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因為昨天未能如期更新,岱岱向吃瓜群眾道歉。
不好意思。
計劃寫的那篇長文,從昨天寫到今天下午,都還是磕磕絆絆,文思停頓,不抽菸的岱岱,都為此鬱悶的抽了幾根煙。
再看下時間,已五點半矣,繼續這個長篇的話,今天更新都無望了,思來想去,不能讓瓜友久等,因此,換個短篇吧,和大家聊個小故事——基辛格的一張地圖。
美國政治家中國的老朋友,基辛格,大家肯定都知道,他一生幹了不少大事,對蘇聯「有限戰爭論」的提出、推動結束越南戰爭,美國幾任總統對他言聽計從,和布熱津斯基並稱為「近代美國最重要的戰略思想家」,堪稱美國版的「一時瑜亮」。
左布熱津斯基,右基辛格
美國瑜亮組合
綜合比較後,岱岱以為,基辛格比布熱津斯基還更勝一籌,因為相對布熱津斯基,基辛格有兩個載入史冊的功績——
第一件,石油美元!
上世紀蘇聯戰爭威脅不斷,歐洲日本強勢崛起,美國霸主地位大受衝擊,美元與黃金掛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搖搖欲墜,基辛格在上世紀全球石油危機中,臨危受命,孤身前往中東,分化遊說石油輸出國組織,搞定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為風雨飄搖的美元霸權找到了石油這個「魂器」,成功打造「石油美元」,美國強勢續命。
石油美元霸權,美國霸權的支柱之一
基辛格在此役的表現,堪比美國版諸葛亮,真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基辛格遊說中東
基辛格實現了他當年吹過的牛逼:
「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全球經濟!」
基辛格另一件載入史冊的功績,我們中國人都知道的。
是的,中美建交。
美國特使基辛格秘密訪華
在基辛格的力排眾議和秘密接觸下,原本陌路的中美開始建交併合作,最終攜手埋葬了蘇聯,基辛格這招,讓美國一躍登上全球唯一超級大國寶座。
列寧雕像被……
以上兩件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事,只要有一件事能做成,這個人就鐵定和俾斯麥、伊藤博文等人一樣,青史鑿名彪炳史冊,而基辛格兩件都做成了,岱岱對此人的水平,不得不嘆為觀止。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傳說」
岱岱看過基辛格很多書,也對他的逸聞趣事有所關注,這裡,和瓜友講一個基辛格的小故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原本兄弟一般的中蘇兩國,關係急劇惡化,終於在69年發生了兩起中蘇邊境衝突事件。
1969年,蘇聯在珍寶島挑起衝突,中蘇雙方拔刀相見,中國給予蘇聯軍方重大打擊。
毛看問題很透徹,他知道珍寶島一役,雖然中國贏了蘇聯吃虧,但蘇聯軍方絕對不會甘於失敗。而中蘇邊境線如此漫長,中國經此一役後雖然在東北邊境嚴防死守,讓蘇聯無機可乘,但蘇聯可以利用漫長的中蘇邊境線,可能搞聲東擊西,選在新疆內蒙對中國展開報復,所以,中央在珍寶島一役後,對新疆軍區司令員龍書金提醒,要警惕邊境情況,小心蘇聯打擊報復。
然而,當時的新疆軍區司令員龍書金,對中央的囑咐卻置若罔聞,最終不出毛主席所料,蘇聯軍方選擇了新疆進行打擊報復,中國吃了個大虧。
烈士墓碑
中蘇兩大國,兩場血淋淋的拔刀相向,震驚了全球,更迷惑了全球。
全球各國都在想:
「這倆哥們怎麼打起來了啊?」
全球各國都在問:
「這兩場架,到底是誰先動的手啊?」
是的,邊境戰爭,先動手者理虧,發生2場邊境衝突後,中蘇兩國都發外交通報,都說是對方先動的手,自己是逼不得已才反的擊,這下把全球各國都看懵了。
邊境戰爭有別其他事,一個在新疆一個在珍寶島,遠不是歐美情報觸角所及之地,而各國都需要弄清到底是蘇聯還是中國先動的手,這樣才能知道中蘇兩國各自面臨的具體情況,好調整對兩國的外交口徑和政策走向。
有的國家說,毛是戰爭kuang人,他看蘇聯入侵歐洲的捷克,遠東兵力不足,所以主動挑起邊境戰爭,背後捅蘇聯一刀。
還有的國家說,不是中國先動的手,是蘇聯動的手,你看看,中國的通報裡列出了詳細戰爭情況,還有一系列實物證據,而蘇聯通報的信息卻那麼模糊,肯定蘇聯先動的手。
有的國家反其道而行說,肯定是中國先動的手,不然就這麼短時間,中國怎麼準備好這麼多事實證據,肯定是中國做好了栽贓的準備,就等動完手後栽贓蘇聯。
