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人類經歷了千萬年地進化與演變,在漫長的過程當中經歷了許許多多我們不曾意料到的變化。
無論是政治制度、經濟發展、還是文化多樣性,都在最近短暫的時間內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物質與意識
著名思想家、革命家卡爾·馬克思在其一生當中,思考了很多關於整個人類以及擁有文明的社會的相關事情,在他的哲學體系當中,「物質」與「意識」是一對關係密切的詞語。
有很多人在一生當中,會產生很多誤區,比如說自己的人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改變、某些事情可以在自己的思考之後變化等等,這就犯了一個錯誤:顛倒了兩者之間的關係。
其實早在偉大的卡爾·馬克思之前,就有很多人奮不顧身的去努力,嘗試著揭開存在於人類和自然之間的秘密。
無論是數以萬計的自然科學實驗、還是先賢大儒們焚膏油以繼晷的努力,其實都是為了將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弄清楚,也可以說,是「物質」與「意識」之間的關係。
在這些眾多問題當中,比較典型的問題就是:為何世界上有日夜交替、一年中有春秋冬夏、一個人一生有生老病死、活著一生存在旦夕禍福……這些問題困擾著許許多多的智者。
無數代人的努力都嘗試揭開答案。
除了在思想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卡爾·馬克思之外,還有一位在自然科學領域同樣重要的學者、同為猶太裔德國科學家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的很多相關理論解答了人類困惑已久的難題,但是他的理論也遭受很多人的質疑。
除了他本人的理論,在二十世紀中期,包括許多著名物理學家如普朗克、波爾、薛丁格等人在內的龐大學者團體共同發現了量子力學理論,這一理論一經發現,立刻引起了周圍人們的轟動。
在量子力學相關的理論當中,存在著眾多相關的實驗,比如說有三個十分經典的實驗。
首先就是著名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這一實驗可以解釋光作為粒子與波同時存在的雙重性。
但是在儀器對電子進行觀察時,其卻像是看穿了人們的行為一般,進行了自主的路線選擇,並非是科學家們預想中的那一種。
在這一驚人的實驗之後,眾多科學家們都為之震驚,似乎電子擁有了人的意識一般,眾人錯愕不已。
甚至直到今日,這一疑惑還是存在。很多科學家認為,這也許是因為有「平行世界」的存在。
那就是除了我們熟知的這一個世界,或是這個宇宙,還存在著無數個一樣的空間。在我們所處的空間發生某件事情時,與之相平行的世界也會發生類似的事情,只不過結果會受到影響。
還有一個實驗是量子糾纏。
本身的定義為,不同的粒子之間存在一種相互感應但是卻相互糾纏的複雜關係。
即使兩個粒子之間相隔千裡萬裡,也會產生這樣的聯繫。
還有一個實驗為量子隧穿。
這一理論指的是在現實世界當中人們不可能做到的「穿牆」行為在物質世界是可以出現的。
將這些實驗放在意識與物質關係上,我們甚至可以猜測:是否意識真的可以反過來做出某些關鍵的行為?
特斯拉的CEO馬斯克曾經說過,
「儘管人類如今站在世界頂端,但是這可能僅僅是在我們眼中的世界,有可能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大的空間當中,就像那些在我們眼皮底下玩耍的孩子一樣。假如我們不重視人工智慧,那麼有機率會重複猴子的道路:遭到驅逐。」
這是一種細思極恐的說法,試想一下,我們的人生有可能都是已經安排好了的,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當中的男主角楚門一般,無時無刻不被周圍的人們觀察著。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猜測,只是關於一些科學實驗做出的猜想罷了,很可能是一種自己嚇自己的想法。
但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那就是所有的行為其實都已經是註定了的,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某些結果。
作者 | 湯先生
編輯 | 湯先生
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