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2實驗室大躍進:2700多家三級醫院開建,汙染防控跟得上嗎

2020-11-25 騰訊網

在補上三級醫院的檢測缺口後,更重要的是加強實驗室的管理。P2實驗室處理的是低風險的微生物,但如果對實驗人員缺乏培訓,高風險的病毒或藉機作亂。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財經》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財經》記者 孫愛民

編輯/王小

在疫情暴發100多天後,中國織就了一張尋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網。

4月中旬,國內多個城市相繼公布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醫療機構。其中,北京有46家,武漢有53家及150多家社區衛生機構可採集樣本。此外,上海、濟南、瀋陽、大連、重慶、成都等相繼公布。

4月18日,隨著國務院下發的通知,要求「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P2),具備獨立開展新冠病毒檢測的能力」。全國2700多家三級醫院掀起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設風潮。

SARS疫情後,傳染病防控體系仍留下病毒檢測能力建設等在內的未盡事宜。後新冠肺炎疫情期,中國醫療機構開啟二度全系統「補課」。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劃分,P2實驗室適用於對人和環境中有潛在危害的微生物的檢測、分析。國家衛健委2月21日發布一份指南要求,針對新冠病毒進行的核酸檢測、抗原檢測、血清學檢測、生化分析等操作,應當在P2實驗室進行。

沒有數據統計有多少家三級醫院未建P2實驗室。不過,關鍵設備生產廠商們,早已感受到——疫情之初,訂單就非正常瘋長。

政策,給一個行業帶來猛然增長的機會,也有隱憂。不同於更高級別的P3、P4實驗室實行強制認可與年審制,中國對P2實驗室實行備案制。對各地P2實驗室的一些研究已透出,對其安全風險的擔憂。何況,短期內快速上馬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家的P2實驗室。

作為醫療機構的主管部門,國家衛健委尚未對該政策的實施發布細則。多位地方疾控系統、醫療機構負責人呼籲:中國的公立醫院要從量上補好P2實驗室的課,但更重要的是對P2實驗室實行「超備案制」的管理。

SARS後病原檢測能力並未健全

4月初,青海省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西寧一院」),開始籌劃將醫院的實驗室,改造成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到4月18日,實驗室的圖紙已出爐,並啟動了招投標程序。

雖然是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由於缺乏設施,西寧一院在疫情中無法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我們是要建P2實驗室的,算是提前啟動了。」該院檢驗科主任祁惠燕告訴《財經》記者,施工方預計一個月內完成改建,設備採購、工程施工等預計將花費五六十萬元。

與北京、武漢、上海等動輒幾十家機構不同,在青海省會西寧,只有青海省疾控中心、青海省人民醫院、青海省紅十字會醫院,這三家機構可以做核酸檢測。截至4月29日,全省也只有11家機構,在州、市都是疾控中心才有,甚至有一個州沒有核酸檢測能力。

好在地廣人稀的西寧,疫情並不嚴重。截至4月30日,整個青海省只有18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已全部治癒。「我們在這次疫情中順利過關,不代表以後也可以。」青海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坦言,像西寧一院這樣的三甲醫院,「在核酸檢測方面『裸奔』,如果放在東部城市,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從1月21日,收到中國疾控中心下發的第一批檢測試劑,至4月28日,青海省共檢測病例樣本約2萬份,皆落在位於西寧的有檢測能力的三家醫院頭上。它們的生物實驗室都是在2003年的SARS疫情之後建成的。

青海省人民醫院的實驗室設立於2004年,五年後通過評審和驗收,可以進行B肝病毒、C肝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檢驗項目。2011年,該實驗室才被認定為符合P2實驗室標準。

「二三月份時,大量市民提出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需求,我們無法承接,只能推薦其他機構。這對醫院的聲譽與公信力是不小的損傷。」西寧一院的一名副院長告訴《財經》記者。於是,2020年4月西寧一院著手籌建P2實驗室。

「(西寧一院)五六十萬元的改建費用,是非常節省的了。」祁惠燕說。四川省大竹縣疾控中心在疫情期間建成的P2實驗室,投入了240萬元。在醫院方看來,國務院給出了要求,更多細則還需要國家衛健委明確,包括資金來源。

中國自SARS疫情後,重視高等級的P3、P4實驗室的建設,從無到有搭建起初步的體系。但基層醫療機構使用量極大的P2實驗室,被忽視了。

山東新華醫療器械公司實驗生物器械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中國目前約有2000家機構擁有P2實驗室,但大多數在製藥企業、大學、研究機構、食品生產企業中,醫院反倒有限。

