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家欣 編輯 | 範志輝
2020年,雲演出成為演出行業最熱門的關鍵詞,越來越多從業者開始看到,線上演出作為一種獨立的娛樂形式,正為音樂行業塑造著一個全新的世界。
演出形式、產品宣發、用戶互動、票房分成,相對於生產鏈條已經形成規範的線下演出,線上演出更有可能迸發出拉動市場增長的新動力。可以大膽地說,線上演出正進入最好的時代。技術基礎與用戶需求實現了同步,技術進步為內容賦能,煥然一新的內容又刺激著用戶需求,改變著對線上演出的認知。
用戶願意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觀看一場精彩的演出,內容和平臺方也願意通過內容與線上的結合,在無限的網絡世界中探尋更大的可能。
草莓星雲在線演唱會,開啟全新沉浸式線上產品形態
今年4月,摩登天空發起"草莓星雲"付費演出直播計劃,在疫情特殊背景下為音樂人與樂迷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精彩演出收穫了眾多樂迷好評。在直播付費方面的探索,也使得草莓星雲成為業內首個獲得商業成功的線上演唱會。
9月,草莓星雲第二季升級歸來,以五條人演出為首,傻子與白痴、馬賽克、馬頔、Tizzy T、新褲子共6組音樂人將為樂迷帶來全新的線上娛樂體驗。
後疫情時代,線下演出逐步恢復,草莓星雲在線上的步伐依然沒有停歇。音樂先聲注意到,這次回歸的草莓星雲,選擇加入騰訊視頻"雲首發",也成為首個嘗試雲首發的音樂付費演唱會。原價40元/張的草莓星雲門票,騰訊視頻VIP購票單場18元/張,購買3張及以上可享12元/張。
雲首發是騰訊視頻旗下單點付費的全方位升級服務,旨在將傳統意義的線下內容"線上化",依託技術創新手段,集合線下儀式感與線上互動性,為用戶帶來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全新視聽盛宴。此前,餘文樂主演的電影《怪物先生》便通過雲首發上線,並收穫了一場55.6萬人同時在線的"首映禮"。而在已經上線的電影、演唱會之外,雲首發還將覆蓋音樂會、脫口秀、話劇、相聲等多元化內容。
草莓星雲獲得雲首發賦能,意味著線上音樂演出在平臺協作、付費模式上的探索更深一步,已經逐漸走出了疫情的特殊背景,試圖走出一條全新的商業之路。
在雲首發呈現的在線演唱會上,騰訊視頻強調以技術手段提供多視角、高清晰度、沉浸感更強的內容,給用戶"超現場"的感官體驗。在VR、AR、5G技術的加持下,觀眾可以觀看多個視角、多個焦點,在一些大型演出當中,甚至可以做到360度無死角的覆蓋。
人們之所以選擇去現場看演出,是因為Live能夠提供音樂人與觀眾的一體感,這讓每一場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從草莓星雲的設置來看,為了在線上延續這種"獨一無二",雲首發的確進行了很多思考。
首先是為音樂人和觀眾定製了多樣的福利特權:購票後直接解鎖包含發電道具、專屬彩蛋視頻、高清舞臺照的專屬禮包;購票一次獲得一次"扭蛋抽獎機會",獎品包括籤名專輯、T恤等豐富周邊。
直播限定的多種互動形式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多選擇:樂隊電力值達到30萬、50萬、100萬、666萬時解鎖爆燈特效,樂隊電力值達到666萬額外解鎖安可曲。粉絲榜TOP1、2將獲得線下演出門票和禮品,TOP3獲得籤名專輯和禮品,TOP4-10獲樂隊專屬禮品。線上參與話題還有免費得票機會,結合線上演出特色,雲首發在福利特權的設置上達到了超越線下的效果。
從電影到演唱會,草莓星雲第二季加入騰訊視頻雲首發,補足了雲首發線上演出布局的重要拼圖,也為線上演出帶來了強大的合作夥伴和資源支持。現階段線上演出正處於從量變進入質變的時期,草莓星雲與雲首發的合作探索,無疑對推動雲演出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線上演出拐點,平臺力量扮演著什麼角色?
