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微博熱搜,即「我國成功組建的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衷心為這種科研人員感到驕傲,國家需要這種科研。但感到驕傲的同時,也得看清現實,因為現實並非像他繪製的藍圖那樣。
看到這新聞下面的評論,幾乎全是吹捧,說一些「國家真牛,大有前景等等」之類的話,我心想難道量子通信要成為主流呢?真的超級厲害呢?於是百度了下,了解了量子通信相對於傳統通信具有兩大優勢,即絕對安全和絕對高效。瞬時感覺這技術好牛逼,然後我心裡也超激動著了。
但是冷靜下來一下,事實肯定不是像熱捧的那樣,因為任何技術都有一個發展過程,按照技術成熟曲線,它應該還處於技術萌芽階段,因為平時生活中幾乎見不到這類技術的應用,然後經媒體等一熱捧,進入期望膨脹期。於是接下來再次搜索,在知乎等網站一看,冷水潑下來,激動的心瞬時冷靜了下來。
技術的創新包括硬體和軟體上的創新,量子技術屬於硬體上的創新,軟體上還差得遠了,所以落地應用還早得很了。
量子通信也不是像它宣傳地那麼安全,網上有人說黑客只需要劫持硬體就行了,而硬體的配置也暫時跟不上來,等等。只能說是理論上絕對安全,實踐中並非如此。
量子通信現階段是難以商用的。比如比如應用到手機上,那麼一臺手機至少比現在的要貴幾百元,只是稍微安全一點,更快一點點。可是普通人現有的夠用了,速度和安全方面都基本滿足,安全性還不錯,在速度方面,接下來有5G技術。因為成本和配置等問題,目前暫時不可能成為主流。只能是應用於保密性等要求極高的政府、大企業。普及是暫時不可能滴。
1、成本太高
a、 普通人在速度和安全方面的夠用了
b、 配套維護等成本花費巨大
2、配置跟不上
硬體軟體都暫時跟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