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家族中瀕危的兩支——海獺和巨獺

2021-01-19 魔女屋LYL

各位真愛粉們,雖然前天我已經回到了法國,但咪蛋在挪威發燒之後變得特別纏人,每天都要黏著我,也許這是她分離焦慮期的表現,也可能是生病之後特別依賴母親,今天又被她纏了一整天到傍晚才有空坐下來,本想明天再更新了,誰知看到了下面這個動圖......

其實我看到的是另一張超級有愛的動圖可惜太大了無法上傳到公眾號裡,總而言之,一眼看到心想,這不是我和咪蛋睡覺的德行嗎?

實在太有愛了,於是趕在晚飯前八一下水獺這種動物。



水獺是一種水棲、肉食性的哺乳動物,在動物分類學中屬於亞科級別,稱為水獺亞科(Lutrinae),現存七個屬及十三個物種。


各種水獺的保護現狀不一。在2006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北美水獺屬無危級別,而歐亞水獺和亞洲小爪水獺則屬近危,海獺、巨獺等物種則已處於瀕危級別。


那麼我就從瀕危級別的海獺開始學習。

這不就是吸引我注意力的母子倆嗎?


海獺屬 (Enhydra)


海獺(學名Enhydra lutris)是食肉目動物中最適應海中生活的物種,很少在陸地或冰上覓食,大半的時間都待在水裡,連生產與育幼也都在水中進行。大部分時間裡,海獺不是仰躺著浮在水面上,就是潛入海床覓食。當它們待在海面時,幾乎一直在整理毛皮,保持它的清潔與防水性。科學家已辨識出三個不同的亞種,其中之一位於美國的加州,另二者皆位於阿拉斯加。在加州的海獺族群又被稱為南方海獺或加州海獺,阿拉斯加族群則被稱為阿拉斯加海獺。屬名Enhydra源自希臘文的enhydris,意為「水獺」;種名lutris則源自拉丁文lutra,也是水獺的意思。

出生時身長體重:50-60cm、2-2.5kg

最大身長體重紀錄:雄-1.48m、45kg;雌-1.4m、33kg

壽命:雄-15年;雌-20年


海獺(尤其是阿拉斯加海獺)體型比起同屬鼬科的大部分動物而言都要來得大,其頭部較短而寬闊,口鼻部較為短鈍。上唇與臉頰相當發達,覆有濃密的硬須。後腳掌大而呈鰭狀,有蹼;前掌呈圓形,海獺用它來抓取食物、理毛、與使用各種用來敲開貝殼用的工具。尾長而扁平,呈槳狀。成年雄性在頭部與頸部較雌性粗壯。阿拉斯加海獺體型比加州海獺來得大而粗壯。上、下顎各長有8對牙齒。

除了鼻尖與腳掌,海獺全身覆蓋著濃密的毛。它們有1層緊密、呈暗褐色至紅棕色的下層絨毛,而其針毛(guard hair,用以保護下層細密絨毛的粗長外毛)較疏鬆,呈淺褐色至黃棕色,特別是在臉部與頭部。初生幼獸有淡而呈暗黃色的毛皮,其針毛在數星期後會轉為淺黃色。

海獺分布於北太平洋近岸水域,由日本北部至堪察加半島沿岸,往東經阿留申群島與阿拉斯加灣南岸,沿北美太平洋海岸至下加利福尼亞。加州海獺(E. l. nereis)的分布範圍由加州北部往南至下加利福尼亞。阿拉斯加海獺(E. l. lutris)的分布範圍自白令海西部的司令群島,沿勘察加半島東南部海岸至千島群島,最南達日本北部。另一亞種E. l. kenyoni同樣被稱為阿拉斯加海獺,其分布範圍由阿留申群島與普裡比洛夫群島往東至阿拉斯加半島,以及加拿大的卑詩省、美國的華盛頓州與奧勒岡州等地的海岸。