此前,醫院需要為病人檢測病原體,多是將採集的樣本送到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檢測機構。所有的省級疾控中心與絕大多數地市級疾控中心,都建有P2實驗室,是臨床檢測的主要力量之一。

然而,「各地疾控中心的人員和設備極其有限,北京一個區疾控的人與設備,還沒有我們在這個區的分公司多。」一家第三方檢驗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非疫情階段,各地疾控中心臨床檢驗任務有限,往往低負荷運轉,「疫情突發,容易手忙腳亂」。

此次疫情中心地——武漢,1月16日前,收治的病例,樣本要送至國家疾控中心檢測;後疫情擴大,才將檢測的權力下放到湖北省疾控中心等機構。

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對發燒人員無法及時進行核酸檢測,無法確診的案例見諸報端,正是因為最初能做檢測的機構只有疾控中心、中科院病毒所等機構。到1月底,經過有關部門對實驗室的檢查、人員的培訓,核酸檢測機構增加到10家。

至2月初,武漢市才有31家機構同時開展核酸檢測,單日樣本檢測能力由初期200份,提升到日均4000餘份。到4月份增加到50多家。其中,大多數是醫院。

「公立醫院普遍缺乏生物安全實驗室,大多對病原體的檢測能力不足。」上述第三方檢驗機構負責人說,17年前的SARS疫情之後,「繼承」了幾乎全部病毒實驗能力的北京、廣州,「目前的核酸檢測容量,仍大部分由第三方檢驗機構持有」。

公立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硬體與軟體的建設還遠遠不足。「武漢的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危機感。這次要求三級醫院建P2實驗室,不只是繼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更重要的是面對下一次疫情、危機時,我們能否從容應對。」祁惠燕說。

意外的大生意

疫情中無法從容應對的,除了醫院,還有醫療器械公司。

春節過後,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600587.SH)的生物安全櫃的訂單激增,一季度賣了300多臺,比2019年同期增長22%。「各地代理商對需求有提前預判,但是增長幅度還是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幸虧庫存還有一些備貨。」該公司實驗生物器械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

生物安全櫃是P2實驗室的核心設備,通過櫃體內不同的循環排風機制和氣流模式來推動淨化,防止實驗操作處理過程中,含有危險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發生氣溶膠散逸,以保護實驗人員的安全。

由於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公立醫院使用的生物安全櫃,必須經過國家藥監局的審評、審批,通過招投標程序採購。生物安全櫃問世於20世紀初,中國從SARS疫情之後,才開始大量採購。此前,僅有原農業部、中國疾控中心、微生物研究機構等接觸強致病性病原體的機構使用。

《財經》記者查詢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註冊批件信息顯示:中國共有60個國產生物安全櫃批件,進口批件有兩個。擁有國產批件的17家公司,廠商主要分布在山東省、上海市、江蘇蘇州。不過,生物安全櫃中國市場的半數以上份額被進口產品佔據。

業內人士估計,中國每年的生物安全櫃交易量約2萬到3萬臺。「P2實驗室大部分設備基本實現了國產替代,但生物安全櫃,進口產品比例仍很高。」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疾控中心研究員謝景欣,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分析。

謝景欣等曾對江浙地區備案的P2實驗室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顯示,在中國疾控系統,生物安全櫃的進口使用率為62.5%,醫療機構的進口使用率為11.5%。

兩個進口批件的擁有者新加坡藝思高公司稱,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30%到35%。

《財經》記者注意到,主打疾控系統,是該公司在華銷售的策略之一。包括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以及雲南、江西、河北、北京等地的疾控中心,使用的生物安全櫃都採購自該公司,在疫情期間建設P2實驗室的湖北黃岡市疾控中心,使用的生物安全櫃也來自該公司。

「生物安全櫃是P2最重要的設施,國外進口的質量較好,國內產品普遍質量不高。」謝景欣分析。

但在上述新華公司負責人看來,國產產品跟進口產品相差無異,有的甚至比進口的好。對此,使用者與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曾在2018年對省內55臺II級生物安全櫃進行現場檢測,發現35臺進口安全櫃合格率為45.7%,20臺國產安全櫃合格率為50%。進口與國產產品沒有統計學差異。

