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地瓜花嗎?農村人沒有不愛它的,它的花朵能開到碗口那麼大,顏色非常豔麗,而且一開就有大半年,喏,就是下圖這個,花色花形真是沒挑的,農村家家戶戶的院子裡基本都有種的。
為什麼叫它地瓜花呢?因為這種植物秋天開完花以後,可以在土裡挖出一個個大塊根,長得跟地瓜很像,因此人們就把它叫做地瓜花,這些塊根儲存起來到了第二年春天可以接著種。
其實地瓜花只是它的俗名,人家有正式的名字,叫大麗花,也叫大理花,這花在我們國內感覺土氣土氣的,因為農村種的都是比較原始的品種,開出來的顏色也比較單一,常見的就是下圖這種紅色的花。
但是要知道人家可是墨西哥的國花,原產地就在墨西哥,在墨西哥、荷蘭等歐美國家非常受追捧,經過幾百年的培育,它的園藝品種已經超過了3萬種,每年都有許多新品種問世。
現在的大麗花早已晉升為世界名花之一,外觀顏色都不像以前那樣單一,光花型就有11個大類別,顏色、紋樣的豐富多彩就不可統計了,數量實在太龐雜,是全世界公認的庭院美化優良植物。
那麼大麗花是怎麼傳到我國的呢?
這個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來,大麗花的花姿花容堪比牡丹,它還有「天竺牡丹」、「大理菊」、「西番蓮」等別稱。
其中「天竺」指的就是印度,「大理」是雲南古城,「西番」是指西南藏區,「牡丹」、「菊」、「蓮」是對其多變的花形的描述。
因此大麗花傳入中國的最有可能的途徑是「印度—西藏—雲南—全國各地」。實際上,這種猜測可以在《臺灣通史(下冊)》《卷二十八虞衡志》中得到證實,原文為:「西番蓮:一名天竺牡丹,種出印度,傳入未久。花如菊,有十數種。播子插枝,皆可發生。」
這個「播子插枝」就是說播種、扦插都可以繁殖大麗花,但是這兩種繁殖方法速度比較慢,現在人們喜歡種植它的塊根。
每年春天是它的種植季節,花友一般在3、4月份買下它的塊根,然後種植,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大麗花的種植養護。
大麗花的塊莖形似成熟的紅薯,它的芽點是在塊莖的上部,靠近莖的部分,所以我們種植的時候一定要豎著種,就是莖部在上,球部在下(如下圖)。有的花友將其躺倒種植,這是不對的。
種的時候盆底可以施一些底肥,以保證植株後期的生長。頂端覆土4–5釐米即可。然後澆透定根水。
現在早晚溫度還比較低,我們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將花盆整個包裹一下,這一步叫做「悶芽」。(如下圖),這樣可以起到保溫保溼的作用,一般一周左右就會生出新芽了。
出芽後正常養護即可,大麗花的養護特別簡單,它喜歡陽光充足而又涼爽的環境,平時澆水不宜太頻繁,土壤幹了再澆,多通風,多曬太陽,它的花期超長,室外養可以從初春一直開到霜降,夏天和秋天是它的盛花期。
花友們,你喜歡大麗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