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掃的二維碼 到底是什麼原理?這麼好用

2020-11-26 驅動之家

1974年夏天,在俄亥俄州的一家雜貨店裡發生了一件完全改變我們購物方式的事情。 當時,一位職員掃描了口香糖包裝的上的UPC碼。從此, UPC碼順勢在市場上大為流行。現在你在每件上架產品上都能找到它的蹤跡。和條碼一樣,UPC碼構建了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橋梁,給每個人都提供了一個條碼掃描儀,讓大家都有機會瞬間獲取條碼中所包含的數據。 

作為條碼的第一種形式,UPC碼是一維的。它們只包含單向的信息。一維碼非常有效,但只能承載少量的數據,比如數字產品代碼。但是,隨著數字世界越變越複雜,我們非常明顯地感覺到自己需要條碼有能力承載更多的數據。 

第一個我們今天仍然在使用的解決方案是提供大量的條碼。顧名思義,這種解決方案就是將條碼不斷堆砌起來。雖然和傳統的一維碼相比,堆砌起來的條碼能夠承載更多的信息,但儲存更多信息會讓條碼的尺寸變大,難以讀取。為了擁有一種易讀取、承載信息量大以及類型多樣的小型條碼,市場開始呼籲新的解決方案,人類進入了二維碼時代。 

正如大家所猜測的那樣,二維碼又叫矩陣條碼,可以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承載信息。這樣一來,二維碼承載信息的能力就擴大到一維條碼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例如,最有名的二維碼形式就是丹索波二維碼(Denso Wave's QR Code),它能承載超過7,000個數字或4,000個漢字文本。而即使是最複雜的一維碼也只能承載20個漢字。同時,二維碼的體積更小,掃描也更加容易。 

但是,從應用層面看,二維碼仍然是不完美的。由於二維碼比一維碼要複雜得多,因此對它們進行解碼需要性能更好的掃描儀來幫忙。另外,很多人對這項技術的陌生也阻擋了其大規模的傳播和使用。然而,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二維碼生成器和掃描儀

自從現今無所不在的UPC碼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市場以來,全世界大多數的零售商都立刻發現了這種條碼的潛力。不幸的是,這一技術遭到了堵截,許多人都不願意購買用於讀取條碼的價格昂貴的掃描儀。直到製造商開始把UPC條碼印製在所有的產品上,這一情況才得到改善。此外,在了解到零售商可以讀取UPC條碼之前,製造商也拒絕採用這種條碼。 最終,由於大型零售公司的加入,這一技術才得以投入使用。

幸運的是,我們大家都是二維碼的支持者。為了掃碼二維碼,我們每年購買數以百萬計的手機,而手機其實就充當了掃描儀的功能。掃描的普及也許為二維碼的傳播和使用掃清了最大的障礙。那麼,手機或者是任何掃碼器是如何識別這種看上去一點也不智能的,由方塊和線條組成的條碼的呢?一部分答案藏在二維碼的設計裡。在設計的最初階段,相關人士就考慮到要讓掃描的過程儘可能精確而快速。

讓我們來看看QR碼作為最流行的二維碼之一如何在設計層面有助於掃描儀讀取數據的吧。首先,每一個QR碼都包含一種定位圖形,這種方塊狀的設計能幫助掃描儀探查到QR碼的尺寸、方向、甚至是掃描的角度。同時, QR碼中還包含著校正圖形,校正圖形也是由方塊組成的,旨在幫助掃描儀決策二維碼是否失真的問題。 比如,有時候二維碼會在一個圓形的平面上。QR二維碼也有容錯的可能性,這意味著哪怕二維碼的一部分被弄髒了,或者模糊了,也是能夠被識別的。 

