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儀器公司TOP20榜單出爐:7家上升 5家下滑

2020-12-06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3月4日,最新一期C&EN雜誌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儀器公司TOP20排位名單。C&EN自2010年開始發布全球分析和生命科學儀器製造商排行榜,今年已是第十次發布該榜單。

  2018年,生命科學和分析儀器製造商保持了過去幾年的發展勢頭,C&EN跟蹤的20家公司的整體儀器銷售額增長了6.2%。 雖然經濟條件良好,但貿易問題使經營環境變得複雜。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糾紛可能會破壞製造安排,並提升工具成本。

  總體而言,一些大型企業主導著科學儀器市場。前五大儀器製造商佔去年前20家公司銷售額的一半以上。僅賽默飛世爾科技一家就佔前20名儀器銷售額的23%。

  排名前10位的公司佔銷售額的78%,低於2017年的79%。前10名的合併銷售額相比去年增長了5.8%,而排名前10位的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7.5%。

  今年的排名反映了幾個顯著的位置變化。丹納赫從第2位下滑至第5位,島津、羅氏診斷、安捷倫科技三家公司的排名因此上升。據儀器信息網統計發現,榜單中共有7家公司排位出現上升,另有5家公司排名下滑。

  平均而言,排名公司的總銷售額中只有約24%是分析和生命科學實驗室儀器,許多公司還有工業測量設備和其他非研究相關設備等業務,榜單儘可能將這些業務排除在外。大部分被調查公司的銷售額來自消費品、軟體和服務。

2018全球儀器公司TOP20榜單


  註: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上述結果是指公曆年度。部分數據是根據2018年平均匯率換算得出的。a.公司對2019年3月31日結束的財政年度的估計。b.僅在該部門的儀器銷售結果。 c.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止財政年度。d.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財政年度。e.根據公司展望進行估算。來源:C&EN,公司數據

  除了排名,C&EN還提供前20家公司的簡短介紹。 除了這些數字之外,這些信息回顧了2018年影響行業領導者的關鍵變化,並預測了他們2019年可能的發展趨勢。

  1、賽默飛世爾科技

  2018年儀器銷售額:63.3億美元

  賽默飛世爾科技這一最大的科學儀器製造商在2018年完成了5.4億美元的收購,其中包括收購BD先進生物加工業務,該業務年銷售額約為1億美元,並為賽默飛的產品組合增加了細胞培養基。賽默飛還收購了IntegenX,這是一家用於法醫和執法的人類身份識別DNA技術提供商,重點在於提升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地位。該公司還尋求通過收購電子顯微鏡供應公司Gatan的協議來擴大其儀器產品組合,這筆9.25億美元的交易將為賽默飛增加1.5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和約320名員工。 Gatan補充了賽默飛世爾2016年以42億美元收購電子顯微鏡製造商FEI以及2017年底收購Phenom-World,後者是一家荷蘭小型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生產商。

  與其他儀器製造商一樣,賽默飛世爾受到持續貿易糾紛的影響。在最近與分析師的一次電話會議上,執行長Marc Casper 承認,與中國貿易的新關稅對2018年的收益產生了負面影響。 「如果關稅確實是永久性的,我們已經制定了解決供應鏈的計劃。」

  2、島津

  2018年儀器銷售額:21.8億美元

  2018年,島津的儀器銷售額增長超過5%。該公司表示,儘管擔心英國脫歐可能帶來的影響,但歐洲經濟表現溫和復甦。島津還指出,由於基礎設施支出下降以及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中國經濟似乎在年底前放緩。在島津的分析和測量儀器部門,面向歐洲學術和研究機構的液相色譜儀和質譜儀產品銷量強勁,面向北美的醫療保健客戶的色譜儀和光譜儀銷售也很活躍。由於政策驅動,島津的環境監測儀器在中國的銷售額增加;然而在日本,由於製藥和化學品客戶的減少導致設備投資下降。島津表示將繼續投資醫療保健,並將應用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來擴大其消費品業務。

