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愛情:愛上身患絕症的他,再嫁給他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楊建鄴,龔阿玲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收錄於話題#科學家系列2個

- 本期故事關鍵詞:疾病與愛情 -

更令簡驚訝的是,他故意向她顯示出敵意,似乎在盡力阻止他們之間的進一步交往。簡明白了,他由於絕望而處於痛苦的情感糾葛中。他不想繼續傷害年輕的簡,他想獨自承受自己的災難。簡明白了霍金的痛苦,她也明白要與霍金分手,可已經太晚了!她已經同他交往甚密,沒有辦法解脫了。

1962年10月,霍金來到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

霍金決定以宇宙學作為自己將來的研究對象。他覺得在當時物理學的兩個研究方向中,宇宙學對他的吸引力最大,因為宇宙學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理論框架——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而另一個研究方向是基本粒子物理學(研究電子、質子和中子等亞原子的物理學),他認為這門學科在當時還缺乏一個合適的理論框架,物理學家除了發現更多的粒子,並把它們像植物學研究那樣進行分類,就沒有什麼可做的了。因此他決定選擇宇宙學。

霍金原來在申請中表明,他想讓弗雷德·霍伊爾成為自己的指導老師,當時霍伊爾是國際知名的天文學家,曾於20世紀60年代前後,與美國天文學家威廉·艾爾弗雷德·福勒提出恆星內部元素起源的理論。但是劍橋大學給霍金安排的導師不是霍伊爾,卻是一位他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天體物理學家丹尼斯·西阿馬。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裡,霍金對這種安排很失望,甚至認為是一場災難。但後來他發覺他想錯了,西阿馬是一位很優秀的科學家,不僅可以隨時幫助他解決疑難,而且能夠激勵他,使他渡過了人生最可怕的難關。

霍金在進入劍橋大學後的第一學期情況很糟,像剛開始進牛津大學時一樣,而且更糟的是在學習廣義相對論時,他才發覺由於自己在牛津大學時不用功,數學基礎沒打好,因此困難重重;再加上劍橋大學研究生的課業遠比在牛津讀大學時重。在這種困難面前,霍金感到跟不上學習進度,甚至連找一個合適的博士研究課題都難。西阿馬看出霍金似乎迷失了方向,他樣樣都幹得既不好又不順心。西阿馬認為,為了使霍金走出困境,關鍵是要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研究課題,這樣就可以激發他的積極性和巨大的潛力。但要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研究題目可不那麼容易,這是因為當時廣義相對論對於物理學家來說,還是一門十分生疏的理論,而且又十分深奧,能充分理解它已屬不易,要想找一個研究的課題當然就非常非常困難了。

就在這個時候,霍金的身體狀況日益令人擔憂,出現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幾乎毀掉了霍金。但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場從天而降的巨大不幸,倒使得霍金遇到的困難開始化解。

事情是這樣的:進了劍橋大學以後,霍金覺得自己的手腳越來越不靈活,走路時不能走直線,總像喝醉了酒一樣,東扭西歪;鞋帶散了想把它繫上,他都無法做到;向酒杯倒酒,總是倒到酒杯外面,灑得到處都是。西阿馬開始並不知道霍金的嚴重毛病,只發覺這個很聰明的學生有些口吃,也不認為這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在霍金寒假回家期間,霍金的父母終於察覺出霍金嚴重的毛病。有一次,他與母親一起去滑冰,他無端地摔倒了,而且無論怎樣努力,都爬不起來。他的父母由此堅持要求他去向家庭醫生諮詢一下。霍金從小就動作不能自如,所有球類的運動他都不行,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原因他不願意參加體育運動。到了牛津大學以後,他迷上了賽艇,成為舵手,有時也划船,行為上的笨拙似乎減輕了一些。正因為好轉了一些,他在牛津上三年級時,對自己又日漸笨拙的行為能力並沒有在意,以為是考試臨近時心理上的原因所致。到劍橋大學以後,情況變得似乎更嚴重了,霍金自己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同意和母親一起去會見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又把他介紹給一位專家。1963年1月中旬,剛過完21歲生日不久,霍金到一家醫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檢查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在1月下旬劍橋大學開學的時候,他還住在醫院裡。本來他可以住單間病房,但他的社會主義思想原則促使他住進普通病房。普通病房裡除了他,還有一個患有白血病的小男孩。