圖源:HowStuffWorks

即使是二維碼設計的很好,如果沒有能識別二維碼校對圖形的成熟的軟體來解碼數據,它也毫無用處。現在,識別QR二維碼的掃描軟體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手機攝像頭對準二維碼的圖片後,相關軟體就開始分析圖像。通過計算二維碼上黑色區域和白色區域的比例,軟體就能很快識別哪些方塊是校對圖形,哪些方塊中包括真實的數據。通過使用QR碼的內置圖形和校對功能,軟體也能對二維碼模糊和失真的地方予以補償。在重建了QR碼之後,軟體會對數據區域亂的黑白方塊進行測試,並輸出其中包含的數據。 

當然QR碼只是二維碼的一種表現形式。例如,一家名叫UPS的航運公司使用了一種叫做MaxiCode的二維碼,一旦包裹落到傳送帶上,二維碼的掃描速度會非常快。另外,美國的國防部也使用一種名為DataMatrix的二維碼。這二中二維碼所佔的空間很小,還能承載很多信息。無論採用何種形式,二維碼中都包含數據和內置圖形,來幫助掃描儀解碼其中包含的信息。在多數情況下,一臺設備可以解碼多種形式的二維碼, 甚至連解析傳統的一維碼不在話下。

如果想創建屬於自己的二維碼,你可以在網上找到許多二維碼生成器。二維碼生成器可以定製二維碼的尺寸和形式,所以為自己的雜貨店粘貼傳單時,可以在底部附上家庭地址。誰知道有多少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按圖索驥來淘便宜貨呢? 

用二維碼做廣告

如果你能想到一種售賣產品的方式,可能有人已經實施過了。現在,廣告無處不在。帶有巨大公司徽標的飛艇是一種廣告,計程車後面的小屏幕上有廣告,甚至是食用墨水也被印刷在食品上成為廣告。對於廣告商而言,廣告的媒介沒有任何限制,但他們也一直面臨著一個困難——他們無法知道自己投放的實體廣告到底有多麼有效。無論在什麼媒介上投放廣告,他們都只能猜測到底最後有多少人因為某個廣告購買了自己的產品或者對公司有了進一步了解。 這一切都隨著二維碼的出現發生了改變。公司第一次能夠通過在廣告中添加二維碼來直接追蹤消費者的掃碼次數。如果確實有人掃描了二維碼,公司還能追蹤到有多少人訪問了官網,又有多少人購買了產品。 

一家名為Tommy Bahama的服裝公司投入了科技的懷抱。他們在自己的雜誌上加入了二維碼。讀者只需要輕輕點擊滑鼠或使用智慧型手機,就能直接掃碼購買到打折的太陽鏡等單品。這家時裝公司不僅通過二維碼售賣了許多太陽鏡,還讓公司對消費者有了更多的了解。公司能夠通過追蹤得知哪個國家的消費者在什麼時間掃碼了。

Target公司也探索了二維碼的用途,它們把二維碼添加在自己的雜誌廣告上。好奇的讀者可以立刻掃碼觀看來自著名的室內設計師的視頻,視頻解釋了如何在家中使用公司的產品。廣告商表示,這種程度的互動對於新一代科技發燒友型的消費者而言是非常好的方式,因為這樣的消費者想要同步了解商品的信息,做出評價,並且獲得更多的內容。事實上,二維碼在日本已經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廣告方式。戶外廣告牌上,它們的蹤跡隨處可見。就算是你坐在一輛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裡,也能掃描廣告上的二維碼。 

而在美國, 二維碼的流行程度遠遠不及日本。因此追蹤廣告商是如何使用二維碼的,以及他們得到了怎樣的結果並不容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智慧型手機並認識到二維碼卓越的功能,二維碼很快就能像一維碼那樣快速流行起來。 

