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神經網絡融合的傳感器溫度誤差補償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目前,我國在役長距離油氣輸送管道總長兩萬公裡左右,腐蝕導致的油氣洩漏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經濟損失、能源浪費。因此,對油氣管道進行檢測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漏磁檢測法是國家863高科技項目「管道檢測爬行器」採用的主要技術。其中的關鍵部件——InSb霍爾傳感器由於半導體材料的固有特性和製造工藝的缺陷,對溫度敏感,需要採用一定的溫度補償措施[1]。該文針對已研製成功的檢測設備,採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方式消除溫度誤差。構建了多傳感器融合模型,選用徑向基函數(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網絡對磁敏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進行融合,並通過實驗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檢測系統的準確度和穩定性有了明顯的提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063.htm

1漏磁檢測裝置及傳感器溫度特性
1.1漏磁檢測原理及裝置
漏磁檢測法是近年來廣泛應用於輸油輸氣管道檢測的有效方法,原理如圖1所示。如果被測管壁沒有缺陷,磁力線閉合;如果有缺陷,磁力線將穿出管壁而產生漏磁場[2]。磁敏傳感器將漏磁場的大小轉化為電壓數據輸出,輸出波形的幅度同缺陷的深度、波形的峰峰水平間距同缺陷寬度均是近似的線 性關係。因此,由漏磁信號波形可以反演出缺陷的形狀[3]。

已研製的管道檢測裝置由驅動機器人、系統控制器、供電部件、漏磁檢測部件、數據預處理部件和定位裝置6部分組成。檢測時,系統控制器控制驅動機器人帶動各個部件在管道中爬行,漏磁檢測傳感器組獲取管道狀態信息並將檢測數據送預處理部件放大、去噪、壓縮並存儲,以備離線分析反演。定位裝置用於確定檢測系統當前位置。
1.2InSb溫度特性
漏磁檢測傳感器組選用了InSb霍爾元件作為敏感元件。霍爾元件與其他常用的磁敏傳感器相比體積小、功耗小、耐震動、不怕油汙、水汽等的汙染或腐蝕,靈敏度高。但是該檢測裝置工作於溫度、壓力較高,且經常變化的環境下,霍爾傳感器的輸出電壓誤差較大。圖2是不同材料構成的霍爾傳感器輸出電壓與溫度變化的關係曲線[1]。InSb非線性嚴重。

多傳感器融合實現誤差補償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個新學科,已廣泛應用於目標識別、狀態估計、威脅估計等領域。該技術將來自多個傳感器的數據進行多級別、多方面、多層次的處理,從而產生新的有意義的信息,這種信息是任何單一傳感器無法獲得的[4]。
2.1補償模型
該文嘗試將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應用於誤差補償中。在檢測裝置的漏磁傳感器部件中加入一個溫度傳感器,實時記錄工作環境的溫度。國內輸油輸氣管道管徑普遍較小,設備已排列7圈,共70個漏磁傳感器,空間緊張。而且,部件密封,內部環境溫度變化緩慢,因此只加入一個溫度傳感器。將軸向分布的10排(每排7個)漏磁傳感器分別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進行融合,得到管道各個部分缺陷的特徵參數和反演圖形,其模型見圖3所示。信息融合策略採用RBF神經網絡,其融合來自8個傳感器的數據。


