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手抓、兩手硬 企業復工復產走進「春天裡」

2021-01-09 浙江日報

一元復始寒冬去,萬象更新暖春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階段,東陽經濟開發區、白雲街道、江北街道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2月中旬以來,一大波企業迎來復工復產。

統籌協調 共享資源

江北企業培育中心7家企業昨集體復工

2月19日上午,沉寂近一個月的江北企業培育中心又慢慢有了人氣,熙嘉木業、博樂液壓等7家公司在當天集體復工,成為金華市首個復工的小微園。在大門口經過測體溫、消毒等一道道防疫步驟,員工們陸續走進各自企業上班。

7家企業復工,歷經了一波三折。據江北企業培育中心主任申屠錦介紹,早在2月10日,培育中心就著手組織首批5家規上企業申請復工。然而,這些企業不是缺員工就是少物資,僅有熙嘉木業公司符合條件。

按照復工要求,每家企業必須抽調5人組成疫情防控小組,且3人必須是專職。當前,大部分企業返崗員工本就不多,再抽調人員,生產就無從保證。此外,許多企業幾經周折,都買不到額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安全就無法保證。

為此,江北企業培育中心組建了以申屠錦為組長、街道經發辦工作人員為副組長的防疫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培育中心所有企業的防控工作,實現人員和資源共享。

熙嘉木業公司總經理鍾毅拿出儲備的「家底」,和其他企業共享額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他說,培育中心是個大家庭,每個企業都不能獨善其身,必須協同戰鬥。目前,公司已到崗17人,抽調了3人加入疫情防控小組。

江北街道黨工委書記葛劍、辦事處主任王賽鋒也積極想辦法,給培育中心調配了2把額溫槍、100件防護服、100公斤84消毒液,為企業復工雪中送炭。

為了讓排隊申請的企業早點復工,連日來,江北經發辦工作人員忙得連軸轉。2月19日上午,短短半個多小時內,申屠錦就接了10多個電話。將近中午,她連桌上的油條饅頭都沒來得及吃。

為了儘快完善員工生活配套,江北企業培育中心提早召回返鄉過年的食堂負責人。2月19日,該負責人已解除隔離,今天就可復工,確保食堂順利開夥。

江北生活服務行業有序復工

2月19日上午11點左右,「老婆大人」量販零食連鎖店的負責人解先生從江北街道經發辦領到了復工備案書。這是江北首個準許復工的食雜店。本來打算春節不歇業的解先生表示,準備趕緊回去開門營業。

2月18日,東陽市印發《東陽市疫期生活服務行業有序復工工作方案》的通知,江北街道迅速行動。當天上午,街道黨工委書記葛劍召集經發辦開了碰頭會,下午又召開班子會議研究部署。

江北街道企業培育中心主任申屠錦說,該方案明確生活服務行業復工流程為備案制,只需通過商戶提交申請備案資料、審核、發放復工備案書三步驟,大大加快了復工步伐。

由於提早部署、準備充分,2月19日上午9點半江北街道365便民服務中心窗口開放以來,僅一個上午就發放復工備案書8份,涉及會計事務所、美發、配送等行業。

「推進企業、商戶復工僅是完成了第一步,後續加強防疫監管十分重要。」申屠錦說,江北街道制定了網格化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在每個社區確定市場監管人員、責任片警、責任醫生、行政執法人員等,協助社區、聯村幹部,每3天上門檢查一次,及時發現整改企業、商戶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海森藥業:信息化辦公減少防控壓力

2月17日,浙江海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視頻面試,確定了兩名外市的意向應聘者。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該公司充分運用信息化辦公手段,減少人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

海森藥業公司是一家從事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經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連續十多年穩居東陽市納稅百強企業榜單。該公司的復工頗受市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重視,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到該公司指導防疫工作。

據海森藥業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樓巖軍介紹,復工前,公司以視頻會議形式,數次召開班子成員會議、人事行政部例會等,研究確定疫情應急預案及具體實施細節,把復工日期從1月30日調整至2月10日。所有復工人員都要通過網絡參加疫情防控知識培訓,考試合格才能上崗。