檢查完了以後,醫生給他開了一點維生素,並建議他回到大學去繼續學習,最後的確診還要等待一段時間。霍金回到劍橋以後不久,診斷結果出來了:他患的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正式學名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在英國這種病通常被稱為「運動神經細胞症」;在美國被稱為「盧·格裡克症」,這是因為美國有一個著名的棒球運動員盧·格裡克患這種病去世。

霍金的母親認為,一定要向醫生問清楚,作為母親她可以為兒子做些什麼。醫生告訴她,患這種病的病人將由於肌肉萎縮導致運動功能減退,並可能癱瘓;其也會日益感到說話和吞咽困難,逐漸喪失說話能力;最後,呼吸肌受到侵害,引起肺炎和窒息,死亡就降臨了。在整個患病過程中,大腦不受侵害,因此思維能力和記憶力不會受到影響,而且這種病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

醫生估計病人只能活兩年半左右的時間。最後醫生說:「這是非常令人傷心的事情。這麼一位優秀的青年,在他的生命巔峰期就橫遭不幸,真令人惋惜。」

伊莎貝爾問:「我們還有辦法嗎?我們可以對他施行任何有效的治療嗎?」

「我毫無辦法。」

霍金的病確診以後,他的父親非常著急,不惜一切代價為兒子尋找治療方法。他到處收集有關ALS以及可能治療它的信息,在熱帶病研究所與同事們討論與ALS相類似的疾病。他甚至與美國病毒學家丹尼爾·卡爾頓·蓋達塞克聯繫過,這位科學家後來因為發現熱帶慢性病(庫魯病)病毒的起源和傳播機制,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但是所有的努力都無濟於事,幾乎所有的醫生都說ALS是不治之症,所有能夠用上的治療手段都無法使病情緩解。

弗蘭克在失去希望並停止努力後,找到霍金的導師西阿馬教授,對他說:由於他的兒子沒有指望活到完成博士學業所起碼需要的三年時間,在這種情形下,能否讓他的兒子用更短的時間完成學業?西阿馬教授說:「任何人也不可能在少於三年的時間內完成博士學業。」他知道霍金有非同一般的智力,但是作為導師,他既不願意違反規定,也不願意他的學生只是隨便應付就得到博士學位。

當霍金知道自己得了一種不治之症,並在幾年之內就要結束他的生命,他感覺受到了一個致命的打擊。像所有得知自己患上絕症的病人一樣,他不斷地向上蒼髮問:「為什麼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呢?為什麼我要這樣悲慘地死去?」

但沒有任何人能回答這些問題。

他感到十分絕望,認為自己活不到完成博士論文的時候了。於是,他整日聽他喜愛的華格納的音樂,試圖讓華格納那充滿神秘主義的、具有超人力量的樂聲拯救絕望中的他。霍金曾經說:

「1963年我被診斷得了運動神經細胞症之後,就變得喜歡華格納的作品。因為他的樂曲風格和我陰暗的情緒相投……《尼貝龍根的指環》系列的四部歌劇是華格納最偉大的作品。1964年,我和我的妹妹菲莉帕一起去德國的拜羅伊特看這個歌劇。那時我對《尼貝龍根的指環》尚不熟悉,所以系列的第二部《女武神》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這是沃爾夫岡·華格納執行製作的,舞臺幾乎是全暗的……」

他的同學德瑞克·鮑尼曾經寫過以下的回憶文字:

「史蒂芬總是非常笨拙,但是大家沒有以為這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他在牛津讀書的第三年快結束時,有一回在宿舍從樓梯上摔下來。那時,也沒有人認為這是什麼很不尋常的事情。

後來,有一次鮑尼到劍橋,本想在飯廳裡找人共進午餐,但是也許天太冷沒有找到一個人。這時正巧霍金進門來,他慷慨地去買了啤酒回來,並放到桌子上。在倒啤酒時他把啤酒潑出來了許多。」

霍金告訴鮑尼,他在醫院裡住了兩個禮拜,做了一系列檢查並被診斷得了病。他非常直截了當地告訴鮑尼,他的身體將逐漸運轉不靈,只有思維仍然是完好的,但是他將不能和外界溝通。慢慢地,只有他的心臟、肺和頭腦仍能運行,但不久他的心臟或肺也會逐漸失去功能,然後就會死去。

他還告訴鮑尼,這是不治之症,完全不可預見:可能在短期或長期內穩定下來,但是永遠不可能變好,根本不知道會在6個月內還是20年內死去。可是他得這病時年齡比大多數病人年輕得多,他們懷疑他會更早而不是更晚死亡。鮑尼說:「這個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但是我的反應對於霍金而言已經無濟於事。我很清楚地知道,他沒有信仰,這使我更加難過。因為我知道霍金會質問自己:『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得這種病?為什麼是現在?』他只能坦然接受這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就我所知他從那時開始進行一些研究。」

但是,霍金並沒有頹廢到像某些媒體所渲染的那樣糟糕。對此,霍金頗有些不以為然。他在1993年出版的《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一書中寫道:

「……我也許活不到完成博士論文。我感到十分倒黴。我就去聽華格納的音樂。但是雜誌上說我酗酒是過於誇張了。麻煩在於,一旦有一篇文章這麼說,另外的文章就照抄,這樣可以引起轟動效應。似乎在印刷物上出現多次的東西都必定是真的。」

但真正能夠拯救他的還是他自己。過了一段時間,他終於從絕望中振作起來。這也許與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有關係。

其一,他在住院時,鄰床的是個患了白血病的小孩。那個小孩最終死了,這是一件很讓人傷心的事。但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霍金突然醒悟到:「很明顯,有人的命運比我還糟,至少我的情況還沒使我感到自己有病。當我為自己難過時,我就想起了那個男孩。」

其二,在絕望時,他常常被一些令人感到痛苦的夢所打擾,這些噩夢有時使他從頹廢中驚醒。霍金曾回憶說:「我出院不久,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被處死。醒了以後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的生命還可以延續一段時間的話,那我還可以做許多有價值的事情。我的一個深刻體驗是,當一個人面臨早逝的危險時,就會體驗到活下去是值得的。」

他甚至於慶幸自己從事的是純腦力勞動的研究,這樣,他患的疾病不至於使他過早中斷他的事業;如果是實驗物理學,那他的事業可能會就此終結。

其三,他終于振作起來而沒有被殘酷的疾病擊倒,是因為在這期間,認識了一個非凡的女性:簡·懷爾德——他未來的妻子。

簡的出現到以後他們的結婚,徹底改變了霍金對生活的態度,他曾說:

「因為我估計自己活不到完成博士論文,所以看來研究已沒有什麼意義。然而,疾病在以後的時間裡似乎緩和了一些。我開始懂得了廣義相對論,並在研究上獲得進展。但是真正使我的生活改變的是,我和一個叫簡·懷爾德的女士訂婚。這使我有了活下去的目標。也就是說,如果我要結婚就必須有一份工作。」

1962年夏天,簡剛考完聖奧爾本斯中學的高級水平考試,她和好朋友黛安娜·金決定輕鬆一下,進城裡去喝茶。她們出門走了不到100碼,簡忽然看見街對面有一個奇特的身影:一個年輕人,長著亂蓬蓬的棕色頭髮的頭低著,踉踉蹌蹌地朝著相反的方向走著。這個年輕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根本沒有注意到街對面的姑娘正盯著他。簡覺得這是一個古怪的人。黛安娜說:「那是史蒂芬·霍金。」