追溯國內線下演出的線上化、付費化,早在2014年汪峰的"峰暴來臨"演唱會就已經在樂視直播,當時噱頭是國內首個4K付費直播演唱會,票價30元,付費觀眾超過7萬人。到了被稱為VR元年的2016年,線上演出又迅速引進了新技術,鹿晗、譚維維等歌手都在當年推出了VR付費演唱會。
音樂不受時空限制,但音樂演出並非如此。因為時間、成本等因素不能來到現場的用戶,他們對線上演出的需求持續存在,疫情更放大了這種雲端娛樂需求。2016年,騰訊視頻對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的線上直播觀眾就達到了2150萬人,而在全景聲、VR、4K等技術的加持下,這場演唱會也成為在線演唱會直播的行業標杆。到了今年,五月天的"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累計觀眾更是達到了3500萬人。
迅猛增長的數字證明了用戶對線上演出的接受度,以及對一流音樂人和音樂內容的強烈需求。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線上演出行業已經來到拐點,內容方、平臺方開始重視線上演出本身的價值,紛紛加快布局,希望在起跑階段取得領先地位。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推出了TMElive、網易雲音樂推出了"點亮現場行動"、愛奇藝推出了"愛奇藝娛樂LIVE計劃"、大麥和優酷推出了"平行麥現場"、抖音也推出了"DOULive在現場"……
平臺布局線上演出不僅僅是因為它本身是個風口,更因為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雲演出,能夠切實幫助平臺在內容和存量的激烈競爭中找到新的超車點。從這個角度看,雲首發是騰訊視頻需要做的內容擴展,也是只有具備綜合實力的平臺才能做好的長線計劃。
根據騰訊財報,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數已經突破1.14億,成熟的會員體系正不斷吸引更多高價值的頭部會員。目前,騰訊視頻面臨著加強這部分用戶對平臺的黏性,進一步挖掘付費空間的命題,而傳統的影視綜藝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立足多元演出內容的雲首發,能夠有效地彌補會員權益的這一空白。
從雲首發的可操作性上來講,騰訊視頻也具有發言權。騰訊視頻在線上娛樂領域長期積累,旗下音樂頻道呈現了多場主流演唱會,深耕音樂內容與品牌的結合,與鹿晗、TFBOYS、草莓音樂節等超現象級音樂IP都建立了深入合作。
今後,線上演出必將往高品質的方向發展,其打造成本也將不輸甚至超過線下演出。換句話說,只有行業巨頭才有這種底氣,在考慮賺錢之前,先將產品做活,把模式跑通。這種立足宏觀的平臺力量,對新興行業來說至關重要。
雲演出的基礎命題,雲首發如何"對症下藥"?
雲演出未來的發展,基本上取決於兩個基礎命題:一是雲演出對用戶來說是不是一種好看有趣的線上娛樂內容;二是內容和平臺方該如何實現商業化。前者是保持雲演出活力的用戶需求,後者則是保持行業持續發展的動力。
有趣的是,騰訊視頻"雲首發"恰恰也能拆解為兩種概念:"雲"是一種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的線上呈現方式,它能夠賦予傳統文娛產業更大的想像空間;"首發"則代表著最先進、最獨家的內容,蘊含著對付費用戶的吸引力,兩者結合,將為線上演出帶來全新的產品形態和無限可能性。
雲首發的多重價值,正在幫助雲演出破題,一方面,它通過豐富演出內容、升級技術手段提升沉浸感;另一方面,它打破時空限制,讓一線城市之外的觀眾享受高品質的演出體驗,讓"熱愛隨時在場"。
對於包括曲藝在內的小眾內容來說,雲首發又能成為它們的新機會。雲首發將以彈幕、字幕解釋等功能幫助更多圈層外用戶接受和理解內容,降低觀看門檻。藉由這種新模式,在垂直觀眾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線上的傳播力也能夠反哺線下場景,綜藝對小眾音樂流派的推廣效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種線上的反哺,不僅僅停留在讓更多觀眾了解此前並不熟悉的文化內容,也能讓參與雲演出的各個生產環節,獲得全新的商業想像力。雲首發基於騰訊視頻的平臺優勢,連接著更廣泛、龐大的活躍消費者群體,其"線上首發品牌"的影響力,將能夠突破售賣與宣發模式的限制,延長售賣鏈條、拓寬售賣業務。線下優質內容的引入及聯合製作、視聽科技的產品創新、票務發行渠道拓展等方方面面的合作夥伴,都將從中受益。
因此,雲首發並非技術和內容的強行配對,而是基於雲演出這一線上娛樂產品本身,發展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內容呈現方式和商業前景。
雲演出方興未艾,用戶與內容隔岸相望,關鍵是需要一種思路、一座橋梁將兩者連接。騰訊視頻雲首發以平臺之力承擔起完善線上演出"基建"的功能,在此基礎上,雲演出將得以實現內容和模式的全面升級。
先聲話題
話題內容:你有為線上演出買單過嗎?相對其他平臺,騰訊視頻做付費線上演出的優勢在哪?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本周發布的文章推送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擇優挑選2位讀者,各送出先聲精選的好物一份。獲獎名單將在每周日的「先聲周報」欄目中公布,請保持關注。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