生物安全櫃的兩個重要產品指標,流入氣流流速和氣流模式,直接關係到對樣品和工作人員的保護性能。但上述調查發現,這兩項指標為主要不合格項目,合格率均小於60%。

「國產與進口哪個更好,不好說。但若論比爛,不相上下。」一名參與上述檢測的疾控系統研究員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2019年,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對分布在北京17家醫療機構的26臺在用II級生物安全櫃進行計量檢測,發現在五個檢測項目中,僅有7臺符合所有標準,整體合格率僅26.8%。6臺進口安全櫃中,僅2臺符合所有標準;20臺國產產品,僅有5臺符合所有標準。

儘管如此,生物安全櫃行業已然呈現充分競爭之勢。「(現在)疾控系統的保有量相對飽和,醫院是競爭的主戰場。」上述新華公司負責人說,「4月18日發文,對於全行業來說都是利好消息,也是國產產品彎道超車的機會。」

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688139.SH),也是生物安全櫃產商,其2020年一季度報告顯示:醫院、疾控中心等用戶的需求增長較快,收入同比增長127%。

安全風險大了

購買了生物安全櫃,建好P2實驗室,並沒一勞永逸。並非所有實驗人員,都能規範使用生物安全櫃。

生物安全實驗室,通過控制室內生物汙染,確保實驗人員不受傷害、環境不受汙染,同時為實驗過程提供生物安全防護。

然而,「多數相關人員未接受過專業的學習與培訓,對該設備的認知,仍然停留在通風櫃和潔淨工作檯的管理經驗和使用習慣上。」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一名研究人員告訴《財經》記者。

如生物安全櫃,廠商工作人員對產品的認知,往往僅限一本說明書、難以提供專業的服務;而購買方,也提不出專業的需求。在雙方看來,只要風機運行正常,新設備就是正常的。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工作人員在檢驗時,常聽到「在實驗之前開一會風機,實驗之後開一會風機」的說法,實際上,正規的操作是實驗前、中、後,風機都要打開。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發現,醫療機構的II級生物安全櫃的使用頻率較高,安裝後長期甚至超期服役,「重使用、輕維護」現象普遍。

生物安全櫃的不規範使用,只是國內P2實驗室「涉險」運行的一個側面。

江蘇省無錫市疾控中心曾經抽取50個P2實驗室現場調查,共發現安全隱患836項,其中超過一半的實驗室,「菌(毒)種和樣本的儲藏與管理存在漏洞」。超過七成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櫃放置位置不合理,甚至三分之一的生物安全櫃內使用明火。

還有一些實驗室,菌毒種的保存、使用、流向和銷毀記錄不全面;菌種、毒株保存未做到有效的雙人雙鎖;廢棄物未按分類存放等,直接影響到工作人員安全的問題。

無獨有偶,湖南省疾控中心的調查也發現:三分之一以上的P2實驗室設施、設備達不到標準配備要求,僅45.4%的實驗室開展了危害評估工作;有的實驗室建立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沒有明確崗位職責,無人監督落實,說明大部分實驗室生物安全體系,沒有真正有效運行或只是建立在文字上。

「危害評估是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這項工作沒做好,就將實驗室變成了懸在實驗人員,甚至市民頭上的一把劍。」湖南省疾控中心一名研究員說。

P2實驗室的管理不規範,源自中國對其管理只是實行備案制,不像P3、P4實驗室實行嚴格的認可與年度檢查。

醫院的P2實驗室尤甚。「不同於疾控系統,醫院長期對生物安全問題比較『弱視』,本身擁有的P2實驗室就少,大多不符合標準規範,他們也普遍不太懂相關的標準規範,不懂生物安全二級防護的概念。」謝景欣告訴《財經》記者,P2實驗室由設市的政府主管部門備案,連備案大多做得比較粗糙,對人員的培訓、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比較鬆散。

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和國立衛生研究院,2009年聯合發布了《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第五版)指南,詳細描述了各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有的設施、允許處理的實驗品種類、操作流程規範等。

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需要遵守該指南。如果違反了,CDC會斷掉資助,但不會被關停。

2003年頒布的一項規則,要求P3、P4實驗室向CDC登記並接受其監督,對P2實驗室沒有要求。但要求,包括P2實驗室在內的所有生物安全實驗室,所在的醫院、大學等機構設立生物安全委員會,審查和監督全校生物學研究的安全問題。