中蘇邊境衝突後,歐美國家眾說紛紜,都不確定是誰先動的手。
包括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也是一臉懵逼,他需要明確的情報判斷,以作為美國對蘇中政策的重要參考,於是,他找來了四大情報系統的掌門人,問他們那個1969年最火的熱搜:
「到底是誰先動的手!」
然而,不管是中央情報局CIA,聯邦調查局FBI,還是國家安全局NSA,國防情報局DIA,都對尼克森表示:
「I don't know」
是啊,這兩場邊境戰爭地處偏遠,且封鎖嚴密,難以滲透,也派衛星過去偵查了,但戰場已被打掃乾淨,找不出蛛絲馬跡。打進中蘇內部的美國間諜也沒得到什麼有價值的情報,因為中蘇兩國在國內的文件傳達和會議精神,都信誓旦旦的說是對方先動的手(手動滑稽)。美國四大情報系統,也是一籌莫展,搞不清中蘇邊境衝突的實情。
尼克森鬱悶了,也憤怒了,「你們每年花國家幾億美元的經費,連誰先動的手都查不出來!?」
尼克森憤怒歸憤怒,他也沒辦法,他又不能打電話給中蘇兩國領導人,笑著說:「嘿,哥們,咱倆嘮嘮唄,你們是誰先動的手啊?」
就在四大情報部門面面相覷、尼克森一臉怒氣的時候,我們的主人公,基辛格童鞋,登場了。
基辛格拿著兩捲地圖,對尼克森微笑的說:
「Mr. President,我知道誰先動的手!」
尼克森眼睛一亮,你怎麼知道?
四大情報系統的掌門人聞之一驚,然後嚷開了,「我們專業搞情報的都不知道,你一個書生怎麼知道的?猜的吧!」
基辛格微微一笑,在桌上攤開他帶過來的兩張地圖,開始了他令人窒息的操作:
「這是兩張中蘇邊境的軍事地圖,一張珍寶島,一張鐵列克提,衝突發生所在之地。我們通過地圖可以看到,珍寶島衝突區域,離蘇聯的鐵路離的很近,而中國的鐵路離的很遠,鐵列克提更是,蘇聯的鐵路距其只有幾公裡,而中國的鐵路,則遠在百裡之外。
而我們都知道,交通運輸對現代戰爭的重要性……」
說到這裡,基辛格童鞋故意停了下來,看向尼克森。
總統尼克森注視著兩張地圖,若有所思的說道:「你的意思是,這兩場邊境衝突中,蘇聯都比中國更具有交通運輸優勢!」
基辛格童鞋鞠了一躬:
「Yes,my lord」
隨後,基辛格望向一臉懵逼的四大情報系統掌門人,繼續分析到:
「我們都知道交通運輸對現代戰爭的重要性,以戰爭起家的毛澤東更不可能不知道,更何況他的軍事思想就是強調運動戰、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如果是中國主動挑起戰端,毛澤東絕對不會選擇在鐵列克提這種交通運輸條件劣勢的地方開打,因為邊境衝突極易擴大化,屆時中國軍隊將鞭長莫及。
所以,這兩場邊境衝突的挑起者,就是主動選擇交通運輸更有優勢的那方,也就是說,這兩場邊境衝突,都是蘇聯先動的手!」
總統尼克森,瞬間恍然大悟。
四大情報系統掌門人,也瞬間恍然大悟,但心裡卻不是滋味。
他們手握天價經費,掌控萬名間諜,卻輸給了基辛格的兩張地圖……
隨後,身為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轉過身子對尼克森總統說道:
「既然我們現在已經確定,是蘇聯對中國主動挑起爭端,兩場戰爭也暴露出了中國對蘇邊境防禦的脆弱,此時中國的國家壓力可想而知,總統先生,我認為,我們不如…………」
是的,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教父》說: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斯言如此……
有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有人,「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果如斯言……
岱岱深深佩服毛澤東、基辛格那種,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質的洞察力,也為了掌握這種洞察力,而不懈努力。
從《為什麼不是上海自貿港,而是海南自貿港》到《雄安新區的冰山之下》,從《廣西一步錯,步步錯》到《柯南推理丨中船重工「孫波案」 》
這種一眼看透事物本質的洞察力,是岱岱的不懈追求,也是岱岱和廣大瓜友的無私分享。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