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定位和RFID有望解決車聯網難題

2020-12-04 RFID世界網

  在物聯網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市場需求較為旺盛、應用條件相對成熟的領域走在了前列,比如車聯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這其中,車聯網被人們寄予了極大的希望,這從國家政策層面多次出臺重大專項計劃就可見一斑。

  然而,車聯網發展至今仍然處於小規模起步階段,信息更新不及時、實用服務不多成為人們普遍反映的問題。一方面是強烈的市場需求,一方面是現實的緩慢發展,那麼雙方難以對接的癥結究竟在何處?

  監測網絡覆蓋有限

  車聯網簡而言之是通過無線識別等信息技術,實現對車輛動靜態信息的提取和有效利用,並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通過這一定義不難看出,車聯網的關鍵是實時提取車輛的動態信息,只有充分搜集了車輛信息,才能談得上車輛監管以及出行路線建議和交通流量預測等綜合服務。不過在現階段,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要做到對車輛信息及時、充分的收集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談起動態信息網絡的建設狀況,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史其信介紹,我國在車輛監測網絡上建設步伐比較緩慢,比如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即使已經建設了10多年的ITS(智能交通)系統,即便奧運會和世博會等大型活動帶動了相關系統的進一步發展,然而現在這兩個城市仍然不能提供全路網的實時動態信息,其監測網絡只部署到了主幹道上,除此之外的很多道路都不在監測範圍之內。而北京、上海在我國還算是發展比較快的城市,在其他很多二三線城市,即使主幹道也不能做到全面覆蓋。

  道路信息採集不足帶來了很多不便。比如,因為不能全面獲悉信息而無法正確地預測交通流量,從而就無法給人們出行提出合理建議,這使得車聯網的重要功能之一緩解道路擁堵大打折扣。因此我們看到,很多汽車信息服務提供的大多是出行導航、通信、娛樂等基本服務,或者緊急情況救援等特殊服務,而人們最需要的交通出行建議服務卻不能有效提供。

  史其信介紹,目前的道路監測系統多由各地的交通管理局在固定地點布放,而單單依靠交通管理局的力量非常有限,要充分搜集車輛信息,還需要調動各方面的力量。

  手機定位或可用

  史其信認為,手機在車輛信息採集中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隨著手機定位技術的發展,手機定位的精確度在不斷提高,而目前我國已經有9億多移動用戶,在駕駛員當中,手機普及率更高,基本可以說是人手一部,因此不用人們添加任何裝置,只需通過基站對手機進行定位,就可以基本確定駕駛員所在的車輛的大致位置信息。

  手機定位對於運營商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面。中國聯通國家工程實驗室副總工唐雄燕表示,以中國聯通為代表的運營商非常看好車聯網市場在發展,在具體的服務提供方面,則比較傾向於做汽車信息服務提供商。如果能夠通過手機定位完善車輛信息系統,那麼毫無疑問,運營商能夠提供更多的汽車信息服務,其在產業鏈上的價值地位也能進一步體現。

  當然,由於目前手機定位的精確度只能達到100多米的範圍,因此要準確監測車輛情況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此外,如何在車輛移動過程中做到信息的及時更新,這對於現在的定位技術也是個挑戰。

  運營商在利用車輛定位的時候也會存在一些顧慮,運營商原本期望通過車聯網將通信模塊嵌入到汽車中去,從而帶動用戶規模的發展,如果通過現有的手機來實現信息的搜集,會不會阻礙新增市場的擴展腳步?

  不過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政企客戶事業部副總工程師周焱表示,要把廣大車輛真正地在大尺度空間上串聯起來,特別是把很多無線網採集信息變成真正智能化的應用,電信運營商在其中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

  用RFID建立車輛「身份證」

  除了手機定位之外,另一個可行的方式就是在每輛車上貼上一個RFID,建立車輛的身份證系統。在很多人士看來,物聯網和RFID有著天然相關性,通過RFID收集位置信息也是可行的一個方式。當然,從現在的基本零起步到實現「一車一標籤」的宏偉目標,這其中的道路相當漫長,相關方面需要投入的是大量的資金,並且需要等待一定的時日。

  一些阻礙RFID發展的因素也不容忽視。比如,我國現在正在大量建設高速公路的不停車收費系統(ETC),但是ETC的頻譜和RFID的頻譜存在衝突,怎麼協調兩者的發展成為一個難題。此外,RFID在我國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但是缺乏整體的協調和規劃,現有的系統中充斥著各種不同的技術和標準,不利於大範圍的信息共享。為此,要大量部署RFID必須首先解決上述兩個難題。

  當然,RFID如果能在車聯網中大規模應用,那麼將會帶動我國RFID的大範圍推廣,從而促進成本的下降以及提升自主標準的地位,所以史其信認為,車輛網的發展也將會成為我國RFID產業升級的一個契機。