相關焦點

  •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這麼久為什麼還沒用完?
    二維碼現在隨處可見,幾乎人人都有好幾個二維碼,特別是對一些大型企業來說,每天消耗的二維碼是非常龐大的,因為每一個新的用戶都會生成一個對應的二維碼,因此全球每天消耗的二維碼非常龐大,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這樣算下來,每年消耗的二維碼就超過40,000億個,這個數目是相當驚人的。
  • 全世界每天用掉上百億個二維碼,如果用完了怎麼辦?
    離開了錢包大家能堅持大半年,但如果離開了掃一掃,估計一天都過不下去,從一大早起床開始,早餐離不開掃一掃,上班疫情防控也得掃一掃,上網查個資料,登錄個帳戶還得掃一掃......據不完全統計,一個上班族每天都至少得掃個十次八次,全球估計每天得掃上百億次,用量實在是太大了,這二維碼要是用完了該咋辦?
  • 瑪雅人在兩千年前留下了二維碼?遊客忍不住掃碼,最終掃出了什麼
    如果這真的是那個神秘古老的民族所為,那麼他們又有什麼目的呢?曾有遊客忍不住掃碼,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這不由得令人好奇,他最終掃出了什麼,才會露出這麼驚訝的表情。一、二維碼的產生與發展生活中,掃碼早已不是一件稀罕事。
  • 鞋舌上的二維碼掃不出來是假鞋嗎 鞋舌上的扣帶有什麼用
    不知道大家在買鞋的時候有沒有研究過鞋舌,如果仔細研究過的小夥伴們可能會發現鞋舌上面會有一個二維碼,那麼這個二維碼是幹什麼用的呢?是不是鑑定球鞋真假的呢?如果掃不出來是假鞋嗎?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瑪雅人3000年前留下的「二維碼」,遊客好奇掃碼,掃出了什麼
    二維碼技術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初,但得到實際應用和迅速發展還是在近20年間。而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這張小小的線條組合的圖案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各種行業領域,例如二維碼支付、掃描加好友、動車高鐵電子票的掃描等,都和二維碼相聯繫。但你知道嗎?
  • 兩千年前瑪雅人曾留下二維碼?眾人好奇紛紛去掃碼,掃出了什麼?
    譬如:2000年前瑪雅人留下過二維碼,遊客好奇去掃碼,最後掃出了什麼?瑪雅文明不在四大文明古國之列,但是經過現在的外國專家的論證,似乎瑪雅文明的歷史絲毫不比四大文明古國差多少。現在一般認為瑪雅文明的形成期是從公元前1500的時候開始的——這大約是中國的商朝時期。
  • 新東方:"二維碼"、"掃碼關注"用英語怎麼說?
    「二維碼」和「掃碼關注」可能現在大家天天都會聽到,尤其是走在大街上會有推廣某種產品的人說「掃碼關注,免費送耳機」等。如果想真正學好英語,凡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說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值得思考如何用準確的英語表達出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二維碼」和「掃碼關注」對應的英語。
  • 瑪雅人2000年前留下了「二維碼」,遊客掃碼後,掃出了什麼?
    瑪雅人2000年前留下了"二維碼",遊客掃碼後,掃出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給人類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大便利,很多的科技產品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於"二維碼"這樣的產物,應該不會太過陌生,二維碼結合了電子和圖案的因素,有著非常強大的便捷性,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 這些二維碼掃碼陷阱千萬別跳
    來,看一個真實案例:「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免費贏取百萬大獎」——無錫市民謝女士在路邊的一臺ATM機旁看到了這樣一條廣告,廣告下面還附有一張二維碼。謝女士順手用手機掃描了一下,並按照提示下載了一款APP。但她萬萬沒有想到,沒過一天,與她手機綁定的信用卡就被盜刷了。
  •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隨著智能通訊設備的不斷普及,人們似乎也已經開始習慣了掃碼的生活,支付碼、校園碼、乘車碼等等,如今的我們已經無法離開二維碼的世界了,二維碼不僅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而且驅動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 瑪雅人在兩千年前曾留下「二維碼」,遊客好奇掃碼,掃出了什麼?
