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2月22日電(記者袁全)近日,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英國倫敦地區隨後也採取了最高等級(4級)的防疫措施。如何看待病毒變異與疫苗接種?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22日凌晨發微博表示,新冠病毒變異在意料之中,風險最高的人群應最先接種疫苗。
張文宏在微博中表示,仔細了解英國新冠病毒的變異,結合前期國際變異株的流行,以及中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對於新冠病毒變異的追蹤,有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變異是自然現象,在意料之中。如前段時間出現的D614G突變一樣,病毒在傳播中不斷出現變異並出現優勢株是必然的,這是生物進化的自然現象。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隨著病毒複製過程自然發生突變。成千上萬的突變已經出現,但只有極少數可能是重要的,並以可察覺的方式改變病毒。
英國新冠肺炎研究機構(COG-UK)科學家沙倫·皮科克表示,目前S蛋白中大約有4000個突變(中國國家生物信息庫檢測到2900個),突變可用作病毒的傳播路徑和疫情暴發的監測,與致病性或者傳播力是否增強沒有必然因果關係。
張文宏表示,目前只能說新出現的N501Y與新近出現的英國東南部疫情暴發有關,也沒有發現感染後疾病更為嚴重的情況。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等級,主要是為了避免醫療擠兌的發生。
此外,在疫苗出來之前就發生對疫苗無效的變異可能性不大。沒有自然選擇就沒有病毒進化,沒有疫苗壓力,基本不能自然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病毒變異株。目前疫苗會產生針對S蛋白許多區域的抗體,一個單一的突變(比如上個月出現的D614G突變,和這次出現的N501Y突變)降低疫苗效力的可能性不大。
張文宏說,病毒每天都會發生突變,隨著時間推移,會有更多突變發生。迄今在試驗中被證明有效的疫苗類型,只有在上市後才會因為疫苗壓力,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突變。這需要等待疫苗上市後對疫苗保護失敗的病例做測序來驗證。一旦發現對疫苗無效變異,很容易對疫苗進行調整,如同科學家在流感疫苗上做的那樣。
關於中國當前的疫苗接種,張文宏表示,風險最高的人群應該最先接種疫苗,這是全球共識。發病率越高的國家接種迫切性就越高。在全球逐漸開放的大背景下,在全球疫苗逐漸普及到位的情況下,中國在高危人群做好疫苗接種後,大眾對疫苗的疑慮逐漸緩解,接種率也會隨之上升。將來在疫苗接種到達一定水平後,新冠肺炎會成為一種和流感接近的季節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來源:新華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