  3、羅氏診斷

  2018年儀器銷售額:20.6億美元

  去年瑞士藥物巨頭羅氏的分子診斷儀器和測試的銷售額增長了5%以上,業務排序部分的銷售額增長了4%,大多數增長來自病毒性疾病測試設備以及Cobas Liat聚合酶鏈反應血液篩查系統,後者主要用於快速流感和鏈球菌感染的檢測。羅氏表示,在區域基礎上,它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實現了強大的分子診斷銷售,另外北美的銷售也很強勁。

  4、安捷倫科技

  2018年儀器銷售額:20.2億美元

  安捷倫科技公司在C&EN排名中重新獲得第4名,2018年儀器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增長近4%,儀器佔公司49億美元銷售額的41%左右。在這一年中,安捷倫花費了超過5億美元用於收購。其中包括11月以2.5億美元收購ACEA Biosciences,這是一家細胞分析工具供應商,該交易補充了2018年1月收購的Luxcel Biosciences,一家基於螢光板讀取器的體外細胞檢測試劑盒的開發商。其他旨在推動該公司生物科學產品的收購還包括ProZyme,一家聚糖試劑,試劑盒和標準品供應商;以及為環境、食品和醫藥市場提供化學標準和認證參考材料的Ultra Scientific。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收購是2018年以2.5億美元收購Advanced Analytical Technologies,這是一家基於毛細管電泳的分析工具供應商。儘管貿易緊張,但中國仍是安捷倫關注的重點。執行長Mike McMullen在去年11月告訴分析師,該公司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首次超過10億美元。 「因此,儘管環境噪音很大,但環境仍然非常穩固。」

  5、丹納赫

  2018年儀器銷售額:19.4億美元

  科學儀器佔丹納赫近200億美元銷售額的不到10%,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在診斷、牙科、環境和應用解決方案方面開展業務。該公司去年通過收購基因組耗材市場的整合DNA技術來增強其投資組合,並為此支付了約19億美元,補充用於學術和藥物基因組研究的定製寡核苷酸產品線。執行長Thomas P. Joyce Jr.在第四季度對分析師進行了回顧,Beckman Coulter Life Sciences儀器業務取得了很好的成績。2019年,Beckman Coulter將受益於1月收購的Labcyte,後者帶來了處理液體的聲學技術。Joyce表示,徠卡顯微系統顯微鏡業務收入增長中等,由北美生命科學研究領導。另外丹納赫的質譜子公司Sciex的收入也高達個位數。 2019年2月,丹納赫同意為通用電氣的生物製藥業務支付210億美元,這是一家生物技術藥物生產設備製造商,新部門將為丹納赫帶來32億美元的銷售額。

  6、蔡司

  2018年儀器銷售額:18.3億美元

  德國蔡司集團在醫療、半導體和視力保健領域的設備銷售額達到近70億美元。C&EN報告了蔡司工業質量和研究部門的銷售情況,該部門生產顯微鏡和工業測量系統,約佔公司銷售額的27%。 該公司表示,在該細分市場中,2018年的銷售額增長不到1%,略顯疲軟。蔡司承認顯微鏡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並表示打算通過強調「創新領導力」來建立業務。

  7、布魯克

  2018年儀器銷售額:15.2億美元

  布魯克在2018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總收入增長了約7.3%,達到近19億美元。該公司的客戶在生命科學、藥物發現、化學品、金屬和材料科學等領域工作。其儀器包括質譜儀、核磁共振波譜儀、螢光顯微鏡和分子診斷工具。在第四季度,布魯克完成了對Hain Lifescience 80%股權的收購,該公司是用於檢測傳染病的分子診斷儀器和消耗品的製造商。布魯克還同意收購了光學計量專家Alicona Imaging,並獲得化學軟體公司Mestrelab Research的多數股權。總的來說,布魯克在2018年完成了8次收購,耗資1.8億美元。執行長Frank Laukien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預測,今年現有產品和服務的銷售額將增長4%至5%,而2018年為4.3%。

