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區陵北街107號一戶居民反映樓道感應燈不亮,鐵西區豔新街44號樓高先生反映小區入住一年樓道沒有安裝感應燈……進入冬季後,很多居民樓的感應燈也開始「貓冬」,導致部分市民經常摸黑上樓。感應燈容易損壞、部分市民不願承擔換燈費用等原因使「失明」感應燈成為困擾市民們的難題,夜越來越長,樓道燈的光明對保證居民安全出行顯得更為重要。
昨天,部分區樓道燈管理和維修部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醒市民,要正確使用公共照明設施,自覺愛護和保護樓道燈,發現損壞及時報修。
樓道燈有故障原因不簡單
記者了解到,瀋陽市1998年5月啟動了「樓道亮化工程」,大大方便了群眾。但是由於多方面原因,小區內樓道燈出現損壞的情況時有發生。
記者在和平區振興街一處小區採訪時聽到了居民的意見:「樓道燈不亮,一些膽小的女生自己不敢上樓,只能在樓下給家裡人打電話,讓家人接應。還有上歲數的老人摸黑上下樓,比較容易摔傷。」大東區安全防範服務中心孫先生分析了樓道燈不亮的原因:政府明確規定樓道燈應該使用小於25W的燈泡,但是我們在維修的過程中發現個別人家為了讓樓道更亮,私自換上了超過25W的大燈泡,有的燈泡甚至達到了200W,超了標準數,個別燈座都燒化了。此外記者了解到,為了美化樓道,物業進行刷漿,樓道燈受潮,也造成了損壞;暖氣分戶時施工人員不小心刮碰到了樓道燈,居民搬家或是抬放大型物品的過程中不小心也會損壞樓道燈。鐵西區安全防範服務中心劉女士介紹:「我們平均每天至少接到二三十個樓道燈報修電話,都及時進行了處理。我們希望居民發現問題及時報修,以便我們儘可能快地維修和更換。」
樓道燈不亮報修有說道
皇姑區安全防範服務站工作人員介紹,居民發現樓道感應燈不亮,可以拿自家的燈泡試一下,如果燈亮,說明燈座和線路沒問題,只需換個燈泡就可以了,反之則需要維修燈座和線路。
記者從幾個區安全防範服務中心和服務站了解到,樓道感應燈線路故障從感應燈安裝之日算起,該部門保修一年(人為損害不在保修範圍內),第二、三年需付維修費15元。三年後,感應燈的壽命結束後需重新更換,費用為30元。該維修費用應由受益人平均承擔。但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部分區執行的標準不太一樣,居民在維修前請先詳細諮詢。
這些電話請記準
現在瀋陽市各區都設有安全防範服務中心和服務站(俗稱亮化辦),負責樓道燈等設施的安裝和維修。居民如果遇到樓道燈線路故障,可以撥打維修熱線報修。
瀋陽市部分區維修電話:
和平區:23210165
瀋河區:22922732
鐵西區:25842715
皇姑區:86216897
大東區:24320291
東陵區:24262575
于洪區:88824299
本報記者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