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重慶大學5人入圍,分別是蘇曉傑、胡曉松、臧志剛、張育新、Song, yong-duan,較去年增加3人。入榜這份備受期待年度名單的科學家在過去十年間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重慶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主要從事智能控制理論及智慧無人系統應用領域研究,已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論文SCI他引總頻次2000餘次,多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人才項目等共10餘項。曾獲得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重慶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自主品牌汽車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控制與優化方面的基礎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2015年入選歐盟瑪麗居裡夫人學者、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能源系統最佳論文獎;2016年獲世界新晉可持續領域領袖獎;2018年獲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獎、獲重慶市科協優秀自然科學論文獎;2019年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重慶市傑出青年基金、美國汽車工程學會SAE Ralph Teetor教育成就獎、瑞士Energies傑出青年成就獎。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導,IEEE Fellow,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註冊職業工程師(美國),美國教師名人錄,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1992年獲美國田納西理工大學電氣及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863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課題,取得系列重要理論創新和應用創新成果,解決了困擾行業多年的理論及技術難題,在包括航空航天、高鐵、電力系統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相關成果發表在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等國際控制及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期刊上。
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入選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入選重慶市領軍人才、"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先後主持國家國防科工局"十三五"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重慶市重點、重慶市青年拔尖、重慶市領軍人才、重慶市留創計劃重點及企業橫向等項目。作為骨幹參與國家863計劃軍口、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無機非金屬礦物複合材料設計合成及面向新能源、環境等交叉學科研究。據最新Google Scholar統計,其成果總被引次數10300次,H-index=52,為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ESI-1‰)、工程(ESI-1‰)、環境與生態(ESI-1%)等多個學科做出自己的貢獻。張育新教授在2017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高被引學者/優秀審稿人。
本次共有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167人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入選科學家從2019年的636人次(佔比10.2%)上升到今年的770人次(佔比12.1%)。2019年,中國內地已取代英國成為第二大"高被引科學家"所在地區。2020年,中國內地仍位居第2。
歡迎關注"重慶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重慶大學官網、青塔、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