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王慶團隊JACS:空間分離式電解水產氫產氧新方式

2021-01-07 騰訊網

氫氣是一種重要的清潔能源,但在自然界中幾乎沒有氫氣的存在。電解水(尤其通過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是製備氫氣的重要手段。傳統電解水的陰極陽極通過隔膜分開,同時在兩個相鄰的電極上發生析氫(HER)和析氧反應(OER),容易導致氫氣的純度、隔膜的耐用性及能量效率受損,並且產氫速率會受到反應動力學更為緩慢的產氧速率限制。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王慶教授團隊和南方科技大學盧周廣教授團隊報導了一種包含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模塊的新型電解水模式。通過連續閉合的電化學-化學反應循環,將電極上的HER和OER反應轉移到兩個催化劑反應器中,實現HER和OER反應在空間上的分離,使產氫和產氧成為兩個獨立的步驟,從而得到高純氫氣。相關成果以內封面論文形式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張霏霏博士和博士生張航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慶教授和盧周廣教授為該文的通訊作者。

圖1. 通過連續閉合的電化學-化學反應循環,實現空間分離的產氫、產氧示意圖。

如圖1所示,該體系用了一對非常穩定可逆的氧化還原分子7,8-dihydroxy-2-phenazinesulfonic acid (7,8-二羥基吩嗪-2-磺酸,DHPS)和鐵氰根([Fe(CN)6]3-/4-)分別溶解在負極和正極電解液中,在電堆和催化劑反應器之間進行循環流動。在運行時,氧化還原分子在電極上電化學充電,然後在各自的反應器中通過HER和OER反應進行放電,從而產生氫氣和氧氣。

對於鹼性電解水體系,HER的動力學主要受限於其緩慢的水解離步驟所需要的能壘,以產生析氫所必需的H*中間體。DHPS作為溶解在電解液中的電子和質子載體,能夠通過快速的電極反應和溶液傳導,可以繞過上述限速步驟,實現更高效的HER反應。首先,DHPS在陰極上被加氫還原生成DHPS-2H(步驟1),該電化學反應的動力學速率比直接還原H2O更快。由於DHPS/DHPS-2H的氧化還原電位(-0.05 V vs. RHE)比析氫電位要低,所以當DHPS-2H流經反應器中的Pt催化劑表面時,會自發發生HER反應、釋放H2(步驟2)。氧化脫氫後的DHPS重新循環回到陰極室內發生加氫還原,進行第二輪反應。在OER側,[Fe(CN)6]3-/4-作為電荷載體,首先在陽極上氧化生成[Fe(CN)6]3-。由於其氧化還原電位(1.37 V vs. RHE)高於析氧電位,當流經反應器中的NiFe(OH)2催化劑表面時,通過氧化還原靶向反應,引發OER釋放O2(步驟3和4)。採用這種液流電池體系,電解液在電池中不斷循環,DHPS-2H和[Fe(CN)6]3 會立即再生,可以在反應器中不間斷地催化產生H2和O2。

圖2.(a)不同電流密度下的電壓曲線和法拉第效率,(b)空間分離的水分解與傳統電解水產氫的GC色譜圖,(c)20 mA/cm2電流密度下的電壓曲線,(d,e)[Fe(CN)6]3-/4-與DHPS電解液的原位紫外-可見光譜圖。

通過測試發現,該體系可以在不同電流密度下以接近100%的法拉第效率持續地產生更高純度的氫氣。另外,本文通過原位紫外-可見光譜(UV Vis)、核磁共振(NMR)、電子順磁共振光譜(EPR)和DFT理論計算,對DHPS作為電子和質子載體所發生的HER反應的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圖3.(a)DHPS-2H在Pt(111)表面連續脫氫反應自由能的計算。(b)DHPS-2H在Pt(111)表面上的解離和水解離反應的反應能。(c)加入不同量商業化Pt/ c催化劑前後DHPS-2H的EPR光譜。(d)DHPS、DHPS-2H和再生DHPS』的1H-NMR譜。

