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有一位中國的老太太在經過一輩子的努力掙錢,在即將去世的時候終於攢夠了錢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老太太在臨終時幸福地閉上了眼睛。在美國有一位同樣的老太太,在辛苦掙錢一輩子後終於還清了房子貸款,然後也幸福地閉上眼睛。
這個故事是我聽過最早的關於提前消費的故事,講的是早期中國人和美國人的不同消費理念,這個消費理念就是超前消費。在這個故事中兩位老太太都擁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但是中國這位老太太一天也沒有在自己的房子裡住過,而這位美國老太太卻在自己的房子裡住了一輩子。
雖說房貸也是一種提前消費,但是房貸對於想要擁有自己房子的人的意義重大。還有好大一部分人用房子當成一種投資,把房子賣掉的還會有收益。大家也不會因為房貸出現破產的情況。房貸雖然會帶來相當大的壓力,但是因為房這個商品的特殊性,房貸是不會把自己拉入經濟的深淵的。
但現在的年輕人會把上邊的故事當成人生信條,誤以為其它的消費品也可以用來超前消費,這個時候超前消費就變成了毒藥,把你一步步的拉入深淵中。
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和各個貸款平臺都是用於超前消費的工具。但是這些工具不是免費使用的。
超前消費是指當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購買現在所需的產品或服務,以分期付款,預支形式進行消費。今天花的是明天的錢,明天花後天的錢,用明天的錢去圓今天的夢。雖然今天畫著很舒服,但是明天畢竟還是要還的。需要還的的時候就會發現很殘酷了。
雖然信用卡和花唄一些平臺會讓你提前一個月消費不收手續費不收利息,但是前提是你在下個月能還上那些錢。如果還不上就會有人給你介紹可以使用分期,然後你就會繼續花下下個月的錢去填今天的窟窿,這會像個沼澤一樣讓你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在能還上的前提下,有的人可以維持這種消費方式的平衡。有些還不上的人就會開始用借唄和貸款平臺的貸款去還昨天畫過得錢,但這些是要利息的。如果用上貸款,那就說明自己的收入不足以支撐自己的提前消費。這些貸款也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到最後張開血盆大口把自己吃掉。
現在好多的人是每個月發完工資,還完房貸、車貸和花唄就一分不剩了,被迫的繼續花明天的錢。這些人如果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在還完車貸房貸後就可以解放了。但是有些人是拿著貸款去買包買手機,完全過著跟自己收入不匹配的消費。這些人的財務註定是會失去平衡的。
想要超前消費也需要認清自己的經濟能力,不要為了那些虛榮心害的自己前路盡失。如果還不上那些消費的貸款,那後邊等待的很可能就是法院的傳票。那些小平臺的什麼裸貸套路貸更會把你吃得連骨頭都不剩。理性消費才是能讓自己更加輕鬆的消費方式。
比如說車貸,如果你沒有經濟能力,那麼可以試著買臺二手車,即無經濟壓力,也可以有一個性價比高的代步工具。把那些超前消費的毒藥吐掉,回歸到理性消費的道路上才是經濟發展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