1月30日,公司進行人員排摸,要求員工在「釘釘」軟體上填報行動軌跡、身體狀況等,並每日健康打卡。此外,各部門都在「釘釘」建群,上傳下達、溝通交流各項工作。

根據發展需求,公司今年要招聘幾十名車間操作工、機修工、外貿業務員、工程師等。節後復工以來,已通過視頻聊天的形式,進行了20多次面試。

海森公司的信息化,還體現在用餐上。公司推出了點餐系統,員工可以用手機自主選擇套餐並付費,到食堂後馬上就可取餐,減少了排隊時間。為應對後續人員全部返崗後,食堂就餐空間不足的問題,公司騰空了車庫,並按一定距離擺放餐桌。

海森藥業公司按照復工流程、訂單的輕重緩急,有序組織員工返崗。「公司80%以上員工都來自省內,今天就到崗了20多人,現已陸續返崗150餘人,2個產品已復產。」樓巖軍說。

在疫情面前,海森藥業公司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承擔社會責任。疫情爆發後,消毒防護物資十分緊張,而用於消毒的乙醇恰好是該公司生產原料之一。公司質量部工作人員調配了75%酒精,公司董事長王式躍則到義烏工廠購置了2000多個酒精分裝噴壺瓶,分裝後贈送給員工、周邊村民等,共計1噸多。2月9日,該公司通過東陽企業家協會,從南非購置N95口罩,並捐贈了9000餘只給市紅十字協會、醫院及周邊村民。

澳亞織造:快馬加鞭生產口罩耳帶

2月17日下午,在浙江澳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5樓車間,成排的提花機在轟鳴聲中,踏著節拍,吐出一根根雪白的鬆緊帶。自2月11日復工以來,該公司24小時不間斷,快馬加鞭生產口罩用鬆緊帶。

浙江澳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各類鬆緊帶、織帶的研發和生產。上月底,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傳播,公司接到了緊急求購口罩用鬆緊帶的電話。公司董事長盧壯凌快速安排捐贈。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公司又從同行處買來耳帶捐贈,共計50萬米。1月22日,盧壯凌還想方設法採購緊缺的N95口罩,並捐贈了3000個。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一直在動員會員企業生產口罩等疫情防護物資。我們作為會員單位和口罩配套企業,加快生產義不容辭。」盧壯凌說,企業復工得到了江北街道、江北派出所、江北衛生院等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幾乎每天有人過來檢查指導。

澳亞織造公司生產的口罩用鬆緊帶,將首先供應給15家省級重點民用口罩轉產企業。「當前口罩生產企業面臨熔噴布、無紡布、耳帶等原材料耗盡的問題,產能受限。」盧壯凌說,據相關部門統計,國內企業一天口罩產能2000萬隻,但實際需求5.6億多隻,缺口巨大。「所以,我們現在每天24小時,加班加點地趕貨,每天都要發貨。」

口罩用鬆緊帶是低端產品,而澳亞織造公司主要生產中高端產品。為此,公司一方面改造現有設備,另一方面增購新設備。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澳亞公司仍有百餘名外地員工無法如期返崗。對此,澳亞公司組織管理人員充實到一線,並通過多渠道協助外來員工順利返廠。「我市開通了專車,接送經批准復工企業的返鄉員工,我們也上報了員工名單。現已有近100人返崗,其他人員也正在陸續返崗中。」盧壯凌說,公司在復工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制定了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準備了充足的防護用品,對員工情況進行摸排登記。復工後,首先對本地員工進行了防疫培訓和演練。同時,制定應急預案,設置了7間隔離用房。特殊時期,公司免費為員工提供一日三餐,並要求本地員工自帶餐具,分開就餐。

據悉,目前澳亞織造公司每天口罩鬆緊帶的產能為1噸。隨著員工的增加和設備的增購,未來產能將達到每天3噸左右。

江北街道安監所負責人彭來華

協力助企安全復工

2月18日下午4點半,彭來華結束了江北企業培育中心企業的現場復工驗收工作,回到辦公室後就抓緊時間整理相關資料,爭取早日讓企業安全復工。

彭來華是江北街道人武部幹事,兼任街道安監所負責人,承擔著轄區企業人員管控、風險排查工作。自東陽市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他和聯企幹部一家一家統計,多的時候,每天要排查三四百人。

企業人員返東途徑多、來源雜,排查工作必須細之又細。彭來華帶領街道經發線第三大組成員逐一上門核查登記,不漏過一條從高速出口卡口、企業主匯報等各種渠道匯總而來的信息。此外,他們還加強夜間巡查,查看企業宿舍亮燈窗口,確保排查不漏一人。

