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20-07-08 11:42 來源:澎湃新聞
此次拍賣的兩冊《永樂大典》是在法國博桑—勒費福爾拍賣行(Beaussant Lefèvre)舉辦的亞洲藝術品拍賣會上釋出。拍賣於北京時間7月7日晚上8點在巴黎公開舉行,共計 277 件拍品,主要以瓷器、佛造像、書畫為主,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這兩冊罕見的明嘉靖抄本《永樂大典》。
北京時間晚上11時許,現場以5000歐元起拍,兩分鐘內價格就直衝到70萬,最終以640萬歐元落槌,含佣金812.8萬歐元。由一名華人女性競得。
拍賣現場落槌瞬間當天競拍成功的女士從200萬歐時開始競價,最終以640萬歐元拍得。她在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是應中國內地的買家委託,專程趕來競拍的。對於640萬歐元的拍賣淨價超出預期。因為她的委託買家心理預期在500萬歐元左右。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初名《文獻大成》,是由解縉、姚廣孝等擔任總纂修,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的曠世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與凡例60卷,分裝11095冊,共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永樂年間修訂的《永樂大典》為正本,嘉靖年間抄寫的為副本。但《永樂大典》正本不知去向,亦未曾發現正本實物存世,副本屢遭厄運。截至目前,《永樂大典》副本僅發現有400餘冊、800餘卷及部分零葉,分散於多個國家和地區公私藏家手中。
法國拍賣(卷2268-2269)據拍賣公司介紹,這兩冊拍品來源於法國私人藏家,其家族成員曾於十九世紀後半葉被派往中國,任至上校軍銜,19世紀70年代在中國與一些官員相交頗深,獲贈了很多東西,其中便包括這兩冊《永樂大典》。新發現的這兩冊《永樂大典》分別為卷二千二百六十八、二千二百六十九(2268,2269)「模」字韻「湖」字冊;卷七千三百九十一、七千三百九十二(7391,7392)「陽」字韻「喪」字冊。
法國拍賣(卷7391-7392)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資深古籍版本專家翁連溪此前曾撰文《新出現的兩冊〈永樂大典〉趣聞》,他在文中稱,《永樂大典》的重要性和珍稀程度自不必多言……此兩冊四卷與國家圖書館藏「湖」字、「喪」字冊均相連,並且此「湖」字冊的出現,使得現在發現的「湖」字卷全部相連(2260-2283),實屬難得。
大英圖書館藏本(卷7389-7390)法國拍賣本(卷2268-2269)翁連溪提及稱「此物乃古籍中之白眉,收藏家夢寐以求,經眼手觸都深感榮幸,定要爭取回國,遂與著名藏家金先生聯繫。因先生資金雄厚且對古籍至愛,又樂於公事,曾捐宋版於浙圖、敦煌卷子於棲霞寺,另有捐復旦、國圖之計劃已定實施中,真乃可信、可靠、可交之人。電話與先生溝通後他欣然接受並開始籌備,萬事俱備只看運氣了。這期間國內機構和同行也來諮詢和商議,但都講不要對外宣傳,我心知肚明,也不敢講與朋友,信譽還是重要的。」
法國拍賣的《永樂大典》法國拍賣的《永樂大典》法國拍賣的《永樂大典》法國拍賣的《永樂大典》抄本新發現的兩冊《永樂大典》在法國落槌的消息傳來,引起國內古籍界的多方關注,其珍稀程度也可見一斑。「滿屏遙盼。終於花落有主,可喜可賀」。一位多年從事古籍拍賣領域的業內人士說。
據最新統計,海內外已知存世的《永樂大典》總計418冊、800餘卷及部分零頁,分散於世界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公私藏家手中。中國國家圖書館先後入藏《永樂大典》224冊。目前歐洲共收藏59冊《永樂大典》,其中英國51冊,德國5冊,愛爾蘭3冊。上一次發現《永樂大典》是在6年前的2014年8月,在洛杉磯漢庭頓圖書館新發現的1冊《永樂大典》,卷次為10270和10271。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拍賣
相關推薦
評論(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