海獺棲息於多種海岸棲地,其範圍由岸石海底和海岸線至沙或泥質的海底。多生活於水深40米以內的範圍,但經常會移動至更深的海域以覓食或進行季節性的移動。

海獺行一夫多妻制,雄海獺會在雌性與幼獸附近的水域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在1次繁殖季中可能會與數隻雌海獺交配。在交配的過程中,雄海獺經常會咬雌海獺的鼻子;性成熟的雌海獺在繁殖季期間鼻子會充血,較老的雌性會有明顯的傷痕。雌海獺終年可生產。在加州,大多數幼獸在12月至隔年2月間生產,而阿拉斯加族群的產期則多半為5至6月。懷孕期約9至10個月,雌性會哺育幼獸約6個月,有時可達一年之久,之後便突然斷奶並遺棄它們......哺乳期間雌海獺會照常覓食,幼獸約6個星期大時即開始在淺水域學習如何覓食。

海獺的食物依其地點的物理與生態條件而有所不同。在巖岸地區,海獺會選擇較大型的食物,包含龍蝦、海膽、與鮑魚等,以獲取最多的能量;在沙質海岸由於食物較少且較難尋獲,海獺也會取食多種穴居的無脊椎動物,如蛤蜊等小型貝類。在其分布範圍內,海獺通常在水深不超過40米的海域覓食,而未成年雄性有時會到較深的水域。海獺以使用工具進食而著名,在海底捕獲蚌殼或龍蝦等獵物後通常會攜帶一塊石頭到海面,將石頭當作砧板來敲開海膽與貝類的硬殼。它們會把石頭平放在胸腹間,然後用圓圓的前掌抓著獵物敲擊將獵物的殼敲開。

在1741年商業捕獵開始以前,海獺的分布相當廣泛,估計當時的數量約在150,000至300,000隻之間。直到1911年由美國、日本、俄羅斯、與英國協議通過國際協定禁止捕捉海獺時,海獺的數量已經減少到只剩下數千隻。在大部分區域海獺皆回復良好,但到了1990至2000年間因不明原因而造成數個族群的數量減少。至1990年代早期,阿拉斯加族群的數量估計約有10,000隻,但在1990年代中、晚期於阿留申群島一帶急劇地減少,確實原因仍不明,部分科學家認為可能是虎鯨捕食的結果。

加州族群數量也在下降中,1995年估計約2,377隻,至2000年剩約1,700隻,在美國瀕臨絕種動物條例(U.S. Endangered Species Act)中被列為「受威脅種」,而在1977年的海洋哺乳類保護條例(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中列為「枯竭種」。它們的危機在於本身為小族群,加上受到漁網與加州中部海岸的原油外洩汙染等威脅。在1980年代於加州南部曾有重建加州海獺族群的計劃,但復育後野放的海獺不是回到中部加州的原居地,就是死於人為因素或失蹤。同一時間,在1990年代早期於聖米高島建立了小型的自然棲地,至1990年代晚期已有部分數量沿加州海岸往南移動至康塞普申角。

這麼可愛的海獺,千萬不要滅絕啊!


海獺和水獺的區別......懂英文的同學自己看吧,我就不翻譯了。



接下來再看也面臨瀕危的巨獺Giant otter


巨獺(學名Pteronura brasiliensis),又被稱為巴西大水獺,是一種水棲食肉哺乳類,原產於南美,目前已經瀕臨滅絕。

雄性可長達1.5至1.8米,雌性可達1.5至1.7米,早期的毛皮標本報告甚至有2.4米雄性的記錄,是世界上身體最長的水獺。密集的捕殺已經降低這種巨型個體的發生率。雄性體重約26至32公斤,雌性約22至26公斤,只有海獺可能比其重。

巴西大水獺是一種群居的動物,一般由一對夫婦養育5隻左右的幼子,其中已成年的幼仔中的一隻(通常為雌性)擔負保姆的作用。而成年的雄性大水獺這會在一到兩年後離開種群,自己尋找棲息地。

大水獺一般進行集體捕食,在一群大水獺的面前,世界上最大的蛇水蚺也不是其對手。大水獺唯一的天敵是體長到6米的成年凱門鱷,但是由於兩者生活習性的差別,白天活動的大水獺其實很少受到夜間活動的鱷魚的攻擊,同時大水獺靈活的動作也是動作遲緩的鱷魚必須克服的難點;同時幼年的鱷魚甚至會成為大水獺的美食。


大水獺是一種生性好奇而且非常聰明的動物。形態上,巨獺下顎、咽部喉部具有不規則白斑。

還扮鬼臉,這可愛的動物請繼續生存下去才好!