簡對剛見到的這位年輕人有一種特殊的感覺,並有一種奇怪的預感:會很快再見到他。接著,簡到西班牙玩了一趟,回來後得知,倫敦的威斯特菲爾德學院錄取了她。寒假期間,黛安娜和她哥哥舉辦了一個元旦聚會,簡當然被邀請參加。

在這次聚會上,簡第二次看到了霍金,他正在向牛津大學的朋友講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這些有趣的故事吸引了簡,她饒有趣味地聽著。

後來,簡回憶這一次對她一生有重要意義的見面時說:

「我被這個獨特人物的幽默感和個性所吸引。他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確實很有意思,特別是他講起那些笑話來笑得直打嗝,幾乎喘不過氣來。」

簡覺得霍金與她的遭遇有一些相像,在生活中都遭到一些挫折。但他樂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對自己的價值也有充分的認識。簡覺得,霍金的氣質,和那灰色的眼睛,有一種讓她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幾天後,簡收到霍金的一份請柬,1月8日是他21歲的生日,他們家要為他舉辦一個生日聚會;黛安娜也收到同樣的請柬。她們到霍金家參加了這次聚會,簡帶了一張唱片作為禮品。這是簡第一次與霍金家的人接觸,簡那時只有18歲,膽小怕事,一個人坐在角落裡,傾聽人們談話,陪伴她的是霍金的弟弟愛德華,他坐在她的膝上。

又隔了一段時間,簡和黛安娜以及黛安娜的朋友伊莉莎白,在一家經常光顧的咖啡館裡享受休閒時光。黛安娜突然問伊莉莎白:

「你們聽說霍金的情況了嗎?」

伊莉莎白說:「聽說了,很糟糕,是吧?」

簡急忙問:「怎麼了?我沒聽說什麼呀。」

黛安娜說:「他住了兩個星期的醫院,他患上了一種可怕的病,可能導致癱瘓……他們認為他也許只能再活兩三年。」

簡聽了大吃一驚。她簡直難以相信,一個如此年輕和自信的生命,竟然面臨死亡的威脅。簡心事重重地回了家,老是擺脫不了霍金的影子和對他的命運的擔心。她媽媽知道簡喜歡上了霍金,就平靜地對她說:

「你為什麼不為他禱告?這可能對他有幫助的。」

她們家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因此簡接納了母親的建議。

大約一個星期後,簡在等去倫敦的火車時,驚訝地看見霍金提著一個帆布手提箱,搖搖晃晃地從站臺上走過來。更讓簡驚訝的是,他看起來似乎很快活。見到了簡,他顯然十分高興,在日光下,他滿臉的微笑,清澈透明的灰色眼睛,顯得特別動人。他的容貌中有一種很特別的東西,也許是氣質,深深吸引了簡,而且下意識地想起了她心目中的英雄——英國海軍上將納爾遜勳爵。

他們兩人在車上愉快地交談,簡提到聽說他住院的事情,他只皺了皺鼻子,沒接這個話茬;簡也覺得自己有些唐突,談論他的病實在太殘酷了。於是,他們又愉快地談起別的事情,好像一切都挺好的。他是回劍橋去的,簡到倫敦上學,分手時霍金對簡說:

「周末我常回家,我能請你一起去看戲嗎?」

「當然。」簡高興地回答。

後來,他們不斷地約會,感情日益加深。到6月份,霍金的身體狀況明顯惡化。有一次他開車去簡家接她去劍橋參加舞會,簡把他介紹給了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沒有表示一絲驚奇或意外。但霍金瘋狂開車引起的顛簸,實在讓簡感到恐懼。