相關焦點

  • 一種基於MEMS姿態傳感器溫度補償方法
    ,因此可以隨時檢測出傳感器所處的環境溫度。在不同的工作環境溫度下,傳感器實際角度輸出值與理論角度輸出值會出現一定的誤差,稱之為溫度誤差。為了消除或者減少這種溫度誤差,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曲線擬合,最終達到或接近理論角度輸出值。
  • 用單片機軟體實現傳感器溫度誤差補償
    依靠傳感器本身附加一些簡單的硬體補償措施是很困難的,目前對於一傳感器測量系統已大量引入了單片機,實現自動檢測和控制。因此用單片機自身的特點,利用軟體來解決傳感器溫度誤差難題是一條有效途徑。 在一單片機傳感器測量系統中,要解決傳感器溫度誤差補償問題,首先要測出傳感器點的溫度,該溫度信號作為多路採樣開關採集信號的一路送入單片機。
  • 一種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溫度補償算法及軟體實現
    目前壓力傳感器主要有兩種溫度補償方法:硬體補償和軟體補償。硬體補償方法存在調試困難、精度低、成本高、通用性差等缺點,不利於工程實際應用;利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軟體補償能夠克服以上缺點,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目前軟體補償的方法主要有:查表法、二元插值法、BP神經網絡法、小波神經網絡方法、曲線曲面擬合方法等。
  • 淺談傳感器的溫度補償技術
    2 溫度補償技術 在傳感器的應用中,為使傳感器的技術指標及性能不受溫度變化影響而採取一系列具體技術措施,稱為溫度補償技術。一般傳感器都在標準溫度(20+5)℃下標定,但其工作環境溫度也可能由零下幾十攝氏度升到零上幾十攝氏度。傳感器由多個環節組成。尤其是金屬材料和半導體材料製成的敏感元件,其靜特性與溫度有著密切的關係。
  • 基於labview的熱變形誤差計算及補償方法
    溫度是機械加工中最基本的參數之一,在生產過程中常需要對溫度進行檢測和監控。數控工具機加工中,常需要對數控工具機進行熱誤差計算並實現熱誤差補償,通過熱誤差補償技術來達到提高數控工具機加工精度的目的。因此,研究一種基於串行通信的多路溫度採集和實時監控系統,對提高工業控制性能、提高數控工具機的加工精度以及提高生產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 壓力傳感器誤差補償與標定方法
    壓力傳感器精度高,要求誤差合理,進行壓力傳感器的誤差補償是其應用的關鍵。壓力傳感器主要有偏移量誤差、靈敏度誤差、線性誤差和滯後誤差,本文將介紹這四種誤差產生的機理和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同時將介紹為提高測量精度的壓力標定方法以及應用實例。
  • 袖珍、便攜電子秤的補償元件對其誤差起到什麼效果?值得借鑑!
    繼上篇我們所說的袖珍電子秤,它對於一個高精度的應變傳感器來說,如果單靠4個應變片組成橋式測量電路還是不夠,由於弱性梁材料金相組織的不均勻性及熱處理工藝、應變片性能及粘貼工藝、溫度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傳感器勢必產生一定的誤差。為了減少傳感器隨溫度變化產生的誤差,提高其精度和穩定性,需要在橋路二端和橋臂中串聯入一些補償元件...
  • 基於EKF-SLAM方法動態誤差補償的支氣管電磁跟蹤系統
    由於氣道的複雜性,支氣管鏡的電磁導航系統顯示出優越性,電磁跟蹤系統的主要缺點是其對金屬物體的敏感性以及由於組織運動而產生的動態誤差。文章探討了基於EKF‐SLAM算法對動態支氣管體模的實時電磁場失真補償,提高了在存在鋼和鋁的情況下電磁跟蹤的精度,可以用於指導經支氣管針抽吸(TBNA)過程中淋巴結採樣精度的提高。
  • 基於單片機帶溫度補償的超聲波測距儀設計
    系統採用DS18B20溫度傳感器,把溫度值的變化補償到超聲波的波速中,從而提高超聲波測距儀的精度,降低溫度對測距結果的影響。1 超聲波測距原理超聲波測距的原理是通過超聲波發射裝置發出超聲波,根據接收器接到超聲波時的時間差就可判斷出距離,這與雷達測距原理相似。
  •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基本原理及應用
    ②人工智慧方法近年來,用於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計算智能方法有:小波分析理論、模糊集合理論、神經網絡、粗集理論和支持向量機等,限於篇幅只介紹小波變換和神經網絡方法。b.神經網絡方法是在現代神經生物學和認知科學對人類信息處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它有大規模並行處理、連續時間動力學和網絡全局作用等特點,將存儲體和操作合二為一。利用人工神經網絡的高速並行運算能力,可以避開信息融合中建模的過程,從而消除由於模型不符或參數選擇不當帶來的影響,並實現實時識別。
