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總幹是心臟向肺輸送血液的最主要大血管,一旦破裂,人會在極短時間內大出血致死,在肺動脈幹上動手術的風險不言而喻。那麼,如果患者的肺部腫瘤不僅長到了肺動脈幹上,甚至還長到了心臟裡,這該怎麼辦呢?
日前,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胡定中帶領副主任醫師耿峻峰及手術團隊成功挑戰了如此超高難度的手術,為一位罹患肺部腫瘤的患者進行了「左上葉中央型肺癌支氣管肺動脈雙袖式切除+左下肺動脈與肺動脈幹端側吻合術」,且在未進行體外循環的情況下,完整切除了患者已侵犯至肺動脈幹和心臟的腫瘤。
前些日子,因咳嗽、痰血兩個月之久的劉老伯在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經過氣管鏡檢查,確診為左肺上葉中分化鱗狀細胞癌,且胸部CT發現病變已累及左肺動脈。就診的醫院表示手術難度太大,無法為其進行治療,這可讓劉老伯急壞了,難道這麼大個腫瘤就要一直留在身體裡了嗎?輾轉求醫後,劉老伯帶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胸科醫院求助。
胡定中接診劉老伯後仔細為其進行了各項排查,發現萬幸的是,患者的腫瘤尚沒有全身轉移跡象,且心肺功能也未發現手術禁忌症。但是,胸部CT顯示,他長在左肺門的腫瘤不僅侵犯左主支氣管,還侵犯了左肺動脈及左上葉靜脈根部,甚至可能一直侵犯到肺動脈幹。這下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了!
他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傳統而言,像劉老伯這樣的左上葉中央型肺癌患者,醫生大多會採取支氣管肺動脈雙袖式切除手術,將長有腫瘤的部分切除,再完成支氣管、肺動脈血管的精細吻合。「但是劉老伯的腫瘤已經長到了肺動脈幹上,還極有可能侵犯心臟。人的肺好比一棵大樹,劉老伯的腫瘤不但長在了主要的樹枝上,也蔓延到了樹幹,如果只把樹枝切除,腫瘤還殘留在樹幹上,這樣的手術毫無意義;但如果切除樹幹的話,樹還怎麼活呢?」無從下「刀」,更難以下「刀」,擺在胡定中團隊面前的如同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胡定中團隊最終還是決定迎難而上。經過數次細緻充分的討論,他們為劉老伯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左上葉中央型肺癌支氣管肺動脈雙袖式切除+左下肺動脈與肺動脈幹端側吻合術。同時,從患者康復角度考慮,這一手術還將在沒有體外循環輔助的情況下完成。在確保療效的前提下,手術團隊將獨闢蹊徑,從患者肺動脈幹的側壁進行阻斷切除,也就是從「樹幹側面」進行腫瘤切除,既可以把腫瘤切乾淨,又能保證大血管的正常供血。
手術當天,耿峻峰主刀開始了手術。根據術前檢查結果,醫生們預估到腫瘤可能已經侵襲心臟,需要切除一小部分心房。果然,術中探查打開心包後發現,腫瘤已沿著左上肺靜脈侵犯至左心房處,因此他首先將左上葉靜脈連同一部分被侵犯的左心房一併切除。緊接著,團隊將劉老伯的左主支氣管受腫瘤侵犯一段連同左肺上葉一起切除,然後把左下葉支氣管和左主支氣管殘端接起來。
接下來就是術中最困難的部分,醫生們需要將左肺下葉動脈與肺動脈幹的側壁吻合。耿峻峰臨時阻斷了部分肺動脈幹的側壁,留出一小塊相對安全無血流區域與左肺下葉動脈吻合。說起來的寥寥數字看似容易,但在術中,醫生的每一次下刀及每一針縫合都要精準而謹慎,稍有差池,就將發生難以控制的致命大出血情況,患者會在數十秒內死亡。
在冷靜嫻熟的技術保駕護航下,最終,整場手術不到兩小時順利完成,術中冰凍病理提示,腫瘤已被根治性切除。目前,劉老伯恢復狀況良好,已能下地活動,不日便可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