那麼水獺家族除了海獺屬和巨獺屬,還有以下一些:

小爪水獺屬 (Aonyx)

非洲小爪水獺 (Aonyx capensis)

剛果小爪水獺 (Aonyx congicus)

亞洲小爪水獺 (Aonyx cinereus)

美洲獺屬 (Lontra)

水獺屬 (Lutra)

江獺屬 (Lutrogale)


今天沒有太多時間全部八過,我可以再挑一個感興趣的來學習,那就是它了——貓獺 (Lontra felina)


秘魯水獺(Lontra felina),又名貓獺,是一種很稀有的水獺。它們是南美洲中最多棲於海上的水獺,甚至很少到淡水或海口的地方。

秘魯水獺分布在南美洲西南部的濱海帶。秘魯南部、智利沿海及阿根廷的最南端是它們棲息最近岸的地方,最遠可達福克蘭群島。


秘魯水獺長約1米及重4.5公斤。背部呈深褐色,腹部呈淺褐色。護毛灰色,覆蓋著保溫的毛皮。它們的毛較海獺粗糙,估計是因它們棲息的環境有很多巖石的緣故。它們的前後肢都有蹼,尾巴很短。

秘魯水獺的下顎有8對牙齒,上顎有8-9對牙齒。它們的牙齒是用來撕開食物,而多於磨碎食物。

秘魯水獺並不是兩性異形的,雌獺有4個乳頭。


秘魯水獺是日間活動的,很多時是單獨或以小群3隻出沒。它們會在水面浮潛,只有頭部及背部露出水面,所以很難觀察到它們。它們是否有領地不得而知,有時雄獺會打鬥,但交配的一對也有時也會打鬥。它們會在海岸線上顯眼的巖石上打鬥,它們也會在這裡休息、進食及吼叫。它們曾有試過合作捕獵較大的魚類,但似乎不是普遍的習性。

秘魯水獺可能是一夫一妻制、一妻多夫制或一夫多妻制的。它們會於12月至1月間繁殖,妊娠期為60-70日,每胎約產2-5隻幼獺。幼獺頭10個月會待在母獺身邊。父母會餵養它們,並教它們獵食的技巧。

由於秘魯水獺很稀有,在秘魯、智利及阿根廷都受到保護。它們以往被大量獵殺,目的是其毛皮或阻礙漁獲,在阿根廷及福克蘭群島大部分地方都看不見它們的蹤影。現時野外的數目未明,而保護什麼棲息地也不明。秘魯水獺於1976年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物種,在美國被列為瀕危。

好吧,又是一個瀕危的可愛物種.......


那麼剩下的水獺們我下次再八了,馬上到了就寢時間我又要去抱著咪蛋睡覺覺了。。。。。。



從2014年開始的這個公眾號,獲得了許多付費真愛粉的支持,許多人都是五年,十年地付費訂閱,這給予了在法國養育女兒咪蛋的魔女藍很大的實際意義上的支持!使得這一個學習和分享的平臺也可以良性地發展繼續下去。

在此感謝廣大付費真愛粉的真情實意。


付費真愛粉特權:1,每天接收推送,全年365天不間斷。

2,可以使用付費菜單收看以往全部內容。

3,定期會有真愛粉大禮包,本站挑選精品內容向付費用戶發送高清無水印大圖禮包。

4,可以加入微信真愛粉群,匯集同好,交流藝術和生活,此項可選,非必須。


免費用戶:免費用戶每周可以收到兩三次推送。


付費標準:150元/年,VIP會員身份到2018年12月31日截止。

付費方法:1: 微信轉帳支付(此方法首先需要你的微信已經綁定了銀行卡,然後添加魔女藍私人微信號:lemonkono,添加時請註明「魔女屋付費」,非誠勿擾。)


2: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帳號為 woodysleep@126.com(支付之後請在魔女屋LYL公眾號裡回復支付帳號以便我們核對)