    歷史上總有許多用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離奇現象,預言便是其中一種,生活在幾千年前的古人仿佛有著一雙能夠穿越歷史風煙的慧眼,將整個人類的歷史發展長河都看得通徹透明,然後用玄妙而晦澀的語言記錄下來,讓後世人去探究、解密。
  • 二維碼「QR Code」中的「QR」到底是什麼意思?
    「掃碼支付」、「掃碼關注」、「掃碼加好友」……「掃碼」成了現在日常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彙。再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綠色的「健康碼」也成為了我們生活通行無阻的必須,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一些跟「二維碼」有關的英語知識。
  • 天天掃碼,你知道二維碼的英語怎麼說的嗎
    掃碼關注,掃碼付款,掃碼下載等等,二維碼的應用在生活裡越來越普遍。尤其是走在大街上會有推廣某種產品的人說「掃碼關注,免費送某東西」等。今天和大家聊聊二維碼的英語怎麼說的。你也可以通過二維碼與他人共享你的聯繫人信息。You can scan the QR code to get red packets.掃二維碼就可領紅包。
  •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收銀的工作人員,在收銀時,只能靠手動輸入獲取商品信息,出現的條形碼,二維碼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現在,隨著手機普及,這個由黑白方塊組成的二維碼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很多地方都用到,像微信加好友、付錢、登錄帳號、社交、飯店點餐等都要用到,那麼,全球每天消耗上百億個二維碼,一旦用完了怎麼辦?
  • 瑪雅人在2000年前就留下一個二維碼?遊客紛紛掃碼,掃出了個啥
    按照現在人們對於瑪雅文明一些遺蹟的挖掘來看,這個文明的數學,農業,天文等方面都有著較高的造詣,按理來說這樣先進的文明不應消失。但它的確消失在歷史長河裡,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而它最為著名的五個預言,其中的四個竟已成為現實。
  • 二維碼會被人類掃完嗎?騰訊計算微信付款碼有多少個
    支付碼、名片碼、健康碼、校園碼、復學碼、乘車碼、挪車碼....這麼多碼?那麼就有同學來問了:二維碼會被人類掃完嗎?騰訊公司今天進行了回答,答案是:會。因為二維碼的尺寸是有限的,那二維碼的數量就是有限的。
  • 王者榮耀怎麼掃碼登錄教程;王者榮耀掃碼登錄的二維碼在哪裡
    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可以無需在手機上登陸微信,只需用想登陸的微信掃描一個二維碼就可以在遊戲中登陸帳號。 準備 二維碼 去手遊每天說 回復1116獲取 公眾號:手遊每天說 (改空白名重複名1117,改站區1115 站區查分1114 金牌特權1113) 用想登陸的微信號掃描該二維碼,不在一起的可以截圖發送給對方
  • 二維碼裡的黑方塊是做什麼用的?每個黑色方塊都一樣嗎?
    條形碼是將每一種商品進行編號,用粗細不同的黑條形成獨一無二的「密碼」,例如在商品包裝上可以看到的粗細不均的黑白條,藏著商品編號信息,如價格、商品名稱等。一個條形碼只能在同一個方向上進行編碼,所以也被稱為一維碼,但是一維碼的各種組合數量有限,並且只能用實體的掃描槍進行物理掃描,於是二維碼應運而生。
  • 微信掃了可疑二維碼怎麼辦
    第一時間關閉該手機的微信應用,並開啟手機的【飛行模式】;然後使用其他安全設備更改微信帳號密碼;最後可以使用電腦下載手機管家軟體,或者打開手機內置掃描軟體,然後進行殺毒;如果以後遇到不確定的二維碼可以使用騰訊安全管家的安全掃碼功能,能夠儘量避免掃到未知二維碼導致的損失。
  • 掃個二維碼微信號就沒了?這些「送人頭」操作請避免
    「基本上都是一些話多的、做微商的,還有我不喜歡但又不方便拉黑刪除的人。」  自己發朋友圈時,小席也設置了好幾個分組。選擇好並掃描二維碼之後,微信「文件傳輸助手」對話框會顯示檢測狀態。  只需要幾分鐘,便可以看到有誰刪除和拉黑了自己。此時,選擇了「檢測及刪除」操作的用戶,系統會接著將「殭屍粉」們刪除,然後自動退出。  當被問及該項服務的操作原理時,客服告訴記者:「您掃碼登錄我們雲端的伺服器,雲端來幫您檢測」,並表示該項操作很安全,不會洩露任何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