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隕石相對便宜,對於藏者來說,困難在於人們對隕石知之甚少,或者當普通石頭待之。最近十年,隨著隕石知識的日益普及,想收藏的不斷增多,奇貨可居,國內叫價有時甚至遠高於國際價格。世界上眾多的博物館和研究機構也對隕石充滿了極大的興趣,一直致力於對其所處星體和時代的研究,進一步促進了隕石經濟價值的提升。
隕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間,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隕鐵密度為 7.5~8.0,主要由鐵、鎳組成。隕鐵石成分介於兩者之間,密度在5.5~6.0間。隕星的形狀各異,最 大的隕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號隕石,最 大的隕鐵是納米比亞的戈巴隕鐵 ,重約60噸。中國隕鐵石之冠是新疆青河縣發現的「銀駱駝」,約重28噸。
通體呈黑色,油亮且有光澤,留有流星下落穿過大氣層受摩擦時所產生高溫燃燒後的痕跡與微小的氣孔,以及流紋和流線,是從外太空降落下來的,呈不規則形狀,通體呈墨黑色,油亮且有光澤,為半透明的玻璃質體,內部高純度無雜質。表面上留有流星下落穿過大氣層時,因受摩擦時所產生高溫燃燒後的痕跡與微小的氣孔,以及流紋和流線,紋理優美,顯得神秘而深邃。此玻通體呈黑色,油亮且有光澤,留有流星下落穿過大氣層受摩擦時所產生高溫燃燒後的痕跡與微小的氣孔,以及流紋和流線,是從外太空降落下來的,呈不規則形狀,通體呈墨黑色,油亮且有光澤,為半透明的玻璃質體,內部高純度無雜質。表面上留有流星下落穿過大氣層時,因受摩擦時所產生高溫燃燒後的痕跡與微小的氣孔,以及流紋和流線,紋理優美,顯得神秘而深邃。此隕石極為珍貴,除了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外,收藏價值也相當高,升值潛力巨大,值得收藏.
俗話說的好,「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而外來的石頭也受熱捧,市場上一塊小小的隕石價格就已經能堪比黃金了。市場上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職業隕石獵人,也叫獵星人。在中國,他們的工作便是在深山老林、戈壁荒漠中尋找隕石,並高價謀取暴利。尋寶的過程充滿險阻,但一夜暴富的故事又不斷施加著誘惑。隕石在全球的價格,從原來的每磅幾美元,攀升到現在堪比鑽石的巨額數字。據悉石鐵隕石一克已達萬元。數量稀 少及市場的追捧是促成隕石收藏價格飆升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 在全世界範圍內,隕石交易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權 威機構參與定價,所有都是市場行情,本身屬性由買賣雙方自行商議,專家的判定在其中會起到關鍵性作用。廣州隆盛公司市場人員介紹:「隕石的價值通常由兩部分因素組成,其一是類別不同價值迥異,有石隕石、金屬隕石、稀有隕石、隕冰;而目前來看更為重要也富有情趣的是其美學意義,比如是否具有美好的形態,是否完整,是否特別擬人或擬物,是否新鮮,是否氧化,是否有特別的色彩,是否含有可見的特殊礦物,是否特殊材質。其二才是收藏的本質。」
隕石的主要礦物有五種:橄欖石、輝石、長石、鐵紋石、鎳紋石。前三種礦物元素成分為矽酸鹽,後兩種礦物成分為鐵鎳金屬,國際上隕石分類是以隕石中所含矽酸鹽與鐵鎳金屬比例來進行劃分。即:主要成分為矽酸鹽,鐵鎳金屬含量小於30%的隕石劃為隕石;矽酸鹽與鐵鎳金屬比例相近的劃為石-隕石;主要成分為鐵鎳金屬或含及少量鐵的硫、磷化物的為隕石。並按此三大類,再根據結構構造和礦物成分劃分為8個亞類後,再根據結構構造和顏色細分為76族。
對於無球粒隕石來說,鑑定工作比較困難。因為這些隕石中沒有球粒,它們與有些地球巖石樣品非常相似,很難判別。必須用非常精密的儀器設備來分析,比如電子探針儀和同位素質譜儀。檢測過程中不光要分析主要礦物(橄欖石、輝石和長石)的主要化學元素(如矽、鎂、鋁、鐵、鈣)成分,還需要測定其微量元素(如錳、鉀、鈉)的含量,有時候還需要分析樣品的氧-17(δ17O)和氧-18(δ18O)的同位素組成,才能準確鑑定和確定無球粒隕石的類型。這都需要由隕石專 業研究機構來完成,一般的分析檢測部門是很難做到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