相關焦點

  • 揭開河中之狼巨獺的隱蔽世界
    巨獺主要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圖集中的巨獺多拍攝於秘魯)和巴西潘塔納爾。巨獺能長到1.8米長,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獺。魚類是巨獺的主要食物。據近日發表在《PLOS ONE》的文章報導,成年巨獺在交流中會使用多達22種聲音。巨獺幼崽在出生時就會發出聲音,並能產生另外的11種聲音。
  • 【萌寵日記】水獺海獺河狸海狸!誰來救救臉盲的我!
    - 那是海獺!!!???!一臉懵通俗點說,水豚、水獺、海獺、海狸、河狸這五種生物可以分為兩大陣營——【地主階級】和【貧民階層】——留洋知識分子隔壁的水獺對海獺很不屑覺得它們太粗野,一股子土豪做派每天就知道吃,一點追求沒有尤其是吃海鮮的時候毫不講究往肚子上一擱拿著石頭一拍我天!
  • 水中的矯健獵手-巨獺
    它們是瀕危物種,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致命威脅,偷獵則是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巨獺頭部短寬而前端略為平扁,眼、耳均小,它們的鼻孔和耳潛水時能關閉,防水侵入。巨獺叫聲響亮而複雜,如短促的尖叫意味著抵禦入侵者、低吼多用於發起攻擊、口哨聲用於向同伴們預警。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每個小群的水獺發聲都有獨特的頻率和音量,用於群體內部的交流。
  • 表情包網紅獺,到底是水獺還是海獺?
    提起「海獺」大家都會覺得很熟悉,畢竟在萌物界和表情包界,海獺Enhydra lutris早已站穩腳跟。但是,如果嘗試在某搜尋引擎中輸入「水獺」(是的我沒打錯字)的話,會出現……嗯……非常有趣的結果:懶得去試的同學,我在這裡截了個圖。 說好的水獺(Lutra屬)呢?!為什麼這裡面混進了那麼多的海獺(Enhydra屬)?
  • 亞馬遜河中有一種巨獺,一天要吃8斤魚,清道夫魚、食人魚、鱷魚都在食譜上
    13種水獺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亞馬遜巨獺,成年巨獺體重26-32公斤,體長為1.5-1.8米,最長可達2米,是世界上身體最長的水獺。一、巨獺的種群    巨獺又稱為亞馬遜巨水獺、巴西大水獺、巨水獺、南美巨獺等,是南美洲特有的物種,廣泛分布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水域,從阿根廷北部的安第斯山脈以東到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等。
  • 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巨獺會利用聰慧的大腦,會熟練運用簡單的兵法,作戰中謀策機智,其中一些技法運用不輸於現今的人類。埃布爾和朱莉夫婦居住在南美洲的秘魯和巴西交接處的亞馬遜河流域,它們是水棲哺乳動物,長相非常奇特。它們就是亞馬遜巨獺,也叫南美大水獺,是已知的十三種水獺中體型最大的。想看看我的樣子嗎?(圖片源自Unsplash)埃布爾家族由十三隻巨獺組成。除它們夫婦外,其它的十一隻都是它們兒女。億萬年來巨獺都是以家族形式生存著,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亞馬孫河這一條支流中。為了家人的安全,埃布爾家一共建築了四個居住點。
  • 海獺、水獺:你根本不了解我,你只想用我的表情包.
    、水獺到底誰才是表情包裡拍臉臉的獺?首先看爪爪,海獺的後肢更像是蹼,沒有指頭。水獺則更像是有著分離腳趾的小腳丫。還真是想知道自帶「雙槳」的海獺和水獺,誰會遊得更快呢?海獺的尾巴粗粗的而且毛茸茸,形狀像極了毛筆。
  • 實拍 新加坡兩大水獺家族之間的火拼
    最近,有一個新加坡兩大水獺家族之間火拼的視頻火了:右邊的「碧山家族」(Bishan Otter Family)是新加坡最大的水獺家族
  • 地球上最大的水獺:被譽為「水中美洲虎」,能把真美洲虎嚇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水獺是一種很「萌」的貓科動物:它們會在水裡用樹枝建造巢穴,會相互牽著手浮在水面上休息,還會拿著石頭砸破一些貝類的外殼,然後吃其中的肉