舞會結束回家後,簡興奮地向母親講述舞會的情形,母親微笑著傾聽著。簡說:

「我斷定,我實際上是很喜歡他的,只要不經常遭受他瘋狂開車的顛簸……我完全被他迷住了,被他那明亮的藍灰色眼睛和顯出酒窩的微笑弄得心神不寧。」

霍金迷人的微笑曾經感動過很多人每次與霍金分別,都會給簡帶來無窮的思念;而每次短暫的重逢,總會給兩個人帶來衷心的愉悅。

1964年年底,簡又去西班牙訪問,因為她在大學學習的是西班牙文學,所以她需要體驗西班牙城鎮的生活。好不容易熬到回家的時候,她急切地想要見霍金。

這次,簡發現霍金變了:除了要經常拄著拐棍走路以外,他身體狀況似乎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顯得極為消沉,失去了往日的風採。他憂鬱、憤世嫉俗,常常沉默不語,或者長時間聽華格納的歌劇,試圖用華格納那尖銳迴旋、節節升高和誇張的音符,宣洩他內心潮湧般的騷動和怨恨,安撫那脆弱敏感的神經。

更令簡驚訝的是,他故意向她顯示出敵意,似乎在盡力阻止他們之間的進一步交往。簡明白了,他由於絕望而處於痛苦的情感糾葛中。他不想繼續傷害年輕的簡,他想獨自承受自己的災難。簡明白了霍金的痛苦,她也明白要與霍金分手,可已經太晚了!她已經同他交往甚密,沒有辦法解脫了。

簡對霍金的愛是真誠的、純潔的,甚至是崇高的。她認為,幫助她心愛的人擺脫絕望,是上帝交給她的任務,是上帝對她的一次考驗。

由於簡的愛和溫情,霍金終於改變了他的絕望和沮喪,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開始更自信和愉快地對待學習和他們之間的愛情,不再認為未來是毫無希望的一片漆黑。在兩位英國人麥可·懷特和約翰·格裡賓寫的一本書《史蒂芬·霍金的科學生涯》中,他們認為,簡對霍金的生活起了極重要的作用。

他們寫道:「毫無疑問,簡在這個時候出現是霍金生活的重要轉折點。他們兩人開始頻繁見面,兩人的關係也在發展。簡使得霍金克服自己的絕望,並重新樹立生活和學習的信心。與此同時,霍金繼續緩慢而艱難地攻讀博士學位。」

1964年10月的一個星期六晚上,在劍橋,霍金吞吞吐吐地低聲向簡求了婚。當時室外一片昏暗,小雨淅瀝不停。

簡接受了霍金的求婚。簡和霍金的生活和命運,由此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原來簡想從事外交工作的想法,現在也被她拋到了腦後。

簡當然也碰到了許多打擊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以為愛情只是一條色彩斑斕的彩虹,那就錯了。簡在答應霍金的求婚之後,許多驚訝、疑惑、警告……不愉快的事情,都向她迎面襲來,她想躲開都不可能。

簡的好朋友黛安娜一聽到她和霍金訂婚的消息,就驚叫起來:

「哎呀,簡,你要嫁到一個非常癲狂的人家去了!」

霍金家的確有許多獨特的習慣,尤其在聖奧爾本斯這個知識分子極少的地方,而弗蘭克夫婦都畢業於牛津這樣名牌大學,的確讓鄰居們感到他們的言行有些古怪而癲狂。但這一點,簡還能夠適應,雖然霍金家的人的自信和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也有點讓她覺得不舒服。

1965年2月的一個寒冷的早晨,霍金熱切地期待心上人的到來,不過不是為了談情說愛,正如簡後來所說:「實際上是指望我充分施展秘書的技能,為他打出一份工作申請單。」

不幸的是,簡在前一天晚上跳舞時,由於高跟鞋後跟在地板上滑了一下,她重重地摔在地板上。結果左手腕骨折,到醫院急診室用石膏將左胳膊固定起來。由於固定得太緊,手指成了烏青色,不得不在第二天一早把石膏去掉再重新包紮。當霍金看見簡的左手被石膏繃帶裹著的時候,他並不是首先表示同情和問候,而是由於簡可能打不了字而顯出一臉的震驚和失望。簡後來回憶說,霍金失望的表情完全打消了她想得到一點同情的念頭。

