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在常州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特大走私象牙案件,涉案走私象牙重達560餘千克,案值2347萬元。
記者了解到,這成為江蘇目前為止數量最多、涉案價值最大的一起走私象牙案件。被告人戴某被當庭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並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
與越南人聯繫,將70段象牙偷運入境
戴某明知越南人「阿南」欲銷售的象牙為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製品,因牟利心切,於2018年12月與「阿南」商議,由「阿南」安排人員將共計36段、重291.32千克的象牙,繞關偷運至廣西東興,隨後輾轉運至江蘇常州戴某指定地點。戴某隨後將該批象牙進行售賣,非法獲利100餘萬元。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2019年2月,戴某故技重施,再次與「阿南」商議,將34段、重272.04千克的象牙偷運入境。2019年2月24日,戴某等人在搬卸象牙時被民警查獲,當場扣押象牙34段。經鑑定,現場扣押的象牙均為現生象象牙。
這兩批走私入境的象牙,共計70段、重563.36千克,價值人民幣2347.352萬元。
在庭審現場,公訴人展示了部分被扣押的象牙,被告人戴某當庭供述犯罪事實,認罪認罰。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戴某犯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且情節特別嚴重,當庭作出判決,被告人戴某被當庭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並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
什麼是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
「在人類的貪慾面前,看似強壯的大象逐漸成為了瀕危野生物種。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依法懲治涉野生動物犯罪行為,有助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全球生態安全。」
那麼,什麼是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呢?
承辦法官介紹,珍貴動物,是指我國特產的珍貴稀有動物以及雖然不屬於我國特產,但在世界上已被列為珍貴瀕危種類的野生動物。珍貴動物的「製品」,是指珍貴野生動物的皮、毛、骨等製成品。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攜帶、運輸、郵寄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進出國(邊)境的行為。
法官表示,根據我國刑法相關規定,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製品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延伸閱讀
喪心病狂!有人在走私野生動物製品20.3噸
3月5日凌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廣州、合肥、成都等海關緝私局開展打擊野生動物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破獲一起走私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製品大案,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現場查扣「幹制蛤蚧」等野生動物製品20.3噸。
初步查明,陳某等人為牟取利益,以偽瞞報等方式將境外「幹制蛤蚧」等野生動物走私進境,並販賣至廣東、安徽、四川等地藥材集散市場。
據了解,蛤蚧學名大壁虎,又稱仙蟾,是一類中小型蜥蜴,主要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南部,我國於1988年將其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該物種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物種。
近年來,蜥蜴、蟒蛇、烏龜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因其所謂的「食用」及「藥用」價值而受不法食客追捧。在市場需求及高額利潤驅使下,偷獵、販賣、走私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屢打不絕。
海關總署表示,下一步全國海關將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加強風險研判,對超配額、超許可證、偽瞞報、夾藏夾帶走私等違法行為提高布控精準度;運用人工智慧審圖技術,提升X光機查驗效能,加大運輸工具登臨檢查力度,督促旅客對應當申報的動物及製品100%申報,對進境快件、郵件實施100%過機檢查;始終保持打擊走私高壓態勢,「破大案、打團夥、摧網絡」,斬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鏈條。
據海關總署緝私局通報,2019年,全國海關立案偵辦走私瀕危物種案件467起,查獲瀕危物種1237.6噸,分別增長2.2倍、8.6倍,其中偵辦走私象牙製品案件170起,查獲象牙製品9.2噸,分別增長3.5倍、10倍。先後9次精準情報指引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海關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59.78噸、象牙11.04噸、犀牛角90.5千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揚子晚報、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