  • 水獺、大熊貓、大鵝軟萌又可愛?實際上它們超兇的!
    在自然界中,不管什麼樣的動物都有它們獨特的生存本領。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呆萌可愛或者平平無奇的動物,也可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些外表軟萌或平平,但戰鬥力爆表的動物們吧! 1 河中一霸「嚶嚶怪」 因為可愛的外表、絲滑的皮毛和「嚶嚶嚶」的叫聲,水獺被人們取了一個「嚶嚶怪」的愛稱,吸引了大批粉絲。不過水獺可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可不要被它們可愛的形象迷惑了。
  • 食人魚當零食,鱷魚當大餐,亞馬遜河「河中狼群」——巨獺
    河中狼,河中豹巨獺是一種生活在南美洲的鼬科動物,它長相十分的相像水獺,當然在體型上卻比水獺大的多,不僅沒有了水獺的可愛,大的體型也令它的戰鬥力變得十分的強大。巨獺在當地有著「河中狼群」的稱號,因為巨獺在亞馬遜河流當中是群居的動物,也是亞馬遜河流當中頂級掠食者之一。在大家眼中可能食人魚是一種十分的恐怖的生物,它們數量眾多,牙齒呈現鋸齒狀十分的鋒利,一旦遇到血就會變得十分的瘋狂,甚至在10分鐘之內能夠將掉入水中的動物變成一具白骨。
  • 和世界上最小的水獺種類一起遊泳,遊客表示整個人都放鬆了
    如果要選出最療愈的動物,我的首選一定是海獺!美國的「穀倉山保護區組織」開放了一系列讓遊客與樹懶閒逛,然後與水獺一起遊泳的行程。沒錯,如果你因長時間工作或日常瑣事而感到壓力大,來這裡絕對可以放鬆身心 。水獺遊泳活動是有限的,其中行程還包括整個保護區的遊覽。與水獺一起遊泳的時間可以持續約1小時,不過水獺在遊泳池裡遊泳的平均時間為35分鐘。它們遊泳的次數是有限的,所以對遊客來說還是很難得的經驗。海獺每天只安排一次活動,而每周只安排幾天。如果它們想在甲板上玩益智玩具,他們也不會強迫海獺一定要下水。
  • 連鱷魚都在它們食譜上,號稱水中之狼的水獺到底有多強!
    還有就是水獺看上去呆萌,然而事實上水獺卻是非常兇猛,尤其水獺家族中的巨型水獺,可是個敢把鱷魚當成獵物的狠傢伙。、溪流或湖泊中,尤其喜歡兩岸林木繁茂的地方。水獺嗅覺發達,擅長遊泳和潛水,喜好晝伏夜出,它們在水中鼻孔和耳可關閉,這是自帶水下生存裝備啊。野生的水獺在分類學上屬於食肉目,是鼬科下面的一個亞科和海獺是同屬鼬科的近親,水獺大致分為三種,無爪水獺屬,水獺屬,大水獺屬。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水獺是河流生態系統中的頂級食肉動物啊,在我國分布的主要有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及江獺。
  • 食人魚的天敵之一:被巨獺當辣條啃食!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危險動物,食人鯧、鱷魚、綠森蚺、寄生鯰、電鰻等等,而其中食人鯧以兇猛聞名,成群的食人鯧常將誤入水中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吃得只剩白骨,甚至將誤入水中的人吃掉,看似令人聞風喪膽!
  • 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在國內,清道夫魚是一種入侵物種,特別是南方一些河流,清道夫魚已成為河流中主要霸主,吞噬其它魚類魚卵,危及本土魚類,已泛濫成災。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
  • 想不到水獺竟敢捕食食人鯧,在大水獺眼裡食人魚也是魚!
    食人魚成群時,個性非常兇猛,常將誤入水中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吃得只剩白骨,甚至將誤入水中的人吃掉,只是食人魚還有一個弱點,就是落單時,一條食人魚就會變得非常膽小,變得不敢攻擊,這個時候水獺看見落單的食人魚是不會放過的!
  • 兩大水獺家族為搶地盤上演激烈大戰,打出了復聯內戰的感覺
    今年發生在新加坡碧山公園的一場水獺群毆事件,就引發了全球關注,當時兩撥人馬對衝的場景,猶如電影中的黑幫亂鬥: 說起來,這兩大家族確實都很有排面,都是當地著名的水獺家族。