霍金,以及他的家人,似乎都是一心只有自己事業的人,並認為其他人都應該無條件服從這一個「偉大」的目標;至於別人的感受,他們似乎從來都很少關心。可以說,這從一開始就在他們的婚姻裡埋下了隱患。但是要徹底明白這些,簡還需要時日。後來,霍金兩次婚姻的失敗,使他說出「我從來都不知道女人在想些什麼」。其實,他不是不知道,是他不想、不屑於知道這類事情,因為這類事情在他看來是不值得他去思考的。這就是霍金家的特點。他們非常理性,不喜歡表現出親切、溫柔和嫵媚,認為這些情感會腐蝕理性。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家庭傳統,讓別人認為他們家是「非常癲狂的人家」。

霍金十分沮喪地解釋說,他一直希望簡為他打出一份申請書,申請得到凱斯學院研究員的職位,而且馬上得交上去。簡是一個總能理解他人和體諒他人的女人,所以在她聽了霍金的解釋之後,不但原諒了霍金不體恤她的行為,反而為自己跳舞時摔傷了胳膊而感愧疚,於是用沒受傷的右手打出了霍金急需的申請書。

對於這些小的摩擦,具有奉獻精神的簡都可以靠自己的寬容和博愛化解。但有一個恐怖的幽靈卻時常從隱藏的幕簾後面偷偷向她投來陰沉、刻薄的眼光,讓她不得安寧。霍金的父親一再提醒簡:考慮到霍金的病情,一年對於他來說也許過於理想,人們無法保證他能生存那麼長的時間。這種提醒也許是善意的,是在暗示著什麼,但對簡來說,這簡直太可怕了。無論她在什麼時候想考慮和安排一下未來,這個可怕的惡魔、恐怖的幽靈,就會悄悄地阻止她,影響她的每一個決定和反應。

每當她陷入無法解脫的恐怖和煩惱中時,她總是靠祈禱獲得所需要的幫助和支持。是上帝和信仰給了她勇氣和決心。

正在這時,霍金在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他的成就也鼓勵了簡,給了她巨大的勇氣。

簡在回憶她與霍金從相識到最後訂婚的過程時,曾經說過:

「我想找到生存的意義,起先我只是想照顧他,但後來我們成了戀人。」

訂婚之後,霍金覺得生活仍然是美好的,生活下去的目標和勇氣也有了,而當務之急是寫好博士論文,並找到一份能養家餬口的工作。霍金從此擺脫了以往那種懶散的生活作風,開始真正地用起功來。