  8、梅特勒-託利多

  2018年儀器銷售額:15億美元

  實驗室儀器佔梅特勒-託利多2018年銷售額的一半多一點。該公司的儀器產品組合包括天平、移液系統、滴定儀以及用於樣品製備、臺式工作的設備,以及材料表徵儀器和熱分析儀。梅特勒-託利多還提供實驗室軟體、過程分析儀器和自動化學合成系統。在最近與分析師的一次電話會議上,執行長Olivier Filliol承認,由於不利的貨幣換算和高關稅,第四季度5%的「逆風」影響了收益。儘管有關稅,但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12%,Filliol表示他認為中國沒有放緩的跡象。雖然他對2019年的前景仍然樂觀,但「圍繞國際貿易爭端的宏觀數據和言論使我們保持謹慎。」

  9、沃特世

  2018年儀器銷售額:12.1億美元

  沃特世公司在2018年取得了穩定的一年。色譜和質譜儀器的總銷售額增長了5%,服務和消費品銷售額均增長8%。對藥品客戶的銷售額在2018年增長了5%,而2017年為7%。公司執行長Chris O』Connell在最近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的需求「繼續強勁」,第四季度主要由製藥業的強勁增長帶動。為了加強其質譜組合,沃特世最近推出了一種名為RenataDX的篩查系統,用於高通量臨床診斷。

  10、珀金埃爾默

  2018年儀器銷售額:8.89億美元

  珀金埃爾默在2018年度過了非常好的一年,整體銷售額增長了23%,儀器銷售額增長了27%。這一表現幫助該公司提升了C&EN排名的兩步。珀金埃爾默的儀器可用於環境、食品和金屬分析,並繼續強調診斷和藥物發現。 5月,珀金埃爾默通過收購上海光譜儀器加強了其環境、工業和食品測試業務,並帶來了紫外可見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以及配件等產品。該公司還以52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義大利的Dani Analitica。根據執行長Robert Friel的說法,Dani帶來了「關鍵軟體和必要技術」,以振興珀金埃爾默的氣相色譜業務。但珀金埃爾默在過去幾年中獲益更多,包括出售其醫療影像業務,收購Euroimmun Med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以及收購印度診斷疾病的試劑和儀器製造商Tulip Diagnostics。

2018年全球儀器公司研發支出榜單

  11、Bio-Rad Laboratories

  2018年儀器銷售額:8.71億美元

  Bio-Rad Laboratories提供一系列生命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斷產品。截至發稿時,該公司尚未公布全年業績,因此C&EN使用其第三季度報告估算了年度數據。 Bio-Rad的生命科學研究產品包括試劑、儀器和軟體。客戶包括大學和醫學院實驗室、製藥公司、食品檢測實驗室以及政府和工業研究機構。11月,Bio-Rad預計2018年的銷售額將增長4.5%左右。該公司還表示,在其經營的大部分地區,業務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12、Eppendorf

  2018年儀器銷售額:8.57億美元

  Eppendorf是一家德國私人公司,開發和銷售用於處理實驗室液體、細胞和樣品的儀器,以及消耗品和服務。其產品包括自動移液系統、離心機、混合器、光譜儀、DNA擴增設備、發酵罐、生物反應器和細胞作業系統。 然而,Eppendorf並未公布其儀器銷售,因此C&EN的排名基於總銷售額。這些銷售額是根據2018年中期的公司預測估算的,當時它表示2018年的銷售額將「以中等數字」增長。

  13、Spectris

  2018年儀器銷售額:7.23億美元

  2018年英國Spectris的材料分析儀器部門的銷售額增長超過16%。該部門包括Malvern Panalytical、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和Concept Life Sciences。 Spectris於2018年1月以超過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Concept,這是一家為製藥、農用化學品和環境客戶提供服務的合同研究機構。然而,Spectris的表現「低於預期」,Spectris在其年終結果中報導,問題包括兩個主要客戶的工作減少,以及獲得新實驗室和製造認證的延遲,不過整個材料分析部門的銷售受益於北美和亞洲學術客戶推動。 Spectris表示,在中國和日本,它受益於政府增加科學和技術支出的舉措。