  • 基於卡爾曼濾波器及多傳感狀態的融合估計算法介紹
    採用CarlsON 最優數據融合準則, 將基於Kalman 濾波的多傳感器狀態融合估計方法應用到雷達跟蹤系統。仿真實驗表明,多傳感器Kalman 濾波狀態融合估計誤差小於單傳感器Kalman 濾波得出的狀態估計誤差,驗證了方法對雷達跟蹤的有效性。
  • 基於大氣壓強傳感器TP015P的多功能海拔儀設計
    通過大氣壓強傳感器得到表徵大氣壓強的電壓信號,該信號通過放大電路和濾波電路後,再進行A/D轉換。單片機作為本系統的控制單元,主要完成三個功能:其一是對MD轉換的數據進行數據轉化,以得到海拔的準確值;二是控制溫度傳感器;三是控制液晶顯示,以將海拔和溫度準確值在液晶上顯示。其系統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 精確的溫度至比特轉換器解決了溫度傳感器測量難題
    該器件整合了每種類型傳感器所必需的模擬電路和溫度測量算法以及線性化數據,以直接測量每種傳感器,並以 oC 為單位輸出測量結果。熱電偶概述熱電偶產生的電壓是熱電偶尖頭 (熱電偶溫度) 和電路板上電氣連接點 (冷接點溫度) 之間溫差的函數。為了確定熱電偶溫度,需要準確測量冷接點溫度,這種方法即大家熟知的冷接點補償。
  • 基於單片機高精度溫度測量的補償方法
    這樣的內部結構,適合驅動性傳感器。因此,可減少信號調理環節和顯示環節的擴展,大大地簡化了系統結構,效降低了系統功耗。1。溫度傳感器數學模型溫度敏感元件採用鉑電阻Pt500,在~630。75℃溫度範圍內鉑電阻阻值與溫度關係為b=-5。
  • 霍爾傳感器的誤差消除方法,霍爾傳感器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由於霍爾傳感器產生誤差的原因多,目前雖然採取了各種補償措施,但僅用一種補償電路很難有效地對各種誤差進行補償。為此,本文設計了一種電路,不用補償電路就能有效地對各種誤差進行補償。  主要誤差及產生原因  1.零位誤差  零位誤差是由不等位電勢所造成的。
  • 英飛凌推出具備獨特溫度和應力補償功能的全新線性霍爾傳感器,實現...
    這兩款傳感器經過專門設計,適用於需要精確角度和位置檢測的汽車級產品的苛刻要求。英飛凌新型TLE4997和TLE4998線性霍爾傳感器具備最高的精度,完全符合汽車行業要求。此外,TLE4997傳感器具備獨特的溫度補償功能,而TLE4998傳感器則具備獨一無二的全生命周期應力補償功能。    這兩款傳感器都適用於非常廣泛的應用。
  • 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脫硫系統預測模型及應用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高速發展,神經網絡技術逐漸被應用於對脫硫系統進行建模預測。早期技術主要是基於簡單的反向傳播(Back Propagation, BP)設計神經網絡,但因 BP 網絡結構簡單,存在一些問題。
  • 溫度傳感器基礎知識介紹
    非接觸式儀表測溫是通過熱輻射原理來測量溫度的,測量元件不需要與被測介質接觸,測溫範圍廣,不受測溫上限的限制,也不會破壞被測物體的溫度場,反應速度一般也比較快;但受到物體的發射率、測量距離、煙塵和水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其測量誤差較大。
  • 開關磁阻電機轉子位置檢測及誤差補償的新方法,誤差小,更準確
    針對開關磁阻電機(SRM)電感特殊點無位置控制方法受磁飽和的影響,導致三相電感交點(即特殊點)偏移使位置估計不準確的問題,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大連海事大學船舶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許愛德、任萍、陳加貴、朱景偉,在2020年第8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提出了帶有誤差補償的電感特殊點無位置控制方法
  • 溫度傳感器原理
    1.溫度傳感器熱電阻測溫原理及材料溫度傳感器熱電阻測溫是基於金屬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這一特性來進行溫度測量的。溫度傳感器熱電阻大都由純金屬材料製成,目前應用最多的是鉑和銅,此外,現在已開始採用甸、鎳、錳和銠等材料製造溫度傳感器熱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