原標題:《愛上身患絕症的他,再嫁給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修仙文,他身患絕症,離奇失蹤,五年後成絕世大帝歸來,重振巔峰
    修仙文,他身患絕症,離奇失蹤,五年後成絕世大帝歸來,重振巔峰各位愛看書迷們好呀,我是阿嫻觀劇,很高興你點進來閱讀,每天必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各位親們的關注哦,這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呀,鼓勵一下小編會更加努力地給大家推薦各種精彩的小說哦,還有看到喜歡的小說可以直接點書卡閱讀的哈,或者先收藏著也行哦
  • 「霍金沒有離開,他只是去宇宙旅行了」
    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
  • 霍金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一位科學家
    霍金,雖不能說是家喻戶曉,卻也是科學家中罕見的就連不少普通人都熟悉的名字。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從1979至2009年,他任盧卡斯數學教授,這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他肌肉萎縮、全身癱瘓、不能講話,唯一能動的只有兩隻眼睛和三根手指。就是在如此異常艱難的境況下,他提出了自己的宇宙論、黑洞輪、外星人論、星際移民論、高維空間論等,使人類朝著發現科學奧秘的方向不斷邁進。霍金的「個人信仰」是:世界上並不存在神,自己是無神論者,宗教相信奇蹟,但是奇蹟不能和科學並存。
  • 霍金去世 | 他到底對人類有什麼實質性的貢獻?
    霍金表示,如果想擺脫滅絕滅絕命運,人類需要重新尋找新的家園,離太陽系最近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是人類最大的希望。這不並是霍金第一次發出「末日」預言,我們來看下霍金預言時間表。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個人資料簡介他在哪些方面做過貢獻
    【霍金到底厲害在哪?他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或許大多人都和大話君一樣,對於霍金的了解只是基於學校課本上的簡短介紹,但是我相信,對自然科學稍感興趣的同學,絕對會對他印象深刻。驚訝的不僅是他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動,更令人感嘆的,是他那僅有的「先知」一般的大腦,對宇宙科學的大膽探索和預測,一次次刷新著人類的宇宙觀。「宇宙之王」的稱號,當之無愧。
  • 推薦電影:《霍金的故事》
    你了解霍金嗎?或許從前你在書本上讀到他身殘志堅的故事,從師長口中獲悉他超凡脫俗的思維…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敘述霍金早年生涯的電影----《霍金的故事》,讓你從電影娓娓道來的鏡頭裡,看見一個不一樣的霍金。影片由我們熟悉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
  • 你們看中霍金的成就,我更看中他的堅強
    就在2018.3.14,我們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仿若冥冥中註定,他出生到死亡,都與他最喜歡的伽利略和愛因斯坦牽扯不清,引人遐想。生於伽利略忌日,逝於愛因斯坦誕辰,仿佛像是與自己的偶像來一次隔著時空的互動,幽默的霍金在生命的最後又調皮了一把。
  • 身患絕症也配擁有愛情,這部電影賺了我太多眼淚
    2019年上半年,又一部「絕症愛情片」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這部由賈斯汀·貝爾杜尼執導的《五尺天涯》,又名《觸不到的戀人》,憑藉其真摯的劇情大獲好評,收穫了許多觀眾的眼淚。影片講述了一個真摯感人的愛情故事。同為囊腫性纖維化患者的男主角Will和女主角Stella從厭惡對方到並肩作戰,再到相互欣賞、深愛對方。
  • 長文:霍金離世,時間簡史之外,是他更偉大的愛情「簡」史!
    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雖然人走了,但是他的《時間簡史》卻可以永遠流傳,他取得的有關於黑洞的理論成果,也將繼續指導著無數天文學者。他的預言雖然看似荒謬,也開始逐漸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注意!當然,霍金的愛情也足夠唯美,只是很多人都不了解!
  • 霍金在世時,我們只關注他地球毀滅的預言,卻忽略他還有傳奇愛情
    霍金的家人也發表了聲明,稱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說實話,小的時候一直以為霍金是不死之身的神,突然聽到他逝世的消息,總覺得有些恍惚不真切。同時,今天也是愛因斯坦的誕辰。兩位偉大科學家的生死,難道真有冥冥之中的天意嗎?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在宇宙論與黑洞領域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萬物理論》:看透空間和時間的霍金,他的愛情卻輸給了時間?
    《萬物理論》是一部講述霍金生平的傳記片,主要回憶了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的愛情故事以及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傳奇。 霍金作為英國以及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關於他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今天只想談談,霍金作為普通人,他的婚姻故事。