  14、日本電子

  2018年儀器銷售額:6.48億美元

  JEOL的產品包括半導體、工業和醫療設備,但其65%的銷售額來自C&EN追蹤的科學和計量設備。 該公司生產電子光學、測量和分析儀器。電子光學儀器包括透射電子顯微鏡、能量過濾電子顯微鏡和光電子光譜儀。JEOL的測量儀器產品組合包括掃描電子顯微鏡、聚焦離子束系統和X射線螢光光譜儀,其分析儀器包括核磁共振系統、電子自旋共振系統和質譜儀。自安捷倫科技於2014年退出業務以來,該公司一直是大型核磁共振儀器的兩家製造商之一,另外一家則是布魯克。

  15、日立高新

  2018年儀器銷售額:6.13億美元

  日立高新技術有四個業務, C&EN跟蹤的是第四個,科學和醫療系統業務,佔公司年銷售額的9%。該業務的產品組合包括液相色譜儀、質譜儀和分光光度計,它還製作聚焦光束和原子力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業務將受益於日立2019年1月收購Applied Physics Technologies,後者是一家美國電子顯微鏡和其他儀器用電子源製造商。日立表示,截至2019年3月的財政年度,科學系統業務的競爭非常激烈,但總體需求強勁。

  16、尼康

  2018年儀器銷售額:5.71億美元

  C&EN跟蹤尼康的醫療保健業務,該業務包括生物顯微鏡、細胞培養觀察系統和超寬視野視網膜成像設備。在其截至2018年12月的財務報告中,該公司的市場狀況穩固,其銷售額主要在日本以外。 2018年2月,該公司向美國的細胞染色系統製造商Berkeley Lights投資了3000萬美元。 尼康表示,Berkeley的系統補充了其活細胞成像技術,並有助於進一步研究抗體藥物和再生藥物。

  17、Illumina

  2018年儀器銷售額:5.69億美元

  Illumina的儀器銷售額佔其收入的近17%,在2018年增長了10%以上。該公司銷售的大多數儀器用於新一代測序,但約7%是微陣列。該公司的客戶包括基因組研究中心、學術機構、政府實驗室、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以及23andMe等血液研究公司。作為基因測序市場的領導者,Illumina在2018年11月以12億美元的協議價格收購了其競爭對手Pacific Biosciences,該交易將使PacBio的長讀序列技術成為Illumina的短讀功能。今年早些時候,Illumina收購了Edico Genome,這是一家用於下一代測序的數據分析工具供應商。在C&EN跟蹤的儀器製造商中,Illumina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比例最高,接近19%。

  18、賽多利斯

  2018年儀器銷售額:5億美元

  生物加工和實驗室設備製造商賽多利斯在2018年的年度表現不錯,總銷售額增長超過11%。 C&EN追蹤的實驗室產品和服務部門的銷售額增長超過7%,低於2017年的21%。該部門佔公司銷售額的27%。 賽多利斯報告稱,下半年歐洲客戶的需求疲軟會影響業績。 該部門的部分銷售額增長可歸因於Essen BioScience的收購,Essen BioScience是一家用於藥物發現和基礎研究的細胞分析和儀器製造商,這筆3.2億美元的交易於2018年3月完成。到2019年,賽多利斯預計該部門的銷售額將增長5%至9%。

  19、奧林巴斯

  2018年儀器銷售額:3.57億美元

  除了最知名的相機外,奧林巴斯還為工業和健康相關市場銷售各種設備,產品包括手持式X射線螢光分析儀、無損檢測設備、工業視頻內窺鏡和顯微鏡以及生物顯微鏡。C&EN跟蹤的奧林巴斯業務是生物顯微鏡,用於藥物發現和臨床病理學。奧林巴斯表示,截至2018年12月,其生物顯微鏡銷售穩健,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國。

  20、Tecan

  2018年儀器銷售額:3.41億美元

  Tecan將其銷售額的58%歸類為儀器,其產品組合包括酶標儀、免疫分析設備和臨床自動化系統。 2018年9月,Tecan收購了新一代測序試劑供應商NuGEN。Tecan表示,這筆5500萬美元的收購擴大了其為科學研究和應用市場客戶提供的服務。收購NuGEN之前,2017年收購了移液活塞泵製造商Pulssar Technologies和實驗室自動化系統供應商Sias。