相關焦點

  • rfid室內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上海網頻成功將wifi定位技術應用到有源RFID定位系統,側重解決了wifi定位存在的特出問題,實現了有源RFID室內精準定位。後臺定位算法綜合了近鄰定位法、多邊定位法、三角定位法、指紋定位法、路徑軌跡法等。特別的,針對RFID定位布設讀卡器和天線需要有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難度大,網頻推出了無線信標定位,不僅項目實施很容易,同時設備成本也大幅降低。
  • RFID的分類、應用及使用案例
    有源RFID產品和無源RFID產品,其不同的特性,決定了不同的應用領域和不同的應用模式,也有各自的優勢所在。但在本系統中,我們著重介紹介於有源RFID和無源RFID之間的半有源RFID產品,該產品集有源RFID和無源RFID的優勢於一體,在門禁進出管理,人員精確定位,區域定位管理,周界管理,電子圍欄及安防報警等領域有著很大的優勢。
  • 9大領域,28個新趨勢,IOTE 2019全面透析物聯網市場
    尤其是在以下幾個新興領域,RFID的應用表現更為搶眼:電力領域,在國家電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規劃的助推下,電力領域的rfid應用不斷鋪開升級,提升了電力資產管理、巡檢、人員管理水平。隨著標準的落地,全球機場及航空公司正在積極部署rfid行李追蹤系統,按每年全球航空公司承運的行李數量約43億件算,若應用順利推開,將大大提振rfid系統的應用量級。在智能製造領域,隨著國內用工成本的增加,自動化、智能化、柔性製造對終端數據採集需求的增加,rfid正在不斷迎合工業製造企業不同的需求,不斷創新硬體、軟體,滿足市場需要,持續發力。
  • 5G+北鬥高精度定位跑出加速度,賦能車聯網、智慧養老
    >車輛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而5G網絡具備海量接入、高速路、低時延等特性,能夠實現所有信息接入,實時交互、智能處理。在未來,所有車輛、非機動車輛、行人,乃至道路、紅路燈等基礎設施,都會配置融合北鬥終端,在統一的車聯網平臺上實現海量接入和交互。
  • 全面解析C-V2X車聯網技術
    這意味著運輸實體,如車輛、路邊的基礎設施和行人,可以收集當地環境的信息(如從其它車輛或傳感器設備接收到的信息),在進一步處理和共享這些信息,以提供更多的智能服務,如碰撞警告或自主駕駛。簡單的說:V2X就像是給車配了部智慧型手機,可以獲取更多信息,可以和其他「手機」形成互聯,互通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計算來進行智能操作,更好的履行「司機」的義務。
  • 添加rfid電子標籤需要注意什麼?
    再者就是,rfid偏差一般只能0.5%,這就代表一年庫存量會精確多。許多出色的管理人員已了解到rfid在具體庫存量的時間和精確性層面的優點。rfid的作用現有許多,但是在未來也有更智能。rfid的極好精確度也會讓店家系統對所顯示信息的店內商品的部位更為信心。了解店內的網絡熱點rfid的另一個益處是能夠紀錄店內陳列設計商品的部位,這一紀錄能夠和銷售數據緊密結合,進而得到店內什麼陳列設計和地區的銷量是最好是的。
  • 北汽福田車聯網 7000輛重型車可遠程遙控
    北汽福田車聯網 7000輛重型車可遠程遙控   北汽福田推出自主研發車聯網系統 北鬥系統、GPS雙重定位———「實時路況監測、遠程故障診斷、疲勞駕駛報警
  • 銓順宏科技將攜超高頻讀寫器等RFID設備產品亮相IOTE 2018物聯網...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全球智能貨櫃產業聯盟GSCA理事單位  公司產品推介  ThingMagic Mercury6 wifi版  ThingMagic Mercury6 超高頻rfid
  • RFID電子腕帶定位管理方案
    一、概述本系統專門針對監獄、看守所、勞教所、強制戒毒所、智障人士看護所等領域所設計,提供基於物聯網RFID技術進行人員和物品的識別、點名、定位與跟蹤的產品及解決方案。精確定位是通過原有基站方式定位的同時,又推出的定位誤差更小的二級定位理念,使得系統的可靠性和實施性大為增強。
  • 新三板雷騰軟體:財務和業務打架的車聯網企業
    車聯網現在處於起步階段,很多都是虧損的,為什麼雷騰軟體能夠一枝獨秀,還有較高的盈利呢?經過分析,個人認為車聯網只是雷騰軟體的噱頭,實際上公司主要做的是GPS導航軟體。為什麼這樣說呢?2017年產品:主要收入是軟體銷售和信息服務。
  • 車聯網前瞻:解決方案及趨勢七大猜想