將近一個月來,彭來華時刻處於「備戰」狀態。無論返東人員什麼時候回來,接到消息後,他都及時上門實施隔離。他理解被隔離人員的心情,所以即便對方不配合也不氣惱,不斷耐心勸導解釋。

近期,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對返東人員的管控更趨精細化,既要杜絕不符合條件的員工返崗,還要儘可能多讓一些合格員工上崗。每次有新的政策出來,他都第一時間研究,看懂讀透,便於更好地指導企業。比如,途經重點疫區的自駕車人員返東,是否需要隔離14天?信息的解讀對企業十分重要,他都要及時準確傳達到位。

有的企業坐落在小區裡,因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導致外地返工人員無法順利進入。得知情況的彭來華不怕為難,積極跟小區協調,處理矛盾。

在江北街道經發辦、安監所、江北派出所、江北衛生院等部門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截至2月19日,江北街道已有45家企業通過驗收,32家企業復工。

經常和高風險管控人員接觸,彭來華一度擔心會影響家人,回到家後就把自己隔離在房間。「我妻子非常理解支持。她是市紅十字會醫院醫生,認為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就無需害怕,還指導我做好進家門的防疫三步驟,專門在家門口放了一隻丟口罩的桶。有了家人支持,我工作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思科製冷防疫復工做到「三落實」

2月18日早上7時半許,浙江思科製冷股份有限公司大門口站著一排戴口罩的員工,有的在測體溫、有的在噴消毒液、有的在作記錄,井井有條。

為了能夠安全順利復工,公司做足準備功夫,做到組織、宣教和行動「三落實」。公司於2月3日成立了防疫復工指揮部,由董事長陳俊健任指揮長,下設宣教組、檢查組、聯絡組和後勤組。

陳俊健說:「疫情就是命令,復工就是責任,每一個人都要肩負使命,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不得懈怠。」

為提升員工防疫意識,公司在廠區張掛大紅標語8條、塑膠板標語牌38塊、塑封標語74張。

要確保員工安全,防疫物資必不可缺。公司採購配備了5把額溫槍、40瓶消毒酒精、40千克過氧化氫,以及防護服、乳膠手套等。

公司要求員工一律戴好口罩,每天測體溫2次,工作場所每天消毒2次;在食堂布置餐位100個,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實行分批就餐;在宿舍準備隔離間60間,首批24位外地返回員工已經入住隔離。

自2月12日復產以來,截至2月18日,該公司已經復工的員工達248人,佔員工總數的73%。

據悉,自2月5日以來,該公司從響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高度出發,支持廣西壯族自治區4家「小湯山醫院」建設、福建省3家口罩廠生產,快速把54臺淨化型醫用組合式空調機組、19臺模塊機組發往所購的醫院與廠家。