相關焦點

  • 2017全球儀器公司TOP20榜單出爐 賽默飛再度領銜
    2018年2月26日,最新一期C&EN雜誌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儀器公司TOP20排位名單,賽默飛連續四年蟬聯榜首。2018年2月26日,最新一期C&EN雜誌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儀器公司TOP20排位名單。
  • 全球科學儀器公司20強出爐 中國企業無一入選!
    全球科學儀器公司20強出爐 中國企業無一入選!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研究的重要保障。化工科研人員,你的實驗室都配備了哪些儀器?用的是哪家企業的?你知道全球科學儀器公司哪家最強?
  • MIT科技評論「2016 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榜單出爐,中國5家企業上榜
    當然,你也不能忽略那些今年剛上榜卻野心勃勃的創業公司,如面向普通消費者的 DNA 檢測機構 23andMe、決心對電池技術進行重新定位的 24M 以及僅成立 4年 卻在中國市場佔據先機的滴滴出行。這 50 家公司中主要涉及 5 個領域,「計算機與通信技術」 成為榜單中佔據公司席位最多的行業,共有 15 家企業上榜。
  • 2020中國公司市值500強榜單新鮮出爐,59家醫藥公司上榜(附榜單)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2020年新一期的中國公司市值500強榜單出爐。今年的榜單門檻再創新高,較2019年提高28.74億元,入圍門檻達到355.58億元。就榜單前三名的情況來看,騰訊以4.35萬億元市值位居榜首,阿里、臺積電分別以4.10萬億元、1.95萬億元的市值位居第二、第三位。
  • 盤點全球生命科學儀器公司Top 20
    2018年,生命科學和分析儀器製造商保持了過去幾年的發展勢頭:外媒跟蹤的20家公司的整體儀器銷售額增長了6.2%,一些大型企業主導著科學儀器市場。排名反映了幾個顯著的位置變化,丹納赫從第2位下滑至第5位,因為它報告的儀器銷售量低於2017年。三家公司因此上升:Shimadzu排名第二,其次是羅氏診斷和安捷倫科技。
  • 2018最新中國私有雲企業TOP20榜單
    其中,不僅有大量一手調研數據,觀點與預測,趨勢與判斷,以及中國私有雲市場品牌競爭力分析象限,最抓人眼球的當屬中國私有雲企業TOP20榜單,這也是2018年首發的第一份專業的私有雲企業排行榜。2017~2018年私有雲市場規模及增長計世資訊研究表明,預計2018年中國私有雲市場中硬體市場份額為66.5%,硬體下降幅度有加速的趨勢。軟體和服務則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計2018年市場份額分別將達到21.2%和12.3%。
  • 2018年美國床墊TOP20排行榜出爐,3S集體下滑!舒達連續8
    值得注意的是,榜單TOP3品牌——舒達、席夢思和絲漣也就是「3S」,相比2017年出貨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其中,舒達2018年出貨量為15.06億美元,和2017年相比下滑了9.4%。席夢思2018年出貨量為13.66億美元,下跌16.7%,絲漣2018年出貨量為12.76億美元,下跌6.0%。
  • 2019全球醫療器械100強出爐 7家國產企業上榜
    近日,國外權威的第三方網站QMED最新發布了《2019年醫療器械企業百強榜單》,該榜單根據2019年的營收狀況對全球醫療器械公司進行了排名。據統計,本次排名前10的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營收達1944.28億美元,全球共有51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
  • 2019年中國電子元器件分銷商TOP35營收排名出爐!
    總體來看,2019年中國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在下滑行情中穩步前行。數據顯示,本土分銷商TOP35的營收總額為2021.54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其中「百億俱樂部」從2018年的6家上升至8家,前三名分別是中電港、泰科源、深圳華強。
  • 基金公司全球排名出爐!19家中國公募入圍世界500強 你們家上榜了嗎?
    基金公司全球排名出爐根據全球知名諮詢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10月30日發布的「2016年全球500強基金公司調查結果」(Global 500 Research),共有19家內地基金公司入圍全球500強。
  • 2018年十大模擬IC供應商出爐 德州儀器繼續領跑
    據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數據顯示,憑藉108億美元的模擬IC銷售額和18%的市場份額,德州儀器(TI)在2018年繼續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領先模擬IC供應商。2018年全球排名前十位的模擬IC供應商據麥姆斯諮詢報導,2018年,德州儀器的模擬IC銷售額相比2017年增長了9億美元,增長量幾乎達到了排名第十位的瑞薩電子(Renesas)的模擬IC總銷售額。2018年,德州儀器的模擬IC銷售額佔其IC銷售額139億美元的78%,佔其半導體業務銷售額149億美元的72%。