    引言:  ● 車聯網前瞻:  在車載通訊技術與行車電腦的發展初期,由於系統運行速度慢、價格昂貴並且可靠性差,不可能進行與車輛的互動,用戶必須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機器的要求。比如,過去確定車輛的保養周期,你需要查看裡程和機油狀況來決定是否前去保養,而現在你會自動收到系統的通知,並為您預訂相應的保養服務;過去你需手動設定導航目的地,而如今只需簡單的語音指令,導航就會為您規劃最佳路線,並行駛的更加快捷。  其實所謂汽車人機互動系統是信息化技術發展的產物,該系統實現了人與車之間的對話功能。
  • RFID抗金屬標籤是什麼?為什麼都用rfid抗金屬標籤?
    RFID抗金屬標籤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一種抗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可以防止標籤與金屬物體粘合出現失效的情況,這種材料的標籤被稱為rfid抗金屬標籤。 抗金屬材料是一種特殊的防磁性吸波材料封裝成的電子標籤,從技術上解決了電子標籤不能附著於金屬表面使用的難題。
  • _極豆 D1智能車聯網導航車機 HIFI版...
    購買連結:http://mall.jd.com/index-600216.html● 高通驍龍8核處理器,操作不卡頓,比手機更快● GPS+北鬥雙模導航,陀螺儀、G-sensor來加持    打造車載導航雙保險,內置u-blox軍工級定位模塊,
  • Vtoken作為車聯網+區塊鏈先行者,成色如何?
    21世紀以來,以信息革命和工業革命的代表產品信息技術正與傳統汽車加速融合。2009年,被譽為中國車聯網發展的元年。從最早的安吉星系統,到如今搭載著眼花繚亂功能的智能汽車。網際網路巨頭、傳統硬體廠商以及車企都紛紛整合資源,依託各自優勢進軍車聯網領域。
  • 車聯網顛覆傳統模式 行業標準待確立
    誠然,車聯網目前仍存在混亂的產品和服務標準,但汽車業的網際網路化變革已開始,正如比爾·福特所言:「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汽車工業一直是個孤立城鎮中的孤立產業,但現在已經被吹得門戶大開。  川財證券分析師黃衝指出:「以上兩種大方向,可以被概括為以車和網兩種思路出發的不同模式。「「車思維「是從車輛應用出發構建車聯網商業模式模型,主要由傳統車廠推動和發展的,如通用Onstar系統以呼叫中心為基礎,基於車載GPS晶片提供相關服務,服務內容包括汽車安全、生活服務、導航等服務。
  • RFID區域人員定位技術的優勢和組成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化、自動化離不開數據的採集傳輸,RFID技術作為聯網核心技術成為重要數據採集來源。、讀寫器和定位系統軟體等四個重要部分組成。人員定位標籤有腕帶式和卡片式,卡片式上可定製功能按鍵,可用於求救呼叫或位置上報功能。3、手持式讀寫器。也叫手持終端,能接收定位標籤發出的無線信號,並在自身屏幕是顯示出配帶標籤的人員簡單信息。4、低頻定位器。低頻定位器天線通過二芯屏蔽線與定位器相連接,激活天線主要安裝在出入口區域,輔助進出判斷和定位,低頻激活天線分為地感式線圈天線和棒狀天線兩種。
  • 解決自動駕駛系統中定位問題的幾種相關思路
    目前自動駕駛仍然面臨很多難題,例如需要快速而連續地分析數據流、需要做對機器來說很繁瑣但對人類來說只是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等。具體來說,物體檢測、距離、速度、定位和交通法規等都是在駕駛過程中做決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為了達到SAE標準中的L5級別,計算機駕駛系統需要能夠執行上述所有基本任務,找到針對不同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
  • 真實的車聯網生態食物鏈是什麼?-虎嗅網
    有中央領導推薦大家閱讀《大數據》,顯然,車聯網是大數據的基礎數據來源,在公共運輸之外,再能夠掌控私人交通數據,這對於社會安全和管理大有幫助,政府當然應該支持發展車聯網。之下:四大陣營在政府之下,覬覦車聯網的有四大陣營,兩大巨頭是主機廠、保險公司,兩位小兄弟是電信運營商和移動網際網路。
  • 手機定位誤差將只有硬幣大小
    原標題:手機定位誤差將只有硬幣大小  科技日報北京5月6日電 (記者王小龍)美國科研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具備釐米級精度的定位系統。該系統基於GPS信號,用較低的成本就能將手機等行動裝置的定位精度提高上百倍,將誤差的尺寸從汽車一般大縮小到硬幣一樣小。
  • 手機如何能隨時隨地定位車輛位置?
    要想把汽車跟手機連接在一起,實現手機實時監控車輛,那車子上首先要有能定位的設備,其次是手機上有相應的APP軟體,兩者缺一不可。汽車GPS定位器就能實現這樣的需求,通過在車子上裝一個GPS定位器,廠家會配置相關的APP,車主在手機上下載APP後登陸進去,就可以實時查看愛車狀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