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水蚤的繁殖

2021-02-13 魚遊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講講水蚤的繁育

 

說來也巧

我本科生畢業論文做的就是水蚤,於是還是有點東西可以教給大家的

 

雖然我大部分也是從網絡上學來的,,,,先來段百科

 

水蚤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鰓足亞綱。俗稱魚蟲。

水蚤體小,長約2毫米,淺肉紅色,生活在淡水中。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幹部,具背甲,軀幹部有軀幹肢(胸肢)5對,為運動及呼吸器官。

 

我估計你們也不會看,看了也不會懂

 

來點簡單粗暴的

 

養魚的朋友們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水蚤,水蚤又名魚蟲,是優良的活餌料

因為水蚤蛋白質含量高,且含水量大易消化

因此用來帶苗長得簡直飛快

我是比較喜歡配套水蚤加粉料,魚苗一天一個樣

 

廢話少說,談談怎麼養

 

還是先列下重點

溫度

光照

食物

生存空間

溫度

溫度高於15度就可繁殖,但是25到30度之間比較容易爆缸,溫度過高可能會熱死,溫度過低會休眠產冬卵,繁殖數量大打折扣

現在各地都在降溫了,所以要養水蚤的話需要有加溫措施

光照

光照其實還是蠻有必要的

因為我這裡是溫室裡面,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有補光和無補光的區別,而且水蚤有趨光性,打個燈對水蚤有富集作用,比較容易撈取撈取

食物

其實水蚤很好伺候,可以說有機物都能利用,像動物糞便,洗米水,酵母粉什麼的用來養都會活,這個可以百度,介紹很詳細

我這裡用的是過期粉料,調成水,然後均勻潑灑

還是那句話,千萬不過量,不然水的氣味會非常的難以描述,而且樓主的設施因為太大所以不好換水只能停餵幾天使水變清,水壞了也不利於水蚤的生長繁殖

生存空間

就是說該用多大的容器養,水深該有多少,密度

首先容器的選擇,這點要求其實很低,我在直徑10cm的玻璃瓶,郵政56789號泡沫箱,1.2m玻璃缸,直徑2m帆布池子甚至池塘裡都有養過,且密度都能達到很高,這裡就推薦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容器來養,根據自己需求量的多少來選擇多大的容器,容器越大肯定產量越高

水深一般也無特別要求,但是最好超過20cm的水,比較好撈

密度的話需要注意了,水蚤密度達到一定時,因為生存空間不足就不會再多長了,久而久之就會都滅了,所以我這裡一般是一天撈一次這樣子

總的來說,要餵很簡單,維持有點困難,需要經常照顧,有時候控制不好就會團滅

但是優點還是有滴,不會壞水,而且繁殖迅速,其實只需要幾個甚至一個水蚤就能繁殖出一個種群,所以如果水蚤數量驟減了別擔心,有種在,好好照料就能長出一群

水蚤的營養其實並不比飼料高,百分之90的含水量,乾物質再分配到蛋白來說其實所剩無幾,但是呢,由於含水量高營養容易被吸收

 

   且配套我這裡的粉料使用,營造了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讓魚兒隨時隨地都能有東西吃,所以小魚可以長得特別快,達到了可控生態精養的目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的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事多動手,不妨自己試著養養看,不要擔心,就算只剩一個水蚤,你也可以創造一個族群

   那不如,給你的魚兒來點水蚤?

也不必買得太多,自己學會怎麼養才是王道,我們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要是不會養遇到問題了,先百度

百度不出來也可以問我(我很嫌棄)

哈哈哈哈,如果有空的話,知無不言,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水蚤的科普、飼養與繁殖
    科普部分:水蚤是一種小型的甲殼動物
  • 奇妙顯微攝影:水蚤背馱6個未受精卵-攝影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下...
    水蚤(Daphnia)圖中所示的標本是另一種水蚤--Daphnia。從它的體內背部位置可以看到至少有6個未受精的卵,因此這是一隻雌性水蚤。有趣的是,雌性水蚤並不需要雄性就可以實現繁殖,它是通過孤雌生殖方式進行生育的。通過孤雌生殖方式,未受精的卵同樣可以發育出功能齊全的後代。事實上,雄性水蚤也只有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才可能會出生。當雌性水蚤確實與雄性交配後,它們就會產下另一種特殊的卵。這種卵外面有一層堅硬的保護殼,也被稱為休眠卵。2. 玫瑰旋輪蟲
  • 猛水蚤是棲息於巖礁海岸蓄潮池,等地的匍匐性橈足類
    導語:猛水蚤是棲息於巖礁海岸蓄潮池,等地的匍匐性橈足類猛水蚤是棲息於巖礁海岸蓄潮池等地的匍匐性橈足類,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強,因而容易培養,所以是有可能高密度培養的餌料生物。但長崎水產試驗場10把猛水蚤與紡錘水蚤比較,全長7.3毫米的稚魚在短時間內就能習慣於猛水量的行動,攝取能力逐漸提高,作為餌料並不遜於紡錘水蚤。另外,福岡水產試驗場1)也研究了猛水蚤的營養,認為它的餌料效果和紡錘水量是一樣的。由上所述,今後要更好地研究培養技術,積極利用活餌料。
  • 談談龍魚的繁殖,這些條件你能滿足它嗎
    龍魚是一種大型的熱帶淡水湖,也是一種珍貴的大型觀賞魚,它的霸氣、漂亮、兇猛都深受養魚愛好者喜歡,隨著養觀賞魚越來越平民化、普遍化,養龍魚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人工繁殖龍魚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我們普通「玩家」基本上都沒人能人工繁殖的,到底要想龍魚在人工魚缸裡繁殖,條件還是很苛刻的
  • 談百靈鳥人工繁殖的一點做法(轉載)_鳴鳥樂園
    編者按:本文轉自邢臺雀友(微信號:wxid_j9e7dgyb7dx422),文章雖不長,但指出了百靈鳥整個繁殖過程中好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如種鳥交配後幾天開始搭窩?搭窩耗時幾天?搭窩結束後幾天開始下蛋?產蛋結束後孵化幾天時雛鳥出殼?雛鳥出殼後幾天便可以從鳥窩取出進行人工填喂?第一窩雛鳥被取出後老鳥再過幾天搭窩來繁殖第二窩?
  • 探索生命的奧秘:繁殖究竟有幾種不同方式?
    話又說回來了,有性繁殖可以很好的解決變異的問題,那無性繁殖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為何還能如此壯觀繁衍不息呢?其實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在不斷的複製過程中可以產生一定的錯誤率,這種錯誤率很小,只有2x10-4-10-6 ,這樣的變異相對有性生殖產生變異的幅度是很小的,但是採用無性生殖的生物往往繁殖速度快,產生個體數目很多,大腸桿菌的繁殖一代需要20分鐘,以此計算,在最佳條件下8小時後,1個細胞可繁殖到200萬上,10小時後可超過10億,24小時後,細菌繁殖的數量可龐大到難以計數據和程度。
  • 皮皮蝦的養殖技術和繁殖技巧分享
    4、孵化口蝦蛄的產卵繁殖對環境條件尤其是對底質、洞穴和光線要求嚴格,沒有合適的條件便不產卵,或即使產卵也不孵化。因此要在玻璃纖維圓缸(直徑2米×1.0)底部放入採自潮間帶的軟泥(厚20~30釐米),鋪平,加上海水至離泥面30釐米處,用次氯酸鈉浸泡24小時消毒,再中和、洗滌,並使缸內海水pH值與過濾海水一致,再用黑布遮蓋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