  • 獵雲網「2018年最佳風險投資機構TOP20」榜單發布
    獵雲網「2018年最佳風險投資機構TOP20」榜單發布 【獵雲網北京】12月7日報導(文/饒翔宇) 今日,獵雲網在「聚勢謀遠 創變未來——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頒布了「2018年最佳風險投資機構TOP20」榜單。
  • 「2019全球25大生物技術公司」榜單發布,5家中國藥企上榜!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國外生物技術網站GEN發布《2019年全球25大生物技術公司》(Top 25 Biotech Companies of 2019)榜單,該榜單根據截至2019年10月30日的市值進行排名,數據來源於各大股票交易所或其他公開可用資源。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榜單中,共有五家中國生物技術公司上榜。
  • 2018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風電行業榜單出爐 中國中車居榜首!
    6月7日,福布斯發布《2018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該榜單是福布斯第16次發布,全球企業2000強一年發布一次,薈萃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上市公司。榜單共涵蓋60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公司,銷售額共計39.1萬億元,利潤為3.2萬億美元,總資產為189萬億美元,市值為56.8萬億美元。所有指標都較去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利潤增速達到28%。
  • 福布斯發布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單,22家中國企業上榜
    2018年9月20日,福布斯首次發布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單。該榜單匯聚了塑造數字世界的IT、硬體、媒體、數字零售和電信領域頂級上市企業。本榜單的範圍遍及全球,上榜企業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小米位列第73名,緊隨迪斯尼之後。
  • 2018券商投行IPO業務實力圖譜出爐 看六大榜單
    來源:券商中國2018年在市場調整、發行審核趨嚴的雙重壓力下,券商投行業務分化趨勢愈加清晰。今天券商中國的「盤點·2018」推出券商投行IPO業務盤點系列,以理清業務全貌。券商中國記者根據wind統計數據梳理,2018年以來有102家公司完成IPO並登陸A股,首發募資總額共計1357.20億元,IPO數量及募資規模同比都有大幅縮減。
  • 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207家中企入圍,3家進前十
    11月27日,在山西太原舉行的「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上,「2020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協鑫(集團)控股、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晶科能源控股、寧德時代、天能控股集團、新疆金風科技、龍源電力集團等207家中國企業進入「500強」榜單,比去年減少2家,中國入圍企業數仍居首位。
  • 2018年中國500強排行榜出爐:光伏行業公司達27家
    財富中文網於北京時間2018年7月10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該榜單由《財富》(中文版)與中金公司財富管理部合作編制,考量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今年中國500家上榜的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了39.6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上漲18.22%,漲幅翻倍;淨利潤更是達到了3.48萬億元,增長24.24%(作為對比,去年淨利潤漲幅僅為2.2%)。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為138.64億元,繼去年首次突破百億之後,提升了22.44%。
  • 二十一家基因公司入選2016中國「未來醫療100強」榜單出爐!
    二十一家基因公司入選2016中國「未來醫療100強」榜單出爐!活動中,動脈網創始人李大韜與嘉賓一同公布了2016中國「未來醫療100強」榜單。本榜單面向醫療健康產業,遴選出了100家代表未來醫療的中國創新醫療企業。旨在通過這100家企業,去發現和挖掘中國未來醫療產業的核心力量。
  • 全球創新企業100強榜單出爐 日本39家摘得桂冠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Livedoor門戶網站11月11日報導稱,美國智能信息提供商湯森路透公司根據年度專利數據,評選出100家具有創新力的企業和機構,並公布「2014年全球最具創新力的100強企業」排行榜,其中日本以評選出39家創新企業位居全球首位。與2013年選出28家企業位居第二相比,此次可以說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