相關焦點

  • 石嘴山公安助力企業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
    自2月15日以來,石嘴山市公安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開復工,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通過實施『項目警官』、簡化網上審批手續、開闢綠色通道、嚴打盜竊企業行為等措施,為全市企業提速開復工打下良好基礎,截至目前,全市主要骨幹企業正常生產,26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正常生產企業140家,佔規上企業比例54%;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65%,人員返崗率73%。
  • 南雄烏逕鎮復工復產步入「快車道」
    壓緊「責任鏈」,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3月7日早上,烏逕鎮洪亮製衣廠門口站著鎮包片幹部鍾波,他正督導企業給十幾個女工進行體溫測量。像他這樣當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引導員」「服務員」「監督員」的鎮幹部,為數不少。
  • 林彥芹到中大體育產業集團督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林彥芹到中大體育產業集團督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2020-02-14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蚌埠市婦聯走訪調研女企協會員企業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蚌埠市婦聯走訪調研女企協會員企業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促進」 2020-05-19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工復產熱潮來襲 企業門店裡來了一群「藍色小蜜蜂」
    網格員走訪企業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通訊員供圖株洲網2月28日訊(記者 周圓 通訊員 馬傑)嘀嘀嘀,外賣小哥的車又開始了穿梭,鏘鏘鏘,工廠的機器又開始轟鳴,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又開始了有序的繁忙……隨著復工復產的熱潮來臨,天元區網格員們防疫的戰場轉移到了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 涪陵高新區工業企業近期將全面復工
    凱高玩具車間生產現場記者 朱志強 攝    2月29日,記者從涪陵高新區獲悉,目前高新區78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安全有序復工,3月10日前將實現轄區所有工業企業全面復工    兩手抓兩手硬 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當天上午,記者在凱高玩具重慶有限公司大門口看到,工人們戴著口罩按照一定間距排隊有序接受酒精消毒和體溫檢測,在領取備用口罩後再陸續進入廠區。
  • 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為涉案企業復工復產打「強心針」
    「加速度」 同安區檢察院這樣做 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近日,同安區檢察院該案件承辦檢察官實地查看並了解該企業的廢水排放設施、汙染物處理及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 【復工復產】持續提升!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達到1511家
    【復工復產】持續提升! 昨日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了解到,截至3月31日,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1511家。其中,全市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469家規上工業企業和604家園區工業企業全部均已復工復產。 作為產值10億元以上的規上企業,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後開足馬力、恢復產能、擴大產出,生產經營迅速步入正軌,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和效益「搶」回來。
  • 浙江嵊州:監督加服務 為復工復產提供加速度
    企業負責人給嵊州市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幹部魏立行發來微信。  日前,魏立行在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專項檢查時,了解到歐米茄服裝有限公司有一批著急訂單,特地召回了負責重要工序的一名雲南籍員工。但員工趕來後,屬地鄉鎮要求其主動家隔離14天。企業負責人說,這名員工不能上班,意味著整批訂單都不能如期交付。
  • 浙江三門海遊街道:復工復產春意濃
    連日來,海遊街道主動靠前,精準幫扶,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實落地,復工復產消息捷報頻傳。海遊街道黨工委書記丁志元表示:「在這場防疫復工復產統籌『戰』中,海遊街道周密部署,舉全街道之力嚴防嚴控,頂住經濟壓力,嚴格按照復工指引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復工復產穩妥有序推進。」
  • 梅州:規上和園區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今日,記者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截至3月30日,全市復工復產工業企業累計1511家。其中,全市472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剔除因政策或市場因素停產的3家企業,其餘469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全市606家園區工業企業中,剔除因政策或市場因素停產的2家企業,其餘604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 統籌「兩手抓」需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
    4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要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等重要方針。這為我們下一步統籌「兩手抓」,即一手抓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  當前,在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的同時,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 對失信行為約束應當「兩手都要硬」
    因此,在約束與懲戒市場主體失信行為問題上,應當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從市場信用角度來講,對所有失信行為都要一視同仁、嚴懲不貸。要嚴格按照指導意見所提出的各項要求,一項一項落實,一個一個約束,決不能讓失信行為在市場蔓延,也決不能讓失信者在市場獲得不該獲得的利益。
  • 寶安:「大數據+智慧化+暖服務」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寶安:「大數據+智慧化+暖服務」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2020-03-03 1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磐安縣司法局「三劑良方」破解企業復工復產難題
    磐安縣司法局認真學習貫徹有關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相關工作部署,立足司法職能,積極服務企業復工復產,開出「三劑良方」,打通復工復產企業「任督二脈」,提振企業「精氣神」。一、開展拉網式排查,為企業打入「預防針」。
  • 南京市計量院為醫藥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計量保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南京市企業逐漸復工復產,在當前疫情防控新的形勢和要求下,南京市計量院一邊抓好內部防控,一邊做好服務企業,為企業的復工復產提供計量保障。在接到南京力博維製藥有限公司、南京漢欣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檢測需求後,該院立即組織檢測人員前往,圓滿完成其復工復產關鍵計量儀器的檢測任務。
  • 浙江桐鄉市全力為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資金支持
    原標題:我市全力為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資金支持   不久前,生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浙江桐鄉市稅務局402.8萬元的退稅款,這讓公司財務負責人戴菊英頗感意外,「我們2月17日剛提交退稅申請,沒想到第二天稅款就到帳了,稅務部門的高效讓我們企業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感覺特別暖心。」
  • 復工復產|雨城區醫保局以「三個明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原標題:復工復產|雨城區醫保局以「三個明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為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負擔、緩解企業經營困難,雨城區醫療保障局以「三個明確」嚴格執行「階段性減徵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助力雨城經濟社會發展。
  • 百萬工業APP平臺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復融—新聞—科學網
    2月22日,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聯合多家網際網路及工業企業、相關部門等召開網絡座談會,並發起《百萬工業APP抗疫助能——大企業幫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復融》行動。
  • 朝陽區「1+1+4」政策落地添動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度」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測試」,朝陽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在商務工作方面推出「1+1+4」系列政策,有力推動了全區商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