這種通過氧化還原介質調節的閉合的電化學-化學循環體系,相比於傳統的電解水體系具有幾個顯著的特點:除了持續生產更高純度的H2外,該電解池與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具有相同的結構,可由多個單電池的雙電極串聯組成,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操作靈活性;氣體在催化劑反應器中生成,可以緩解傳統電解水體系中氣泡在電極上附著帶來的反應動力學問題;該方法也適用於太陽能驅動的水電解。考慮到太陽能可以轉化為化學能並大量儲存在電解液中,氧化還原液流電解槽的解耦特性特別適合間歇式太陽能儲能系統——不需要額外的儲能系統,可實現按需制氫。

Decoupled Redox 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a Robust Electrolyte-Borne Electron and Proton Carrier

Feifei Zhang, Hang Zhang, Manohar Salla, Ning Qin, Mengqi Gao, Ya Ji, Shiqiang Huang, Sisi Wu, Ruifeng Zhang, Zhouguang Lu*, Qing Wang*

J. Am. Chem. Soc.,2020, DOI: 10.1021/jacs.0c09510

王慶教授簡介

王慶,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於1997年和1999年分別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在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之前,曾於2002-2006年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合作導師Michael Gr tzel教授,2006-2008年在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合作導師Arthur J. Frank博士。長期從事電化學和光電化學系統中介觀電荷轉移、傳輸的基礎研究,及其在新型能量轉換器件和儲能裝置中的應用研究。提出並發展了基於氧化還原靶向反應的新型高能量密度液流電池。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15047

盧周廣教授簡介

盧周廣教授分別於2001年獲得中南大學學士, 2004年獲得清華大學和中南大學聯合培養碩士學位,於2009年獲得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學位,於2012年7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學,現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深圳市鵬城學者特聘教授,深圳市氫能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先進能源材料電化學反應中間體研究。2012年迄今在Natural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ACS Nano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00多篇。總他引7300多次,高頻H指數51。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75546