「要求三級醫院建P2實驗室,最大的貢獻是促進、規範醫療機構的生物安全工作。」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一名生物安全主任評審員告訴《財經》記者,建好了,更要管理好,過去那樣粗糙的備案制只會增加風險。源自實驗室的感染,此前也有先例。

P2實驗室處理的雖然是低風險級別的微生物,但如果實驗人員缺乏相關的培訓與認知,高風險的病毒,或許也會因他們不認識、不規範操作而有「可乘之機」。

相關焦點

  • P2實驗室大躍進:2700多家三級醫院開建,誰的大生意來了?
    在補上三級醫院的檢測缺口後,更重要的是加強實驗室的管理。其中,北京有46家,武漢有53家及150多家社區衛生機構可採集樣本。此外,上海、濟南、瀋陽、大連、重慶、成都等相繼公布。 4月18日,隨著國務院下發的通知,要求「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P2),具備獨立開展新冠病毒檢測的能力」。全國2700多家三級醫院掀起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設風潮。
  • 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多地P2實驗室建設「快跑」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多地P2實驗室建設「快跑」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要爭取儘快實現每個省(區、市)都有一個生物安全三級即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爭取實現有一個生物安全二級即
  • P2實驗室 | # 全國P2實驗室建設刻不容緩,SLP建設方案來了!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P2\P3實驗室發揮了重要作用,分離病毒毒株,研究病毒的侵入機制、變異追蹤以及疫苗研發、藥物篩選都需要在P2\P3實驗室中進行。在全國兩會上,P3實驗室的建設成為廣東參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周海波呼籲加大建設P2\P3實驗室的力度。
  • 惠州最新P2實驗室今日投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趙辰昕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爭取儘快實現每個省(區、市)都有一個生物安全三級即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爭取有一個生物安全二級即P2水平的實驗室,大大提高重大疫情快速檢驗檢測、快速響應的能力。
  • 「公衛新章」系列報導之一 P2實驗室建設快跑:核酸檢測能力常規化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洶湧來襲,中國遭遇了一場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正被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並重視起來。4月18日,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三級綜合醫院均應當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級及以上標準的臨床檢驗實驗室(P2),具備獨立開展新冠病毒檢測的能力。北京市連續兩日出現新增病例,11日西城區確診1例後,12日新增6例本土病例,多例與新發地市場有關。同時,在新發地市場採集的517件樣品中,有45人咽拭子陽性,海澱一農貿市場也發現1例陽性。
  • 桐梓縣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
    在標本滅活完成前,文虹酈再次檢查了實驗室氣壓表是否在標準範圍內。當日早上8點,做好這一切後,文虹酈便穿好防護服,做好三級防護工作,用標本轉運箱將標本送到提取間,並關閉好實驗室門,配好當日所需要的消毒劑,檢查待生物安全櫃氣流平穩後就開始了當天的核酸提取實驗。從進入實驗室開展核酸提取實驗開始,文虹酈一待就是6個小時,直到當日下午1點才走出實驗室。
  • 您家附近有哪些三級醫院?哪些醫院不用選醫保也能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等醫院都將在2019年完工。北大人民醫院是通州區引入的最大的三級甲等醫院,將打造創傷急診急救中心、婦產生殖產前診療中心、腫瘤放化療生物治療中心。、潞河醫院四期、潞河醫院分院都在通州開建,都將在2019年完工。
  • P3、P2實驗室成標配,兩者有何不同?怎麼布局?解讀來了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指出,要加強實驗室檢測網絡建設,提升傳染病檢測能力。近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對外公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為三級的實驗室適用於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的操作。
  • 媒體:P3、P2實驗室成標配,兩者有何不同、如何布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指出,要加強實驗室檢測網絡建設,提升傳染病檢測能力。近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對外公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五大建設任務,其中在全面改善疾控機構設施設備條件方面提出,實現每省至少有一個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P3),每個地級市至少有一個生物安全防護二級實驗室(P2)。
  • 國內首個標準貨櫃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落戶浦東機場
