於《楚辭》裡,由屈原所創作的長詩《天問》,以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表達了對真理執著的追求。這是天問1號組合體,它在從地球飛往火星時,會一直保持這樣一種組合狀態。它由軌道器,著落器,巡視器3部分構成。巡視器也叫火星車,在降落前,他被保護在著陸器中先看看軌道器,軌道器也叫環繞器,到達火星後,會環繞火星,成為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一次性完成這三大任務
    據天問一號總指揮李振才介紹,天問一號到達火星總路程有4.7億千米。天文一號從2020年7月23日發射到今天,已經飛行了167天,截止到2021年1月3日,總飛行路程有4億千米,距火星還有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前後會進入火星軌道。火星與地球最遠距離也是4億千米,為什麼天問一號飛行了4億千米還沒有到達火星?
  • 「火星叔叔」鄭永春回答「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帶來的8個「天問」
    嫦娥一號環繞月球,嫦娥二號不僅環月還探測了小行星,嫦娥三號實現了月球正面登陸和月球車行駛,嫦娥四號更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太空飛行器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所以這些都給「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問之三:費這麼大的勁,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