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他循循善誘、深入淺出,永遠要多問學生一句「懂了嗎」;在科研中,他治學嚴謹、細緻入微,對學生的困惑與問題保持「秒回」;在生活中,他平易近人,整天笑呵呵的樣子,是學生眼中和善的兄長;在同事眼中,他思維敏捷、銳意進取,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就是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20年度安徽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學校首屆「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培養人選疏瑞文老師。
微笑是師者仁心
「我的導師疏瑞文老師是一個特別容易相處的人,他遇到人總是笑呵呵的,包括每一位學生。」這是2018級研究生吳越對疏老師的最初印象。的確,熟悉疏瑞文老師的人,都知道他是愛笑,只要一見面,他總是笑呵呵地與大家打招呼,然後聊聊近況,引導搞好學習與生活,言語中充滿著關心與鼓勵。
疏老師的微笑源自他的平易近人、師者仁心,總是讓同學們積極面對各種問題與困難。2018級研究生張佳賓說,當自己學習生活上有困難時,老師總會及時發現並幫助解決,他會了解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並對其鼓勵而非與學習無關就反對,讓每一個人都能張弛有度,更高效地投入到學習與科研中。
對吳越來說,疏老師是一位亦師亦友、良師益友型的導師。他會在你科研沒有頭緒的時候提供一些可行的實驗方案,在你低落時找你談心;會在你實驗過程中嚴格規範你的操作,犯簡單的錯誤也會批評你,實驗成功也會隨學生們一起開心;會告訴你一些長大後該懂得的道理,人需要一些鬥志,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節假日之前,會讓實驗室聚餐、聊天,像朋友一樣聽著大家說著一些事情;想到有意義的學科競賽,都會讓大家積極參加,幫忙修改申請書;經常關心學生的生活,比如生活費夠不夠花、食堂飯菜好不好吃等,很貼心也很暖心;重要的是,公私分明,該批評時批評,該表揚時表揚,讓每一位學生在克服困難中找到自信,在拿到成果中培養能力。
「愛笑的人身上都是滿滿的正能量!」這句話用在愛笑的疏瑞文老師身上是至為貼切的。作為一名教師黨員,他的微笑源自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在教學工作中始終按照「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目前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開設了10餘門理論與實踐課程,年均教學工作量350學時以上,指導培養2名碩士生分別獲2018和2019年國家獎學金,1名碩士生獲2019年院士獎學金。微笑是師者仁心,他用微笑為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傳遞進步的「維生素」、成長的正能量!
「秒回」是言傳身教
疏老師不管夏天還是冬天,不管工作日還是休息日,只要你有問題要找他,基本都會「秒回」,告訴你如何解決,或者親手幫你解決。說起疏瑞文老師的日常工作狀態,所有學生都為之折服。
2019級研究生萬宗理清楚記得科研中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實驗室測試時有個樣品測了很多次都沒找到最優的填充比,當時正是午睡的時候,他懷著忐忑的心情給老師打了電話,以為會挨批評,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疏老師立馬進入了工作狀態,了解情況並最終確定了實驗的最優參數,還專門給大家開會,強調只要有關實驗的事,任何時間都可以聯繫他,大家瞬間被老師兢兢業業耕耘的精神所震撼。
2018級研究生張佳賓回憶到自己初次選導師時與疏老師討論課題,當時的自己對於科研、選題完全不懂,是疏老師耐心講解、一步步將她引入科研這扇大門,「在他身上,我學習到了當定好一個目標時,要為此規劃好每一個階段性的目標,並為之準備,而非只是口頭上的空頭支票;學習到了當遇到不懂的知識時,努力去用各種方法弄懂而非放棄;學習到了他不恥下問對科研學習嚴謹認真的態度。」
2020屆本科畢業生李寧寧真切記得撰寫畢業論文時,疏老師特別嚴格,小到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說實話特別佩服老師,修改我們的畢業論文他特別認真細緻,隔幾天就讓我們匯報一下論文進展情況,細心幫你修改,沒有任何厭煩。」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疏瑞文老師始終認為,既要引導學生懂得治學與人生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科研作風,更要親力親為、言傳身教,這是春風化雨、水到渠成的力量!
奮鬥是使命召喚
在科研工作中,疏瑞文老師不畏艱難,勤奮努力,勇於創新,聚焦碳基新型吸波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了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傑青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安徽理工大學博士基金項目等。以安徽理工大學為第一單位,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osites Part B,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olloidsand Surfaces A,Materials Letters,Synthetic Metals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33篇,其中SCI論文28篇(JCR一區論文17篇,單篇影響因子>10的論文3篇),同時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3篇,累計被引用600餘次。授權及實審中國發明專利10項。擔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Carbon, Composites Part A, Composites Part B,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Inorganic Chemistry等20餘個國際學術期刊的審稿專家。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安徽省和江西省科技廳專家庫成員、中國複合材料學會會員、中國化學會會員。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
「偉大是熬出來的!」在疏老師的悉心指導下,2018級研究生張佳賓在研一就發表了高質量的SCI論文,品學兼優並獲得了2019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談到疏老師對待治學的態度,她印象深刻,當在實驗中遇到困難或者對發生的現象有疑問時,疏老師總會很認真地跟大家分析原因,找出發生這些現象的條件以及依據,不僅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實驗每一步細節和所加料的目的,還能在實驗中學到很多相關知識和論文中需注意的要點和理論。
「為人治學,其道一也!」這是我國著名哲學家、優秀的教育家高清海的名言。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黨員,疏瑞文老師潛心教學科研、踐行育人初心,用自己的仁愛、責任、進取,把立德樹人作為師者的第一要務,「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實際行動為學校的「雙一流」創建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書寫了新時代傑出青年教師的精彩華章。
(撰稿、核稿:化工學院 錢元、王大賢 編輯、審稿:宣傳部 夏雅鳳、阮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