  • 霍金在輪椅上度過大半輩子,那他的3個孩子是如何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卡爾·貝克 我想在現在二十一世紀,應該是沒有人會不認識「史蒂芬·威廉·霍金」,眾所周知霍金先生是英國一位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而他的作品《時間簡史》、《我的簡史》也同樣是受到了各種熱愛物理的人士的追捧。不過這麼優秀的一位科學家,也許是天妒英才,他在最美好的年華、最有作為的年華患上了盧伽雷氏症,身體僅僅只有三個指頭可以自由活動。
  • 靜夜思|他是探索宇宙的傳奇!告訴人類「時間有開端」
    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世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今天,霍金的三個孩子發表聲明,宣布了父親當天去世的消息,稱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霍金的成名始於他對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進行研究之後,1974年3月1日,霍金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闡述了自己的新發現——黑洞是有輻射的。這一發現被認為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進展,他的論文也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
  • 上帝開了次玩笑,霍金送回了宇宙,量子科學讓他復活嗎?
    霍金說:「我只是像一個在沙灘上玩耍的小孩,偶爾拾到一塊較為光滑的貝殼,而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尚未被認識和發現。」由於霍金患了肌萎性縮側索硬化症(ALS,也稱運動神經元病),他是脆弱的、痛苦的,又因他有巨大的精神追求和忘我的科學探索,他又是堅強和快樂的。霍金深知,「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 科學巨人霍金寫書也被退稿?修改後,暢銷全球尤其在中國賣得最多
    除了學術頭銜外,霍金教授還是一位科學鬥士,他身患絕症,全身癱瘓,只能依靠語音合成器與人交流,但他的思維是無限自由的。他的百折不撓和堅持不懈,解開了很多宇宙奧秘,讓人類最終揭開宇宙神秘面紗的進程前進了一大步。這樣的科學鬥士,值得被後世永遠銘記。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霍金教授傳奇勵志的人生。
  • 史蒂芬.霍金輪椅上的巨人!他讓我們知道人生原來可以如此精彩
    史蒂芬威廉霍金這個飽受命運捉弄的科學巨匠,用自己對生活的樂觀,對明天的嚮往,對未來的期許,回擊了上帝對他開的玩笑。直至2018年3月14日逝世,76歲的霍金卻有55年與輪椅為伴,失去行走能力已經夠可怕的了,但霍金卻是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根手指能動。
  • 他只有20歲,身患絕症,家人決定相信一種「不靠譜」的療法,可以嗎?
    因為,有關部門的是否作為,決定了一名絕症患者能不能明明白白就醫,有尊嚴地走完這短暫的一生。這個小夥子叫Neil Fachon,他那陽光帥氣的外表和病床上的血跡、導管格格不入。一開始他並沒有太在意,以為這是自己在某次運動中造成的腦震蕩留下的後遺症,但是當他發現自己寫東西和吞咽變得很困難時候,他覺得不太對勁了。3月4日,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給他安排了一個MRI檢查。醫院的腫瘤專家告訴Neil,他得了一種罕見的腦癌–瀰漫性腦橋內在神經膠質瘤(DIPG),這種癌症目前無法治癒,患者通常在確診後的一年內死亡。這讓這個20歲的大男孩陷入了絕望中。
  • 霍金的生平事跡介紹 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
    史蒂芬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宇宙學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大家第一次認識到霍金也是從他身殘志堅的故事開始的。那麼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就讓我們看下霍金的生平事跡吧。
  • 霍金:被譽為「世界最聰明的人」,他的去世「世界再無愛因斯坦」
    霍金:被譽為「世界最聰明的人」,他的去世「世界再無愛因斯坦」史蒂芬·威廉·霍金是英國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他有「活著的愛因斯坦」、「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宇宙之王」、「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等等頭銜。
  • 「宇宙之王」霍金的浪漫愛情:我愛過你,我盡力了
    愛情 ,我也盡力了!」還說:「他很有趣,他是個怪才還有那顆漂亮的灰眼睛,我應該就是這樣愛上他的」史蒂芬霍金也是在這一次的聚會上愛上了年輕漂亮的簡。同一所學校中,年輕帥氣的霍金展露了在科學上的怪胎頭腦,和簡的關係也在不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