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打工的30歲男子小趙一個噴嚏,竟打得全身動彈不得,差點要靠鋼板支撐身體,度過往後餘生!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和平時過度使用手機有關
小趙是一名快遞小哥,去年12月17日早上,一個大噴嚏過後,他發現自己雙手無法提起上舉,他掙扎著想穿上外套,卻十分困難,更不要說拿筷子吃飯,或是看手機打字。當時的他,連路都走不了。
在鄰居的幫助下,他前往附近醫院進行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頸椎內脊髓神經被嚴重卡壓。
醫生仔細詢問得知,小趙平時下班回到家就是看手機,一看就到半夜,長時間保持低頭姿勢。可能是這個生活習慣,造成了小趙椎間盤髓核變性,彈性變弱,而且包裹髓核的外圍纖維環和後面的後縱韌帶變得異常薄弱。一個噴嚏,直接導致頸部5/6椎間盤的髓核突破纖維環及韌帶,擠入了頸椎椎管內,卡壓了脊髓。
術前圖片可以明顯看到椎管狹窄,脊髓嚴重受壓並伴有變性。
經一段時間的保守用藥治療,小趙的病情不見好轉。於是,他被轉入寧波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入院後,該科脊柱脊髓組韋益停副主任醫師認真分析了小趙的病情,發現了更糟糕的情況:除了頸部5/6椎間盤突入髓核的情況,還存在頸部4/5椎間盤的突出,硬脊膜也出現鈣化情況。
這下,棘手的難題擺在了眼前:是切除頸部5椎完全去除突出物,還是從兩個椎體間隙進入清理突出物?這是手術前必須考慮的技術細節。
脊髓卡壓損傷
就醫要趁早
韋益停醫生詳細向小趙講解這兩種方案的優缺點:
如果頸部5椎體骨切除,可以做到突出物相對完整地切除,但小趙才30歲出頭,自身的椎體骨去除後,往後幾十年就要完全靠鋼板支撐,甚至還可能出現其他情況。同時,這個手術的創傷面積較大,對術後的恢復也有不小影響。
第二種方案的話,創傷面積小,可以保留頸部5椎體骨,利於術後恢復。小趙頸椎椎管內的突出物突出時間不長,根據經驗判斷,通過椎體間隙進入掏出椎體後突出物的成功率還是很大的。
最終,小趙表示願意嘗試第二種方案。上海華山醫院寧波分中心主任、寧波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高翔教授帶領團隊為小趙順利實施了手術。
術後第二天,小趙四肢的活動能力明顯得到恢復,術後第五天就順利出院。
對於小趙這類脊髓的卡壓損傷,醫生主張儘早進行手術,解除梗阻。同時,醫生也提醒低頭族:刷手機要有所節制,別太任性。
來源:寧波晚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