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西部有一個地方叫塔克拉瑪幹沙漠,這個地方的環境與地理條件都非常的惡劣,所以當地的人們沒有足夠的水資源和耕地條件。而沙漠也在不斷的擴大腐蝕著周圍的田地,讓很多的耕地面積在逐步的縮小。
國家對於沙漠的一些危害也早有意識,所以採取了相應的防沙治沙的措施,而且我國的很多沙漠都已經被成功整治,比如毛烏蘇沙漠,當然在整治的過程中可能也犧牲了很多的東西,在經過中國人幾代的不懈努力,終於讓這片沙漠重新變成了草地和良田。
我國西部的沙漠就比較多,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了,這個沙漠佔地面積約33萬公裡,而且在古代也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海,可以見到它的危害是有多大?但是我國對這個地方的防沙治沙工作並沒有放棄,而是在這裡投資了上億元,種下了大量的樹木植物,可是最後的結果卻讓人意外。
當時有很多的專家表示,塔克拉瑪幹沙漠與毛烏蘇沙漠是不同的,當然在整治起來也沒有很大的把握。因為毛烏素沙漠在變成沙漠之前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地,但是由於自然環境的危害造成了沙化的情況。但是毛烏蘇沙漠的環境與地理位置都比較優越,而且它還有相應的。降水量與氣候的條件。毛烏素沙漠一年有四季分明,夏天最高的溫度能夠達到24度,而且降水量也能夠達到440毫米,所以毛烏蘇沙漠的治理成功也是勢在必得的。
但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就有所不同了,它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而且當地的降水量最多不會超過100毫米,而且它的蒸發量非常高,能夠達到2500~3400毫米。所以在這個地方種植樹木可想而知是有多難。但是我國政府並沒有對其放棄,而是在沙漠公路的兩邊種植了130公裡的樹木。
當時種植樹木的人們也付出了很多的汗水,當然種植樹木不是一次完成的,祖祖輩輩手中都有繼續種樹的傳承,所以才建成了,現在生機勃勃的屏障。沙漠裡的樹可以說是種在了,鹽鹼地上,每一棵樹都需要愛心的呵護,才能夠茁壯成長,現在道路的兩旁都種滿了紅柳、楊柴、花捧等沙漠植物。而且有專家發現沙漠裡非常適合種植一些中草藥植物,所以有一些製藥公司也與當地合作,帶領著人們共同致富。
今天的內容就跟您分享到這裡,如果你有其他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如果對本篇文章感興趣,可以收藏關注或分享給身邊的朋友,讓更多的人了解,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