成語接龍休息一下

相關焦點

  • 北大聯合研究團隊電解水產氫催化劑研究獲重大突破
    近日,北京大學工學院郭少軍研究員和蘇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的聯合團隊在電解水產氫(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 新品亮相|格翰吸氫機、氫氧機的高純度安全產氫技術、讓您安心吸...
    但是傳統的電解水產氫技術總會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不是安全性不夠高就是產氫純度低。深圳市格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臺灣氫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大陸成立的分公司,公司核心研發團隊從 2011 年起研究基於 PEM 膜利用純水制氫的氫氣生成機,於 2012 年研發出第一代產品,現已更迭到第三代產品,產氫純度達到 99.995%,並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 SGS 頒發的證書。公司的產品以高純度,高可靠性以及技術領先優勢立足於市場。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有知覺的人造皮膚
    AI對抗冠狀病毒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發團隊的對於人類的貢獻可不止這些,在新冠疫情期間,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發團隊研發出一個名為「IDentif」的開拓性人工智慧平臺,通過人工智慧識別傳染病聯合療法可以大大提高這項開發的效率。
  • 東華大學在光催化 分解水產氫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張青紅教授團隊在製備廉價高效的可見光光催化劑以及光催化分解水產氫領域取得新進展,以《MXene為前驅體製備碳摻雜TiO2並與g-C3N4耦合作為可見光光催化劑用於光催化產氫》(Ti3C2 MXene-derivedcarbon-doped
  • 家用吸氫機的產氫原理,這次可能是講的最清楚的一次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疑問下面就講一講吸氫機制氫原理家用吸氫機的技術全稱叫做PEM + MEA 電解核心產氫技術以高密度質子交換膜(質子膜)為固態電解質搭配膜電極能高效率地將純水電解產生純氫與純氧左側為吸氫機核心配件,右側為質子膜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圖只加高純水,產氫純度才最高利用高分子質子交換膜做固態電解只需加入高純水即可產出純度達 99.995%以上
  • 強電解質載電子和質子載體的非耦合氧化還原催化制氫
    強電解質載電子和質子載體的非耦合氧化還原催化制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8:19 南方科技大學盧周廣團隊開發了一種強電解質載電子和質子載體的非耦合氧化還原催化制氫方法。
  •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圖文]
    ,1996年返回新加坡後,有兩年出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查看全文]     施春風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在美國國家工程院第40屆年會上,陳陽闓、周尚林、莊炳湟、劉錦川、崔琦、吳建福、舒維以及海外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等八位華裔科學家當選為新一屆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布《亞洲人工智慧議程研究報告》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管理與組織系教務長講席教授兼璞珵教育學術委員會專家——大衛·德克萊默教授領導成立了新加坡國立大學人工智慧技術與人性化管理中心人工智慧技術與人性化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AiTH),致力於找到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的平衡點,在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和機遇的同時,確保這些先進的科技能夠服務於人類並符合當代的價值觀、道德觀,做到科學技術和人倫之間的平衡
  • NSC系列10篇,JACS 6篇,催化前沿每周精選丨1021-1027
    新加坡國立大學Joule綜述:單原子催化劑的能量轉化研究全球近四分之一的能源消耗與催化過程的使用直接或間接相關。以傳統納米粒子為基礎的催化劑最近面臨著新型的異構單原子催化劑(SACS)的挑戰。 在本文中,新加坡國立大學的Ning Yan和Javier Perez-Ramirez等對非均相異構單原子催化劑等在碳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氫氣燃料、氨、日用品和精細化學品的生成和轉化以及電池的電化學儲能和釋放中的應用進行了評述。
  •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有何特色?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Yale - NUS College,)是新加坡乃至亞洲的第 1 所特色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有兩所世界名校——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於2011年在新加坡合作建立,2013年開始招收第 1 批學生。
  • 【催化】Ni單原子催化海水析氫
    由於海水的資源豐富且成本低廉,海水電解成為替代傳統純水電解工藝、並實現大規模產氫的一種有效技術。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成立中國商務研究中心
    2014年9月24日, 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以下簡稱「新國大」)商學院成立中國商務研究中心(China Business Center),旨在為政策制定者、從業人員和學術人員提供一個針對中國商業和教育的頂級資源中心和研究平臺。這是首個由新加坡大學設立的、聚焦於中國商業的中心。
  • 新加坡研發低成本催化劑 可提升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一組參數,可以決定低成本催化劑尖晶石氧化物效率,這一發現打破了利用電解(用電分解水)從水中提取氫所遇到的瓶頸。
  • 新招118名博士生,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開學了
    2020年9月12日上午,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雲典禮順利召開。天津大學主會場此次開學典禮共設一個主會場,兩個分會場,主會場設在天津大學,分會場分別設在福州市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三地共120餘名師生通過實時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典禮。福州市副市長李春、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祖翰、天津大學副校長胡文平等有關領導出席活動並致辭。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gpa要求點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gpa要求是不少學生所關心的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要求學生有本科學歷證書,下面隨選校帝看詳細介紹: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於1905年,2006年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發表的世界大學100強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名列第19位,在幾個重要的學科領域表現更為出色。在科技領域方面,國大上升到第8的位置。
  • 活動| 3月16日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招生宣講會(北京場)
    強大多元國際化的教師資團隊構成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核心競爭力,也吸引了國內外最優秀的學員。新加坡國立大學擁有多元化的師資團隊和國際化的資源,我們將幫助您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大局勢下,提升自我價值,開拓國際視野。學習引領成長,經歷人生蛻變。我期待更多優秀的華人企業家和商界領袖加入到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的大家庭中!
  • 新加坡國立大學2018/19新專業介紹:藥物科學(PHS)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藥物科學專業Pharmaceutical Science 是新加坡國立大學AY18/19學年開始新增加的專業,每年大約招收30名學生。新加坡國立大學藥物科學賦予資格:藥物理學學士(榮譽)
  • 新加坡博士留學|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博士申請條件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國大每年都會有大批的海外學生前來求學,其中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國大擁有1700名博士、博士後專家與學者和500名研究人員。
  • 新加坡國立大學_大申網_騰訊網
    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NUS,或「國大」),是新加坡共和國的第一所大專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始創於1905年。目前擁有9所專業學院,7個研究生院,多個研究所和科研中心。
  •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全解析
    最近很多同學想要我寫一篇關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的文章,想必應該是有很多同學想要申請吧,卻不知道有什麼專業,什麼時候可以申請什麼時候截止,入學的要求是什麼,經過我這幾天不斷的整理和核對……你們想要的乾貨來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