    央廣網上海8月7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無論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還是現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核酸檢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核酸檢測能力也是防控能力的基礎之一。7日上午,上海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在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颱風一過,上海就重回燒烤天,最高溫度達到35℃。在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附近的一處高架橋下的空曠地帶,一場簡短的儀式結束後,國內首個採用標準貨櫃尺寸的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交付。
  • 公衛領域基建再成熱門 P3實驗室還會「一哄而上、一鬨而散」嗎?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原標題:公衛領域基建再成熱門,P3實驗室能改變「一哄而上、一鬨而散」的命運嗎?在程序上,需要從學校上報到教育部再報到國家發改委,還有北京市環保局、國家科技部等等。其中,僅環評一項就很難通過:要求對兩公裡半徑以內的居民做抽樣調查,周圍的人都要同意才可以。所以,光是P3的選址這個問題就已經卡住了。在觀念上,長期以來,社會公眾與監管者認為這類設施的危險性大於益處,為避免危險,往往傾向於不建。相比之下,美國的P3實驗室審批要寬鬆得多。
  • 萬級無菌室和P2實驗室的區別
    大氣菌的濃度大氣塵的汙染屬於無生命微粒的汙染,而大氣菌的汙染屬於有生命微粒的汙染。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體、細菌、菌類、原生蟲類。但和潔淨室有關的主要是細菌和菌類。但是細菌不能單獨生存,一般都附著在塵粒上面,所以有意義的大小是其等價直徑,一群帶菌微粒通過過濾器時,細菌的過濾效率和某粒徑的微粒的效率一樣,則這一粒徑就是這群帶菌微粒的等價直徑。
  • 國內首款新冠核酸檢測專用「P2+移動方艙」實驗室在日照建成
    國內首款新冠核酸檢測專用「P2+移動方艙」實驗室,日前在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建成。  這款移動方艙實驗室,由三個箱體組成,可以分開運輸、現場組裝。只要大型車輛能到達的平整地面,方艙就能在一天內安裝完成,在醫療機構和水運、航空等邊檢口岸快速建立專業核酸檢測、疫情防控能力,是國內同類產品中的首款專業版。
  • 爭取每個地級市有一個P2實驗室
    任務1 防疫:儘快實現每個省份有一個P3實驗室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趙辰昕5月24日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爭取儘快實現每個省(區、市)都有一個生物安全三級即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爭取實現有一個生物安全二級即P2水平的實驗室,大大提高重大疫情快速檢驗檢測、快速響應的能力。
  • 國內首臺標準貨櫃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落戶浦東機場
    2020年8月7日上午,上海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出席儀式,並與市科技黨委、上海海關、市科委、市經信委、市衛健委、寶山區政府、機場集團等代表共同見證實驗室啟動。
  • 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何消毒?
    早在5月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從七個方面對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一條要求就是對所有三級醫院以及縣醫院開展建設,使其迅速達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條件;對其他二級以上醫院也應當同時加強建設,使其逐步達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條件,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需要隨時能夠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 盲目「大躍進」的錯誤及對錯誤的糾正
    一、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1958年提出「大躍進」,有當時歷史發展的背景。抗美援朝勝利後,國際形勢出現了緩和趨向,國家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1949年至1957年國內生產迅速增長,使許多人認為完全有可能在全國範圍以比第一個五年計劃高得多的速度來進行建設。1957年11月毛澤東提出中國15年鋼產量趕上或者超過英國的設想。
  • 杭州梓銘:晶片上的分子實驗室——核酸檢測實現POCT化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獲悉,疫情之下,杭州梓銘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梓銘」)的開發團隊,連續奮戰,開發全集成核酸分析儀,將新冠檢測實現POCT化(pointof-caretesting的縮寫,意即在病人旁邊進行的臨床檢驗),將微流控晶片技術所能實現的「生物晶片上的新冠檢測」進行了工業化落地。
  • 帶你走進神秘的縣第二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今天,讓小編帶你走進仙遊縣第二醫院(縣婦幼)設備先進的病毒檢測實驗室,零距離感受實驗室裡這些直面病毒的逆行者們安全、快速、準確的硬核技術! 在進入實驗室之前,檢測人員通常需要花費十多分鐘,按照三級防護標準穿戴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防護服、腳套、雙層手套、護目鏡等,並用膠布將身上所有的縫隙全部粘合起來
  • 分離新冠毒株後,中國69家實驗室為何陷入「沉默」
    據公開報導,除了武漢P4實驗室外,國內只有約10家P3實驗室獲準進行新冠病毒的實驗活動。圖/ 新華文 |《財經》記者 孫愛民 趙天宇編輯 | 王小2020年3月12日,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三級生物安全防護(P3)實驗室收到新冠病毒的樣本,研究人員終於啟動病毒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